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嵌入式電源插座,包括底板和箭頭型插座,所述底板的四角通過螺絲設置在墻內,所述底板的前端表面中部設置有三個矩形塊一,三個所述矩形塊一的左右兩側對稱設置有兩個圓柱,所述圓柱的內腔開設有凹槽,兩個所述圓柱設置在底板的前端表面,且均套接有橫塊,所述橫塊設置在底板的前端表面,所述箭頭型插座的后端凸出表面中部設置有三個矩形塊二,三個所述矩形塊二的左右兩側對稱設置有兩個插塊,兩個所述插塊設置在箭頭型插座的后端未凸出表面,且長度等于凹槽的深度,所述插塊的后端外壁設置有凸塊。該嵌入式電源插座,通過將插塊插進圓柱內,轉動轉鈕,可以箭頭型插座固定在底板上,操作簡單,省時省力,實用性強。
A kind of embedded power socket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嵌入式電源插座
本技術涉及電源插座
,具體為一種嵌入式電源插座。
技術介紹
電源插座是指用來接上用來將市電提供的交流電,使家用電器與可攜式小型設備通電可使用的裝置;電源插座是有插槽或凹洞的母接頭,用來讓有棒狀或銅板狀突出的電源插頭插入,以將電力經插頭傳導到電器,現有的內嵌式插座大多通過螺絲將插座固定在墻上,更換拆卸時,需要用螺絲刀撬開插座外殼,并擰下螺絲,才可完成更換,操作繁瑣復雜,費時費力,實用性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嵌入式電源插座,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嵌入式電源插座,包括底板和箭頭型插座,所述底板的四角通過螺絲設置在墻內,所述底板的前端表面中部設置有三個矩形塊一,三個所述矩形塊一的左右兩側對稱設置有兩個圓柱,所述圓柱的內腔開設有凹槽,兩個所述圓柱設置在底板的前端表面,且均套接有橫塊,所述橫塊設置在底板的前端表面,所述箭頭型插座的后端凸出表面中部設置有三個矩形塊二,三個所述矩形塊二的左右兩側對稱設置有兩個插塊,兩個所述插塊設置在箭頭型插座的后端未凸出表面,且長度等于凹槽的深度,所述插塊的后端外壁設置有凸塊,所述插塊的前端延伸進箭頭型插座的內腔,并過盈配合有軸承的內筒,所述軸承的外筒焊接在箭頭型插座的內壁,所述插塊的前端過盈配合有錐齒輪二的中心孔,所述錐齒輪二的表面嚙合有錐齒輪一,所述錐齒輪一的中心孔過盈配合有轉動軸的一端,所述轉動軸的另一端過盈配合有軸承的內筒,所述軸承的外筒焊接在箭頭型插座的內壁,所述轉動軸的另一端延伸出箭頭型插座,并設置有轉鈕,所述箭頭型插座的前端左右斜面均設置有插座面。優選的,三個矩形塊一按照左零右火上接地的順序連接電線。優選的,所述凹槽與插塊相配合,并在圓柱的內腔底部將凹槽開設成90度,且寬度等于凸塊的寬度。優選的,三個所述矩形塊一與三個矩形塊二插接。優選的,三個所述矩形塊一與左右兩側圓柱的距離等于三個矩形塊二與左右兩側插塊的距離相同。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嵌入式電源插座,通過將插塊插進對應的圓柱內,轉動位于箭頭型插座底部的兩個轉鈕,將箭頭型插座固定在底板上;更換時,轉回轉鈕,即可向外拔出插座,操作簡單,省時省力,實用性強。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局部主視圖;圖3為本技術的局部后視圖;圖4為本技術的局部剖視圖;圖5為本技術的局部立體結構示意圖。圖中:1、圓柱,2、插塊,3、底板,4、橫塊,5、矩形塊一,6、箭頭型插座,7、轉鈕,8、矩形塊二,9、凸塊,10、轉動軸,11、錐齒輪一,12、錐齒輪二,13、插座面,14、凹槽。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炯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5,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嵌入式電源插座,包括底板3和箭頭型插座6,通過設計成箭頭型,可以安裝兩塊插座,底板3的四角通過螺絲設置在墻內,底板3的前端表面中部設置有三個矩形塊一5,三個矩形塊一5的左右兩側對稱設置有兩個圓柱1,圓柱1的內腔開設有凹槽14,兩個圓柱1設置在底板3的前端表面,且均套接有橫塊4,橫塊4設置在底板3的前端表面,箭頭型插座6的后端凸出表面中部設置有三個矩形塊二8,三個矩形塊二8的左右兩側對稱設置有兩個插塊2,兩個插塊2設置在箭頭型插座6的后端未凸出表面,且長度等于凹槽14的深度,插塊2的后端外壁設置有凸塊9,插塊2的前端延伸進箭頭型插座6的內腔,并過盈配合有軸承的內筒,軸承的外筒焊接在箭頭型插座6的內壁,插塊2的前端過盈配合有錐齒輪二12的中心孔,錐齒輪二12的表面嚙合有錐齒輪一11,錐齒輪一11的中心孔過盈配合有轉動軸10的一端,轉動軸10的另一端過盈配合有軸承的內筒,軸承的外筒焊接在箭頭型插座6的內壁,轉動軸10的另一端延伸出箭頭型插座6,并設置有轉鈕7,通過轉鈕7,可以固定住插座,箭頭型插座6的前端左右斜面均設置有插座面13。