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門禁管理裝置,包括微處理器、SRAM和門鎖控制電路,以及一用于門禁管理系統的主控系統與門禁管理裝置微處理器進行通訊的手機通訊模塊,該手機通訊模塊接收來自門禁管理系統的主控系統通過無線公眾網發送給門禁管理裝置的命令、數據,通過無線公眾網發送數據給門禁管理系統的主控系統;該裝置利用無線公眾網實現門禁管理系統主控系統與門禁管理裝置的數據通訊,從而可廣泛應用于管理的場所較為分散、距離較遠的門禁管理系統中。并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的特點。(*該技術在201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控制裝置,具體講,涉及一種門禁管理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很多辦公場所、居民小區、樓宇采用電子門禁管理系統來管理人員的進出。該門禁管理系統的主控系統與門禁管理裝置之間采用有線方式進行通訊,常用的方式是RS485。但如果管理的場所較為分散,主控系統與門禁管理裝置間距離較遠,控制線安裝就很不方便,甚至不可能。同時,采用有線方式連接、通訊,主控系統可控的門禁管理裝置數量有限,在控制量非常大,需要控制的地方,即門禁管理裝置分布在較大區域時,連接端口設備以及布線成本將非常高。此外,對進入人員的驗證是在主控系統中進行的,此時,門禁管理裝置僅僅充當進入人員有關信息數據的采集設備,一旦通訊中斷,門禁管理裝置將無法工作,嚴重影響門禁管理系統的正常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專利技術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適于遠距離、分散場所使用的,安裝方便、成本低、性能可靠的門禁管理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門禁管理裝置包括微處理器、SRAM和門鎖控制電路,在此基礎上,本技術的門禁管理裝置還包括有一用于門禁管理系統的主控系統與門禁管理裝置微處理器進行通訊的手機通訊模塊,該手機通訊模塊接收來自門禁管理系統的主控系統通過無線公眾網發送給門禁管理裝置的命令、數據,通過無線公眾網發送數據給門禁管理系統的主控系統。門禁管理裝置需要發送數據給門禁管理系統的主控系統時,將需要發送數據封裝成短消息或USSD報文格式。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本技術的門禁管理裝置還包括一EEPROM存儲器,與微處理器連接,用于存儲、刷新進入人員信息數據、門禁管理裝置控制程序;主控系統通過無線公眾網將進入人員信息數據、門禁管理裝置控制程序發送給門禁管理裝置,實現門禁管理裝置在線升級。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本技術的門禁管理裝置還包括一實時時鐘電路,與微處理器連接,該實時時鐘電路向微處理器提供實時時鐘數據,用于準確記錄有關的日志數據。本技術門禁管理裝置采用手機通訊模塊作為通訊接口設備,利用無線公眾網實現門禁管理系統主控系統與門禁管理裝置的數據通訊。無線公眾網具有覆蓋面廣的特點,從而可廣泛應用于管理的場所較為分散、距離較遠的門禁管理系統中。無線公眾網技術成熟、客戶多,因而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的特點。此外,本技術還利用EEPROM存儲進入人員信息數據、更新控制程序,實現在線升級,從而在通訊中斷時,也可正常使用,進一步提供了門禁管理裝置的可靠性。附圖說明圖1是門禁管理裝置應用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門禁管理裝置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電原理框圖;圖3是圖2所示微處理器部分的電原理圖;圖4是圖2所示手機通訊模塊部分的電原理圖;圖5是圖2所示語音電路部分的電原理圖;圖6是圖2所示實時時鐘電路部分的電原理圖;圖7是圖2所示EEPROM部分的電原理圖;圖8是圖2所示SRAM部分的電原理圖。具體實施方式圖1是門禁管理裝置應用示意圖。門禁管理裝置1通過一繼電器隔離,并控制門控電控鎖3,門磁2通過光電耦合方式連接到門禁管理裝置1數據端口上。門磁2用于檢測受控門的開關狀態,并發送到門禁管理裝置1,門禁管理裝置1根據受控門的開關狀態、預定的程序,通過發出關門信號或發送狀態信號給門禁管理系統主控系統。圖2是本技術門禁管理裝置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電原理框圖。