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橡膠襯套雙向束口工裝,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上設有上束口壓頭,所述下固定板上設有與上束口壓頭對應的下束口壓頭,所述上束口壓頭與下束口壓頭設有襯套扶正導向機構。該工裝不僅能夠同時雙向束口,且襯套在束口時能夠達到兩端一致性。
Rubber Bushing Bidirectional Bundle Tool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橡膠襯套雙向束口工裝
本技術屬于橡膠襯套束口設備
,具體涉及一種橡膠襯套雙向束口工裝。
技術介紹
對這樣需要外骨架兩端束口的橡膠襯套,因為外骨架兩端都無法保證在束口時兩端的口部受力相等,用常規(guī)的束口工裝無法保證按設計要做到束口的一致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橡膠襯套雙向束口工裝,不僅能夠同時雙向束口,且襯套在束口時能夠達到兩端一致性。一種橡膠襯套雙向束口工裝,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上設有上束口壓頭,所述下固定板上設有與上束口壓頭對應的下束口壓頭,所述上束口壓頭與下束口壓頭設有襯套扶正導向機構。所述襯套扶正導向機構為設置在上束口壓頭或下束口壓頭上的定位槽和位于定位槽內的襯套外骨架扶正套。所述襯套外骨架扶正套為可拆卸的結構。襯套外骨架扶正套包括左半扶正套和右半扶正套。所述左半扶正套與右半扶正套呈對稱結構。所述上固定板中心處設有上束口限位件,所述下固定板中心處設有與上束口限位件相對應的下束口限位件。所述上束口限位件內設有滑動連接上內骨架定位芯,所述下束口限位件內設有滑動連接下內骨架定位芯。所述上束口壓頭與上固定板通過上彈性機構連接,所述下束口壓頭與下固定板通過下彈性機構連接。所述上固定板上設有上限位定位座,所述下固定板上設有下限位定位座。所述上束口限位件與上固定板之間設有上調節(jié)塊,所述下束口限位件與下固定板之間設有下調節(jié)塊。所述上彈性機構包括安裝在上固定板上的若干個上滑桿和套裝在上滑桿上的上彈簧,所述上束口壓頭上設有供上滑桿進入的上盲孔。所述下彈性機構包括安裝在下固定板上的若干個下滑桿和套裝在下滑桿上的下彈簧,所述下束口壓頭上設有供下滑桿進入的下盲孔。所述上滑桿和下滑桿均為階梯結構。所述上束口限位件與下束口限位件結構相同,所述上束口限位件端部設有圓筒形結構,圓筒形結構套在襯套內圈上,且圓筒形結構直徑小于襯套內圈外圈直徑。使用時下固定板固定在工作臺上,工作臺上的氣缸下伸縮端固定上固定板。將橡膠襯套放入襯套外骨架扶正套,內骨架定位芯進入橡膠襯套內孔內,氣缸帶動上固定板向下移動,進而帶動上束口壓頭向下移動,彈簧被壓縮,上束口壓頭與下束口壓頭相對應,且工裝有上束口限位件和下束口限位件使橡膠襯套外骨架兩端束口一致。本專利技術的工裝有襯套外骨架扶正套,一方面可以保證外骨架在束口的過程中不會變形,另一方面會保證橡膠襯套中心不會移動,不會壓偏。工裝有上下束口限位件,可以保證外骨架兩端束口一致,更不會束口過量。工裝有內骨架定位芯,可以起到放置束口前產品的定位導向作用。工裝有壓頭彈性機構,可以保證在束口后橡膠襯套的順利脫出工裝有以上工裝結構保證,操作員在工作時只需將束口前后的橡膠襯套放入或取出就可以完成束口作業(yè)。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A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中B-B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的上束口壓頭與上束口限位件連接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的橡膠襯套束口后上束口壓頭與上束口限位件連接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1:如圖1-4所示,一種橡膠襯套雙向束口工裝,包括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18,所述上固定板1上設有上束口壓頭7,所述下固定板18上設有與上束口壓頭7對應的下束口壓頭12,所述上束口壓頭7與下束口壓頭12設有襯套扶正導向機構。實施例2:如圖1-4所示,一種橡膠襯套雙向束口工裝,包括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18,所述上固定板1上設有上束口壓頭7,所述下固定板18上設有與上束口壓頭7對應的下束口壓頭12,所述上束口壓頭7與下束口壓頭12設有襯套扶正導向機構。所述襯套扶正導向機構為設置在上束口壓頭或下束口壓頭上的定位槽和位于定位槽內的襯套外骨架扶正套9。實施例3:如圖1-4所示,一種橡膠襯套雙向束口工裝,包括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18,所述上固定板1上設有上束口壓頭7,所述下固定板18上設有與上束口壓頭7對應的下束口壓頭12,所述上束口壓頭7與下束口壓頭12設有襯套扶正導向機構。所述襯套扶正導向機構為設置在上束口壓頭或下束口壓頭上的定位槽和位于定位槽內的襯套外骨架扶正套9。所述襯套外骨架扶正套9為可拆卸的結構。