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智能家居領域,公開了智能窗簾及智能更換窗簾的方法,智能窗簾包括用于收納多種樣式窗簾的收納裝置和用于帶動窗簾平移的牽引裝置,所述牽引裝置安裝在所述窗戶洞上方。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技術中,智能窗簾功能單一,無法實現快速、方便的更換窗簾樣式,采用本發明專利技術所述的智能窗簾,用戶可以隨時選擇任一款樣式的窗簾替換當前樣式的窗簾,可以直接操作控制,也可以遙控操作,操作方便,實現方便、快速、智能的更換窗簾,滿足了人們對智能窗簾更多功能的需求。
Intelligent Curtain and Intelligent Method of Replacing Curtain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智能窗簾及智能更換窗簾的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智能家居領域,具體涉及智能窗簾及智能更換窗簾的方法。
技術介紹
傳統窗簾僅具有遮擋光亮的功能,隨著智能家居的發展,現在有一些智能窗簾出現,但這些智能窗簾均只是在開啟、關閉上實現遠程控制或感應控制,其根本上,這些智能窗簾還是僅僅起到遮擋光亮的作用,功能很單一,不能滿足人們對智能家居的更高需求。例如,人們看一種樣式的窗簾時間久了,便會產生審美疲勞,新安裝時很喜歡的窗簾色彩及圖案越看越不喜歡,另外,在夏季,人們希望采用冷色系的窗簾,營造涼爽的感覺;在冬季,采用暖色系的窗簾,營造溫暖的感覺。因此,很多家庭在窗簾使用幾年或者幾個月之后便會更換另一種樣式的窗簾。針對用戶的這一需求,目前的智能窗簾并沒有解決這個問題,還不能實現快速、方便、智能的更換窗簾樣式。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
技術介紹
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是提供了智能窗簾及智能更換窗簾的方法,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技術中,智能窗簾功能單一,無法實現方便快速的更換窗簾樣式。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智能窗簾,包括用于收納多種樣式窗簾的收納裝置和用于帶動窗簾平移的牽引裝置,所述牽引裝置安裝在所述窗戶洞上方;所述收納裝置包括所述窗戶洞一側設置的筒體,所述筒體底部安裝有驅動所述筒體轉動的第一伺服電機,所述筒體內沿徑向分隔成若干收納腔,所述收納腔內豎直設置有滾筒,所述滾筒通過轉軸轉動連接所述收納腔底部;各收納腔側面沿豎直方向設有條形開口,各收納腔內收納一窗簾,所述窗簾纏繞所述滾筒且所述窗簾的一側邊連接所述滾筒,所述窗簾的另一側邊從所述條形開口內伸出且連接有擋邊,所述擋邊上端固定連接頭;所述牽引裝置包括滾珠絲桿副,所述滾珠絲桿副包括水平設置的絲桿和可沿所述絲桿直線運動的螺母座,所述絲桿一端傳動連接第二伺服電機,所述螺母座下方安裝有用于抓取連接頭的抓取裝置。優選的,所述滾筒上端開設有方槽,所述滾筒上方設有第三伺服電機,所述第三伺服電機的驅動軸豎直向下且安裝有與所述方槽相對應的方形頭,所述第三伺服電機安裝在可沿豎直方向運動的活動板底部。優選的,所述筒體外套設有外殼,所述外殼對應所述絲桿的側面設有豎直通道。優選的,所述牽引裝置安裝在窗簾盒內。優選的,所述絲桿下方水平設置有導軌,所述連接頭上安裝有可在所述導軌上滾動的滾輪。優選的,所述第一伺服電機、所述第二伺服電機和所述第三伺服電機電性連接單片機,所述單片機電性連接紅外線接收器,所述紅外線接收器與遙控器匹配。