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夠降低修枝機刀片驅動機構的體積,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修枝機刀片驅動結構,包括上下設置的上殼體、下殼體、驅動電機和減速機構;其中上殼體和下殼體合圍形成有容納減速機構的容納腔,上殼體設置有開口,驅動電機與上殼體連接且驅動電機的輸出端位于容納腔內;減速機構包括驅動齒輪和傳動軸,傳動軸上設置有第一傳動齒輪和第二傳動齒輪,其中第一傳動齒輪與驅動電機的輸出端相接觸,第二傳動齒輪與驅動齒輪相接觸。本申請通過兩級齒輪進行減速,降低了修枝機刀片驅動機構的體積,提高修枝機修剪效率。
A blade driving structure of pruning machin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修枝機刀片驅動結構
本技術涉及修枝機
,尤其涉及一種修枝機刀片驅動結構。
技術介紹
修枝機是利用蓄電池提供動力,通過控制裝置、電機等帶動兩個相對運動的刀片進行修剪或修整灌木等枝葉,現有電機轉速一般選擇15000r/min,若直接通過電機帶動刀片旋轉,則刀片轉速過快,不僅影響刀片質量,更會導致嚴重的安全問題;故電機需要通過減速機構減速后再與刀片連接,常用的減速方式采用行星機構因結構龐大,導致修枝機不便操作,現有技術中也有對其進行改進,因齒輪在修枝機殼體上不便于支撐,故本領域技術人員還是在于對行星機構的改動,例如中國專利文獻CN201721723993.0所公開的一種修枝機,同樣選擇行星減速的方式,其驅動機構外接刀片裝置,但這種結構也還是存在著齒輪傳動結構大的現象,例如前端安裝600mm長刀片時,驅動機構一般外形尺寸約135mm*125mm*45mm;而驅動機構體積增加后導致修枝機整體體積增大,降低操作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能夠降低修枝機刀片驅動機構的體積,本技術提供了一種修枝機刀片驅動結構,其目的在于縮小修枝機整體體積,提高修枝機修剪效率。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一種修枝機刀片驅動結構,包括上下設置的上殼體、下殼體、驅動電機和減速機構;其中上殼體和下殼體合圍形成有容納減速機構的容納腔,上殼體設置有開口,所述驅動電機與上殼體連接且驅動電機的輸出端位于容納腔內;所述減速機構包括驅動齒輪和傳動軸,傳動軸上設置有第一傳動齒輪和第二傳動齒輪,其中第一傳動齒輪與驅動電機的輸出端相接觸,第二傳動齒輪與驅動齒輪相接觸。本申請在具體實施中,上殼體與下殼體合圍后構成了驅動結構的殼體,殼體內形成有容納腔,且殼體側面還設置有開口,減速機構放置在容納腔內,刀片裝置通過殼體側面的開口于減速裝置連接;在本申請中驅動電機安裝在上殼體上,其中上殼體一體設置有開口,在開口邊緣還設置有連接孔,通過螺栓組件穿過連接孔將驅動電機與上殼體緊固在一起,驅動電機的輸出端位于殼體的容納腔內,輸出端通過鍵連接或其它常規方式連接有輸出齒輪;本申請中減速機構包括驅動齒輪和傳動軸,驅動齒輪通過第一連接軸固定在上殼體與下殼體之間的容納腔內,其中第一連接軸兩端分別與上殼體和下殼體抵接,第一連接軸上套裝有驅動齒輪和刀片裝置,且驅動齒輪與刀片裝置皆與第一連接軸轉動連接;傳動軸為中空結構,傳動軸上一體設置有第一傳動齒輪和第二傳動齒輪,本申請中容納腔內還設置有第二連接軸,第二連接軸的兩端也與上殼體和下殼體抵接,傳動軸套裝在第二連接軸上,與第二連接軸轉動連接;第一傳動齒輪與驅動電機輸出端的輸出齒輪相嚙合,第二傳動齒輪與驅動齒輪相嚙合。當驅動電機在電源的帶動下轉動時,通過相嚙合的輸出齒輪與第一傳動齒輪進行第一次減速,然后通過相嚙合的第二傳動齒輪與驅動齒輪進行第二次減速,最后通過刀片裝置輸出,本申請通過兩級齒輪進行減速,降低了修枝機刀片驅動機構的體積,提高修枝機修剪效率。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一種修枝機刀片驅動結構裝配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一種修枝機刀片驅動結構分解示意圖;圖中:1上殼體、101開口、102蓋板、2下殼體、3驅動電機、401驅動齒輪、402第一傳動齒輪、403第二傳動齒輪、5限位裝置、6刀片裝置。