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葡萄大棚節水降溫系統,涉及葡萄種植技術領域。所述葡萄大棚節水降溫系統,包括蓄水池、第一水泵、第一閥門、進水主管、降溫單元、出水主管、換熱裝置、第二水泵和第二閥門,蓄水池通過管路與第一水泵進水端連接,第一水泵出水端通過管路Ⅰ與第一閥門一端連接,第一閥門另一端通過管路Ⅱ與進水主管連接;所述降溫單元由S型管道構成且鋪設于大棚頂部外側壁上,降溫單元設置有若干個且進水口與進水主管連通,出水口與出水主管連通;所述出水主管通過管路Ⅲ與換熱裝置一端連接,換熱裝置另一端通過管路Ⅳ與第二水泵進水端連接,第二水泵出水端通過管路Ⅴ與第二閥門一端連接,第二閥門另一端通過管路Ⅵ與進水主管連接。
A water saving and cooling system for grape greenhous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葡萄大棚節水降溫系統
本技術涉及葡萄種植
,具體涉及一種葡萄大棚節水降溫系統。
技術介紹
大棚種植受季節影響小,是保證農作物常年供應的重要手段,適用于各種農作物的種植,特別是葡萄。大棚種植的葡萄可實時進行監控,特別是葡萄開花結果的時候,這樣種植出來的葡萄果實上色更加均勻,含糖量更高,且可根據實際需要提前上市或者延后采摘,深受消費者喜愛,也提高了葡萄的經濟價值。葡萄在開花結果時,易受大棚內溫濕度影響,溫度過高過低都會造成減產,濕度過高易滋生病菌,濕度過低無法滿足葡萄的需求。特別是夏季高溫,棚內溫度場分布不均,越接近棚頂溫升越快,高溫還會加速覆蓋膜的老化,此時可采用對棚頂進行噴淋降溫的方式,但是在噴灑過程中會造成大量水資源的浪費。專利申請號為CN207185423U公開了一種農業大棚節水降溫系統,對大棚上方進行噴淋,然后將水通過集水槽收集進蓄水池中。此方法能回收一部分噴淋水,但是在降溫過程中,水分會加快蒸發,還是有較大一部分水資源被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葡萄大棚節水降溫系統,解決現有大棚降溫用的水回收再利用難的問題。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葡萄大棚節水降溫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第一水泵、第一閥門、進水主管、降溫單元、出水主管、換熱裝置、第二水泵和第二閥門,蓄水池通過管路與第一水泵進水端連接,第一水泵出水端通過管路Ⅰ與第一閥門一端連接,第一閥門另一端通過管路Ⅱ與進水主管連接;所述降溫單元由S型管道構成且鋪設于大棚頂部外側壁上,降溫單元設置有若干個,降溫單元進水口與進水主管連通,出水口與出水主管連通;所述出水主管通過管路Ⅲ與換熱裝置一端連接,換熱裝置另一端通過管路Ⅳ與第二水泵進水端連接,第二水泵出水端通過管路Ⅴ與第二閥門一端連接,第二閥門另一端通過管路Ⅵ與進水主管連接。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第二水泵出水端通過管路Ⅶ連接有第三閥門一端,第三閥門另一端與加濕單元連接,加濕單元由主管與設置于主管上的噴霧頭組構成。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噴霧頭組由3個噴霧頭構成,噴霧頭沿主管長度方向均勻分布,中間噴霧頭垂直于主管向下布置,另外兩個噴霧頭分別傾斜向兩側布置且與豎直方向呈60°夾角。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第一水泵出水端通過管路Ⅷ與第四閥門一端連接,第四閥門另一端與管路Ⅶ連接。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進水主管、出水主管、管路Ⅳ上分別設置有溫度傳感器,大棚內設置有溫濕度傳感器。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降溫單元管道截面為半圓形,管道頂部外側壁覆蓋有隔熱膜,底部外側壁設置有傳熱膜。工作原理:降溫時,水泵將蓄水池水泵入進水主管中,水進入各降溫單元的S型管道中,在流經各管路中通過熱交換帶走大棚頂部的空氣熱量,達到給大棚頂部降溫的功能。經過換熱后的高溫水進入出水主管,在換熱裝置中經降溫后成低溫水,再次循環進入降溫單元中,如此循環即可實現水的循環再利用,不會造成水資源的浪費。同時也可以將低溫水泵入主管中,通過噴霧頭對大棚內部進行噴霧,達到加濕降溫的目的,滿足葡萄灌溉的需求。為實現全方位的噴霧,噴霧頭3個一組,中間的垂直設置,前后的兩個像兩側傾斜與豎直方向呈60°夾角,形成一個較大的噴霧空間,既能強制使大棚的空氣水汽進行對流,也達到了灌溉的需求。為增強降溫單元的降溫效果,極大的增大降溫單元中S型管道與大棚頂部的接觸面積,采用半圓形截面的管道,同時在頂部外側覆蓋隔熱膜,阻止水的熱量向外擴散,在底部外側設置傳熱膜,使水單向朝大棚內部產生冷輻射,與熱空氣進行熱交換。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方便的葡萄大棚節水降溫系統,通過使水在降溫單元的S型管道中循環,通過水循環實現與熱空氣的熱交換,達到降溫的目的,同時水在密閉管道中循環,實現水的循環再利用,不會造成水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也可以將換熱后的水經過處理后輸送至噴霧系統中,通過噴霧形式實現加濕降溫,在降溫的同時,滿足灌溉的需求,一舉多得。