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馮志強專利>正文

    一種可收納的無人機起落架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7641337 閱讀: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23:21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可收納的無人機起落架,包括無人機本體,所述無人機本體的下端兩側均設有收納槽,且兩個收納槽內均設有起落架,所述起落架由第一起落板和第二起落板組成,所述第一起落板的上端與收納槽的頂部貼合連接,第一起落板的下端中部通過第一鉸接座連接兩個傳動桿的一端,且兩個傳動桿的另一端均嵌接在第一滑槽內,所述第二起落板位于第一起落板的下方,且第二起落板的左右兩側均固定連接邊板的一端下側,所述第一起落板的左右兩側均固定連接邊板的一端上側,設置的第一起落板和第二起落板位于收納槽內,不直接暴露在無人機本體的外側,減少了無人機本體的占用體積,保證了無人機本體本身的便捷性。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landing gea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UAV landing gear can be accommodated, including the UAV body, both sides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UAV body are provided with the holding groove, and the two containing grooves are arranged in the landing gear, the landing gear from the first falling plate and second landing board, the first top. The falling plate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holding groove connection, one end in the middle lower end of the first landing board through the first articulated seat is connected with two transmission rod, the other end and the two drive rod are embedded in the first groove, below the second landing gear plate in the first plate, and lower end plate on both sides of the second landing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ide plate, one end of the first falling plate on both sides of the side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upper side of the first landing plate and second landing plate is located in the storage groove, not directly exposed to the UAV body On the outside, the occupancy volume of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is reduced, and the convenience of the UAV itself is ensured.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可收納的無人機起落架
    本專利技術涉及無人機相關
    ,具體為一種可收納的無人機起落架。
    技術介紹
    無人駕駛飛機簡稱“無人機”,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機,或者由車載計算機完全地或間歇地自主地操作,與有人駕駛飛機相比,無人機往往更適合那些太“愚鈍,骯臟或危險”的任務。無人機按應用領域,可分為軍用與民用。軍用方面,無人機分為偵察機和靶機。民用方面,無人機+行業應用,是無人機真正的剛需;目前在航拍、農業、植保、微型自拍、快遞運輸、災難救援、測繪、新聞報道等等領域的應用,大大的拓展了無人機本身的用途,發達國家也在積極擴展行業應用與發展無人機技術。現有技術中,無人機都安裝有起落架,一般起落架都是直接安裝在無人機的外側,這種方式存在以下弊端:1.起落架直接安裝在無人機的外側,影響無人機的美觀,且增大了無人機的體積,導致無人機的便攜性大大下降;2.