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全景式反射光源仿真電壁爐,包括底座、反射板、成像屏、帶透光孔的遮光體、仿真木材組和電加熱器,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反射板呈至少三棱的筒形,反射板固定在底座上,反射板的棱面上有火焰形狀的反射區,一個棱面對應一個固定在底座上的仿真木材組;所述光源、遮光體至少有三個,遮光體上有透光孔;遮光體呈筒形,位于反射板的棱面的前下方,遮光體的軸線在垂直面內與棱面有一銳角,或遮光體的軸線與水平面平行,遮光體通過一旋轉機構安裝在機座上;光源位于遮光體內或位于遮光體的前下方。采用這樣的結構,可以大大縮小產品的厚度尺寸,而且可以產生明暗相間的火焰效果。(*該技術在2018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壁爐取暖器,尤其是一種電壁爐面對使用者各個面均 可以觀察到仿真火焰的全景式仿真電壁爐取暖器。
技術介紹
目前現有技術,中國專利ZL200420078139.X,專利技術創造名稱全景式仿 真電壁爐取暖器,它包括底座、機座、電加熱器、控制開關、仿真木材組、 火焰板、隔焰板、火焰發生裝置。存在問題結構復雜,成本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全景式反射光源仿真電壁爐,它能簡化 結構,降低成本。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全景式反射光源仿真電壁爐,包括底座、 反射板、成像屏、帶透光孔的遮光體、仿真木材組和電加熱器,其特 殊之處在于所述反射板呈至少三棱的筒形,反射板固定在底座上, 反射板的棱面上有火焰形狀的反射區, 一個棱面對應一個固定在底 座上的仿真木材組;所述光源、遮光體至少有三個,遮光體上有透 光孔;遮光體呈筒形,位于反射板的棱面的前下方,遮光體的軸線 在垂直面內與棱面有一銳角,或遮光體的軸線與水平面平行,遮光 體通過一旋轉機構安裝在機座上;光源位于遮光體內或位于遮光體 的前下方。所述的全景式反射光源仿真電壁爐,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遮光體 分為內、外遮體,內、外遮體呈多棱筒形、圓筒形或圓錐筒形;所 述同步轉動裝置由同步電機、主動齒輪、內齒輪、外齒輪和支撐軸 構成;外遮光體與內齒輪固定聯接、內遮光體與外齒輪固定聯接, 支撐軸與外齒輪樞接,支撐軸下端與支架固定聯接,光源安裝在內 遮光體內支撐軸的上端。所述的全景式反射光源仿真電壁爐,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遮光體 分為內、外遮體,內、外遮體呈多棱筒形、圓筒形或圓錐筒形;所 述同步轉動裝置由同步電機、主動齒輪、內齒輪、外齒輪和支撐軸 構成;外遮光體與內齒輪固定聯接、內遮光體與外齒輪固定聯接, 支撐軸與外齒輪樞接,支撐軸下端與支架固定聯接,光源安裝機殼 內,并4立于遮光體的前下方。所述的全景式反射光源仿真電壁爐,其特殊之處在于同步轉動裝 置由同步電機、主動軸、從動軸構成,所述遮光體兩端固定聯接, 遮光體與主、從動軸配合,光源位于遮光體的前下方。所述的全景式反射光源仿真電壁爐,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同步轉 動裝置由同步電才幾、帶齒的主動軸、/人動軸和/人動齒^"構成;所述 遮光體分為內、外遮體;同步電機與與帶齒的主動軸固聯接,帶齒 的主動軸、從動軸與兩端固定聯接的外遮光體配合;從動軸與從動 齒輪固定聯接后,與另外三個從動軸、兩端固定聯接的內遮光體配 合;內遮光體位于外遮光體內,光源位于內遮光體圍成的空間內。所述的全景式反射光源仿真電壁爐,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同步轉動裝置由同步電機、帶齒的主動軸和從動軸構成;所述從動軸有三 根,所述遮光體兩端固定聯接,遮光體與主、從動軸配合;第二同 步電機與轉光筒座固定聯接,轉光筒座與轉光筒固定聯接,轉光筒 上有透光孔,轉光筒位于遮光體圍成的空間內;光源固定在轉光筒 內或遮光體的前下方。所述的全景式反射光源仿真電壁爐,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遮光體 呈圓盤形或多邊形;至少有二個遮光體安裝在一同步轉動裝置上, 同步轉動裝置安裝在底座內,反射板上有火焰形狀的反射區;遮光 體位于反射板的前下方、成像屏位于反射板前上方;光源安裝在遮 光體前方,遮光體的支撐軸線與反射板垂直,或遮光體的支撐軸線 與反射板在垂直平面內有一夾角。所述的全景式反射光源仿真電壁爐,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同步轉 動裝置由同步電機、電機支架構成,電機支架固定在機座上,遮光 體安裝在同步電機軸上,同步電機與電機支架固定聯接,二個遮光 體全部重疊或部分重疊。