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外腳手架拉結點結構,包含建筑物主體結構和外腳手架,還包含鍍鋅扁鋼,鍍鋅扁鋼預埋在建筑物主體結構中,外腳手架包含連墻桿,鍍鋅扁鋼與連墻桿通過雙十字扣件連接。該外腳手架拉結點結構使得外腳手架更加穩固,結構簡單、施工簡單,并且不影響二次結構施工,并避免了后續的修補工作和滲漏的隱患。
An external scaffold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caffold pull node structure, includes the main building structure and scaffolding outside, also include galvanized steel, galvanized flat steel embedded in 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building, including scaffolding outside the wall connecting rod and galvanized flat steel wall connecting rod by double cross fastener connection. The external scaffolding node structure makes the external scaffold more stable, simple structure, simple construction, and does not affect the two 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avoids subsequent repair work and leakage hazards.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外腳手架拉結點結構
本技術涉及建筑施工技術鄰域,尤其涉及一種外腳手架拉結點結構。
技術介紹
在建筑工程鄰域,為方便工人操作并解決垂直和水平運輸的問題,通常會在建筑物外圍搭設外腳手架。目前,外腳手架已得到廣泛使用。為了使外腳手架穩固,外腳手架被連接到墻體。對于連接方式,現有技術的做法是在墻體澆筑混凝土時預埋鋼構件,例如鋼套管或爪形鋼構件,以作為外腳手架的拉結點。如果使用鋼套管,鋼套管要垂直于墻面并距離墻頂部一定距離,搭建腳手架時,連墻桿穿過鋼套管并在墻兩側分別使用固定架將連墻桿相對于墻面垂直固定。如果要使用爪形鋼構件,爪形鋼構件的爪形部分埋在墻中并距離墻頂部一定距離,僅和爪形部分端部相連的一塊鋼板表面露出于墻面,搭建腳手架時,連墻桿的端部與之焊接固定。為施工方便,預埋鋼套管或爪形鋼構件均不能突出于墻面,頂多和墻面平齊。然而上述現有的連接方式均存在一些弊端。用預埋鋼套管配合固定架固定連墻桿時,一方面所要使用構件較多,成本高;另一方面,一排多個預埋鋼套管的平行度較難控制,導致連墻桿平行度經常需要矯正以滿足腳手架搭建要求;再者,拆除腳手架后,需要填充鋼套管內部以修補墻面使其完整,但這種修補后工作量大且修補后很容易滲水,影響墻結構的防水性能。用爪形鋼構件通過焊接連接固定連墻桿時,一方面,需要專業焊工進行焊接操作,并需輔助人員協助焊工在焊接過程中托起連墻桿,費時費力費工,拆除腳手架時要對焊接處進行切割,切割量大;另一方面,腳手架拆除后,爪形鋼構件露在墻面處的鋼板表面還會影響墻面后續粉刷施工,后期該處墻面涂覆材料易脫落,不利于保持墻面成品的外觀。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技術提出一種改進的外腳手架拉結點結構,該外腳手架拉結點結構使得外腳手架具有較好的穩定性,結構簡單、施工簡單,并且不影響二次結構施工,并避免了后續的修補工作和滲漏的隱患。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外腳手架拉結點結構包含建筑物主體結構和外腳手架,還包含防銹扁鋼,防銹扁鋼預埋在建筑物主體結構中,外腳手架包含連墻桿,防銹扁鋼與連墻桿通過雙十字扣件連接。進一步地,防銹扁鋼為L型,包含第一腿和第二腿,第一腿垂直于第二腿。進一步地,第一腿埋在建筑物主體結構中,并且平行于建筑物主體結構的墻面,第二腿位于建筑物主體結構的上表面之上,垂直于建筑物主體結構的墻面,并部分地伸出建筑物主體結構的墻面。進一步地,第二腿上設有2個螺栓孔,雙十字扣件的螺栓從中穿過并被固定,從而將第二腿與雙十字扣件固定連接。進一步地,外腳手架的連墻桿的靠墻端頂在建筑物主體結構的墻面上。上述外腳手架拉結結構采用軟拉硬頂的方式,保證了外腳手架的穩定性及施工的安全性。另外,作為拉結點的防銹扁鋼無需拆除,因此不影響二次結構施工,并且避免了因留洞造成的滲漏隱患。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寫和闡述。圖1是本技術的首選實施方式的外腳手架拉結點結構的示意圖。圖2是外腳手架拉結點結構的鍍鋅扁鋼的示意圖。圖3是鍍鋅扁鋼的第二腿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本技術的首選實施方式的外腳手架拉結點結構10包含建筑物主體結構1、外腳手架2、鍍鋅扁鋼3。其中,鍍鋅扁鋼3在建筑物主體結構1澆筑混凝土時被預埋其中。