起落架沒有很好的緩沖結構,無人機在降落時,由于重力的作用,起落架與地面的碰撞力,直接傳導給無人機,導致無人機的內部結構損壞,降低了無人機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收納的無人機起落架,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收納的無人機起落架,包括無人機本體,所述無人機本體的下端兩側均設有收納槽,且兩個收納槽內均設有起落架,所述起落架由第一起落板和第二起落板組成,所述第一起落板的上端與收納槽的頂部貼合連接,第一起落板的下端中部通過第一鉸接座連接兩個傳動桿的一端,且兩個傳動桿的另一端均嵌接在第一滑槽內,所述第一滑槽的數量為兩個,兩個第一滑槽對稱設置在第二起落板的上端,所述第二起落板位于第一起落板的下方,且第二起落板的左右兩側均固定連接邊板的一端下側,所述第一起落板的左右兩側均固定連接邊板的一端上側,且第一起落板的下端對稱設有兩個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內嵌接有導向豎桿的上端,導向豎桿上端的一側通過壓縮彈簧連接第二滑槽的側壁,所述導向豎桿的下端通過第二鉸接座連接滑輪,滑輪的下端與傳動桿的上側貼合連接,所述第二起落板的左右兩側均設有弧形口,弧形口內插接有半圓形銷釘的一端,半圓形銷釘的另一端延伸至通口內,通口位于邊板的一端下側,所述半圓形銷釘另一端的兩側均設有插塊,插塊位于通口上下兩端的延伸通道內,所述半圓形銷釘另一端的中部固定連接導向橫桿的一端,導向橫桿的一端外側纏繞設有復位彈簧,所述導向橫桿的另一端貫穿通口并延伸至邊板的外側,且導向橫桿的另一端固定連接上傾斜板的一端。優選的,所述第一起落板和第二起落板的長度相同,所述傳動桿的長度為第一起落板長度的二分之一。優選的,所述第一起落板的數量為兩個,兩個第一起落板的一側中部均固定連接延伸板的一端,延伸板的另一端貫穿收納槽一側的活動口并延伸至無人機本體的外側,所述延伸板另一端的上側固定連接電動推桿的推動端。優選的,所述電動推桿位于包圍套內,包圍套的一端固定連接無人機本體的外側,所述電動推桿的左右兩側均固定連接長形插塊的一端,長形插塊的另一端貫穿于包圍套并延伸至于包圍套的外側,所述長形插塊的另一端通過緊固螺釘與無人機本體固定連接。優選的,所述電動推桿的推動距離不超過十五厘米,且電動推桿的推動距離與活動口的長度保持一致。優選的,所述上傾斜板的下方設有下傾斜板,上傾斜板和下傾斜板在相互靠近的一側均設有凸起柱,所述下傾斜板的下端一側固定連接活動桿的一端,活動桿的另一端插入收納槽側壁下端的活動槽內。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結構合理,實用性強,具有以下優點:1.設置的第一起落板和第二起落板位于收納槽內,不直接暴露在無人機本體的外側,減少了無人機本體的占用體積,保證了無人機本體本身的便捷性;2.設置的半圓形銷釘對第二起落板的位置進行限定,當半圓形銷釘與第二起落板分離時,在傳動桿和導向豎桿的作用下,使得第二起落板對無人機本體形成緩沖力,避免了第二起落板與地面的碰撞力,直接傳導給無人機本體,很好的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結構剖面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結構側視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圖1中A處結構放大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包圍套與長形插塊連接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第一起落板和第二起落板連接結構示意圖。圖中:無人機本體1、收納槽2、第一起落板3、延伸板31、第二起落板4、邊板5、傳動桿6、第一滑槽7、第二滑槽8、導向豎桿9、半圓形銷釘10、通口11、延伸通道12、導向橫桿13、上傾斜板14、下傾斜板15、活動桿16、電動推桿17、長形插塊18。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說明書附圖共有五幅圖,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可收納的無人機起落架,包括無人機本體1,無人機本體1的下端兩側均設有收納槽2,且兩個收納槽2內均設有起落架,起落架由第一起落板3和第二起落板4組成(如圖1所示),第一起落板3的上端與收納槽2的頂部貼合連接,第一起落板3的下端中部通過第一鉸接座連接兩個傳動桿6的一端,且兩個傳動桿6的另一端均嵌接在第一滑槽7內,第一滑槽7的數量為兩個,兩個第一滑槽7對稱設置在第二起落板4的上端,第二起落板4位于第一起落板3的下方,且第二起落板4的左右兩側均固定連接邊板5的一端下側,第一起落板3的左右兩側均固定連接邊板5的一端上側,且第一起落板3的下端對稱設有兩個第二滑槽8,第一起落板3和第二起落板4的長度相同,傳動桿6的長度為第一起落板3長度的二分之一;設置的第一起落板3和第二起落板4位于收納槽2內,不直接暴露在無人機本體1的外側,減少了無人機本體1的占用體積,保證了無人機本體1本身的便捷性;第一起落板3的數量為兩個,兩個第一起落板3的一側中部均固定連接延伸板31的一端,延伸板31的另一端貫穿收納槽2一側的活動口并延伸至無人機本體1的外側,延伸板31另一端的上側固定連接電動推桿17的推動端,電動推桿17位于包圍套內,包圍套的一端固定連接無人機本體1的外側,電動推桿17的左右兩側均固定連接長形插塊18的一端,長形插塊18的另一端貫穿于包圍套并延伸至于包圍套的外側,長形插塊18的另一端通過緊固螺釘與無人機本體1固定連接(如圖2、4所示),電動推桿17的推動距離不超過十五厘米,且電動推桿17的推動距離與活動口的長度保持一致,無人機本體1內設有與電動推桿17相配合的電源;第二滑槽8內嵌接有導向豎桿9的上端,導向豎桿9上端的一側通過壓縮彈簧連接第二滑槽8的側壁,導向豎桿9的下端通過第二鉸接座連接滑輪,滑輪的下端與傳動桿6的上側貼合連接,第二起落板4的左右兩側均設有弧形口,弧形口內插接有半圓形銷釘10的一端,半圓形銷釘10的另一端延伸至通口11內,通口位于邊板5的一端下側,半圓形銷釘10另一端的兩側均設有插塊,插塊位于通口11上下兩端的延伸通道12內,半圓形銷釘10另一端的中部固定連接導向橫桿13的一端,導向橫桿13的一端外側纏繞設有復位彈簧,導向橫桿13的另一端貫穿通口11并延伸至邊板5的外側,且導向橫桿1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一種可收納的無人機起落架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收納的無人機起落架,包括無人機本體(1),所述無人機本體(1)