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兩棲滑板,包括滑板本體,滑板本體下部固定有箱體,箱體外部前端設置有固定座,固定座兩側均設置有前輪;箱體后端設置有支撐座,支撐座上部固定有后翼;支撐座下部兩端固定有連接軸,每個所述連接軸的外壁套合有連接座,所述連接座下部連接有軸套,所述軸套內部套合有轉軸,所述轉軸端部連接有調節機構,所述調節機構連接有后輪,所述后輪內部設置有電機;箱體兩側設置有懸浮裝置,所述懸浮裝置包括輔助器,所述輔助器與連接軸連接,輔助器中部設置有連接桿,輔助器下部設置有蓋體,所述蓋體與輔助器通過伸縮桿連接,蓋體轉動連接有浮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設計合理、操作方便,能夠在陸地上行駛同時能在水中行駛。
Amphibian skateboard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兩棲滑板
本技術涉及滑板
,特別是涉及一種兩棲滑板。
技術介紹
隨著經濟的發展交通運輸業的日益興旺,汽車數量在大幅攀升,交通擁擠狀況也日趨嚴重,人們嘗試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以替代汽車的使用,滑板車相較于其他代步工具而言,具有小巧、靈活、方便攜帶等優點被廣泛應用,而傳統的滑板車僅能在陸地上使用,不能在水中使用,不能滿足多種使用環境的需要。本技術提供一種實用性強、適應性好、方便操作和攜帶,能夠在陸地上使用,也能在水中使用的兩棲滑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現有滑板只能在陸地上運動,不能在水中運動的問題,提供一種設計合理和操作方便的兩棲滑板。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兩棲滑板,包括滑板本體,滑板本體下部固定連接有箱體,箱體外部前端設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兩側均設置有前輪,所述前輪通過傳動軸與固定座轉動連接;箱體后端設置有支撐座,所述支撐座下部為倒置的半圓柱體結構,支撐座上部為階梯狀的五邊形結構,支撐座上部末端固定有后翼,所述后翼呈彎曲的“Y”形結構;支撐座下部兩端固定連接有連接軸,每個所述連接軸的外壁套合有連接座,所述連接座下部連接有軸套,所述軸套內部套合有轉軸,所述轉軸端部連接有調節機構,所述調節機構端部連接有后輪,所述后輪內部設置有電機,所述電機用于驅動后輪轉動;箱體兩側均設置有懸浮裝置,所述懸浮裝置包括輔助器,所述輔助器為圓筒形結構,所述輔助器末端與連接軸連接,輔助器中部設置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端部與箱體固定連接,輔助器下部設置有蓋體,所述蓋體與輔助器通過伸縮桿連接,蓋體側部轉動連接有浮板。進一步地,所述滑板本體兩側內部鉸接有呈三角形結構的導流板。進一步地,所述傳動軸上設置有減震器,所述減震器與滑板本體連接。進一步地,所述支撐座上部兩側均設置有扶翼,所述扶翼與支撐座連接處斜向設置,扶翼端部向下傾斜,扶翼上部兩條側邊呈夾角,所述夾角為A角,所述A角的范圍為120°~150°。進一步地,所述調節機構包括絲桿和連桿,所述絲桿與轉軸螺紋連接,絲桿一端固定連接有轉柄,絲桿另一端轉動連接有后輪。進一步地,所述箱體內部設置有蓄電池,電機與蓄電池連接。進一步地,所述輔助器前端固定有擋板,擋板呈弧形,擋板設置于前輪側部。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技術滑板本體兩側鉸接有導流板,當在水中行駛時,導流板引導水流至滑板兩側,同時增加滑板在水中運行的平穩性;傳動軸上設置有減震器,當滑板經過不平坦的路面時,減震器迅速衰減在不平坦的路上行駛引起的滑板本體的振動,增加滑板運動的平穩性。