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扣件拆卸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24161145 閱讀: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11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扣件拆卸裝置,用于對軌枕螺栓上的螺母進行拆卸,裝置包括:套筒、浮動連接部、轉接套筒及柔性套。套筒、浮動連接部及轉接套筒依次沿軸向連接并形成一個拆卸主體,柔性套套設于該拆卸主體的外部。套筒的一端用于固定螺母,另一端與浮動連接部連接。轉接套筒的一端與浮動連接部連接,另一端用于與扳手固定連接。轉動扳手,依次通過轉接套筒、浮動連接部及套筒傳遞扭力,并將螺母從軌枕螺栓上拆離。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解決現有扣件拆卸裝置采用固定式頭部套筒結構的內燃扳手,與軌枕螺栓偏離時不能自動調節擺正,需要擺動內燃扳手,導致使用內燃扳手拆卸扣件時只能一次使用一個套筒,從而影響作業效率的技術問題。

    A fastener dismantling devic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扣件拆卸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軌道工程作業
    ,尤其是涉及一種應用于鐵路工程作業的自動化、智能化扣件拆卸裝置。
    技術介紹
    鐵路換軌換枕施工要求軌道與軌枕分離,這就需要對鐵路扣件進行拆卸作業。目前的鐵路扣件拆卸作業方法是采用人力內燃扳手分段平行作業。該方法機動靈活,能根據不同的維修量安排作業人員,適用性強。但長距離維修時,需要調運大量人員與機具,同時存在以下缺點:(1)勞動力需求大;(二)調度協調復雜;(3)現場人員多,安全風險大。在現有技術中,主要有以下技術方案與本專利技術申請相關:該現有技術是本申請人株洲時代電子技術有限公司,中國鐵路總公司于2015年09月30日申請,并于2015年12月16日公開,公開號為CN105155370A的中國專利技術申請《一種連續換軌作業列車及其作業方法》。該專利技術申請公開了一種連續換軌作業列車及其作業方法,作業列車包括:牽引車,為整個作業列車提供牽引力;新軌運輸車,對新鋼軌進行運輸;扣件拆卸車,對舊鋼軌上的舊扣件進行拆卸;換軌車,將舊鋼軌搬離軌枕的承軌槽,并將新鋼軌導入至軌枕的承軌槽;扣件卸載車,將新扣件從扣件卸載車上傳送至扣件卸載車的下部,并由作業人員將新扣件安裝在軌枕上;舊軌運輸車,對來自于換軌車的舊鋼軌進行貯存;扣件安裝車,將作業人員安裝的新扣件擰緊在軌枕上。上述專利技術雖然能夠實現在同一個天窗點完成全部換軌作業,保證了作業的高效性和可靠性,有效地縮短了換軌時間、提高了換軌效率,能夠適應最新的鐵路換軌作業要求,但是該專利技術申請主要介紹了連續換軌作業列車,拆卸扣件裝置只是作為其中的一個部件進行了簡單描述,而沒有詳細介紹拆卸扣件裝置的具體結構。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扣件拆卸裝置,以解決現有扣件拆卸裝置采用固定式頭部套筒結構的內燃扳手,與軌枕螺栓偏離時不能自動調節擺正,需要擺動內燃扳手,導致使用內燃扳手拆卸扣件時只能一次使用一個套筒,影響作業效率的技術問題。為了實現上述專利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具體提供了一種扣件拆卸裝置的技術實現方案,扣件拆卸裝置,用于對軌枕螺栓上的螺母進行拆卸,包括:套筒、浮動連接部、轉接套筒及柔性套。所述套筒、浮動連接部及轉接套筒依次沿軸向連接并形成一個拆卸主體,所述柔性套套設于該拆卸主體的外部。所述套筒的一端用于固定螺母,另一端與浮動連接部連接。所述轉接套筒的一端與浮動連接部連接,另一端用于與扳手固定連接。轉動扳手,依次通過所述轉接套筒、浮動連接部及套筒傳遞扭力,并將所述螺母從軌枕螺栓上拆離。進一步的,所述套筒沿軸向的一端開設有與所述螺母的外形相配合的第一套孔,另一端形成有第一凹形滑槽。所述第一套孔的孔道表面與軸向呈一定角度的夾角,以便于所述螺母進入第一套孔。進一步的,在位于所述第一套孔與第一凹形滑槽之間的套筒的外圓周表面開設有整圈的第一凹槽。進一步的,所述浮動連接部沿軸向的一端形成有與所述第一凹形滑槽相配合的第一凸起滑臺,另一端形成有第二凸起滑臺。所述第一凸起滑臺與第二凸起滑臺呈一定的角度交叉,用于傳遞所述套筒與轉接套筒之間的扭矩。進一步的,所述轉接套筒沿軸向的一端形成有與所述第二凸起滑臺相配合的第二凹形滑槽,另一端開設有與所述扳手的榫頭相配合的第二套孔。進一步的,在位于所述第二凹形滑槽與第二套孔之間的轉接套筒的外圓周表面開設有整圈的第二凹槽。進一步的,所述柔性套采用中空圓筒形結構,其沿軸向的一端形成有第一臺階,另一端形成有第二臺階。所述第一臺階嵌入套筒的第一凹槽內,所述第二臺階卡入轉接套筒的第二凹槽內。所述柔性套將套筒、浮動連接部及轉接套筒固定連接為一個整體。進一步的,所述套筒與浮動連接部之間,以及所述浮動連接部與轉接套筒之間具有軸向間隙,以保證所述套筒、浮動連接部及轉接套筒之間具有軸向相對移動裕度。進一步的,所述柔性套采用橡膠或聚氨酯等非金屬材料。所述套筒、浮動連接部及轉接套筒采用金屬材料。進一步的,所述柔性套與浮動連接部、轉接套筒之間具有徑向間隙,以保證所述套筒、浮動連接部及轉接套筒之間具有相對轉動與移動裕度。通過實施上述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扣件拆卸裝置的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專利技術扣件拆卸裝置,與傳統人力內燃扳手拆扣件相比,能夠解決扣件拆卸一次僅能拆卸單個扣件的問題,多個扳手同時作業可互不影響,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具有較大的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2)本專利技術扣件拆卸裝置,浮動連接部與套筒之間,以及浮動連接部與轉接套筒之間具有一定的軸向間隙,可保證套筒的軸向移動;柔性套與浮動連接部、以及轉接套筒之間具有一定的徑向間隙,可以保證套筒、浮動連接部、轉接套筒發生相對轉動與移動,適應性強。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的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實施例。圖1是本專利技術扣件拆卸裝置一種具體實施例的裝配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扣件拆卸裝置一種具體實施例中套筒的軸側剖視結構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扣件拆卸裝置一種具體實施例中浮動連接部的軸側剖視結構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扣件拆卸裝置一種具體實施例中轉接套筒的軸側剖視結構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扣件拆卸裝置一種具體實施例中柔性套的軸側剖視結構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扣件拆卸裝置一種具體實施例的局部剖面結構示意圖;圖7是利用本專利技術扣件拆卸裝置進行扣件拆卸的作業結構示意圖。