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護理托盤,包括第一托盤、第二托盤、支撐桿、底座和扶手,所述支撐桿上端與扶手固定連接,下端與底座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桿靠近扶手的一端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第一軸套和第二軸套;所述底座下方設置多個滾輪機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解決了護理托盤積有限的問題,達到了縮短換藥時間,增加護士工作效率的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護理托盤
本技術涉及醫療護理用具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護理托盤。
技術介紹
醫院中,外科病房內以手術治療的病人居多,術后護理過程中,病人的創面部位會有大量血性分泌物,護士需要經常對創面部位進行換藥處理,以防止創面部位感染,換藥過程中會用到大量的醫療器械、消毒液以及棉簽等常用的醫療用品。申請號為2015207069328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換藥托盤,包括托盤,托盤左側設有缸托A,托盤右側設有缸托B,缸托A內設有敷料缸A,缸托B內設有敷料缸B,托盤上部的橫邊長處的左端設有支板,支板頂面設有板槽A,板槽A的右側設有板槽B,支板的右側設有取液槽,取液槽內設有出液針,出液針后側壁上設有連接桿,連接桿另一端設有進氣針,進氣針的底部設有單向瓣膜B,出液針前壁設有出液管,出液管的頭端設有單向瓣膜A,取液槽的右側設有儲物盒;申請號為201520882009X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醫用換藥托盤,所述托盤本體包括第一存放區和第二存放區;所述第一存放區為存放潔凈物的存放區;所述第二存放區為存放污染物的存放區;所述第一存放區設有圓柱形插槽,用于插入采血管或試管;所述第二存放區為一獨立盤體,其卡在所述托盤本體內;述第二存放區包括利器類存放區、生活垃圾存放區和非利器類存放區;所述利器類存放區和生活垃圾存放區設有一蓋板,所述蓋板一側通過活動軸連接所述第二存放區的側壁,另一側通過卡扣連接。目前,護理托盤存在的問題有:(1)護士給病人換藥時必須將托盤放至病床旁的床頭柜上,換藥過程中若需取藥或其他醫療器械,則需護士來回走動,造成不便同時浪費了大量時間,給醫護人員增加了極大的工作難度;(2)另一方面,醫院所用的護理托盤大多面積有限,因此物品擺放雜亂無章,影響換藥過程順利進行。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護理托盤,解決了護理托盤積有限的問題,達到了縮短換藥時間,增加護士工作效率的效率。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護理托盤,包括第一托盤、第二托盤、支撐桿、底座和扶手,所述支撐桿上端與扶手固定連接,下端與底座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桿靠近扶手的一端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第一軸套和第二軸套;所述底座下方設置多個滾輪機構;所述第一軸套包括固定部和活動部,所述固定部與支撐桿固定連接,固定部徑向設置第一通孔;所述活動部設置限位銷釘,沿徑向設置與第一通孔匹配的第二通孔,上端面沿水平方向焊接第一支撐部,第一支撐部上焊接第一托盤;所述第二軸套與支撐桿為固定連接,第二軸套上端面沿水平方向焊接第二支撐部,第二支撐部上焊接第二托盤。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托盤包括左擋板、右擋板、前擋板、后擋板和盤底,所述盤底上設置若干個圓形凹槽、若干個條形凹槽和若干個固定帶,所述條形凹槽內設置限位塊,所述固定帶與盤底通過螺釘連接。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托盤包括前側面、后側面、左側面、右側面、上蓋和盒底,所述第二托盤內設置兩個隔板,所述隔板上設置掛耳,所述后側面內壁設置水平方向的滑槽,所述隔板端部靠近后側面的一端向外延伸設置與滑槽匹配的滑塊。進一步地,所述滾輪機構包括支腳、滾輪和腳剎,所述支腳上端與底座固定連接,下端與滾輪螺栓連接,所述支腳中部與腳剎鉸接。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桿上設置若干掛鉤。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術的護理托盤包括第一托盤、第二托盤、支撐桿、底座和扶手,所述支撐桿上端與扶手固定連接,下端與底座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桿靠近扶手的一端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第一軸套和第二軸套;所述底座下方設置多個滾輪機構,護士在給病人換藥過程中,第一托盤盛放干凈的醫療器械或棉簽等物品,第二托盤的不同分區分類收集使用后的醫療器械和醫療廢棄物,一方面增大了托盤面積,使得護士每次攜帶的醫療用品可使用更長時間,另一方面,未使用的醫療用品與使用過的醫療用品分開,不會污染到其他未使用的醫療用品,干凈衛生。