作為優選方案,更進一步的,三個矩形塊一5按照左零右火上接地的順序連接電線,通過上述,可以連接電線。作為優選方案,更進一步的,凹槽14與插塊2相配合,并在圓柱1的內腔底部將凹槽14開設成90度,且寬度等于凸塊9的寬度,通過上述,可以將凸塊9卡入凹槽14的底部。作為優選方案,更進一步的,三個矩形塊一5與三個矩形塊二8插接,通過上述,可以將箭頭型插座6通電。作為優選方案,更進一步的,三個矩形塊一5與左右兩側圓柱1的距離等于三個矩形塊二8與左右兩側插塊2的距離相同,通過上述,可以使箭頭型插座6與底板3相配合安裝。其詳細連接手段,為本領域公知技術,下述主要介紹工作原理以及過程,具體工作如下。安裝插座時,將三根電線對應插入三個矩形塊一5內,再將底板3通過螺絲固定在墻的內腔里,將箭頭型插座6后端的插塊2,插進圓柱1的凹槽14內,三個矩形塊一5也對應插入三個矩形塊二8內,將插塊2插到凹槽14的底部,將箭頭型插座6底端的兩個轉鈕7轉動90度,位于插塊2后端的凸塊9轉動90度,卡在圓柱1底部的凹槽14內,即可將箭頭型插座6固定在墻上;更換時,將兩個轉鈕7轉回90度,向外拉動,即可拔出箭頭型插座6,更換方便,實用性強。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同軸”、“底部”、“一端”、“頂部”、“中部”、“另一端”、“上”、“一側”、“頂部”、“內”、“前部”、“中央”、“兩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同時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安裝”、“連接”、“固定安裝”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技術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技術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嵌入式電源插座,包括底板(3)和箭頭型插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的四角通過螺絲設置在墻內,所述底板(3)的前端表面中部設置有三個矩形塊一(5),三個所述矩形塊一(5)的左右兩側對稱設置有兩個圓柱(1),所述圓柱(1)的內腔開設有凹槽(14),兩個所述圓柱(1)設置在底板(3)的前端表面,且均套接有橫塊(4),所述橫塊(4)設置在底板(3)的前端表面,所述箭頭型插座(6)的后端凸出表面中部設置有三個矩形塊二(8),三個所述矩形塊二(8)的左右兩側對稱設置有兩個插塊(2),兩個所述插塊(2)設置在箭頭型插座(6)的后端未凸出表面,且長度等于凹槽(14)的深度,所述插塊(2)的后端外壁設置有凸塊(9),所述插塊(2)的前端延伸進箭頭型插座(6)的內腔,并過盈配合有軸承的內筒,所述軸承的外筒焊接在箭頭型插座(6)的內壁,所述插塊(2)的前端過盈配合有錐齒輪二(12)的中心孔,所述錐齒輪二(12)的表面嚙合有錐齒輪一(11),所述錐齒輪一(11)的中心孔過盈配合有轉動軸(10)的一端,所述轉動軸(10)的另一端過盈配合有軸承的內筒,所述軸承的外筒焊接在箭頭型插座(6)的內壁,所述轉動軸(10)的另一端延伸出箭頭型插座(6),并設置有轉鈕(7),所述箭頭型插座(6)的前端左右斜面均設置有插座面(13)。/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嵌入式電源插座,包括底板(3)和箭頭型插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的四角通過螺絲設置在墻內,所述底板(3)的前端表面中部設置有三個矩形塊一(5),三個所述矩形塊一(5)的左右兩側對稱設置有兩個圓柱(1),所述圓柱(1)的內腔開設有凹槽(14),兩個所述圓柱(1)設置在底板(3)的前端表面,且均套接有橫塊(4),所述橫塊(4)設置在底板(3)的前端表面,所述箭頭型插座(6)的后端凸出表面中部設置有三個矩形塊二(8),三個所述矩形塊二(8)的左右兩側對稱設置有兩個插塊(2),兩個所述插塊(2)設置在箭頭型插座(6)的后端未凸出表面,且長度等于凹槽(14)的深度,所述插塊(2)的后端外壁設置有凸塊(9),所述插塊(2)的前端延伸進箭頭型插座(6)的內腔,并過盈配合有軸承的內筒,所述軸承的外筒焊接在箭頭型插座(6)的內壁,所述插塊(2)的前端過盈配合有錐齒輪二(12)的中心孔,所述錐齒輪二(12)的表面嚙合有錐齒輪一(11),所述錐齒輪一(11)的中心孔過盈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專利權)人:劉立,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