圖中:1-套筒,2-浮動連接部,3-轉接套筒,4-柔性套,11-第一套孔,12-第一凹形滑槽,13-第一凹槽,21-第一凸起滑臺,22-第二凸起滑臺,31-第二凹形滑槽,32-第二套孔,33-第二凹槽,41-第一臺階,42-第二臺階,5-螺母,6-墊圈,7-軌枕螺栓,8-彈條,9-軌道板,10-扣件拆卸裝置。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如附圖1至附圖7所示,給出了本專利技術扣件拆卸裝置的具體實施例,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附圖1和附圖6所示,一種可自動調節的扣件拆卸裝置10的實施例,用于對軌枕螺栓7上的螺母5進行拆卸,扣件拆卸裝置10具體包括:套筒1、浮動連接部2、轉接套筒3及柔性套4。套筒1、浮動連接部2及轉接套筒3沿軸向(如附圖1、6和7中A所示方向)依次連接成一個拆卸主體后,再由柔性套4套設在該拆卸主體的外部,并由該柔性套4對拆卸主體進行固定。套筒1的一端用于固定螺母5,另一端與浮動連接部2固定連接。轉接套筒3的一端與浮動連接部2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扣件拆卸裝置,用于對軌枕螺栓(7)上的螺母(5)進行拆卸,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浮動連接部(2)、轉接套筒(3)及柔性套(4);所述套筒(1)、浮動連接部(2)及轉接套筒(3)依次沿軸向連接并形成一個拆卸主體,所述柔性套(4)套設于該拆卸主體的外部;所述套筒(1)的一端用于固定螺母(5),另一端與浮動連接部(2)連接;所述轉接套筒(3)的一端與浮動連接部(2)連接,另一端用于與扳手固定連接;轉動扳手,依次通過所述轉接套筒(3)、浮動連接部(2)及套筒(1)傳遞扭力,并將所述螺母(5)從軌枕螺栓(7)上拆離。/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扣件拆卸裝置,用于對軌枕螺栓(7)上的螺母(5)進行拆卸,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浮動連接部(2)、轉接套筒(3)及柔性套(4);所述套筒(1)、浮動連接部(2)及轉接套筒(3)依次沿軸向連接并形成一個拆卸主體,所述柔性套(4)套設于該拆卸主體的外部;所述套筒(1)的一端用于固定螺母(5),另一端與浮動連接部(2)連接;所述轉接套筒(3)的一端與浮動連接部(2)連接,另一端用于與扳手固定連接;轉動扳手,依次通過所述轉接套筒(3)、浮動連接部(2)及套筒(1)傳遞扭力,并將所述螺母(5)從軌枕螺栓(7)上拆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扣件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沿軸向的一端開設有與所述螺母(5)的外形相配合的第一套孔(11),另一端形成有第一凹形滑槽(12);所述第一套孔(11)的孔道表面與軸向呈一定角度的夾角,以便于所述螺母(5)進入第一套孔(1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扣件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第一套孔(11)與第一凹形滑槽(12)之間的套筒(1)的外圓周表面開設有整圈的第一凹槽(13)。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扣件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動連接部(2)沿軸向的一端形成有與所述第一凹形滑槽(12)相配合的第一凸起滑臺(21),另一端形成有第二凸起滑臺(22);所述第一凸起滑臺(21)與第二凸起滑臺(22)呈一定的角度交叉,用于傳遞所述套筒(1)與轉接套筒(3)之間的扭矩。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扣件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勇黃志松劉莎雷張文唐輝王琰陳新華尹向陽
    申請(專利權)人:株洲時代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寶雞中車時代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南;4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激情| 未满十八18禁止免费无码网站| 亚洲日韩国产二区无码|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免费无码看av的网站|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麻豆|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I6| 中文无码制服丝袜人妻av|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聊天APP|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爆乳奶水无码视频 | 无码人妻熟妇AV又粗又大 | 无码乱码av天堂一区二区| 韩国免费a级作爱片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 亚洲∧v久久久无码精品 |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午夜无码性爽快影院6080| 免费A级毛片无码视频|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视频 | 性色AV无码中文AV有码VR| 蜜桃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成A毛片免费|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中文字幕乱偷无码AV先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久久精品无码av| 国产Av激情久久无码天堂| 无码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JAVA性无码HD中文| 亚洲Aⅴ在线无码播放毛片一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