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手動毛衣縫合裝置,包括固定座,固定座內安裝有轉軸一,轉軸一的兩端伸出固定座,轉軸一的一端安裝有手輪,轉軸一的另一端連接有與轉軸一呈鈍角的連桿一,連桿一連接有立式擺動件,立式擺動件的下端安裝有織針一,固定座內還安裝有蝸桿,蝸桿垂直轉軸一,并且轉軸一通過錐形齒輪組聯(lián)動蝸桿,蝸桿的一端部伸出固定座外且連接連桿二,連桿二與轉軸一平行,連桿二連接有一連桿三,連桿三連接有弧形擺臂,弧形擺臂的下端安裝有與織針一相對的織針二;固定座的下側固定有圓形固定基座,圓形固定基座的外圍安裝有可轉動的圓形針盤座,圓形針盤座的外圍等間隔分布有針。本發(fā)明專利技術的手動毛衣縫合裝置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手動毛衣縫合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針織
,尤其涉及一種手動毛衣縫合裝置。
技術介紹
傳統(tǒng)的毛衣片縫制方式是手工縫制,效率低,勞動強度大,成本高。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手動毛衣縫合裝置,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勞動強度低,節(jié)約了勞動力,降低了成本。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手動毛衣縫合裝置,包括固定座,固定座內安裝有轉軸一,轉軸一的兩端伸出固定座,轉軸一的一端安裝有手輪,轉軸一的另一端連接有與轉軸一呈鈍角的連桿一,連桿一連接有立式擺動件,立式擺動件的下端安裝有織針一,固定座內還安裝有蝸桿,蝸桿垂直轉軸一,并且轉軸一通過錐形齒輪組聯(lián)動蝸桿,蝸桿的一端部伸出固定座外且連接連桿二,連桿二與轉軸一平行,連桿二連接有一連桿三,連桿三垂直連桿二,轉軸一、連桿一、蝸桿、連桿二、連桿三均位于水平面內,連桿三連接有弧形擺臂,弧形擺臂的下端安裝有與織針一相對的織針二;固定座的下側固定有圓形固定基座,圓形固定基座的外圍安裝有可轉動的圓形針盤座,圓形針盤座的外圍等間隔分布有針,圓形固定基座的上方有龍門支架,龍門支架的一端固定在圓形固定基座上,龍門支架的另一端位于針的外側,連桿三安裝在龍門支架固定在圓形固定基座上的支架臂上,立式擺動件限位在龍門支架位于針外側的支架臂上,在龍門支架的兩個支架臂上均固定有擋板,兩個擋板的其中一個擋板位于圓形針盤座的邊緣上方且其位置接近針,該擋板與圓形針盤座不接觸,另一個擋板位于針的外側,兩個擋板均設有織針讓位槽,且兩個擋板位于織針一和織針二之間;固定座內還設有立軸,立軸上安裝有與蝸桿配合的蝸輪,立軸的下端伸出圓形固定基座底部并且安裝有齒輪一,圓形針盤座的底部固定有與齒輪一配合的齒輪二。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圓形針盤座包括針盤底座和固定在針盤底座上的壓針板,針的內端固定在針盤底座和壓針板之間,每相鄰的兩個針之間是針槽,針的縱向高度方向與圓形固定基座的中心軸線方向一致,針槽的高度等于針的縱向高度。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位于圓形針盤座的邊緣上方的擋板是弧形擋板,且是梯形結構的弧形擋板,位于針的外側擋板是多次彎折的彎折擋板。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手動毛衣縫合裝置的有益效果如下:1.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勞動強度低,節(jié)約了勞動力,降低了成本。