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下進風上出風全封閉小V空氣源熱泵熱水機組結構,所述下進風上出風全封閉小V空氣源熱泵熱水機組結構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安裝在所述第二部分上方,所述的上出風口設置在所述的第一部分的上端,所述的下進風口設置在所述的第二部分的底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下進風上出風全封閉小V空氣源熱泵熱水機組結構,機組運行時不受風向的影響,基礎采用下進風設計,風道合理,經過蒸發(fā)器表面風量均勻,同時可以進行廢熱回收利用,提高機組性能,冷空氣又可冷卻機組發(fā)熱電機,提高機組整體能效。(*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環(huán)保設備
,尤其涉及一種下進風上出風全封閉小V空氣源熱泵熱水機組結構。
技術介紹
傳統的空氣源熱泵熱水機組運行時要考慮風向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安裝時結構機組之間需要留有一定的距離,浪費了大量的空間,機組工作時產生的廢熱由于不能科學的回收利用,只能浪費掉,同時也導致機組的性能大大的降低。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該問題,本技術公開了一種下進風上出風全封閉小V空氣源熱泵熱水機組結構,其組成包括機組(I),所述的機組(I)包括第一部分(6)和第二部分(8),所述的第一部分(6)安裝在所述的第二部分(8)的上方;所述的第一部分(6)包括上出風口,鋼質鋁合金風葉(4),高效鋁殼散熱片電機(5),小V字型蒸發(fā)器(7),冷空氣冷卻發(fā)熱電機(10);所述的第二部分(8)包括制冷器件(9),熱空氣吸收廢熱裝置(11),下進風口(2);所述的上出風口(3)設置在所述的第一部分¢)的上端,所述的下進風口(2)設置在所述的第二部分(8)的底端。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的下進風上出風全封閉小V空氣源熱泵熱水機組結構,機組運行時不受風向的影響,機組與機組之間可以緊靠安裝,節(jié)省了安裝空間,基礎采用下進風設計,風道合理,經過蒸發(fā)器表面風量均勻,蒸發(fā)器采用小V設計,冷凝水水流程短,致使冷凝水能迅速流入接水盤,提高換熱效率,采用此結構設計可以進行廢熱回收利用,提高機組性能,冷空氣又可冷卻機組發(fā)熱電機,提高機組整體能效。附圖說明附圖I為本技術的主視圖。附圖2為本技術的內切面結構示意圖。在下文的描述中,給出了大量具體的細節(jié)以便提供對本技術更為徹底的理解。然而,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顯而易見的是,本技術可以無需一個或多個這些細節(jié)而得以實施。在其他的例子中,為了避免與本技術發(fā)生混淆,對于本領域公知的一些技術特征未進行描述。為了徹底了解本技術,將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詳細的結構。顯然,本技術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熟習的特殊細節(jié)。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詳細描述如下,然而除了這些詳細描述外,本技術還可以具有其他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作進一步的說明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圖2所示,一種下進風上出風全封閉小V空氣源熱泵熱水機組結構,其組成包括機組(I),所述的機組(I)包括第一部分(6)和第二部分(8),所述的第一部分(6)安裝在所述的第二部分(8)的上方;所述的第一部分(6)包括上出風口(3),鋼質鋁合金風葉(4),高效招殼散熱片電機(5),小V字型蒸發(fā)器(7),冷空氣冷卻發(fā)熱電機(10);所述的第二部分(8)包括制冷器件(9),熱空氣吸收廢熱裝置(11),下進風口(2);所述的上出風口(3)設置在所述的第一部 分(6)的上端,所述的下進風口(2)設置在所述的第二部分(8)的底端。本技術已經通過上述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應當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只是用于舉例和說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將本技術限制于所描述的實施例范圍內。此外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本技術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根據本技術的教導還可以做出更多種的變型和修改,這些變型和修改均落在本技術所要求保護的范圍以內。本技術的保護范圍由附屬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范圍所界定。權利要求1.一種下進風上出風全封閉小V空氣源熱泵熱水機組結構,其組成包括機組(1),所述的機組(I)包括第一部分(6)和第二部分(8),所述的第一部分(6)安裝在所述的第二部分(8)的上方。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下進風上出風全封閉小V空氣源熱泵熱水機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部分(6)包括上出風口(3),鋼質鋁合金風葉(4),高效鋁殼散熱片電機(5),小V字型蒸發(fā)器(7),冷空氣冷卻發(fā)熱電機(10)。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下進風上出風全封閉小V空氣源熱泵熱水機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部分(8)包括制冷器件(9),熱空氣吸收廢熱裝置(11),下進風口⑵。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一種下進風上出風全封閉小V空氣源熱泵熱水機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出風口(3)設置在所述的第一部分(6)的上端,所述的下進風口(2)設置在所述的第二部分(8)的底端。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下進風上出風全封閉小V空氣源熱泵熱水機組結構,所述下進風上出風全封閉小V空氣源熱泵熱水機組結構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安裝在所述第二部分上方,所述的上出風口設置在所述的第一部分的上端,所述的下進風口設置在所述的第二部分的底端。本技術的下進風上出風全封閉小V空氣源熱泵熱水機組結構,機組運行時不受風向的影響,基礎采用下進風設計,風道合理,經過蒸發(fā)器表面風量均勻,同時可以進行廢熱回收利用,提高機組性能,冷空氣又可冷卻機組發(fā)熱電機,提高機組整體能效。文檔編號F24H4/02GK202747601SQ20122029248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6月18日專利技術者李學飛, 鄔思勇, 盧克雷, 賈艷紅 申請人:江蘇西格瑪電器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下進風上出風全封閉小V空氣源熱泵熱水機組結構,其組成包括機組(1),所述的機組(1)包括第一部分(6)和第二部分(8),所述的第一部分(6)安裝在所述的第二部分(8)的上方。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李學飛,鄔思勇,盧克雷,賈艷紅,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西格瑪電器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