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適用于拍攝支架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VR全景拍攝支架,包括:中心對接柱、相機安裝片、固定蓋板和手柄螺絲;其中,所述中心對接柱的上端面設有與所述手柄螺絲螺紋連接的第一螺紋通孔、下端面設有與外接支架螺紋連接的第二螺紋通孔以及每個側面分別設有一開槽,所述開槽開口朝上;所述相機安裝片一端設有與所述開槽配合連接的安裝槽,另一端設有一垂直擋板;所述固定蓋板覆蓋于所述中心對接柱的上端面,并通過手柄螺絲與所述中心對接柱固定連接,安裝時僅需將相機安裝片對準中心對接柱的開槽插入即可完成安裝,結構穩定,設計精巧,便于相機的安裝、調試以及拆卸,節約了大量時間,且可使相機鏡頭之間達到最小距離,拍攝精度大大提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VR全景拍攝支架
本技術屬于拍攝支架
,尤其涉及一種VR全景拍攝支架。
技術介紹
目前市場上傳統的VR全景拍攝支架通過螺絲固定安裝,結構復雜,安裝步驟繁瑣,浪費時間,并且由于支架由多部分連接組成,導致穩定性差,拍攝精度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VR全景拍攝支架,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VR全景拍攝支架結構復雜,安裝步驟繁瑣,浪費時間,且穩定性差,拍攝精度低的問題。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一種VR全景拍攝支架,包括:中心對接柱、相機安裝片、固定蓋板和手柄螺絲;其中,所述中心對接柱的上端面設有與所述手柄螺絲螺紋連接的第一螺紋通孔、下端面設有與外接支架螺紋連接的第二螺紋通孔以及每個側面分別設有一開槽,所述開槽開口朝上;所述相機安裝片一端設有與所述開槽配合連接的安裝槽,另一端設有一垂直擋板;所述固定蓋板覆蓋于所述中心對接柱的上端面,并通過手柄螺絲與所述中心對接柱固定連接。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所述中心對接柱為長方體。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所述開槽共4個,分別設于所述中心對接柱的四側面中間部位。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所述相機安裝片共4個,所述相機安裝片的安裝槽與所述開槽一一對應配合連接。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所述第一螺紋通孔設于所述上端面中間部位。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所述第二螺紋通孔設于所述下端面中間部位。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所述固定蓋板中間部位設有一通孔,下端面邊緣處分別設有一垂直卡塊,所述垂直卡塊卡接于所述中心對接柱上端面邊緣外側。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所述相機安裝片上設有一相機安裝通槽,所述相機安裝通槽下方設有第三螺紋通孔,所述第三螺紋通孔與一手擰螺絲螺紋連接。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所述第二螺紋通孔為英制八分之三螺紋孔。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還包括一英制四分之一螺紋轉接頭,所述螺紋轉接頭設有內、外螺紋,并通過外螺紋與所述第二螺紋通孔螺紋連接。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VR全景拍攝支架,安裝時僅需將相機安裝片對準中心對接柱的開槽插入即可完成安裝,結構穩定,設計精巧,便于相機的安裝、調試以及拆卸,節約了大量時間,且可使相機鏡頭之間達到最小距離,拍攝精度大大提高。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以下附圖僅旨在于對本技術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技術的范圍。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VR全景拍攝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VR全景拍攝支架的中心對接柱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VR全景拍攝支架的固定蓋板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VR全景拍攝支架的相機安裝片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除非另外定義,本技術使用的技術術語或者科學術語應當為本技術所屬領域內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義。本技術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類似的詞語并不表示任何順序、數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來區分不同的組成部分。同樣,“一個”、“一”或者“該”等類似詞語也不表示數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個。“包括”或者“包含”等類似的詞語意指出現該詞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蓋出現在該詞后面列舉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連接”或者“相連”等類似的詞語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機械的連接,而是可以包括電性的連接,不管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上”、“下”、“左”、“右”等僅用于表示相對位置關系,當被描述對象的絕對位置改變后,則該相對位置關系也可能相應地改變。