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鋼鐵工業鐵水爐外預處理技術領域.簡稱LSDS法.其主要技術特征是:1.脫硫劑是用吹氧轉爐或平爐、電爐煉鋼過程中的高溫液態鋼渣;2.鐵水裝入盛有脫硫劑鐵水包、罐車的過程時間,即鐵水爐外脫硫過程時間;3.是借裝鐵水時鐵水水頭落差的強勁攪拌,和脫硫劑中含有高或較高FeO與鐵水中C起C-O反應,產生激烈沸騰,兩者相結合,使鐵水與脫硫劑得到更好的持續性攪拌混合.本法脫硫率可達90%,還可同步脫磷脫硅.(*該技術在2006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本專利技術名稱用煉鋼高溫液態鋼渣進行鐵水爐外脫硫法。簡稱LSDS法。二、本專利技術所屬
和已用方法情況對比本專利技術屬于鋼鐵工業鐵水爐外予處理
,是用煉鋼過程中的高溫液態鋼渣做脫硫劑進行鐵水爐外脫硫的方法。這里所說“高溫液態”是相對而言,是指非固態而言。而國內外已用的各種方法,都是用粉狀固態材料做脫硫劑進行鐵水爐外脫硫、二者顯然不同。本專利技術適用于高爐或化鐵爐-轉爐或平爐、電爐生產流程的鋼廠企業以及其他進行鐵水爐外脫硫的企業;特別是高爐或化鐵爐-轉爐生產流程的鋼廠企業,最為合適,其經濟效益最佳。轉爐,特別是吹氧轉爐目前和今后都占鋼產首要地位,且吹氧轉爐車間內,生產調度作業比較緊張復雜,本說明擬以吹氧轉爐車間為重點,為例,對本法內容,加以說明。按國內外已用的各種鐵水爐外脫硫的方法,都為KR法,或搖包法,或混鐵車噴粉脫硫法,或則是由其派生出來的各種相類方法;由于所有這些方法選擇和使用的脫硫劑材料都為粉狀固態,因此,在脫硫劑的性能技術條件和鐵水爐外脫硫在使用的設備設施;工藝和技術操作上;以及反映在經濟上,經濟效益上;與本法也顯有不同,而且大有差異。茲將二者差異之點、摘要,進行綜合對比,並列表說明於下請見下表〔一〕。國內外已用各種方法與本法差異點綜合對比表〔續表一〕 由上表對比,顯然也可以看出本專利技術主要具體內容和技術主要特點、特征;以及優點和積極效果。是為國內外已用各種鐵水爐外脫硫法,所無法取代,望塵莫及的。三、本專利技術的目的1.為了有利于祖國“四化”建設事業的順利發展,急黨中央和國家之所急。目前國家面臨資金不足,能源短缺的困難。1985年全國鋼產4347萬噸,其中吹氧轉爐鋼為2157萬噸,除武鋼、鞍鋼、天鋼已解決部分鐵水爐外脫硫外,估計全國大、中、小型鋼廠企業有1800萬噸鐵水,尚急待解決。按武鋼建了一臺KR法,年處理能力為40~50萬噸,設備總重量為650噸,投資金額為1150萬元。(資料中尚未說明是否包括脫硫劑電石粉制造的設備設施的投資在內)。按即使仿造,節省投資40%計算,要解決全部鐵水爐外脫硫問題,國家企業投資總金額,也得花二億五千萬元之巨。且投產慢,尚未包括供平爐的鐵水。2.為了有利于我國鋼廠企業既定的煉鋼精料方針早日實現和貫徹執行,有助于解決精料中的具體技術問題。首要為脫硫。再則為脫磷脫硅,與之同時,也為有利于冶金部“七五”計劃中,提出的鐵水爐外予處理-“轉爐少渣操作”的攻關課題能早日突破和解決。3.同時,也為煉鋼廢渣的利用及其中能源和金屬回收,提供一種新途徑新方法?!白儚U為寶”。為了能達成以上的目的,經研究分析和考慮,提供了本專利技術LSDS法,比較簡單易行,便于推廣采用實施。四、本專利技術具體
技術實現思路
,主要有關于脫硫劑關于工藝操作流程和工藝操作方法說明關于實施和技術操作中應需注意事項1.關于脫硫劑本專利技術脫硫劑如前所說是用煉鋼過程中的高溫液態鋼渣,其特性特征由第一節〔表一〕中可看出它具備了優越的性能和技術條件。當然它也具有堿度較高的條件,吹氧轉爐終點渣一般在3~4,有足夠的過剩堿,可供脫硫,其反應為這里,擬著重說明一個問題;即本法脫硫劑特點之一FeO高或較高。其對本法進行鐵水爐外脫硫的作用和重要意義含意。這是基于對鐵水爐外脫硫機理的特點和分析;基于鐵水中含有大量的碳;基于本脫硫劑高溫液態的獨特的優越特點特性,它對脫硫可以起到多功能作用,比如其本身已熔觸,免掉了化渣成渣過程和時間,以及流動性好,顯熱足等等,有利于脫硫,促進和加快脫硫化學反應的進行等等。以上種種,均為本法選擇和使用含FeO高的材料為脫硫劑的必要和充要條件和原因。也可謂客觀基礎,另方面也由于FeO本身的特性所決定,有較強的氧化性,有助于渣的流動性。這樣,就有了實際可能,在脫硫過程中,利用和通過FeO的作用,把化學作用與物理作用二者更好的結合起來,可以取得更好的脫硫效果。從而本法在這方面在方法上反映的特征是物理作用充分利用了裝鐵水時,借助于鐵水水頭落差等因素,產生強勁的攪拌,主要作用在于首先使鐵水與高溫液態鋼渣很快地混合起來,和持續的充分混合。