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板材運輸設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板材平車運輸架及平集兩用運輸車,包括:底架總成,用于承接待運輸板材;以及一對端部翻轉止擋結構,沿所述底架總成的長度方向呈間隔式設置且用于防止所述待運輸板材沿所述底架總成的寬度方向進行左右竄動。該板材平車運輸架具有操作簡單、作業效率高、可重復使用以及節約作業成本的優點。
Flat car transport frame and flat car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板材平車運輸架及平集兩用運輸車
本專利技術涉及板材運輸設備
,特別是涉及一種板材平車運輸架及平集兩用運輸車。
技術介紹
目前,中厚板類板式貨物的鐵路運輸是將板式貨物均勻擺放在平集兩用車的地板上,貨物總重心的投影落在縱、橫中心線的交叉點上。板式貨物的底部和層間均勻鋪設多件條形草支墊,采用φ10mm(毫米)的棘輪式緊固器并結合鐵線等的方式進行反又字拉纖捆綁,栓接點為車體側面的支柱槽、丁字鐵。鋼板兩外端用φ6.5mm(毫米)的盤條兜頭交叉拉牽2道,捆綁在車體側面的丁字鐵或支柱槽上。鋼板固定需要橫向捆綁和縱向兜頭拉牽,并需要在車輛棱角處增設防磨墊,操作比較繁瑣,作業效率低。然而,現有的固定中厚板的固定方式多存在以下缺陷:鋼板裝載加固用到鋼絲繩緊固器、盤條、防磨墊、條形草支墊等輔助材料,加固材料成本較高。鋼板加固作業中用到的輔助材料多為一次性耗材,不能重復使用,不利于環保。捆綁鋼板的鋼絲繩緊固器、盤條的栓接點均為車體兩側的支柱槽或丁字鐵。由于車輛編組或緊急制動時會產生巨大的慣性力,但支柱槽、丁字鐵的自身剛度、強度都很有限,所以這種慣性力經常會破壞支柱槽或是丁字鐵。
技術實現思路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板材平車運輸架及平集兩用運輸車,以至少解決現有對板材進行固定時往往存在操作繁瑣、作業效率低、加固材料多為一次性耗材,不能重復使用,不利于環保并且成本較高的技術問題之一。(二)技術方案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板材平車運輸架,包括:底架總成,用于承接待運輸板材;以及一對端部翻轉止擋結構,沿所述底架總成的長度方向呈間隔式設置且用于防止所述待運輸板材沿所述底架總成的寬度方向進行左右竄動。其中,所述底架總成包括呈相對式設置的第一短邊梁和第二短邊梁;所述底架總成還包括呈相對式設置的第一長邊梁和第二長邊梁,所述第一短邊梁、所述第一長邊梁、所述第二短邊梁以及所述第二長邊梁依次首尾連接形成閉合的框架;在所述第一長邊梁和所述第二長邊梁的內側面均構造有開口朝向所述框架的長度方向的幾何中心線的滑道。其中,一對所述端部翻轉止擋結構均包括連接軸、設置在所述連接軸的端部的滑塊,所述滑塊分別與相應側的所述滑道相適配。其中,一對所述端部翻轉止擋結構均還包括設置在所述連接軸上的橫向翻轉擋架,其中,所述橫向翻轉擋架能防止所述待運輸板材在所述第一長邊梁和所述第二長邊梁之間進行左右移動。其中,所述板材平車運輸架還包括縱向限位結構,所述縱向限位結構設置在各個所述端部翻轉止擋結構上并用于壓緊所述待運輸板材。其中,所述縱向限位結構包括螺桿,所述螺桿的第一端設置在所述橫向翻轉擋架的頂部橫梁上,所述螺桿的第二端朝遠離所述頂部橫梁的方向向下延伸;所述縱向限位結構還包括下壓板,所述下壓板套設在所述螺桿上,在所述下壓板上構造有螺紋孔,所述螺紋孔與所述螺桿相適配。其中,在所述橫向翻轉擋架的兩側的側板底部均構造有供所述連接軸穿過的通孔,其中,所述橫向翻轉擋架能繞所述連接軸由豎直位置朝所述框架的中心方向轉動至水平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長邊梁的端部沿所述第一長邊梁的長度方向呈間隔式構造有多個第一定位孔;在所述第二長邊梁的端部沿所述第二長邊梁的長度方向呈間隔式構造有多個第二定位孔,其中,各個所述第一定位孔均與相應的所述第二定位孔呈相對式設置;所述板材平車運輸架還包括擋架定位軸,所述擋架定位軸分別設置在相應側的所述橫向翻轉擋架的側端面,其中,所述擋架定位軸的一端能插入到相應的所述第一定位孔或所述第二定位孔內,另一端與所述橫向翻轉擋架的側端面相抵接。