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申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本技術在具體使用中,如圖1-2所示,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一種修枝機刀片驅動結構,包括上下設置的上殼體1、下殼體2、驅動電機3和減速機構;其中上殼體1和下殼體2合圍形成有容納減速機構的容納腔,上殼體1設置有開口101,所述驅動電機3與上殼體1連接且驅動電機3的輸出端位于容納腔內;所述減速機構包括驅動齒輪401和傳動軸,傳動軸上設置有第一傳動齒輪402和第二傳動齒輪403,其中第一傳動齒輪402與驅動電機3的輸出端相接觸,第二傳動齒輪403與驅動齒輪401相接觸。本申請中,驅動電機3的電源可以選擇市電或者選擇蓄電池供電,其供電方式與現有修枝機的電機供電方式相同,不是本申請的保護點,故不做詳細描述;當驅動電機3在電源的帶動下轉動時,通過相嚙合的輸出齒輪與第一傳動齒輪402進行第一次減速,然后通過相嚙合的第二傳動齒輪403與驅動齒輪401進行第二次減速,最后通過刀片裝置6輸出,本申請通過兩級齒輪進行減速,降低了修枝機刀片驅動機構的體積,提高修枝機修剪效率。本申請在具體實施中,同樣以安裝600mm長刀片的刀片裝置6為例,本申請驅動機構的外形尺寸為97mm*64mm*35mm;極大的降低了驅動機構的體積,縮小修枝機整體體積,提高修枝機修剪效率。在本申請中第一傳動齒輪402與第二傳動齒輪403上下設置,同時驅動電機3也設置在驅動齒輪401的上方,不僅結構上更加緊湊,降低整體體積;將驅動電機3設置在驅動齒輪401的上方,還有利于調整修枝機的重心位置,便于操作。進一步地,在本申請中,為了提高減速機構的壽命,各個轉動部分均設置有潤滑油或者潤滑脂,為了防止潤滑油飛濺,影響刀片切割,在本申請中下殼體2上一體有擋油板。進一步地,本申請中上殼體1延伸設置有蓋板102,其中延伸方向與刀片裝置6的安裝方向一致,對刀片起到保護作用,并且也能防止修剪后的枝葉飛濺,保護操作者視野的清晰遼闊,提高操作的安全性。進一步地,為了便于驅動裝置與修枝機殼體連接,在本申請中上殼體1和/或下殼體2設置有限位裝置5,其中限位裝置5可以是凸起或者凸臺,通過在修枝機殼體上設置相應的凹陷,以便于本申請驅動裝置的安裝。盡管上文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給予了詳細描述和說明,但是應該指明的是,我們可以依據本技術的構想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各種等效改變和修改,其所產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說明書及附圖所涵蓋的精神時,均應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修枝機刀片驅動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設置的上殼體(1)、下殼體(2)、驅動電機(3)和減速機構;其中上殼體(1)和下殼體(2)合圍形成有容納減速機構的容納腔,上殼體(1)設置有開口(101),所述驅動電機(3)與上殼體(1)連接且驅動電機(3)的輸出端位于容納腔內;所述減速機構包括驅動齒輪(401)和傳動軸,傳動軸上設置有第一傳動齒輪(402)和第二傳動齒輪(403),其中第一傳動齒輪(402)與驅動電機(3)的輸出端相接觸,第二傳動齒輪(403)與驅動齒輪(401)相接觸。/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修枝機刀片驅動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設置的上殼體(1)、下殼體(2)、驅動電機(3)和減速機構;其中上殼體(1)和下殼體(2)合圍形成有容納減速機構的容納腔,上殼體(1)設置有開口(101),所述驅動電機(3)與上殼體(1)連接且驅動電機(3)的輸出端位于容納腔內;所述減速機構包括驅動齒輪(401)和傳動軸,傳動軸上設置有第一傳動齒輪(402)和第二傳動齒輪(403),其中第一傳動齒輪(402)與驅動電機(3)的輸出端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熊曉華,宋軍,樊懷斌,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大江動力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重慶;50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