所述的全景式反射光源仿真電壁爐,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反射板 由帶火焰孔的面板、光面反射底板疊置固定聯接在一起構成,火焰 孔與所對區域的光面反射底板構成反射區。所述的全景式反射光源仿真電壁爐,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反射板 由帶火焰孔的面板、光面反射底板間隔一定距離固定聯接在一起構 成,火焰孔與所對區域的光面反射底板構成反射區。所述的全景式反射光源仿真電壁爐,其特殊之處在于反射板上有火焰形狀的反射區,反射區上有凹坎或凸起。本技術 一種全景式反射光源仿真電壁爐,所述反射板呈至少三棱 的筒形,反射板固定在底座上,反射板的棱面上有火焰形狀的反射區, 一個棱面對應一個固定在底座上的仿真木材組;所述光源、遮 光體至少有三個,遮光體上有透光孔;遮體光呈筒形,位于反射板 的棱面的前下方,遮光體的軸線在垂直面內與棱面有一銳角,或遮 光體的軸線與水平面平行,遮光體通過一旋轉機構安裝在機座上; 光源位于遮光體內或位于遮光體的前下方。采用這樣的結構,與現有 技術相比,省去了現有技術中的隔焰板、隔光板,簡化了結構,降低了成本。附圖說明圖1 —l是本技術的剖視圖。圖1—2是本技術的俯視圖。圖l一3是本技術的立體剖視圖。圖2是本技術第一種同步轉動裝置實施方式。圖3是本技術反射板的主視圖。圖3-1是本技術反射板另一種實施方式的主視圖。圖4是本技術內遮光體的展開圖。圖5是本技術外遮光體的展開圖。圖6是本技術第二種同步轉動裝置實施方式。圖7是本技術第三種同步轉動裝置實施方式。圖8是本技術第四種同步轉動裝置實施方式。圖9是本技術第五種同步轉動裝置實施方式的主視圖。圖io是本技術第五種同步轉動裝置實施方式的左視圖。圖ll是本技術另一種遮光體的主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如圖l一l、圖l一2、圖l一3所示, 一種全景式反射光源仿真電壁爐, 包括底座l、反射板5、成像屏2、帶透光孔的遮光體6、光源9、仿 真木材組3和電加熱器(圖中未示出),所述反射板5呈四棱的筒形, 反射板5固定在底座1的底板1A上,反射板5的棱面上有火焰形狀 的反射區, 一個棱面對應一個固定在底座1上部、成像屏2下部的 仿真木材組3,仿真木材組3固定在一支架8的橫架81上,支架8 的豎架82與底座1的底板1A固定聯接;所述光源9、遮光體6有 四個,遮光體6上有透光孔;遮光體6光呈筒形,位于反射板5的 棱面的前下方,遮光體6的軸線在垂直面內與棱面有一銳角,或遮 光體6的軸線與水平面平行,遮光體6通過一旋轉機構4安裝在機 座1內;光源9位于遮光體6內。遮光體6包括內遮光體61、外遮 光體62。成像屏2固定在支架8的橫架81上;仿真木材組3固定在支架 8的橫架上。所述反射板5可以是三棱、五棱、六棱、七棱、八棱筒形,所 有棱面對應一個遮光體6。所述內、外遮光體61、 62可以呈多棱筒形、圓筒形或圓錐筒形。所述光源9位于遮光體6的前下方。如圖2所示,所述同步轉動裝置4由同步電機41、主動齒輪42、 外齒輪44、內齒輪43和支撐軸45構成;外遮光體62與內齒輪43 固定聯接、內遮光體61與外齒輪44固定聯接,支撐軸45與外齒輪 44樞接,同步電機41的軸與主動齒輪42固定聯接,支撐軸45下 端與支架7固定聯接,支架7與底座1的底板1A、反射板5固定聯 接,光源9安裝在內遮光體61內的支撐軸45的上端。如圖3所示,反射板5上有火焰形狀的反射區51,反射區51 上有凹坎511,凸起,凹坎511可以是球冠形、方形、圓形;凸起 可以是球冠形、方形、圓形;遮光體6與反射板5成一銳角配合, 遮光體6位于反射板5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全景式反射光源仿真電壁爐,包括底座、反射板、成像屏、帶透光孔的遮光體、光源、仿真木材組和電加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呈至少三棱的筒形,反射板固定在底座上,反射板的棱面上有火焰形狀的反射區,一個棱面對應一個固定在底座上的仿真木材組;所述光源、遮光體至少有三個,遮光體上有透光孔;遮光體呈筒形,位于反射板的棱面的前下方,遮光體的軸線在垂直面內與棱面有一銳角,或遮光體的軸線與水平面平行,遮光體通過一旋轉機構安裝在機座上;光源位于遮光體內或位于遮光體的前下方。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力,
申請(專利權)人:陳力,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44[中國|廣東]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