本具體實施方式中,門禁管理裝置包括微處理器101、SRAM 102、門鎖控制接口電路103、門磁接口電路104、手機通訊模塊105、EEPROM 106、實時時鐘電路107、讀卡器108、語音電路109。在本實施例中,采用射頻身份卡,即RFID卡方式對進入人員的有關信息進行存儲和讀取。微處理器101監控、控制所有其他模塊的工作。在工作時,當有RFID卡進入RFID讀卡器108的感應范圍時,RFID讀卡器108接收到RFID數據,RFID讀卡器108有兩條數據輸出線,分別與微處理器101端口E6、E7連接,如圖3所示,并以維根協議傳輸RFID卡中讀取的數據,微處理器101通過掃描端口E6、E7便可從RFID讀卡器108中取得ID卡數據;微處理器101在取得卡數據后,與存儲在EEPROM 106中存儲的卡紀錄進行比較,如果相吻合,發出信號給門鎖控制接口電路103,執行開鎖動作,同時將該開鎖紀錄存儲在EEPROM 106的日志記錄當中。微處理器101將通過門磁接口電路104、外部門磁2獲知的門開關狀態,并作為狀態日志記錄到EEPROM 106當中;每隔一定時間,微處理器101將存貯在EEPROM 106中的日志數據打包成SMS消息或USSD報文格式,通過手機通訊模塊105模塊發送給門禁管理系統主控系統。在形成日志記錄時,微處理器101還將從實時時鐘電路107中讀取時間信息。語音電路109用于門禁管理裝置與主控系統進行語音通訊。SRAM 102用于微處理器101程序的運行。當某人希望進入房屋或指定區域時,必須由門禁管理系統主控系統為他登記、發放卡,主控系統向門禁管理裝置1通過手機通訊模塊105發送短信,指示容許持有指定卡的人員可以進入。進入人員在門禁管理裝置1刷卡后,由于主控系統已下發指令門禁管理裝置1,更新了其中的進入人員信息,因此門禁管理裝置1在接收到RFID卡進入人員的身份信息后,由門禁管理裝置1內的處理系統判斷卡是否合法,如合法則操作電控鎖開門,同時,門禁管理裝置1記錄本次刷卡事件及開門事件,并向主控系統通過手機通訊模塊105發送短信,記錄進入人員何時持卡開門,并將事件存入主控系統的數據庫中。圖3是圖2所示門禁管理裝置微處理器部分的電原理圖。微處理器芯片U1采用64腳、型號為ATMegal 128的MCU,其2、3腳是串行通訊端口RX、TX。4腳E2端口語音電路109的VE控制信號輸入端,控制語音電路109輸出預先錄制的語音信號到手機通訊模塊105,并通過無線公眾網傳送到主控系統。微處理器使用該串口向手機通訊模塊103發送AT命令,發送/取得短消息,獲取有關命令、數據。6、7腳接到門磁接口電路104的IDOOR、PD INT上,通過6腳發出掃描信號到IDOOR端,同時7腳檢測PD INT端判斷門的開關狀態。8、9腳接到讀卡器108的E6、E7端,微處理器101通過掃描端口E6、E7便可從RFID讀卡器108中取得ID卡數據。10、30腳接到門鎖控制接口電路103的CDOOR、ODOOR端口,用于控制門鎖的打開,其中CDOOR、ODOOR分別是狀態清除和開門信號。20腳RST是微處理器的復位端口,21、22腳,52、53腳,63、64腳分別是微處理器的三組電源VCC、地GND輸入端,之間接有電容C1、C5、C6。23、24腳接晶振T1、電容C2、C3組成的振蕩器外圍電路,為微處理器提供時鐘信號。25、26腳是I2C總線SCL、SDA時鐘、數據端口,接到EEPROM 106相應的端口,用于向EEPROM 106存儲或讀取數據。33~51腳分別是WR、RD、A8~A15、ALE、AD7~AD0端口。60、61腳是實時時鐘I2C總線SCL、SDA時鐘、數據端口,接到實時時鐘電路107相應的端口。圖4是圖2所示門禁管理裝置手機通訊模塊部分的電原理圖。該模塊U2的3、5、7、9腳,即MCLK、MRST、MDAT、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門禁管理裝置,包括微處理器、SRAM和門鎖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一用于門禁管理系統的主控系統與門禁管理裝置微處理器進行通訊的手機通訊模塊,該手機通訊模塊接收來自門禁管理系統的主控系統通過無線公眾網發送給門禁管理裝置的命令、數據,通過無線公眾網發送數據給門禁管理系統的主控系統。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江,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普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90[中國|成都]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