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進風口和出風口可互換的分體落地式空調器,可以實現(xiàn)進風口和出風口互換,提高空調出風方向的靈活性,可以滿足用戶在舒適性方面的需求。包括有機體,所述機體的正面為面板體,側部和后部為機殼,面板體與機殼包圍而成密閉的空腔;空調器的內(nèi)腔中包括有換熱器部件、通風部件以及控制電路;通風部件包括有軸流風葉和可正反轉的電機,電機和控制電路電氣連接;空調器機體的上部和下部均設置有空氣出入口;當電機正向旋轉時,位于空調器機體上部的空氣出入口為出風口,位于空調器機體的下部的空氣出入口為進風口;當電機反向旋轉時,位于空調器機體上部的空氣出入口為進風口,位于空調器機體的下部的空氣出入口為出風口。(*該技術在2017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房間空調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進風口和出風口可互換的分體落地式空 調器。
技術介紹
通常,空調器是利用空氣冷卻器、加熱器或空氣凈化器來使房間涼爽、溫暖或空氣凈化 從而使內(nèi)部環(huán)境更適宜的設備。在這種空調器中設置有通風裝置、空氣冷卻和加熱裝置以及 空氣凈化器,所述通風裝置使空氣在室內(nèi)強制循環(huán),吸入室內(nèi)空氣,進行熱交換,或凈化空 氣,然后將空氣排到室內(nèi)。現(xiàn)有技術中,分體落地式空調器的結構為包括有柜形的機體, 所述機體的正面為面板體,側部和后部為機殼,面板體與機殼包圍而成密閉的空腔;所述空 調器的內(nèi)腔中包括有換熱器部件、通風部件、控制電路等。通風部件通常為一個離心風葉以 及與之配套的風道,所述離心風葉和風道位于機體內(nèi)腔的下部,機體下部的正面或側面,設 置有進風口;換熱器部件包括有換熱器和管路,通常位于機體上部的內(nèi)腔中,離心風葉的出 風方向朝向換熱器吹送;面板體的上部,設置有一個大出風口, 一組水平葉片和一組垂直葉 片位于出風口區(qū)域內(nèi),可調節(jié)出風的方向。傳統(tǒng)的分體落地式空調器的采用單一且固定的風 道系統(tǒng), 一般在下部進風,通過離心風葉將空氣傳送到靠上部的出風口,實現(xiàn)空氣流通和熱 交換,空調器出風的主氣流只能由柜體上方吹出,位于出風口附近區(qū)域溫差大,氣流速度快,而距離出風口較遠的地方,溫度變化較慢,因此,容易造成室內(nèi)的溫度不均勻的現(xiàn)象。尤其 在冬天,空調器吹出的熱氣向上流動,由于結構的限制,在制熱時氣流很難在短距離往下吹 到地面,室內(nèi)地面附近的區(qū)域,溫度較低,用戶會感覺不舒適,制熱量不夠。科學的方法是, 在冬天,空調器吹出的熱氣由柜體下方吹出,由低往高送。人們需要對空調器不斷地進行改 進,使空調器更能滿足不同環(huán)境的需要,更有效地調整室內(nèi)的環(huán)境溫度、濕度,使得環(huán)境溫 度、濕度更均勻。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進風口和出風口可互換的分體落地式空調器,可以實現(xiàn) 進風口和出風口互換,提高空調出風方向的靈活性,可以滿足用戶在舒適性方面的需求。 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一種進風口和出風口可互換的分體落地式空調器,包括有機體,所述機體的正面為面板 體,側部和后部為機殼,面板體與機殼包圍而成密閉的空腔;所述空調器的內(nèi)腔中包括有換 熱器部件、通風部件以及控制電路;換熱器部件包括有換熱器和管路;其中,所述通風部件 包括有軸流風葉和可正反轉的電機,所述電機和控制電路電氣連接;所述空調器機體的上部 和下部均設置有空氣出入口;當所述電機正向旋轉時,位于空調器機體上部的空氣出入口為 出風口,位于空調器機體的下部的空氣出入口為進風口;當所述電機反向旋轉時,位于空調 器機體上部的空氣出入口為進風口,位于空調器機體的下部的空氣出入口為出風口。綜上,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一種進風口和出風口可互換的分體落地式空調器,釆用軸流風葉作為送風系 統(tǒng),通過控制風葉的正反轉來實現(xiàn)氣流的可逆性。制冷時冷氣流從柜機的上部吹出,制熱時 熱氣流從柜機的下部吹出,結合冷空氣往下、熱空氣往上的空氣自然流動規(guī)律,使房間內(nèi)的 氣溫盡可能均勻,從而提高舒適性。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一種進風口和出風口可互換的分體落地式空調器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一種進風口和出風口可互換的分體落地式空調器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一種進風口和出風口可互換的分體落地式空調器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一種進風口和出風口可互換的分體落地式空調器實施例四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電機,2、軸流風葉,3、換熱器。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公開一種進風口和出風口可互換的分體落地式空調器,包括有機體,所述機體的正面為面板體,側部和后部為機殼,面板體與機殼包圍而成密閉的空腔;所述空調器的 內(nèi)腔中包括有換熱器部件、通風部件以及控制電路;換熱器部件包括有換熱器和管路;其中, 所述通風部件包括有一個或一個以上軸流風葉,和一個或一個以上可正反轉的電機,所述電 機和控制電路電氣連接;所述空調器機體的上部和下部均設置有空氣出入口;當所述電機正 向旋轉時,位于空調器機體上部的空氣出入口為出風口,位于空調器機體的下部的空氣出入 口為進風口;當所述電機反向旋轉時,位于空調器機體上部的空氣出入口為進風口,位于空 調器機體的下部的空氣出入口為出風口。