實施例4:如圖1-4所示,一種橡膠襯套雙向束口工裝,包括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18,所述上固定板1上設有上束口壓頭7,所述下固定板18上設有與上束口壓頭7對應的下束口壓頭12,所述上束口壓頭7與下束口壓頭12設有襯套扶正導向機構。所述襯套扶正導向機構為設置在上束口壓頭或下束口壓頭上的定位槽和位于定位槽內的襯套外骨架扶正套9。所述襯套外骨架扶正套9為可拆卸的結構。襯套外骨架扶正套包括左半扶正套和右半扶正套。實施例5:如圖1-4所示,一種橡膠襯套雙向束口工裝,包括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18,所述上固定板1上設有上束口壓頭7,所述下固定板18上設有與上束口壓頭7對應的下束口壓頭12,所述上束口壓頭7與下束口壓頭12設有襯套扶正導向機構。所述襯套扶正導向機構為設置在上束口壓頭或下束口壓頭上的定位槽和位于定位槽內的襯套外骨架扶正套9。所述襯套外骨架扶正套9為可拆卸的結構。襯套外骨架扶正套包括左半扶正套和右半扶正套。所述左半扶正套與右半扶正套呈對稱結構。實施例6:如圖1-4所示,一種橡膠襯套雙向束口工裝,包括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18,所述上固定板1上設有上束口壓頭7,所述下固定板18上設有與上束口壓頭7對應的下束口壓頭12,所述上束口壓頭7與下束口壓頭12設有襯套扶正導向機構。所述襯套扶正導向機構為設置在上束口壓頭或下束口壓頭上的定位槽和位于定位槽內的襯套外骨架扶正套9。所述襯套外骨架扶正套9為可拆卸的結構。襯套外骨架扶正套包括左半扶正套和右半扶正套。所述左半扶正套與右半扶正套呈對稱結構。所述上固定板中心處設有上束口限位件6,所述下固定板中心處設有與上束口限位件6相對應的下束口限位件15。實施例7:如圖1-4所示,一種橡膠襯套雙向束口工裝,包括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18,所述上固定板1上設有上束口壓頭7,所述下固定板18上設有與上束口壓頭7對應的下束口壓頭12,所述上束口壓頭7與下束口壓頭12設有襯套扶正導向機構。所述襯套扶正導向機構為設置在上束口壓頭或下束口壓頭上的定位槽和位于定位槽內的襯套外骨架扶正套9。所述襯套外骨架扶正套9為可拆卸的結構。襯套外骨架扶正套包括左半扶正套和右半扶正套。所述左半扶正套與右半扶正套呈對稱結構。所述上固定板中心處設有上束口限位件6,所述下固定板中心處設有與上束口限位件6相對應的下束口限位件15。所述上束口限位件6內設有滑動連接上內骨架定位芯8,所述下束口限位件內設有滑動連接下內骨架定位芯13。實施例8:如圖1-4所示,一種橡膠襯套雙向束口工裝,包括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18,所述上固定板1上設有上束口壓頭7,所述下固定板18上設有與上束口壓頭7對應的下束口壓頭12,所述上束口壓頭7與下束口壓頭12設有襯套扶正導向機構。所述襯套扶正導向機構為設置在上束口壓頭或下束口壓頭上的定位槽和位于定位槽內的襯套外骨架扶正套9。所述襯套外骨架扶正套9為可拆卸的結構。襯套外骨架扶正套包括左半扶正套和右半扶正套。所述左半扶正套與右半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橡膠襯套雙向束口工裝,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上設有上束口壓頭,所述下固定板上設有與上束口壓頭對應的下束口壓頭,所述上束口壓頭與下束口壓頭設有襯套扶正導向機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橡膠襯套雙向束口工裝,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上設有上束口壓頭,所述下固定板上設有與上束口壓頭對應的下束口壓頭,所述上束口壓頭與下束口壓頭設有襯套扶正導向機構。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橡膠襯套雙向束口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襯套扶正導向機構為設置在上束口壓頭或下束口壓頭上的定位槽和位于定位槽內的襯套外骨架扶正套。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橡膠襯套雙向束口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襯套外骨架扶正套為可拆卸的結構,襯套外骨架扶正套包括左半扶正套和右半扶正套。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橡膠襯套雙向束口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扶正套與右半扶正套呈對稱結構。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橡膠襯套雙向束口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中心處設有上束口限位件,所述下固定板中心處設有與上束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魏紅義,席斌,王淅建,胡道科,王磊,
申請(專利權)人:淅川縣金博橡塑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