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提高混凝土質量的攪拌站,包括進料機構、傳送帶、攪拌機構、除塵機構、鋼結構架、水箱、水泥箱和PLC控制系統箱;所述的水箱內設有水秤;所述的水箱頂部設有第一引管;所述的第一引管上設有抽水泵和計量器;所述的水泥箱底部設有水泥稱;所述的進料機構包括支架和配比架;所述的配比架從上往下依次設有進料斗、過度斗、配比機構和卸料斗;所述的卸料斗底部設有皮帶秤;所述的PLC控制系統箱內設有PIC控制系統;所述的PIC控制系統分別與傳送帶、攪拌機構、水稱、水泥稱、除塵機構、水泵、計量器、皮帶秤和配比機構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攪拌機構前按照配比要求配料,嚴格控制投料順序和攪拌時間,保證混凝土質量。
A mixing station for improving concrete quality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提高混凝土質量的攪拌站
本技術屬于混凝土攪拌設備
,具體涉及一種提高混凝土質量的攪拌站。
技術介紹
混凝土,是指由膠凝材料將混凝土原料膠結成整體的工程復合材料的統稱。通常講的混凝土一詞是指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作混凝土原料;與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稱普通混凝土,它廣泛應用于土木工程。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粗混凝土原料、細混凝土原料、外加劑和水拌合,經硬化而成的一種人造石材。砂、石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并抑制水泥的收縮;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漿,包裹在粗細混凝土原料表面并填充混凝土原料間的空隙。水泥漿體在硬化前起潤滑作用,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硬化后將混凝土原料膠結在一起,形成堅強的整體。現有的混凝土攪拌站在攪拌前未按照配比要求配料,以及沒有嚴格控制投料順序和攪拌時間,造成對攪拌后的混凝土的質量不佳。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問題以及現有技術的不足和缺陷,本技術提出了一種攪拌機構前按照配比要求配料,嚴格控制投料順序和攪拌時間,保證攪拌后的混凝土質量的提高混凝土質量的攪拌站。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提高混凝土質量的攪拌站,包括進料機構、傳送帶、攪拌機構、除塵機構、鋼結構架、水箱、水泥箱和PLC控制系統箱;所述的傳送帶設于進料機構的底部;所述的傳送帶連通在攪拌機構的側邊;所述的攪拌機構設于鋼結構架上;所述的水箱設于鋼結構架的底部側邊;所述的水箱側邊設有進水口;所述的水箱內設有水秤;所述的水箱頂部設有第一引管;所述的第一引管上設有抽水泵和計量器;所述的第一引管末端與攪拌機構側邊連通;所述的水泥箱設于鋼結構架頂部,并且位于傳送帶上方;所述的水泥箱內設有水泥稱;所述的水泥箱頂部和底部分別設有水泥進口和水泥出口;所述的除塵機構設于攪拌機構上;所述的PLC控制系統箱設于攪拌機構側邊,并且安裝在鋼結構架上;所述的進料機構包括支架和配比架;所述的配比架安裝在支架上;所述的配比架從上往下依次設有進料斗、過度斗、配比機構和卸料斗;所述的進料斗和卸料斗內分別設有中轉倉;所述的卸料斗底部設有皮帶秤;所述的PLC控制系統箱內設有PIC控制系統;所述的PIC控制系統分別與傳送帶、攪拌機構、水稱、水泥稱、除塵機構、水泵、計量器、皮帶秤和配比機構連接。本技術進一步優化,所述的配比架為倒L型鐵塊;所述的配比架底部與混凝土層相互配合固定;所述的配比架頂部設有放置孔;所述的進料斗頂部兩側設有手提座;所述的進料斗放置于配比架頂部的放置孔內并且通過手提座進行限位。通過上述方式;進料斗放置于配比架頂部的放置孔內并且通過手提座進行限位,防止進料斗掉落,進料斗內混凝土原料用完后,通過吊機鉤在手提座上進行更換,換料快速,容易對進料斗進行清洗。本技術進一步優化,所述的過度斗為方形鐵塊;所述的過度斗頂部設有通孔;所述的通孔與進料斗底部相互配合套緊;所述的過度斗側邊設有半圓型的開口槽;所述的通孔與開口槽連通。