2.針槽的高度等于針的縱向高度,針槽短,織針行走路徑短,織針效率高。3.圓形針盤座能自動轉動,不需要人工轉動,從而提高了針織效率。4.擋板可避免手接觸到織針,保證安全。5.弧形擋板采用梯形結構,省材,美觀。通過以下的描述并結合附圖,本專利技術將變得更加清晰,這些附圖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附圖說明圖1為手動毛衣縫合裝置的示意圖一。圖2為手動毛衣縫合裝置的示意圖二。圖3為弧形擋板的示意圖。圖4為手動毛衣縫合裝置的示意圖三。具體實施方式現(xiàn)在參考附圖描述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附圖中類似的元件標號代表類似的元件。請參考圖1-4,所述的手動毛衣縫合裝置包括固定座1,固定座1內安裝有轉軸一2,轉軸一2的兩端伸出固定座1,轉軸一2的一端安裝有手輪3,轉軸一2的另一端連接有與轉軸一2呈鈍角的連桿一4,連桿一4連接有立式擺動件5,立式擺動件5的下端安裝有織針一6,織針一6與立式擺動件5垂直。所述固定座1內還安裝有蝸桿7,蝸桿7垂直轉軸一2,并且轉軸一2通過錐形齒輪組聯(lián)動蝸桿7,蝸桿7的一端部伸出固定座1外且連接連桿二8,連桿二8與轉軸一2平行,連桿二8連接有一連桿三9,連桿三9垂直連桿二8,轉軸一2、連桿一4、蝸桿7、連桿二8、連桿三9均位于水平面內,連桿三9連接有弧形擺臂10,弧形擺臂10位于豎直平面內,弧形擺臂10的下端安裝有與織針一6相對的織針二11。所述固定座1的下側固定有圓形固定基座12,圓形固定基座12的外圍安裝有可轉動的圓形針盤座13,圓形針盤座13的外圍等間隔分布有針14,圓形固定基座12的上方有龍門支架15,龍門支架15的一端固定在圓形固定基座12上,龍門支架15的另一端位于針14的外側,連桿三9安裝在龍門支架15固定在圓形固定基座12上的支架臂上,立式擺動件5限位在龍門支架15位于針14外側的支架臂上,在龍門支架15的兩個支架臂上均固定有擋板16,兩個擋板16的其中一個擋板16位于圓形針盤座13的邊緣上方且其位置接近針14,該擋板16與圓形針盤座13不接觸,另一個擋板16位于針14的外側,兩個擋板16均設有織針讓位槽,且兩個擋板16位于織針一6和織針二11之間,織針一6位于針14的外側,織針二11位于針14的內側。龍門支架15上還設有線柱和導線結構,線柱用于放線,導線結構用于穿線導線。所述固定座1內還設有立軸17,立軸17上安裝有與蝸桿7配合的蝸輪,立軸17的下端伸出圓形固定基座12底部并且安裝有齒輪一18,圓形針盤座13的底部固定有與齒輪一18配合的齒輪二19。所述圓形針盤座13包括針盤底座131和固定在針盤底座131上的壓針板132,針14的內端固定在針盤底座131和壓針板132之間,每相鄰的兩個針14之間是針槽,針14的縱向高度方向與圓形固定基座12的中心軸線方向一致,針槽的高度等于針14的縱向高度,針槽短,織針行走路徑短,織針效率高。所述位于圓形針盤座13的邊緣上方的擋板16是弧形擋板,且是梯形結構的弧形擋板,位于針14的外側擋板16是多次彎折的彎折擋板。兩個擋板16可避免手接觸到織針,保證安全。工作時,手動搖動手輪3,手輪3帶動轉軸一2轉動,轉軸一2聯(lián)動連桿一4、蝸桿7,連桿一4聯(lián)動立式擺動件5,立式擺動件5帶動織針一6擺動;蝸桿7聯(lián)動立軸17、連桿二8,連桿二8聯(lián)動連桿三9,連桿三9聯(lián)動弧形擺臂10,弧形擺臂10帶動織針二11朝織針一6擺動,織針一6和織針二11的擺動方向垂直,即織針一6左右方向擺動,織針二11前后方向擺動。