本技術的支撐座后端連接有后翼,后翼呈彎曲的“Y”形結構,后翼與擋板在陸地上行駛時可阻擋泥、水飛濺至車身上影響車身的整潔;支撐座上部兩側設置有扶翼,扶翼端部向下傾斜,扶翼的上部兩條側邊呈夾角,防止在滑板行駛過快時方向失控,同時減小空氣阻力,提高行駛的穩定性。箱體的兩側分別設置懸浮機構,所述懸浮裝置包括輔助器,所述輔助器為圓筒形結構,輔助器中部設置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端部與箱體固定連接,增加輔助器的穩定性,輔助器下部設置有蓋體,所述蓋體與輔助器通過伸縮桿連接,蓋體側部轉動連接有浮板,通過設置浮板增加浮力,使滑板懸浮至水面同時增加滑板的平穩性。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兩棲滑板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兩棲滑板的正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兩棲滑板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兩棲滑板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兩棲滑板的仰視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兩棲滑板的后視結構示意圖。附圖中標號為:1為滑板本體,2為前輪,3為導流板,4為輔助器,5為扶翼,6為后翼,7為后輪,8為連桿,9為轉柄,10為軸套,11為連接座,12為蓋體,13為擋板,14為轉軸,15為減震器,16為絲桿,17為支撐座,18為箱體,19為固定座,20為傳動軸,21為連接軸,22為連接桿,23為伸縮桿,24為浮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如圖1~圖6所示,兩棲滑板,包括滑板本體1,滑板本體1兩側內部鉸接有呈三角形結構的導流板3,滑板本體1下部固定連接有箱體18,所述箱體18內部設置有蓄電池,箱體18外部前端設置有固定座19,所述固定座19兩側均設置有前輪2,所述前輪2通過傳動軸20與固定座19轉動連接;所述傳動軸20上設置有減震器15,所述減震器15與滑板本體1連接;箱體18后端設置有支撐座17,所述支撐座17下部為倒置的半圓柱體結構,支撐座17上部呈階梯狀的五邊形結構,支撐座17上部末端固定有后翼6,所述后翼6呈彎曲的“Y”形結構;所述支撐座17上部兩側均設置有扶翼5,所述扶翼5與支撐座17連接處斜向設置,扶翼5端部向下傾斜,扶翼5的兩條側邊呈夾角,所述夾角為A角,所述A角的范圍為120°~150°。支撐座17下部兩端固定連接有連接軸21,每個所述連接軸21的外壁套合有連接座11,所述連接座11下部連接有軸套10,所述軸套10內部套合有轉軸14,所述轉軸14端部連接有調節機構,所述調節機構包括絲桿16和連桿8,所述絲桿16與轉軸14螺紋連接,絲桿16一端固定轉柄9,絲桿16另一端轉動連接有后輪7。所述后輪7內部設置有電機,所述電機用于驅動后輪7轉動;所述電機與蓄電池連接。箱體18兩側均設置有懸浮裝置,所述懸浮裝置包括輔助器4,所述輔助器4為圓筒形結構,所述輔助器4前端固定有擋板13,所述擋板13呈弧形,所述擋板13設置與前輪2側部。所述輔助器4末端與連接軸21連接,輔助器4中部設置有連接桿22,所述連接桿22端部與箱體18固定連接,輔助器4下部設置有蓋體12,所述蓋體12與輔助器4通過伸縮桿23連接,蓋體12側部轉動連接有浮板24。本實施例中的零部件均由碳纖維材料制成,本實施例中的外部粘結有耐磨防水的金剛石砂紙。當滑板在陸地上運動時,操作人員站立于滑板本體1上部啟動電機,蓄電池為電機提供電力支持,電機帶動后輪7進行轉動,后輪7轉動,推動前輪2旋轉。