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環保領域的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設備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7367729 閱讀: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21:24
    一種環保領域的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設備,包括收集裝置、位于所述收集裝置上方的升降裝置、定位裝置、設置于所述定位裝置上的電機裝置、握持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升降功能,從而可以適應不同船體高低的需求,使用范圍廣泛,并且可以防止收集起來的垃圾脫離收集框,操作簡單,使用便利。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環保領域的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設備
    本技術涉及環保
    ,尤其是涉及一種環保領域的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設備。
    技術介紹
    目前,在河流或者湖泊上會漂浮不少的垃圾,其不僅hi影響水體的美觀,更重要的是如果不及時的將該部分垃圾清理掉,則會影響到水體的質量,使得水質下降。然而,現有的水面漂浮垃圾清理裝置不具有升降功能,當船體的上方距離水面較高時無法觸及到水面上的漂浮垃圾,進而無法將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起來,影響其使用,使用范圍有限,并且收集起來的垃圾容易脫離收集框,操作繁瑣且不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有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環保領域的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設備。為達到本技術之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環保領域的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設備,包括收集裝置、位于所述收集裝置上方的升降裝置、定位裝置、設置于所述定位裝置上的電機裝置、握持裝置,所述收集裝置包括收集框、設置于所述收集框上的過濾網、收容于所述收集框內的集中塊,所述升降裝置包括升降桿、設置于所述升降桿上的第一固定桿、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桿上方的第二固定桿、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桿下方的第一彈簧,所述定位裝置包括第一定位桿、設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桿下方的第二彈簧、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桿上方的第二定位桿、設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桿上的第三固定桿、設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桿左端的滾輪,所述電機裝置包括電機、設置于所述電機上的輸出軸、設置于所述輸出軸上的拉線,所述握持裝置包括第四固定桿、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桿下方的第五固定桿、設置于所述第四固定桿上的握持架。所述收集框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收集框的下表面設有第一通孔,所述過濾網呈長方體,所述過濾網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內且與所述收集框固定連接,所述集中塊的縱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集中塊的下表面與所述收集框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升降桿的下端與所述收集框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升降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一固定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固定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一固定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固定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設有兩個,所述第一彈簧的上端與所述第一固定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與所述第一固定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上設有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升降桿貫穿所述第一定位桿的上下表面且與其滑動接觸,所述第一彈簧的下端與所述第一定位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簧的下端與所述收集框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簧的上端與所述第一定位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定位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一定位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固定桿的右端與所述第二定位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固定桿的左端設有凹槽,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與所述第二定位桿固定連接,所述滾輪呈圓柱體,所述滾輪收容于所述凹槽內且與所述第三固定桿樞軸連接。所述電機與所述第二定位桿固定連接,所述輸出軸呈圓柱體,所述輸出軸的一端與所述電機連接,所述拉線的一端與所述輸出軸固定連接,所述拉線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固定桿固定連接,所述拉線穿過所述凹槽且頂靠在所述滾輪上。所述第四固定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二定位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五固定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二定位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五固定桿的上端與所述第四固定桿固定連接,所述握持架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握持架的兩端與所述第四固定桿固定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術環保領域的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設備具有升降功能,從而可以適應不同船體高低的需求,使用范圍廣泛,并且可以防止收集起來的垃圾脫離收集框,操作簡單,使用便利。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環保領域的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環保領域的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設備做出清楚完整的說明。如圖1所示,本技術環保領域的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設備包括收集裝置1、位于所述收集裝置1上方的升降裝置2、定位裝置3、設置于所述定位裝置3上的電機裝置4、握持裝置5。如圖1所示,所述收集裝置1包括收集框11、設置于所述收集框11上的過濾網12、收容于所述收集框11內的集中塊13。所述收集框11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收集框11的左端設有開口,所述收集框11的下表面設有第一通孔111,所述第一通孔111呈方形。所述過濾網12呈長方體,所述過濾網12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111內且與所述收集框11固定連接。所述集中塊13的縱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集中塊13的下表面與所述收集框11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集中塊13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11的左側,所述集中塊13可以將垃圾集中到所述過濾網12上。如圖1所示,所述升降裝置2包括升降桿21、設置于所述升降桿21上的第一固定桿22、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桿22上方的第二固定桿23、第一支架25、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桿22下方的第一彈簧24。所述升降桿21呈長方體,所述升降桿21的下端與所述收集框1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固定桿22呈長方體,所述升降桿21的上端與所述第一固定桿22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固定桿23的下端與所述第一固定桿22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固定桿23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支架25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24設有兩個,所述第一彈簧24的上端與所述第一固定桿22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25的下端與所述第一固定桿22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25上設有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251。