立軸17帶動齒輪一18轉動,齒輪一18聯(lián)動齒輪二19,齒輪二19帶動圓形針盤座13轉動,從而帶動針14轉動,針14在轉動過程中,織針二11同時也在擺動,織針二11在擺動時依次穿過各針槽,織針二11每朝織針一6方向擺動一次經(jīng)過一個針槽再復位,再經(jīng)過相鄰的另一個針槽再復位,如此反復,與織針一6和針14配合實現(xiàn)對毛衣的縫制。整個設備在運作時可一人操作或者兩人配合操作,即一人手搖手輪3,一人將毛衣片一孔對一針穿在針14上,相互配合,提高工作效率,設備操作簡單方便,勞動強度低,節(jié)約了勞動力,降低了勞動成本。以上結合最佳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了描述,但本專利技術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實施例,而應當涵蓋各種根據(jù)本專利技術的本質進行的修改、等效組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手動毛衣縫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固定座內安裝有轉軸一,轉軸一的兩端伸出固定座,轉軸一的一端安裝有手輪,轉軸一的另一端連接有與轉軸一呈鈍角的連桿一,連桿一連接有立式擺動件,立式擺動件的下端安裝有織針一,固定座內還安裝有蝸桿,蝸桿垂直轉軸一,并且轉軸一通過錐形齒輪組聯(lián)動蝸桿,蝸桿的一端部伸出固定座外且連接連桿二,連桿二與轉軸一平行,連桿二連接有一連桿三,連桿三垂直連桿二,轉軸一、連桿一、蝸桿、連桿二、連桿三均位于水平面內,連桿三連接有弧形擺臂,弧形擺臂的下端安裝有與織針一相對的織針二;固定座的下側固定有圓形固定基座,圓形固定基座的外圍安裝有可轉動的圓形針盤座,圓形針盤座的外圍等間隔分布有針,圓形固定基座的上方有龍門支架,龍門支架的一端固定在圓形固定基座上,龍門支架的另一端位于針的外側,連桿三安裝在龍門支架固定在圓形固定基座上的支架臂上,立式擺動件限位在龍門支架位于針外側的支架臂上,在龍門支架的兩個支架臂上均固定有擋板,兩個擋板的其中一個擋板位于圓形針盤座的邊緣上方且其位置接近針,該擋板與圓形針盤座不接觸,另一個擋板位于針的外側,兩個擋板均設有織針讓位槽,且兩個擋板位于織針一和織針二之間;固定座內還設有立軸,立軸上安裝有與蝸桿配合的蝸輪,立軸的下端伸出圓形固定基座底部并且安裝有齒輪一,圓形針盤座的底部固定有與齒輪一配合的齒輪二。...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手動毛衣縫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固定座內安裝有轉軸一,轉軸一的兩端伸出固定座,轉軸一的一端安裝有手輪,轉軸一的另一端連接有與轉軸一呈鈍角的連桿一,連桿一連接有立式擺動件,立式擺動件的下端安裝有織針一,固定座內還安裝有蝸桿,蝸桿垂直轉軸一,并且轉軸一通過錐形齒輪組聯(lián)動蝸桿,蝸桿的一端部伸出固定座外且連接連桿二,連桿二與轉軸一平行,連桿二連接有一連桿三,連桿三垂直連桿二,轉軸一、連桿一、蝸桿、連桿二、連桿三均位于水平面內,連桿三連接有弧形擺臂,弧形擺臂的下端安裝有與織針一相對的織針二;固定座的下側固定有圓形固定基座,圓形固定基座的外圍安裝有可轉動的圓形針盤座,圓形針盤座的外圍等間隔分布有針,圓形固定基座的上方有龍門支架,龍門支架的一端固定在圓形固定基座上,龍門支架的另一端位于針的外側,連桿三安裝在龍門支架固定在圓形固定基座上的支架臂上,立式擺動件限位在龍門支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駱碧釗,
申請(專利權)人:四會市億晉服飾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