所述控制電路包括有換向控制輸出模塊。實施例一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空調器,通風部件包括一個可正反轉的電機1、 一個軸流風葉2, 所述電機1安裝在軸流風葉2的上方或下方,換熱器3位于通風部件的上方或下方。 所述空調器內(nèi)腔中包括有軸流風葉座,軸流風葉2固定在軸流風葉座上。 所述換熱器3采用一段平板式的換熱器結構或兩段以上平板式的換熱器組合結構。 所述換熱器采用兩段平板式的換熱器組合成"A"形結構,以提高換熱效率。 所述換熱器3為蒸發(fā)器。實施例二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空調器,通風部件包括一個可正反轉的電機1、兩個軸流風葉2, 所述電機1安裝在兩個軸流風葉2的中間,換熱器3位于通風部件的上方或下方。實施例三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空調器,通風部件包括兩套電機和軸流風葉組合,每套電機和 軸流風葉組合包括一個可正反轉的電機1、 一個軸流風葉2。所述換熱器3位于括兩套電機和軸流風葉組合之間的位置。 所述兩套電機和軸流風葉組合采用上下對稱的安裝結構。實施例四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空調器,通風部件包括一個可正反轉的電機1、 一個軸流風葉2,所述通風部件的上方和下方均設置換熱器3。上述所列具體實現(xiàn)方式為非限制性的,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偏離本技術 范圍內(nèi),進行的各種改進和變化,均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進風口和出風口可互換的分體落地式空調器,包括有機體,所述機體的正面為面板體,側部和后部為機殼,面板體與機殼包圍而成密閉的空腔;所述空調器的內(nèi)腔中包括有換熱器部件、通風部件以及控制電路;換熱器部件包括有換熱器和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風部件包括有一個或一個以上軸流風葉,和一個或一個以上可正反轉的電機,所述電機和控制電路電氣連接;所述空調器機體的上部和下部均設置有空氣出入口;當所述電機正向旋轉時,位于空調器機體上部的空氣出入口為出風口,位于空調器機體的下部的空氣出入口為進風口;當所述電機反向旋轉時,位于空調器機體上部的空氣出入口為進風口,位于空調器機體的下部的空氣出入口為出風口。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進風口和出風口可互換的分體落地式空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電路包括有換向控制輸出模塊。3、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進風口和出風口可互換的分體落地式空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風部件包括一個可正反轉的電機(1)、 一個軸流風葉(2),所述電機(1)安裝 在軸流風葉(2)的上方或下方,換熱器(3)位于通風部件的上方或下方。4、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進風口和出風口可互換的分體落地式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調器內(nèi)腔中包括有軸流風葉座,軸流風葉(2)固定在軸流風葉座上。5、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進風口和出風口可互換的分體落地式空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換熱器(3)采用一段平板式的換熱器結構或兩段以上平板式的換熱器組合結構。6、 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進風口和出風口可互換的分體落地式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進風口和出風口可互換的分體落地式空調器,包括有機體,所述機體的正面為面板體,側部和后部為機殼,面板體與機殼包圍而成密閉的空腔;所述空調器的內(nèi)腔中包括有換熱器部件、通風部件以及控制電路;換熱器部件包括有換熱器和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風部件包括有一個或一個以上軸流風葉,和一個或一個以上可正反轉的電機,所述電機和控制電路電氣連接;所述空調器機體的上部和下部均設置有空氣出入口;當所述電機正向旋轉時,位于空調器機體上部的空氣出入口為出風口,位于空調器機體的下部的空氣出入口為進風口;當所述電機反向旋轉時,位于空調器機體上部的空氣出入口為進風口,位于空調器機體的下部的空氣出入口為出風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朱江洪,張輝,鐘明生,黃輝,王文斌,黃昌鐸,姚行,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44[中國|廣東]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