的下端兩側均設有收納槽(2),且兩個收納槽(2)內均設有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架由第一起落板(3)和第二起落板(4)組成,所述第一起落板(3)的上端與收納槽(2)的頂部貼合連接,第一起落板(3)的下端中部通過第一鉸接座連接兩個傳動桿(6)的一端,且兩個傳動桿(6)的另一端均嵌接在第一滑槽(7)內,所述第一滑槽(7)的數量為兩個,兩個第一滑槽(7)對稱設置在第二起落板(4)的上端,所述第二起落板(4)位于第一起落板(3)的下方,且第二起落板(4)的左右兩側均固定連接邊板(5)的一端下側,所述第一起落板(3)的左右兩側均固定連接邊板(5)的一端上側,且第一起落板(3)的下端對稱設有兩個第二滑槽(8),第二滑槽(8)內嵌接有導向豎桿(9)的上端,導向豎桿(9)上端的一側通過壓縮彈簧連接第二滑槽(8)的側壁,所述導向豎桿(9)的下端通過第二鉸接座連接滑輪,滑輪的下端與傳動桿(6)的上側貼合連接,所述第二起落板(4)的左右兩側均設有弧形口,弧形口內插接有半圓形銷釘(10)的一端,半圓形銷釘(10)的另一端延伸至通口(11)內,通口位于邊板(5)的一端下側,所述半圓形銷釘(10)另一端的兩側均設有插塊,插塊位于通口(11)上下兩端的延伸通道(12)內,所述半圓形銷釘(10)另一端的中部固定連接導向橫桿(13)的一端,導向橫桿(13)的一端外側纏繞設有復位彈簧,所述導向橫桿(13)的另一端貫穿通口(11)并延伸至邊板(5)的外側,且導向橫桿(13)的另一端固定連接上傾斜板(14)的一端。...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收納的無人機起落架,包括無人機本體(1),所述無人機本體(1)的下端兩側均設有收納槽(2),且兩個收納槽(2)內均設有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架由第一起落板(3)和第二起落板(4)組成,所述第一起落板(3)的上端與收納槽(2)的頂部貼合連接,第一起落板(3)的下端中部通過第一鉸接座連接兩個傳動桿(6)的一端,且兩個傳動桿(6)的另一端均嵌接在第一滑槽(7)內,所述第一滑槽(7)的數量為兩個,兩個第一滑槽(7)對稱設置在第二起落板(4)的上端,所述第二起落板(4)位于第一起落板(3)的下方,且第二起落板(4)的左右兩側均固定連接邊板(5)的一端下側,所述第一起落板(3)的左右兩側均固定連接邊板(5)的一端上側,且第一起落板(3)的下端對稱設有兩個第二滑槽(8),第二滑槽(8)內嵌接有導向豎桿(9)的上端,導向豎桿(9)上端的一側通過壓縮彈簧連接第二滑槽(8)的側壁,所述導向豎桿(9)的下端通過第二鉸接座連接滑輪,滑輪的下端與傳動桿(6)的上側貼合連接,所述第二起落板(4)的左右兩側均設有弧形口,弧形口內插接有半圓形銷釘(10)的一端,半圓形銷釘(10)的另一端延伸至通口(11)內,通口位于邊板(5)的一端下側,所述半圓形銷釘(10)另一端的兩側均設有插塊,插塊位于通口(11)上下兩端的延伸通道(12)內,所述半圓形銷釘(10)另一端的中部固定連接導向橫桿(13)的一端,導向橫桿(13)的一端外側纏繞設有復位彈簧,所述導向橫桿(13)的另一端貫穿通口(11)并延伸至邊板(5)的外側,...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馮志強
    申請(專利權)人:馮志強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久... | 国产午夜片无码区在线播放| 特级小箩利无码毛片|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 在线看片无码永久免费aⅴ|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亚洲国产a∨无码中文777| 成年男人裸j照无遮挡无码| 人妻少妇乱子伦无码专区|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不卡 |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碰碰|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AA片| 久久亚洲中文无码咪咪爱|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视频97| 91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无码视频|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 国产怡春院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成人无码天堂|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无码人妻H动漫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一| 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东京热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天美传媒| 中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内射|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JULIA| 亚洲乱码无码永久不卡在线|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久久99| 国产成人无码18禁午夜福利p| 亚洲av福利无码无一区二区|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