化學作用即借助于足夠的FeO,與鐵水中C,起C-O激烈反應,產生CO,並由其化學位而產生很好的持續性沸騰攪拌,其主要作用和意義;在于使鐵水機體內部組成分分子和離子活躍起來。從而物理作用與化學作用,互補其短,相得益彰,使鐵水與鋼渣的分子、離子之間的接觸反應面積大為增大,增強了接觸頻率,因此,盡管本法裝鐵水與脫硫為同步進行,有效脫硫過程時間短,攪拌時間短,仍然可以在一次脫硫處理后,取得脫硫效果較好。本法脫硫劑即煉鋼過程中的高溫液態鋼渣遇有需要時,可附加適量的氧化鐵皮,或鐵礦石粉、石灰石粉,生白云石粉等,進行鐵水爐外脫硫。另外,還可在需要時,增加高溫液態鋼渣用量,並附加適量的氧化鐵皮、石灰石粉或生白云石粉等在進行鐵水爐外脫硫的同時??赏降拿摮F水中的磷和硅。這樣,對脫硫沒有多大影響。脫后浮渣還可作磷肥支農。2.關于工藝操作流程和工藝操作方法說明本法在工藝和操作上的特點特征,由第一節表一中可看出。并大為簡化,簡單易行。茲將其實施方法,以在轉爐車間,及高爐為例說明如下(1)工藝操作流程,請見后面附圖。(2)工藝操作方法說明茲按照下面流程次序說明如下(請參照附圖)。2-a) 示在轉爐車間工藝操作流程2-b)→示在轉爐車間“轉包”脫硫工藝操作流程2-c) 示在高爐車間工藝操作流程關于2-a按吹氧轉爐“二吹二”情況,在轉爐跨間內進行鐵水爐外脫硫;且以工序之間最緊張情況下說明。按下面提供的分段平行流水作業法,完全可以形成生產工藝。保證生產冶煉順利進行。為了便于說明,先說明幾點其一,整個工藝操作流程,分為兩段平行流水作業;一端靠混鐵爐端,一段靠轉爐端。其二,在混鐵爐端,用一臺行車設為#1,專做運轉液態渣和吊鐵水包接鐵水工作。在轉爐端,用一臺行車設為#2,專做吊鐵水包扒渣,和為轉爐裝鐵水的工作。都裝有電子秤。其三,用鐵水包取代了轉爐爐前的一般接渣罐,從而取消。儲渣包也用鐵水包;鐵水包一般約可裝2~3爐轉爐液態渣。為了具有互換性和在調度使用上的靈活性?,F具體說明如下關于2-a首先由#2轉爐出鋼后,將爐內剩下的液態渣裝入出渣車上的鐵水包A,等#2行車為其裝好鐵水讓開后,由#1行車起吊鐵水包A,通過爐前出鋼操作平臺“ㄇ”形洞孔,運回混鐵爐一端去;與之同時,#2行車可尾隨#1行車至混鐵爐端去為#1轉爐接運和準備鐵水。關于已卸空鐵水的鐵水包,可隨帶送還混鐵爐端,也可于必要時就近卸放在平臺上,或由相鄰的另臺行車幫助放回到出渣平車上。#2行車開至混鐵爐端后,即可將放于地坪上已裝好鐵水的鐵水包起吊至除渣設施平臺,扒除脫硫浮渣,扒凈后,即可運至轉爐端為#1轉爐裝入鐵水。#1行車將鐵水包A運回混鐵爐端后,隨將包內多余的過剩渣倒入儲渣包,并即卸放到混鐵爐前接鐵水位置的包座上或地坪上,接裝鐵水。大部分脫硫浮渣通過包口流渣槽流入渣罐。見液面平靜后,再起吊鐵水包A,卸放在指定地點地坪上。待#2行車去接運、準備扒渣,供給#2轉爐。至此,整個生產工藝操作,作為一個周期,即告完成。脫硫率可達50~60%以上。如此,混鐵爐端作業過程時間與轉爐端作業過程時間,二者大體相平衡。各為15~20分鐘。從轉爐冶煉周期看,從進鐵水-進鐵水包括輔助時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用煉鋼高溫液態鋼渣進行鐵水爐外脫硫法,簡稱LSDS法,其特征在于:a.其脫硫劑為高溫液態材料;是用吹氧轉爐或平爐、電爐煉鋼過程中的高溫液態、含FeO高或較高的鋼渣做脫硫劑進行鐵水爐外脫硫;b.鐵水裝入盛有脫硫劑的鐵水包、罐車內的過程 時間,即是鐵水爐外脫硫的過程時間,兩者同步進行;c.脫硫過程中的攪拌作用;是借助于裝鐵水時鐵水水頭落差的攪拌作用和借助于脫硫劑中含有足夠的FeO,與鐵水中C,起C-O激烈反應,產生CO沸騰作用,兩者結合起來,使鐵水與脫硫劑得到更好的充分 的持續性的攪拌混合。
【技術特征摘要】
1.用煉鋼高溫液態鋼渣進行鐵水爐外脫硫法,簡稱LSDS法,其特征在于a.其脫硫劑為高溫液態材料;是用吹氧轉爐或平爐、電爐煉鋼過程中的高溫液態、含FeO高或較高的鋼渣做脫硫劑進行鐵水爐外脫硫;b.鐵水裝入盛有脫硫劑的鐵水包、罐車內的過程時間,即是鐵水爐外脫硫的過程時間,兩者同步進行;c.脫硫過程中的攪拌作用;是借助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壽浩,徐曉琴,
申請(專利權)人:徐壽浩,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51[中國|四川]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