通過上述方式,進料斗底部套進通孔內套緊,避免進料斗搖晃,過度斗也起到支撐進料斗的作用,過度斗側邊的半圓型開口槽與配比機構相互配合,結構簡單,便于檢修。本技術進一步優化,所述的配比機構包括配比電機、皮帶、轉軸和配比筒;所述的配比電機通過皮帶與轉軸連接;所述的轉軸與配比筒相互連接;所述的配比筒底部設有隔板和稱量器;所述的稱量器設于隔板下方;所述的配比筒為錐形筒,并且配比筒均勻分布在轉軸上;所述的配比電機和稱量器分別與PLC控制系統箱相互連接。通過上述方式,配比筒與過度斗相互配合,避免混凝土原料流失,混凝土原料落入配比筒的錐形槽內儲存,混凝土原料通過稱量器進行稱量,當稱量器達到預設定的數值后,通過PLC控制系統箱控制配比電機轉動,配比電機轉動通過皮帶轉動轉軸,轉軸與配比筒配合轉軸,使得混凝土原料落入卸料斗內。本技術進一步優化,所述的卸料斗兩側還分別設有攪拌機構I和攪拌機構II;所述的攪拌機構I和攪拌機構II結構相同,并傾斜向上布置;所述的攪拌機構I包括攪拌電機、轉軸和攪拌片;所述的攪拌電機連接轉軸;所述的攪拌片連接在轉軸上;所述的攪拌片為倒錐形。通過上述方式,混凝土原料從配料機構落至卸料斗上,混凝土原料下落的過程中,攪拌機構I和攪拌機構II對混凝土原料進行攪拌,使得混凝土原料混合均勻。本技術進一步優化,所述的攪拌機構包括攪拌倉、一級待料斗、二級待料斗、卸料器、第二攪拌電機、差速器和攪拌槳;所述的一級待料斗和二級待料斗分別設于攪拌倉的頂部內壁上;所述的第二攪拌電機與差速器和攪拌槳相互連接并且設于攪拌倉中間;所述的卸料器設于攪拌倉底部。本技術進一步優化,所述的引管頂部還設有第二引管;所述的第二引管末端與攪拌機構的頂部連通;所述的第二引管末端設有噴頭。通過上述方式,水泥進入攪拌倉內下落的過程中會引起很大的揚塵,第二引管末端的噴頭消除水泥揚塵。本技術進一步優化,所述的除塵機構為脈沖式布袋除塵器;所述的脈沖式布袋除塵器設于攪拌機構的側邊。本技術進一步優化,所述的放置孔、進料斗、通孔和配比筒的數量相互匹配,并且數量至少為三個。本技術的工作原理:混凝土原料從進料機構的進料斗進入,在中轉倉內儲存,中轉倉內的混凝土原料通過過度斗的中轉倉落至配比機構進行儲存,通過PLC控制系統控制配比機構將混凝土原料進行等重配比,配比完成后混凝土原料落至卸料斗并通過皮帶秤將配比的混凝土原料傳送至傳送帶進行傳送,PLC控制系統控制水泵和水泥箱工作,水泵從水箱抽水并通過水稱和計量器進行稱重和測量將水引入攪拌機構內,水泥箱通過水泥稱進行稱重將水泥落入傳送帶上與混凝土原料混合后進入攪拌機構內,PLC控制系統控制攪拌機構和除塵機構工作,實現攪拌,PLC控制系統控制攪拌機構的攪拌時間。本技術具有的優點及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術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粗混凝土原料、細混凝土原料、外加劑和水拌合制成,粗混凝土原料、細混凝土原料和外加劑分別從進料機構的進料斗進入,在通過配比機構進行按照重量進行配比,最后通過傳送帶傳送,水泥箱內的水泥落至傳送帶進行傳送,按照配比要求進行配料,以及很好的控制投料的順序,使得混凝土攪拌質量好。2.本技術配比筒與過度斗相互配合,避免混凝土原料流失,混凝土原料落入配比筒的錐形槽內儲存,混凝土原料通過稱量器進行稱量,當稱量器達到預設定的數值后,通過PLC控制系統箱控制配比電機轉動,配比電機轉動通過皮帶轉動轉軸,轉軸與配比筒配合轉軸,使得混凝土原料落入卸料斗內,進一步保證了配料的精準度以及避免混凝土原料損失。3.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簡單,維護方便,容易推廣應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整體機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配比架的立體圖。圖3為本技術的過度斗的立體圖。