智能更換窗簾的方法,應用于上述所述的智能窗簾,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將原窗簾回收進所述收納腔:控制所述第二伺服電機轉動,帶動所述抓取裝置朝向所述筒體運動,同時,控制所述第三伺服電機連接原窗簾并轉動,帶動原窗簾所連接的滾筒轉動收卷,同時,所述抓取裝置與原窗簾脫離;步驟2,選擇新窗簾:控制所述第三伺服電機脫離原窗簾所在滾動,控制所述第一伺服電機轉動,直至要更換的新窗簾對著所述導軌時停止;步驟3,拉出新窗簾:控制所述第二伺服電機反向轉動,帶動所述抓取裝置反向所述筒體運動,所述抓取裝置連接新窗簾并將新窗簾從筒體中拉出直至預定位置或極限位置時停止。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用戶可以隨時選擇任一款樣式的窗簾替換當前樣式的窗簾,可以直接操作控制,也可以通過遙控器發出信號指令控制單片機,通過單片機控制更換窗簾,操作方便,實現方便、快速、智能的更換窗簾,滿足了人們對智能窗簾更多功能的需求,另外,相比于采用柔性電子屏作為窗簾,柔性電子屏要持續耗電,浪費很大,且實施困難,易故障、不易維護,本專利技術采用傳統布藝窗簾,具備了傳統布藝窗簾的優點,遮光隔熱性好,且耗能低。附圖說明本專利技術有如下附圖:圖1為本專利技術所述窗簾卷起時的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所述窗簾拉開后的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所述筒體的示意圖;圖4為圖1中A的放大示意圖;圖5為圖2中B的放大示意圖;圖6為圖3中C的放大示意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所述第三伺服電機的示意圖。附圖標記:1、窗簾,2、收納裝置,3、牽引裝置,21、筒體,22、第一伺服電機,23、收納腔,231、條形開口,24、滾筒,241、方槽,25、擋邊,26、連接頭,261、導輪,262、鐵塊,27、第三伺服電機,271、方形頭,28、活動板,29、伸縮機構,20、外殼,201、豎直通道,31、絲桿,32、螺母座,33、第二伺服電機,34、抓取裝置,341、電磁鐵,342、導電桿,343、導電滾輪,35、導軌。具體實施方式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專利技術有關的構成。如圖1-7所示,智能窗簾,包括用于收納多種樣式窗簾1的收納裝置2和用于帶動窗簾1平移的牽引裝置3,牽引裝置3安裝在窗戶洞上方;收納裝置2包括窗戶洞一側設置的筒體21,筒體21底部安裝有驅動筒體21轉動的第一伺服電機22,筒體21內沿徑向分隔成若干收納腔23,收納腔23內豎直設置有滾筒24,滾筒24通過轉軸轉動連接收納腔23底部;各收納腔23側面沿豎直方向設有條形開口231,各收納腔23內收納一窗簾1,窗簾1纏繞滾筒24且窗簾1的一側邊連接滾筒24,窗簾1的另一側邊從條形開口231內伸出且連接有擋邊25,擋邊25上端固定連接頭26;牽引裝置3包括滾珠絲桿副,滾珠絲桿副包括水平設置的絲桿31和可沿絲桿31直線運動的螺母座32,絲桿31一端傳動連接第二伺服電機33,螺母座32下方安裝有用于抓取連接頭26的抓取裝置34。滾筒24上端開設有方槽241,滾筒24上方設有第三伺服電機27,第三伺服電機27的驅動軸豎直向下且安裝有與方槽241相對應的方形頭271,第三伺服電機27安裝在可沿豎直方向運動的活動板28底部,活動板28采用伸縮機構29驅動,伸縮機構29為電動推桿。筒體21外套設有外殼20,外殼20對應絲桿31的側面設有豎直通道201,豎直通道201用于窗簾1通過,外殼20將筒體21及留在筒體21外的擋邊25、連接頭26圍在里面,一方面可以提高防塵效果,阻擋灰塵進入筒體21內,另一方面從外部看也比較美觀,在安裝時,可在墻體上開槽,將外殼20大部分置于墻體內,豎直通道201位于槽外,減少對室內空間的占用,外觀更美觀。牽引裝置3安裝在窗簾盒內,起到防塵和安全防護作用,同時外觀更為美觀。