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課題是提供一種能夠防止鉤掛爪的變形從而進行準確測量的卷尺。一種卷尺,具備:記有刻度的長條狀的帶部;以及爪部(11),其設置于帶部的前端,并相對于帶部的延長方向以給定角度豎立設置,爪部(11)的厚度處于1.3mm以上且3mm以下的范圍。
Tape measur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卷尺
本技術屬于卷尺的
,尤其涉及在帶部的前端具備爪部的卷尺。
技術介紹
以往,提出了一種卷尺,其將記有刻度的長條狀的帶部卷繞并收容于主體殼體的內部,在使用時送出帶部來對測量對象的長度進行測量(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在如上所述的現有的卷尺中,將設置于帶部的前端的鉤掛爪鉤掛或按壓于測量對象的端部,對記于帶部的刻度的零位置進行定位。另外,在專利文獻1中,在鉤掛爪形成有卡止孔,通過使卡止孔與在測量開始位置打入的測量樁卡止,來對刻度的零位置進行定位。關于使用如上所述的卷尺的測量,鉤掛爪相對于帶部以90度折彎,刻度的零位置與鉤掛爪的內側一致,由此能夠進行測量。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實愿昭57-063502號(日本實開昭58-165601號)的縮微膠卷
技術實現思路
技術所要解決的課題但是,在現有的卷尺中,即使在不使用卷尺時鉤掛爪也在主體殼體的外部露出,因此在處理時卷尺落下的情況下,有可能對鉤掛爪施加應力從而變形。另外,即使在使用卷尺時,由于將鉤掛爪鉤掛或按壓于測量對象、測量樁,因此也有可能作用不希望的較大的力,從而鉤掛爪發生變形。當如上所述鉤掛爪變形時,帶部的零位置與鉤掛爪的內側變得不一致,因此在使用鉤掛爪的情況下,無法得到準確的測量結果。為此,本技術的課題在于提供能夠防止鉤掛爪的變形從而進行準確測量的卷尺。用于解決課題的技術方案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技術的卷尺的特征在于,具備:記有刻度的長條狀的帶部;以及爪部,其設置于所述帶部的前端,并相對于所述帶部的延長方向以給定角度豎立設置,所述爪部的厚度處于1.3mm以上且3mm以下的范圍。在如上所述的本技術的卷尺中,鉤掛爪的爪部的厚度為1.3mm以上且3mm以下的范圍,因此爪部的抗彎剛度提高,能夠防止鉤掛爪的變形從而進行準確的測量。另外,在本技術的一方式中,所述給定角度為90度。另外,在本技術的一方式中,所述爪部由平坦且無孔的板構成。另外,在本技術的一方式中,所述卷尺具備帶保持部,該帶保持部與所述爪部一體地形成,在所述延長方向上延伸并保持所述帶部,所述帶保持部在曲率半徑為9mm以上且15mm以下的范圍彎曲。技術效果提供一種能夠防止鉤掛爪的變形從而進行準確測量的卷尺。附圖說明圖1是對本技術的卷尺100的概要進行說明的示意圖。圖2是表示鉤掛爪10的構成的示意立體圖。圖3是表示鉤掛爪10的構成的示意主視圖。圖4是表示鉤掛爪10的構成的示意側視圖。圖5是表示鉤掛爪10的構成的示意俯視圖。(標號說明)100卷尺10鉤掛爪20主體殼體30帶部11爪部11a曲線部11b凹部12帶保持部12a滑動孔13夾持片14基座片15滑動銷16固定銷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參照附圖對本技術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對各附圖所示的相同或者等同的構成要素、構件、處理標注相同的標號,并酌情省略重復的說明。圖1是對本技術的卷尺100的概要進行說明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卷尺100具備鉤掛爪10、主體殼體20以及帶部30。在圖1中,使主體殼體20的一部分斷裂從而示出內部結構。鉤掛爪10是安裝于帶部30的一個前端的構件,即使在帶部30卷繞于主體殼體20的狀態下也在主體殼體20的外部露出。使用圖2至圖5對鉤掛爪10的具體結構進行詳細說明。主體殼體20是在內部具有卷盤結構(省略圖示)、且通過卷盤結構卷繞并收容帶部30的框體。在主體殼體20的一部分形成有開口部,從開口部進行帶部30的送出和卷繞。另外,在主體殼體20的內部及外部設置有用于對卷尺進行操作的止擋件等各種機構。