圖中序號以及相對應名稱:1-進料斗,2-配比架,3-過度斗,4-配比機構,5-卸料斗,6-攪拌機構II,7-傳送帶,8-水箱,9-第一引管,10-水泵,11-第二引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提高混凝土質量的攪拌站,包括進料機構、傳送帶(7)、攪拌機構(16)、除塵機構(13)、鋼結構架(19)、水箱(8)、水泥箱(12)和PLC控制系統箱(18);所述的傳送帶(7)設于進料機構的底部;所述的傳送帶(7)連通在攪拌機構(16)的側邊;所述的攪拌機構(16)設于鋼結構架(19)上;所述的水箱(8)設于鋼結構架(19)的底部側邊;所述的水箱(8)側邊設有進水口;所述的水箱(8)內設有水秤;所述的水箱(8)頂部設有第一引管(9);所述的第一引管(9)上設有抽水泵(10)和計量器;所述的第一引管(9)末端與攪拌機構(16)側邊連通;所述的水泥箱(12)設于鋼結構架(19)頂部,并且位于傳送帶(7)上方;所述的水泥箱(12)內設有水泥稱;所述的水泥箱(12)頂部和底部分別設有水泥進口和水泥出口;所述的除塵機構(13)設于攪拌機構(16)上;所述的PLC控制系統箱(18)設于攪拌機構(16)側邊,并且安裝在鋼結構架(19)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料機構包括支架(22)和配比架(2);所述的配比架(2)安裝在支架(22)上;所述的配比架(2)從上往下依次設有進料斗(1)、過度斗(3)、配比機構(4)和卸料斗(5);所述的進料斗(1)和卸料斗(5)內分別設有中轉倉;所述的卸料斗(5)底部設有皮帶秤(21);所述的PLC控制系統箱(18)內設有PIC控制系統;所述的PIC控制系統分別與傳送帶(7)、攪拌機構(16)、水稱、水泥稱、除塵機構(13)、水泵(10)、計量器、皮帶秤(21)和配比機構(4)連接。/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提高混凝土質量的攪拌站,包括進料機構、傳送帶(7)、攪拌機構(16)、除塵機構(13)、鋼結構架(19)、水箱(8)、水泥箱(12)和PLC控制系統箱(18);所述的傳送帶(7)設于進料機構的底部;所述的傳送帶(7)連通在攪拌機構(16)的側邊;所述的攪拌機構(16)設于鋼結構架(19)上;所述的水箱(8)設于鋼結構架(19)的底部側邊;所述的水箱(8)側邊設有進水口;所述的水箱(8)內設有水秤;所述的水箱(8)頂部設有第一引管(9);所述的第一引管(9)上設有抽水泵(10)和計量器;所述的第一引管(9)末端與攪拌機構(16)側邊連通;所述的水泥箱(12)設于鋼結構架(19)頂部,并且位于傳送帶(7)上方;所述的水泥箱(12)內設有水泥稱;所述的水泥箱(12)頂部和底部分別設有水泥進口和水泥出口;所述的除塵機構(13)設于攪拌機構(16)上;所述的PLC控制系統箱(18)設于攪拌機構(16)側邊,并且安裝在鋼結構架(19)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料機構包括支架(22)和配比架(2);所述的配比架(2)安裝在支架(22)上;所述的配比架(2)從上往下依次設有進料斗(1)、過度斗(3)、配比機構(4)和卸料斗(5);所述的進料斗(1)和卸料斗(5)內分別設有中轉倉;所述的卸料斗(5)底部設有皮帶秤(21);所述的PLC控制系統箱(18)內設有PIC控制系統;所述的PIC控制系統分別與傳送帶(7)、攪拌機構(16)、水稱、水泥稱、除塵機構(13)、水泵(10)、計量器、皮帶秤(21)和配比機構(4)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混凝土質量的攪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比架(2)為倒L型鐵塊;所述的配比架(2)底部與混凝土層相互配合固定;所述的配比架(2)頂部設有放置孔;所述的進料斗(1)頂部兩側設有手提座;所述的進料斗(1)放置于配比架(2)頂部的放置孔內并且通過手提座進行限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混凝土質量的攪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過度斗(3)為方形鐵塊;所述的過度斗(3)頂部設有通孔;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其鋒,陸路,覃景河,陸子平,譚備戰,鐘杏深,蒙玉都,柳軍,張金曉,黃震遠,楊恒,羅虎,
申請(專利權)人:廣西大都混凝土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西;4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