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VR全景拍攝支架,安裝時僅需將相機安裝片對準中心對接柱的開槽插入即可完成安裝,結構穩定,設計精巧,便于相機的安裝、調試以及拆卸,節約了大量時間,且可使相機鏡頭之間達到最小距離,拍攝精度大大提高。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的具體實現進行詳細描述。如圖1、2、3和4所示,在本技術實施例中,一種VR全景拍攝支架,包括:中心對接柱100、相機安裝片200、固定蓋板300和手柄螺絲400;其中,所述中心對接柱的上端面設有與所述手柄螺絲螺紋連接的第一螺紋通孔101、下端面設有與外接支架螺紋連接的第二螺紋通孔以及每個側面分別設有一開槽102,所述開槽102開口朝上;所述相機安裝片200一端設有與所述開槽102配合連接的安裝槽201,另一端設有一垂直擋板202;所述固定蓋板300覆蓋于所述中心對接柱100的上端面,并通過手柄螺絲400與所述中心對接柱100固定連接,安裝時僅需將相機安裝片對準中心對接柱的開槽插入即可完成安裝,結構穩定,設計精巧,便于相機的安裝、調試以及拆卸,節約了大量時間,且可使相機鏡頭之間達到最小距離,拍攝精度大大提高。在本技術實施例中,所述手柄螺絲400的手柄形狀可為五角梅花形、三角形、四邊形、圓形或橢圓形中的一種或多種,可以理解的,所述手柄螺絲400的手柄形狀不限于上述形狀,還可為其他便于操作的手柄形狀,具體不做限制,本實施例優選手柄形狀為五角梅花形。在本技術實施例中,所述中心對接柱100為長方體;所述第一螺紋通孔101設于所述中心對接柱100的上端面中間部位,所述第二螺紋通孔設于所述中心對接柱100的下端面中間部位;且所述中心對接柱100上共設有4個開槽,分別設于所述中心對接柱100的四側面中間部位;所述相機安裝片200共4個,所述相機安裝片200的安裝槽201與所述開槽102一一對應配合連接,結構簡單,組裝方便,安裝時僅需將相機安裝片對準中心對接柱的開槽插入即可完成安裝,穩固耐用,且可使相機鏡頭之間達到最小距離,大大提高拍攝精度。在本技術實施例中,所述固定蓋板300中間部位設有一通孔301,下端面邊緣處分別設有一垂直卡塊302,所述垂直卡塊302卡接于所述中心對接柱100上端面邊緣外側,所述手柄螺絲400穿插過所述通孔301并與所述第一螺絲通孔101螺紋連接,進而將所述固定蓋板300與所述中心對接柱100固定連接,且所述垂直卡塊302能夠卡扣固定所述相機安裝片200,防止相機安裝片滑落,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在本技術實施例中,所述相機安裝片200上設有一相機安裝通槽203,所述相機安裝通槽203下方設有第三螺紋通孔204,所述第三螺紋通孔204可與一手擰螺絲500螺紋連接,可通過所述相機安裝通槽203將相機以掛載方式安裝在所述相機安裝片200上,并通過垂直擋板202與相對應的中心對接柱100側面所形成的一定位槽將相機進行卡扣定位,防止在拍攝過程中相機因外力發生移動,影響拍攝質量,并方便于相機的安裝、調試以及拆卸,極大程度上減少了安裝相機的步驟,節約了大量時間。作為本技術的一個優選實施例,所述第二螺紋通孔為英制八分之三螺紋孔,用于螺紋連接外接支架,且還包括一英制四分之一螺紋轉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VR全景拍攝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對接柱、相機安裝片、固定蓋板和手柄螺絲;其中,所述中心對接柱的上端面設有與所述手柄螺絲螺紋連接的第一螺紋通孔、下端面設有與外接支架螺紋連接的第二螺紋通孔以及每個側面分別設有一開槽,所述開槽開口朝上;所述相機安裝片一端設有與所述開槽配合連接的安裝槽,另一端設有一垂直擋板;所述固定蓋板覆蓋于所述中心對接柱的上端面,并通過手柄螺絲與所述中心對接柱固定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VR全景拍攝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對接柱、相機安裝片、固定蓋板和手柄螺絲;其中,所述中心對接柱的上端面設有與所述手柄螺絲螺紋連接的第一螺紋通孔、下端面設有與外接支架螺紋連接的第二螺紋通孔以及每個側面分別設有一開槽,所述開槽開口朝上;所述相機安裝片一端設有與所述開槽配合連接的安裝槽,另一端設有一垂直擋板;所述固定蓋板覆蓋于所述中心對接柱的上端面,并通過手柄螺絲與所述中心對接柱固定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VR全景拍攝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對接柱為長方體。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VR全景拍攝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開槽共4個,分別設于所述中心對接柱的四側面中間部位。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VR全景拍攝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機安裝片共4個,所述相機安裝片的安裝槽與所述開槽一一對應配合連接。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V...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驍翔,李順利,寧行海,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西漢水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