其中,在所述連接軸上構造有第一通孔,在所述橫向翻轉擋架的底部設有連接橫梁,在所述連接橫梁上構造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與所述第二通孔共同構造成組合通孔;所述板材平車運輸架還包括定位銷,所述定位銷與所述組合通孔相適配。其中,所述板材平車運輸架還包括一對翻轉立柱,一對所述翻轉立柱呈間隔式設置在所述第一長邊梁上,其中,各個所述翻轉立柱均能由豎直位置轉動至水平位置。其中,所述翻轉立柱通過轉動軸與所述第一長邊梁相鉸接,其中,在所述翻轉立柱的底部沿縱向從上至下依次呈間隔式構造有圓孔和與所述圓孔的下端相連通的矩形孔;所述轉動軸的端部構造為扁平部,上提所述轉動軸,所述扁平部能在所述圓孔內進行周向轉動,下壓所述轉動軸,所述扁平部能嵌設在所述矩形孔內并與所述矩形孔相適配。其中,在所述第一長邊梁和所述第二長邊梁上沿其長度方向呈間隔式構造有一對支撐橫梁,一對所述支撐橫梁的兩端分別與相應側的所述第一長邊梁和所述第二長邊梁相連接;在一對所述支撐橫梁相互朝向的側面上均設有翻轉立柱隔擋件。其中,在所述第一長邊梁和所述第二長邊梁的上端面均構造有柔性墊片。其中,所述板材平車運輸架還包括一對連接件,一對所述連接件均設置在所述第一長邊梁和所述第二長邊梁的下端面,各個所述連接件分別與所述第一長邊梁和所述第二長邊梁呈垂直式設置。其中,各個所述連接件均包括連接肋板,所述連接肋板設置在所述第一長邊梁和所述第二長邊梁的下端面,各個所述連接肋板分別與所述第一長邊梁和所述第二長邊梁呈垂直式設置;在所述連接肋板的下端面沿所述連接肋板的長度方向呈間隔式構造有多個開口朝下的連接孔。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二方面,還提供一種平集兩用運輸車,包括車體底板,還包括上述所述的板材平車運輸架,所述板材平車運輸架設置在所述車體底板上。其中,在所述車體底板上沿所述車體底板的寬度方向呈間隔式設有至少兩組凸起結構,每組所述凸起結構均包括沿所述車體底板的縱向呈間隔式設置的多個凸起,各個所述凸起分別與相應的所述板材平車運輸架中的連接肋板上的連接孔相適配。(三)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板材平車運輸架,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通過將該待運輸板材放置在底架總成上,然后利用沿底架總成的長度方向呈間隔式設置的一對端部翻轉止擋結構來對待運輸板材的寬度方向進行左右限位,以有效地防止該待運輸板材在底架總成上發生晃動,從而達到對待運輸板材的固定。可見,本專利技術的板材平車運輸架在對待運輸板材進行固定時,無需使用鋼絲繩緊固器、盤條、防磨墊以及條形草支墊等輔助材料,即,有效地降低了加固的成本。另外,現有技術中在對待運輸板材進行固定時,用到的輔助材料多為一次性耗材,不能重復使用,不利于環保,然而,本專利技術的板材平車運輸架則可以重復使用。此外,相較于現有技術中的捆綁待運輸板材的鋼絲繩緊固器和盤條的栓接點均為車體兩側的支柱槽或丁字鐵。由于車輛編組或緊急制動時會產生巨大的慣性力,但支柱槽、丁字鐵的自身剛度、強度都很有限,所以這種慣性力經常會破壞支柱槽或是丁字鐵。然而,本專利技術的板材平車運輸架僅僅是通過該端部翻轉止擋結構就可以完成對待運輸板材的固定,不會造成車體兩側的支柱槽或是丁字鐵發生損壞,有效地延長了車體的使用壽命。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的板材平車運輸架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的板材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板材平車運輸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架總成,用于承接待運輸板材;以及/n一對端部翻轉止擋結構,沿所述底架總成的長度方向呈間隔式設置且用于防止所述待運輸板材沿所述底架總成的寬度方向進行左右竄動。/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板材平車運輸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架總成,用于承接待運輸板材;以及