如圖2、3所示,鍍鋅扁鋼3作為外腳手架的拉結點,采用L50*5鍍鋅扁鋼制作,其為L型結構,包含第一腿31和第二腿32,第一腿31垂直于第二腿32,第一腿31被埋在建筑物主體結構1的混凝土中,并且平行于建筑物主體結構1的墻面,第二腿32位于建筑物主體結構1的上表面之上,垂直于建筑物主體結構1的墻面,并部分地伸出建筑物主體結構1的墻面。優選地,每條腿的長度為350mm。第二腿32上開有2個螺栓孔32a,兩孔中心間距110mm,誤差控制在2mm以內。如圖1所示,外腳手架2包含連墻桿20,連墻桿20的一端延伸至主體結構1的墻面,并且抵在該墻面上,同時,連墻桿20的延伸端位于鍍鋅扁鋼3的第二腿32下方。在連墻桿20的延伸方向上,連墻桿20與第二腿32部分重合。兩個十字扣件4將連墻桿20連接至鍍鋅扁鋼3的第二腿32上。2個十字扣件4的螺栓分別穿過鍍鋅扁鋼3上的螺栓孔32a,再用螺母擰緊,從而將第二腿32與雙十字扣件4固定連接。優選地,螺母的擰緊力矩為40-65N·m,螺栓露出長度不少于10mm。上述外腳手架拉結點結構10的連墻桿20的靠墻端硬頂在主體結構1的墻面上,鍍鋅扁鋼3在雙十字扣件4的作用下拉住連墻桿20,通過這種軟拉硬頂的方式,保證了外腳手架的穩定性,避免了安全隱患。該外腳手架拉結點結構10的施工工藝流程為:預埋鍍鋅扁鋼→連墻桿施工→架體搭設→張掛安全網→鋪設鋼筋網片→檢查驗收→使用過程中檢測維護→外架拆除、切除鍍鋅扁鋼。在本首選實施方式中,扁鋼上鍍鋅主要是為了防銹,在其他實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的防銹扁鋼。采用扁鋼還帶來一個額外的好處,在拆除腳手架后,只要將露出墻面的扁鋼部分用切割機切掉,其他留在墻結構上的部分因扁鋼厚度很小、露在墻面上的鋼表面面積非常小,并不影響墻結構的二次施工,例如在墻上表面上砌磚墻、在墻面上進行外層材料涂覆等。下面詳細描述本技術首選實施方式中的施工工藝流程的步驟:預埋鍍鋅扁鋼:首先,制作鍍鋅扁鋼拉結點,拉結點采用鍍鋅扁鋼L50*5制作,長度為350mm,靠外架(即外腳手架)一側開兩個螺栓孔,螺栓孔與十字扣件螺桿直徑相同,孔中心間距110mm,誤差控制在2mm以內,開孔應保證圓潤、光滑。在建筑物主體結構中預埋鍍鋅扁鋼。外腳手架每層設置扁鋼式拉結點,目的是為了用十字扣件使連墻桿與鍍鋅扁鋼拉結點可靠連接。施工前先進行受力計算及分析,由計算結果確定拉結點是否滿足施工參數。在主體結構混凝土澆筑前,嚴格審核建筑施工圖及結構施工圖,將預埋點位進行電子排版布置,并合理優化。確定好拉結點預埋位置后,在主體結構鋼筋幫扎完畢、模板安裝完成后,在模板上彈線定位,鍍鋅扁鋼需預埋在梁上,露出混凝土面均不得大于20mm。拆模時應注意保護,以防損壞。連墻桿施工:鍍鋅扁鋼拉結點預埋完成后,采用雙十字扣件與連墻桿連接,連墻桿的靠墻端頂在建筑物主體結構的墻面上,拉結點軟拉硬頂,十字扣件螺栓穿過扁鋼拉結點預留孔(即螺栓孔),螺母的擰緊力矩為40-65N·m,螺母擰緊后,螺栓露出長度不少于10mm。搭設外腳手架架體及張掛安全網:腳手架搭設步距1.8m,立桿縱距不大于1.5m,橫距0.8m。綜合考慮架體安全性及后續裝飾線條施工方便性,來確定腳手架內立桿距主墻間距(不宜大于300mm)。欄桿及擋腳板均應搭設在外立桿的內側。每段挑架按樓層在外架內立桿與主體之間每層都設防護,防護隔離為:水平橫桿內挑加一層水平安全網的軟隔離(設在內立桿與墻體之間)。腳手架每三層滿鋪12厚紅模板做硬隔離封閉,其余每步均鋪設鋼笆片。腳手板嚴禁探頭板,固定牢固。挑架外側用安全網全封閉,用白色挑網兜底,材料選用綠色防塵、隔噪阻燃安全網。采用鋼笆腳手板時,縱向水平桿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橫向水平桿上。當立桿橫距小于等于800mm時,每步橫向水平桿上扣接的縱向水平鋼管不應少于3根;當立桿橫距大于800mm時,每步橫向水平桿上扣接的縱向水平鋼管不應小于4根。懸挑架的外立面剪刀撐應自下而上連續設置,每道剪刀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外腳手架拉結點結構,包含建筑物主體結構和外腳手架,其特征在于,還包含防銹扁鋼,所述防銹扁鋼預埋在建筑物主體結構中,所述外腳手架包含連墻桿,所述防銹扁鋼與連墻桿通過雙十字扣件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外腳手架拉結點結構,包含建筑物主體結構和外腳手架,其特征在于,還包含防銹扁鋼,所述防銹扁鋼預埋在建筑物主體結構中,所述外腳手架包含連墻桿,所述防銹扁鋼與連墻桿通過雙十字扣件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腳手架拉結點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銹扁鋼為L型,包含第一腿和第二腿,第一腿垂直于第二腿。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外腳手架拉結點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腿埋在所述建筑物主體結構中,并且平行于所述建筑物...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隋海濤,錦曉晨,梁榮峰,張伯川,王寧寧,王進平,朱筱理,
申請(專利權)人: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華東分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