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原理圖。圖2為本技術中降溫單元S型管道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中噴霧頭組的分布示意圖。圖中:1-蓄水池,2-第一水泵,3-第一閥門,4-進水主管,5-降溫單元,6-出水主管,7-換熱裝置,8-第二水泵,9-第二閥門,10-第三閥門,11-主管,12-噴霧頭,13-第四閥門,14-大棚,Ⅰ-管路Ⅰ,Ⅱ-管路Ⅱ,Ⅲ-管路Ⅲ,Ⅳ-管路Ⅳ,Ⅴ-管路Ⅴ,Ⅵ-管路Ⅵ,Ⅶ-管路Ⅶ。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實施例1一種葡萄大棚節水降溫系統,包括蓄水池1、第一水泵2、第一閥門3、進水主管4、降溫單元5、出水主管6、換熱裝置7、第二水泵8和第二閥門9,蓄水池1通過管路與第一水泵2進水端連接,第一水泵2出水端通過管路Ⅰ與第一閥門3一端連接,第一閥門3另一端通過管路Ⅱ與進水主管4連接。所述降溫單元5由S型管道構成且鋪設于大棚14頂部外側壁上,降溫單元5設置有若干個,且降溫單元5的進水口與進水主管4連通,出水口與出水主管6連通。所述出水主管6通過管路Ⅲ與換熱裝置7一端連接,換熱裝置7另一端通過管路Ⅳ與第二水泵8進水端連接,第二水泵8出水端通過管路Ⅴ與第二閥門9一端連接,第二閥門9另一端通過管路Ⅵ與進水主管4連接。如圖1所示,當大棚14內部特別是頂部溫度過高時,啟動第一水泵2,蓄水池1中的水經過第一水泵2、管路Ⅰ、第一閥門3、管路Ⅱ進入進水主管4,沿著降溫單元5,注滿整個S型管道,水溫低于大棚14內的空氣溫度,其冷量向下擴散與大棚內熱空氣進行熱交換,達到給大棚降溫的目的。進行熱交換后的水進入出水主管6,經管路Ⅲ進入換熱裝置7中進行冷卻,得到溫度較低的水,水經管路Ⅳ、第二水泵8、管路Ⅴ、第二閥門9、管路Ⅵ再次進入進水主管4循環換熱,給大棚14降溫,此時可以關閉第一水泵2。也可以將部分溫度較低的水通過管路Ⅶ、第三閥門10進入主管11,由噴霧頭12噴出,通過加濕同步達到降溫和灌溉的目的。此時,所述第二水泵8出水端通過管路Ⅶ連接有第三閥門10一端,第三閥門10另一端與加濕單元連接,加濕單元由主管11與設置于主管11上的噴霧頭組構成。上述方法可快速將大棚內溫度降低,同時完成灌溉操作。當所述第一水泵2出水端通過管路Ⅷ與第四閥門13一端連接,第四閥門13另一端與管路Ⅶ連接時,開啟第一水泵2,水經過第一水泵2、管路Ⅷ、第四閥門13、管路Ⅶ、第三閥門10進入加濕單元,可以單獨完成加濕降溫的操作,適合大棚溫度與室外溫差較小的時候,或者作物需要灌溉的時候。為更好的對整個降溫系統進行控制,可在進水主管4、出水主管6、管路Ⅳ上分別設置有溫度傳感器,大棚14內設置有溫濕度傳感器,監測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葡萄大棚節水降溫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1)、第一水泵(2)、第一閥門(3)、進水主管(4)、降溫單元(5)、出水主管(6)、換熱裝置(7)、第二水泵(8)和第二閥門(9),蓄水池(1)通過管路與第一水泵(2)進水端連接,第一水泵(2)出水端通過管路Ⅰ與第一閥門(3)一端連接,第一閥門(3)另一端通過管路Ⅱ與進水主管(4)連接;/n所述降溫單元(5)由S型管道構成且鋪設于大棚(14)頂部外側壁上,降溫單元(5)設置有若干個,降溫單元(5)進水口與進水主管(4)連通,出水口與出水主管(6)連通;/n所述出水主管(6)通過管路Ⅲ與換熱裝置(7)一端連接,換熱裝置(7)另一端通過管路Ⅳ與第二水泵(8)進水端連接,第二水泵(8)出水端通過管路Ⅴ與第二閥門(9)一端連接,第二閥門(9)另一端通過管路Ⅵ與進水主管(4)連接。/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葡萄大棚節水降溫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1)、第一水泵(2)、第一閥門(3)、進水主管(4)、降溫單元(5)、出水主管(6)、換熱裝置(7)、第二水泵(8)和第二閥門(9),蓄水池(1)通過管路與第一水泵(2)進水端連接,第一水泵(2)出水端通過管路Ⅰ與第一閥門(3)一端連接,第一閥門(3)另一端通過管路Ⅱ與進水主管(4)連接;
所述降溫單元(5)由S型管道構成且鋪設于大棚(14)頂部外側壁上,降溫單元(5)設置有若干個,降溫單元(5)進水口與進水主管(4)連通,出水口與出水主管(6)連通;
所述出水主管(6)通過管路Ⅲ與換熱裝置(7)一端連接,換熱裝置(7)另一端通過管路Ⅳ與第二水泵(8)進水端連接,第二水泵(8)出水端通過管路Ⅴ與第二閥門(9)一端連接,第二閥門(9)另一端通過管路Ⅵ與進水主管(4)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葡萄大棚節水降溫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泵(8)出水端通過管路Ⅶ連接有第三閥門(10)一端,第三閥門(1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俊,
申請(專利權)人:文山紅果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云南;5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