一對端部翻轉止擋結構,沿所述底架總成的長度方向呈間隔式設置且用于防止所述待運輸板材沿所述底架總成的寬度方向進行左右竄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平車運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總成包括呈相對式設置的第一短邊梁和第二短邊梁;
所述底架總成還包括呈相對式設置的第一長邊梁和第二長邊梁,所述第一短邊梁、所述第一長邊梁、所述第二短邊梁以及所述第二長邊梁依次首尾連接形成閉合的框架;
在所述第一長邊梁和所述第二長邊梁的內側面均構造有開口朝向所述框架的長度方向的幾何中心線的滑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板材平車運輸架,其特征在于,一對所述端部翻轉止擋結構均包括連接軸、設置在所述連接軸的端部的滑塊,所述滑塊分別與相應側的所述滑道相適配。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板材平車運輸架,其特征在于,一對所述端部翻轉止擋結構均還包括設置在所述連接軸上的橫向翻轉擋架,其中,所述橫向翻轉擋架能防止所述待運輸板材在所述第一長邊梁和所述第二長邊梁之間進行左右移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板材平車運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平車運輸架還包括縱向限位結構,所述縱向限位結構設置在各個所述端部翻轉止擋結構上并用于壓緊所述待運輸板材。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板材平車運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限位結構包括螺桿,所述螺桿的第一端設置在所述橫向翻轉擋架的頂部橫梁上,所述螺桿的第二端朝遠離所述頂部橫梁的方向向下延伸;
所述縱向限位結構還包括下壓板,所述下壓板套設在所述螺桿上,在所述下壓板上構造有螺紋孔,所述螺紋孔與所述螺桿相適配。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板材平車運輸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橫向翻轉擋架的兩側的側板底部均構造有供所述連接軸穿過的通孔,其中,所述橫向翻轉擋架能繞所述連接軸由豎直位置朝所述框架的中心方向轉動至水平位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板材平車運輸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長邊梁的端部沿所述第一長邊梁的長度方向呈間隔式構造有多個第一定位孔;
在所述第二長邊梁的端部沿所述第二長邊梁的長度方向呈間隔式構造有多個第二定位孔,其中,各個所述第一定位孔均與相應的所述第二定位孔呈相對式設置;
所述板材平車運輸架還包括擋架定位軸,所述擋架定位軸分別設置在相應側的所述橫向翻轉擋架的側端面,其中,所述擋架定位軸的一端能插入到相應的所述第一定位孔或所述第二定位孔內,另一端與所述橫向翻轉擋架的側端面相抵接。
9.根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勇生,董志剛,朱學洋,魯榮鑫,劉利軍,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睿力恒一物流技術股份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