帶部30是記載有刻度的長條狀的構件,在一端安裝有鉤掛爪10,另一端固定于主體殼體20內部的卷盤。構成帶部30的材料只要具有撓性則不受限定,可使用紙、布、樹脂、金屬等。圖2是表示鉤掛爪10的構成的示意立體圖。圖3是表示鉤掛爪10的構成的示意主視圖。圖4是表示鉤掛爪10的構成的示意側視圖。圖5是表示鉤掛爪10的構成的示意俯視圖。在圖2至圖5中,對于安裝有鉤掛爪10的帶部30省略了圖示。如圖2所示,鉤掛爪10具有爪部11、帶保持部12以及夾持片13。在主體殼體20的一部分設置有基座片14。在帶保持部12形成有多個滑動孔12a,滑動銷15插入滑動孔12a并固定于夾持片13。另外,在夾持片13固定有固定銷16,夾持片13與帶部30通過固定銷16進行固定。爪部11是與帶保持部12一體地形成的板狀部分。作為構成爪部11的材料,優選使用抗彎剛度高的材質,以便即使施加沖擊也不易變形,優選使用不銹鋼等金屬材料。如圖3所示,爪部11在正面觀察時呈大致矩形形狀,角部進行了倒角加工。另外,爪部11的上邊構成凹形形狀的曲線部11a,在曲率半徑為10mm以上且20mm以下的范圍彎曲。另外,在爪部11的下邊,在大致中央形成有半圓形狀的凹部11b。另外,在爪部11的面內未形成沿厚度方向貫通的孔,構成平坦且無孔的板。通過將爪部11設為無孔,能夠進一步提高爪部11的抗彎剛度,從而防止因沖擊引起的變形。另外,如圖4所示,爪部11是相對于帶部30的延長方向以給定角度豎立設置的部分,其厚度D為1.3mm以上且3mm以下的范圍。在此,給定角度是指相對于將帶部30拉出的狀態下的延長方向為90度,爪部11的內側或者外側為帶部30的刻度的零位置。在爪部11的厚度D小于1.3mm的情況下,抗彎剛度的值較低,因此爪部11的防變形不充分,在厚度D為3.0mm以上時,重量增加,而且測量精度降低,因此不優選。作為爪部11的厚度D,最優選1.5mm。爪部11的具體尺寸沒有限定,例如可舉出圖3的寬度方向的尺寸為23.5mm,高度方向的尺寸為15mm,厚度D為1.5mm,曲線部11a的曲率半徑為15.5mm等。在該情況下,爪部11的厚度D、高度和寬度的比率為3:30:47。另外,爪部11的厚度D與帶部30的厚度之比處于1:11~1:14的范圍。帶保持部12是與爪部11由相同的材料一體地形成的板狀的部分。如圖2至圖4所示,帶保持部12沿著爪部11的曲線部11a彎曲,并沿著帶部30的延長方向延伸而形成。因此,與爪部11的曲線部11a同樣地,帶保持部12也在曲率半徑為10mm以上且20mm以下的范圍在帶部30的寬度方向上彎曲。在此,帶部30的延長方向是指圖4的左右方向。通過使帶保持部12與爪部11一體地形成并且在寬度方向上彎曲,從而在提高平坦的爪部11的強度并施加沖擊的情況下也能夠防止變形。夾持片13是配置于帶保持部12的下表面側的薄板狀的構件,在帶保持部12與夾持片13之間夾入帶部30(省略圖示)并保持。因此,帶部30也在以與帶保持部12和夾持片13同樣的曲率半徑在寬度方向上彎曲的狀態下被保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卷尺,其特征在于,具備:/n記有刻度的長條狀的帶部;以及/n爪部,其設置于所述帶部的前端,并相對于所述帶部的延長方向以給定角度豎立設置,/n所述爪部的厚度處于1.3mm以上且3mm以下的范圍。/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卷尺,其特征在于,具備:
記有刻度的長條狀的帶部;以及
爪部,其設置于所述帶部的前端,并相對于所述帶部的延長方向以給定角度豎立設置,
所述爪部的厚度處于1.3mm以上且3mm以下的范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卷尺,其特征在于,
所述給定角度為90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尺,其特征在于,
所述爪部由平坦且無孔的板構成。
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后藤章夫,
申請(專利權)人:株式會社TJM設計,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日本;JP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