絲桿31下方水平設置有導軌35,連接頭26上安裝有可在導軌35上滾動的導輪261,導輪261的位置與導軌35的位置對應。抓取裝置34包括電磁鐵341,電磁鐵341通過導電桿342連接導電滾輪343,導電滾輪343在導軌35上滾動,導軌35底面為導電板,連接頭26上對應電磁鐵341連接有鐵塊262。第一伺服電機22、第二伺服電機33和第三伺服電機27電性連接單片機,單片機電性連接紅外線接收器,紅外線接收器與遙控器匹配,單片機和紅外線接收器可安裝在墻壁或者窗簾盒內。使用時,用戶既可以直接啟停第一伺服電機、第二伺服電機和第三伺服電機來控制更換窗簾,也可以通過遙控器發射信號,遠程控制更換窗簾,具體原理如下:例如當前窗簾為綠色窗簾,用戶想要收起綠色窗簾,更換為藍色窗簾,此時,導電板通電,電磁鐵吸附鐵塊,使得抓取裝置和連接頭為連接狀態。通過遙控器發送信號,紅外線接收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智能窗簾,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收納多種樣式窗簾的收納裝置和用于帶動窗簾平移的牽引裝置,所述牽引裝置安裝在所述窗戶洞上方;所述收納裝置包括所述窗戶洞一側設置的筒體,所述筒體底部安裝有驅動所述筒體轉動的第一伺服電機,所述筒體內沿徑向分隔成若干收納腔,所述收納腔內豎直設置有滾筒,所述滾筒通過轉軸轉動連接所述收納腔底部;各收納腔側面沿豎直方向設有條形開口,各收納腔內收納一窗簾,所述窗簾纏繞所述滾筒且所述窗簾的一側邊連接所述滾筒,所述窗簾的另一側邊從所述條形開口內伸出且連接有擋邊,所述擋邊上端固定連接頭;所述牽引裝置包括滾珠絲桿副,所述滾珠絲桿副包括水平設置的絲桿和可沿所述絲桿直線運動的螺母座,所述絲桿一端傳動連接第二伺服電機,所述螺母座下方安裝有用于抓取連接頭的抓取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1.智能窗簾,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收納多種樣式窗簾的收納裝置和用于帶動窗簾平移的牽引裝置,所述牽引裝置安裝在所述窗戶洞上方;所述收納裝置包括所述窗戶洞一側設置的筒體,所述筒體底部安裝有驅動所述筒體轉動的第一伺服電機,所述筒體內沿徑向分隔成若干收納腔,所述收納腔內豎直設置有滾筒,所述滾筒通過轉軸轉動連接所述收納腔底部;各收納腔側面沿豎直方向設有條形開口,各收納腔內收納一窗簾,所述窗簾纏繞所述滾筒且所述窗簾的一側邊連接所述滾筒,所述窗簾的另一側邊從所述條形開口內伸出且連接有擋邊,所述擋邊上端固定連接頭;所述牽引裝置包括滾珠絲桿副,所述滾珠絲桿副包括水平設置的絲桿和可沿所述絲桿直線運動的螺母座,所述絲桿一端傳動連接第二伺服電機,所述螺母座下方安裝有用于抓取連接頭的抓取裝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窗簾,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上端開設有方槽,所述滾筒上方設有第三伺服電機,所述第三伺服電機的驅動軸豎直向下且安裝有與所述方槽相對應的方形頭,所述第三伺服電機安裝在可沿豎直方向運動的活動板底部。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窗簾,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外套設有外殼,所述外殼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葉龍,馬濤,姜紅梅,皇甫幼山,張松濤,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紫光樂聯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