如圖1所示,所述定位裝置3包括第一定位桿31、設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桿31下方的第二彈簧32、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桿31上方的第二定位桿33、設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桿33上的第三固定桿34、設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桿34左端的滾輪35。所述第一定位桿31呈長方體,所述升降桿21貫穿所述第一定位桿31的上下表面且與其滑動接觸,所述第一彈簧24的下端與所述第一定位桿3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簧32的下端與所述收集框1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簧32的上端與所述第一定位桿3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定位桿33呈長方體,所述第二定位桿33的下端與所述第一定位桿31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固定桿34呈長方體,所述第三固定桿34的右端與所述第二定位桿33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固定桿34的左端設有凹槽,所述第一支架25的上端與所述第二定位桿33固定連接。所述滾輪35呈圓柱體,所述滾輪35收容于所述凹槽內且與所述第三固定桿34樞軸連接,使得所述滾輪35可以在所述凹槽內旋轉。如圖1所示,所述電機裝置4包括電機41、設置于所述電機41上的輸出軸42、設置于所述輸出軸42上的拉線43。所述電機41與電源(未圖示)電性連接,為其提供電能,所述電機41上設有開關(未圖示),方便控制其打開或者關閉,所述電機41與所述第二定位桿33固定連接。所述輸出軸42呈圓柱體,所述輸出軸42的一端與所述電機41連接,使得所述電機41可以帶動所述輸出軸42旋轉。所述拉線43的一端與所述輸出軸42固定連接,所述拉線43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固定桿22固定連接,所述拉線43穿過所述凹槽且頂靠在所述滾輪35上。如圖1所示,所述握持裝置5包括第四固定桿51、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桿51下方的第五固定桿52、設置于所述第四固定桿51上的握持架53。所述第四固定桿51呈長方體,所述第四固定桿51的左端與所述第二定位桿33固定連接。所述第五固定桿52的下端與所述第二定位桿33固定連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一種環保領域的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設備

    【技術保護點】
    一種環保領域的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設備,包括收集裝置、位于所述收集裝置上方的升降裝置、定位裝置、設置于所述定位裝置上的電機裝置、握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裝置包括收集框、設置于所述收集框上的過濾網、收容于所述收集框內的集中塊,所述升降裝置包括升降桿、設置于所述升降桿上的第一固定桿、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桿上方的第二固定桿、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桿下方的第一彈簧,所述定位裝置包括第一定位桿、設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桿下方的第二彈簧、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桿上方的第二定位桿、設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桿上的第三固定桿、設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桿左端的滾輪,所述電機裝置包括電機、設置于所述電機上的輸出軸、設置于所述輸出軸上的拉線,所述握持裝置包括第四固定桿、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桿下方的第五固定桿、設置于所述第四固定桿上的握持架。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環保領域的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設備,包括收集裝置、位于所述收集裝置上方的升降裝置、定位裝置、設置于所述定位裝置上的電機裝置、握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裝置包括收集框、設置于所述收集框上的過濾網、收容于所述收集框內的集中塊,所述升降裝置包括升降桿、設置于所述升降桿上的第一固定桿、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桿上方的第二固定桿、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桿下方的第一彈簧,所述定位裝置包括第一定位桿、設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桿下方的第二彈簧、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桿上方的第二定位桿、設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桿上的第三固定桿、設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桿左端的滾輪,所述電機裝置包括電機、設置于所述電機上的輸出軸、設置于所述輸出軸上的拉線,所述握持裝置包括第四固定桿、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桿下方的第五固定桿、設置于所述第四固定桿上的握持架。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保領域的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框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收集框的下表面設有第一通孔,所述過濾網呈長方體,所述過濾網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內且與所述收集框固定連接,所述集中塊的縱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集中塊的下表面與所述收集框的內表面固定連接。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環保領域的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桿的下端與所述收集框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升降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一固定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固定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一固定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固定桿的上端...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海良王滄海
    申請(專利權)人:中因廈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日韩国产AV无码无码精品|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免费视频蜜桃| 精品高潮呻吟99av无码视频| 无码中文人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丝袜| 日韩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 无码专区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久久99热国产| 无码人妻品一区二区三区精99| 久久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区|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一本久道中文无码字幕av| 亚洲日韩国产AV无码无码精品|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AV不卡| 最新无码专区视频在线|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一级毛片中出无码| 无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狠狠躁狠狠躁东京热无码专区 | 亚洲毛片无码专区亚洲乱| 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 无码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中字| 久久精品日韩av无码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无码人妻| 亚洲日韩v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DVD在线观看| 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日韩放荡少妇无码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乱码|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免费| 69堂人成无码免费视频果冻传媒|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99|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