(2)本技術的護理托盤在支撐桿靠近扶手的一端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第一軸套和第二軸套,第一軸套包括固定部和活動部,固定部與支撐桿固定連接,固定部徑向設置第一通孔;活動部設置限位銷釘,沿徑向設置與第一通孔匹配的第二通孔,上端面沿水平方向焊接第一支撐部,第一支撐部上焊接第一托盤;其中,將限位銷釘拔出,活動部帶動第一托盤可繞支撐桿360°旋轉,限位銷釘沿徑向依次穿插活動部的第二通孔及固定部的第一通孔,即可將活動部固定在支撐桿上;因此,本技術使用過程中,可以將限位銷釘拔出,并將第一托盤旋至合適角度,從而在豎直方向上將第一托盤與第二托盤錯開,方便護士取用或丟棄醫療用品,節省時間,提高了護士的工作效率。(3)本技術的第一托盤設置圓形凹槽、條形凹槽和固定帶,圓形凹槽可以放置輸液瓶,條形凹槽可放置溫度計、針筒或者醫療器械,固定帶可放置固定脫脂棉、輸液袋等軟質器具,不同種類的醫療用品放至不同區域,方便護士取用;第二托盤內設置兩個隔板,隔板上設置掛耳,后側面內壁設置水平方向的滑槽,隔板端部靠近后側面的一端向外延伸設置與滑槽匹配的滑塊,隔板之間可以容納塑料袋,塑料袋的提手可以固定在掛耳上,通過調整滑塊在滑槽中的距離調整兩個隔板之間的距離,使塑料袋完全展開,塑料袋可以存放一些含水的廢料,不放置塑料袋的區域則可以防至使用后的醫療器械,使用后的醫療器械分類分開放置,避免了交叉感染,干凈衛生。(4)本技術還設置有滾輪機構,滾輪機構包括支腳、滾輪和腳剎,所述支腳上端與底座固定連接,下端與滾輪螺栓連接,所述支腳中部與腳剎鉸接;使用時,護士手握扶手推動即對本技術進行轉移,省時省力,減輕了護士的工作負擔,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第一托盤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第二托盤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第一軸套俯視圖;圖5為本技術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第一托盤,101-前擋板,102-后擋板,103-左擋板,104-右擋板,105-盤底,106-條形凹槽,107-圓形凹槽,108-固定帶,109-限位塊,2-第二托盤,201-前側面,202-后側面,203-左側面,204-右側面,205-上蓋,206-盒底,207-隔板,208-掛耳,209-滑槽,3-支撐桿,4-底座,5-扶手,6-第一軸套,7-第二軸套7,8-固定部,9-活動部,10-限位銷釘,11-第二通孔,12-第一支撐部,13-第二支撐部,14-支腳,15-滾輪,16-腳剎,17-掛鉤。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1如圖1-4所示,一種護理托盤,包括第一托盤1、第二托盤2、支撐桿3、底座4和扶手5,支撐桿3上端與扶手5固定連接,下端與底座4固定連接,支撐桿3靠近扶手5的一端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第一軸套6和第二軸套7;底座下方設置多個滾輪機構,滾輪機構包括支腳14、滾輪15和腳剎16,支腳14上端與底座4固定連接,下端與滾輪15螺栓連接,支腳14中部與腳剎16鉸接;第一軸套6包括固定部8和活動部9,固定部8與支撐桿3固定連接,固定部8徑向設置第一通孔;活動部9設置限位銷釘10,沿徑向設置與第一通孔匹配的第二通孔11,上端面沿水平方向焊接第一支撐部12,第一支撐部12上焊接第一托盤1;第二軸套7與支撐桿3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護理托盤,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托盤、第二托盤、支撐桿、底座和扶手,所述支撐桿上端與扶手固定連接,下端與底座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桿靠近扶手的一端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第一軸套和第二軸套;所述底座下方設置多個滾輪機構;所述第一軸套包括固定部和活動部,所述固定部與支撐桿固定連接,固定部徑向設置第一通孔;所述活動部設置限位銷釘,活動部沿徑向設置與第一通孔匹配的第二通孔,上端面沿水平方向焊接第一支撐部,第一支撐部上焊接第一托盤;所述第二軸套與支撐桿為固定鏈接,第二軸套上端面沿水平方向焊接第二支撐部,第二支撐部上焊接第二托盤。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護理托盤,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托盤、第二托盤、支撐桿、底座和扶手,所述支撐桿上端與扶手固定連接,下端與底座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桿靠近扶手的一端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第一軸套和第二軸套;所述底座下方設置多個滾輪機構;所述第一軸套包括固定部和活動部,所述固定部與支撐桿固定連接,固定部徑向設置第一通孔;所述活動部設置限位銷釘,活動部沿徑向設置與第一通孔匹配的第二通孔,上端面沿水平方向焊接第一支撐部,第一支撐部上焊接第一托盤;所述第二軸套與支撐桿為固定鏈接,第二軸套上端面沿水平方向焊接第二支撐部,第二支撐部上焊接第二托盤。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護理托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盤包括左擋板、右擋板、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磊,
申請(專利權)人: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