通過轉動轉柄9,轉動絲桿16,調整兩個后輪7之間的間距。絲桿16外部設置有連桿8,當調整絲桿16時,連桿8隨絲桿16共同移動,連桿8使后輪7受力均勻,不易斷裂;所述前輪2的傳動軸20上設置有減震器15與滑板本體1連接,當滑板經過不平坦的路面時,減震器15迅速衰減在不平坦的路上行駛引起的滑板本體1的振動,增加滑板運動的平穩性。支撐座17末端設置有后翼6,后翼6呈彎曲的“Y”形結構,設置于后輪7上部,后翼6與擋板13在陸地上行駛時可阻擋泥水飛濺至車身上,影響車身的整潔;支撐座17上部兩側設置有扶翼5,扶翼5端部向下傾斜,扶翼5的上部兩條側邊呈夾角,所述夾角為A角,所述A角的范圍為120°~150°;扶翼5防止在滑板行駛過快時方向失控,同時減小空氣阻力,提高行駛的穩定性。當滑板需要在水上行駛時,將輔助器4的蓋體12向下拉動,伸縮桿23伸長,將浮板24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兩棲滑板,包括滑板本體(1),其特征在于,滑板本體(1)下部固定連接有箱體(18),箱體(18)外部前端設置有固定座(19),所述固定座(19)兩側均設置有前輪(2),所述前輪(2)通過傳動軸(20)與固定座(19)轉動連接;箱體(18)后端設置有支撐座(17),所述支撐座(17)下部為倒置的半圓柱體結構,支撐座(17)上部為階梯狀的五邊形結構,支撐座(17)上部末端固定有后翼(6),所述后翼(6)呈彎曲的“Y”形結構;支撐座(17)下部兩端固定連接有連接軸(21),每個所述連接軸(21)的外壁套合有連接座(11),所述連接座(11)下部連接有軸套(10),所述軸套(10)內部套合有轉軸(14),所述轉軸(14)端部連接有調節機構,所述調節機構端部連接有后輪(7),所述后輪(7)內部設置有電機,所述電機用于驅動后輪(7)轉動;箱體(18)兩側均設置有懸浮裝置,所述懸浮裝置包括輔助器(4),所述輔助器(4)為圓筒形結構,所述輔助器(4)末端與連接軸(21)連接,輔助器(4)中部設置有連接桿(22),所述連接桿(22)端部與箱體(18)固定連接,輔助器(4)下部設置有蓋體(12),所述蓋體(12)與輔助器(4)通過伸縮桿(23)連接,蓋體(12)側部轉動連接有浮板(24)。/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兩棲滑板,包括滑板本體(1),其特征在于,滑板本體(1)下部固定連接有箱體(18),箱體(18)外部前端設置有固定座(19),所述固定座(19)兩側均設置有前輪(2),所述前輪(2)通過傳動軸(20)與固定座(19)轉動連接;箱體(18)后端設置有支撐座(17),所述支撐座(17)下部為倒置的半圓柱體結構,支撐座(17)上部為階梯狀的五邊形結構,支撐座(17)上部末端固定有后翼(6),所述后翼(6)呈彎曲的“Y”形結構;支撐座(17)下部兩端固定連接有連接軸(21),每個所述連接軸(21)的外壁套合有連接座(11),所述連接座(11)下部連接有軸套(10),所述軸套(10)內部套合有轉軸(14),所述轉軸(14)端部連接有調節機構,所述調節機構端部連接有后輪(7),所述后輪(7)內部設置有電機,所述電機用于驅動后輪(7)轉動;箱體(18)兩側均設置有懸浮裝置,所述懸浮裝置包括輔助器(4),所述輔助器(4)為圓筒形結構,所述輔助器(4)末端與連接軸(21)連接,輔助器(4)中部設置有連接桿(22),所述連接桿(22)端部與箱體(18)固定連接,輔助器(4)下部設置有蓋體(12),所述蓋體(12)與輔助器(4)通過伸縮桿(23)連接,蓋體(12)側部轉動...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安園,王春光,樊浩亮,謝曉婷,王瑩瑩,李輝,
申請(專利權)人:開封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