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帶防護結構的配電箱,包括底座、L型組件和抽風機,所述底座的底部設置有防水墊,所述底座頂部的內側開設有兩個滑槽,每個滑槽的內側滑動設有兩個滑塊,每個滑塊的頂部皆設有L型組件,位于同一個滑槽內的兩個滑塊相互遠離的一側均設有與底座頂部固定安裝的第二固定塊,所述第二固定塊上水平螺紋套裝有第一螺桿,位于同一個水平直線的兩個第一螺桿相互靠近的一側設置有與L型組件緊密接觸的防滑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已解決現有的配電箱防護安全問題。
A distribution box with protective structur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帶防護結構的配電箱
本技術涉及配電箱
,尤其涉及一種帶防護結構的配電箱。
技術介紹
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人口越來越多,對用電量需求越來越大,各個家庭的電器設備越來越多樣化,以及工地現在推出的安全施工方面,都離不開電箱的使用,配電箱現已廣泛用于各種地方,配電箱的用途:合理的分配電能,方便對電路的開合操作,有較高的安全防護等級,能直觀的顯示電路的導通狀態,特別是在建筑工地上,對配電箱的使用操作不規范,對配電箱的保護能力比較差,采用的措施不夠全面,一些品質較差的建筑工地用配電箱,經常性出現漏電,跳閘,電線亂接亂拉,進水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嚴重影響了現在的工人的人身安全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問題,本技術提出一種帶防護結構的配電箱,已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提出的現有的電箱防護結構出現的缺點。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本技術提出一種帶防護結構的配電箱,包括底座、L型組件和抽風機,所述底座的底部設置有防水墊,所述底座頂部的內側開設有兩個滑槽,每個滑槽的內側滑動設有兩個滑塊,每個滑塊的頂部皆設有L型組件,位于同一個滑槽內的兩個滑塊相互遠離的一側均設有與底座頂部固定安裝的第二固定塊,所述第二固定塊上水平螺紋套裝有第一螺桿,位于同一個水平直線的兩個第一螺桿相互靠近的一側設置有與L型組件緊密接觸的防滑墊,四個L型組件的內側共同放置有同一個電箱外殼,位于所述電箱外殼的內側設有電箱內殼,所述電箱內殼內側的頂部設置有感溫器,所述電箱外殼的頂部安裝有抽風機,所述電箱外殼的底部設置有第一進線口,所述第一進線口的一側設置有接地片,所述電箱內殼的內側設置有第一把手,該第一把手的兩側設置有噴繪在電箱內殼上的熒光標志,底座頂部的兩側設置有第一支撐桿,該第一支撐桿的兩側分別設有與底座頂部固定安裝的固定支架,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上方設置有緊固手柄,該緊固手柄的頂部設有第二支撐桿,兩個第二支撐桿的頂端設置有同一個工棚,工棚的頂端設置有避雷針。優選的,所述第二固定塊內部設置有螺紋與第一螺桿相互嚙合。優選的,所述電箱外殼的兩側接設置有兩組第二把手。優選的,所述電箱外殼底部的中間位置處設有第一進線口,所述電箱外殼與所述L型組件連接處安裝有多組第一墊塊。優選的,所述電箱內殼的底部設置有第二進線口,該第二進線口的外側設置有保護套。優選的,所述電箱內殼的兩側皆設置有兩組第一固定塊,所述電箱內殼底部靠近第一進線口的兩側設置有第二螺桿,所述電箱內殼的內側設置有多組透明窗。優選的,接地片的上端設置有接地口,該接地口與第二螺桿嚙合。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技術一種帶防護結構的配電箱,通過底座、防水墊、滑槽、滑塊、感溫器、工棚、避雷針、接地和第二螺絲共同配合使用,當下雨時,工棚可以遮雨,可以進一步的控制水進入電箱,底座設置有防水墊,避免水滲入電箱內部,保護安全,當溫度過高時,感溫器會和抽風機相互配合抽出熱風,通過L型組件和第二螺桿共同控制電箱,電箱分為電箱內殼,電箱外殼,最大限度的穩固電箱,使其無論什么情況,都會固定在底座上,安裝避雷針,有效的防護電擊,設置有接地,更好的控制配電箱使用的安全性能,進線口處設置有保護套,放置線纜破皮,漏電等情況,本技術經濟實用,最大限度的保護了工人們的人身安全問題。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一種帶防護結構的配電箱的主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一種帶防護結構的配電箱的電箱底部平面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一種帶防護結構的配電箱的接地片立體示意圖。圖中:1底座、2滑槽、3固定支架、4第一墊塊、6感溫器、7抽風機、8避雷針、9工棚、10第一固定塊、11緊固手柄、12第一把手、13第一支撐桿、14第二支撐桿、15第一螺桿、16防滑墊、17第一進線口、18第二進線口、19保護套、20第二螺桿、21透明窗、22接地口、23接地片、24第二把手、25熒光標志、26滑塊、27防水墊、28L型組件、29第二固定塊、30電箱外殼、31電箱內殼。具體實施方式為了加深對本技術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述,本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保護范圍的限定。根據圖1-3所示,本實施例提出了一種帶防護結構的配電箱,包括底座1、L型組件28和抽風機7,底座1的底部設置有防水墊27,底座1頂部的內側開設有兩個滑槽2,每個滑槽2的內側滑動設有兩個滑塊26,每個滑塊26的頂部皆設有L型組件28,位于同一個滑槽2內的兩個滑塊26相互遠離的一側均設有與底座1頂部固定安裝的第二固定塊29,第二固定塊29上水平螺紋套裝有第一螺桿15,位于同一個水平直線的兩個第一螺桿15相互靠近的一側設置有與L型組件28緊密接觸的防滑墊16,四個L型組件28的內側共同放置有同一個電箱外殼30,位于電箱外殼30的內側設有電箱內殼31,電箱內殼31內側的頂部設置有感溫器6,電箱外殼30的頂部安裝有抽風機7,電箱外殼30的底部設置有第一進線口17,第一進線口17的一側設置有接地片23,電箱內殼31的內側設置有第一把手12,該第一把手12的兩側設置有噴繪在電箱內殼31上的熒光標志25,底座1頂部的兩側設置有第一支撐桿13,該第一支撐桿13的兩側分別設有與底座1頂部固定安裝的固定支架3,第一支撐桿13的上方設置有緊固手柄11,該緊固手柄11的頂部設有第二支撐桿14,兩個第二支撐桿14的頂端設置有同一個工棚9,工棚9的頂端設置有避雷針8,第二固定塊29內部設置有螺紋與第一螺桿15相互嚙合,電箱外殼30的兩側接設置有兩組第二把手24,電箱外殼30底部的中間位置處設有第一進線口17,電箱外殼30與L型組件28連接處安裝有多組第一墊塊4,電箱內殼31的底部設置有第二進線口18,該第二進線口18的外側設置有保護套19,電箱內殼31的兩側皆設置有兩組第一固定塊10,電箱內殼31底部靠近第一進線口17的兩側設置有第二螺桿20,電箱內殼31的內側設置有多組透明窗21,接地片23的上端設置有接地口22,該接地口22與第二螺桿20嚙合。工作原理:在本裝置中,當下雨時,工棚9會在第一支撐桿13和第二支撐桿14的作用下撐起工棚9,第一支撐桿13和第二支撐桿14,通過緊固手柄11連接,控制其穩定,第一支撐桿13下方有固定支架3,固定支架3與底座1固定連接在一起,起到穩定作用,遮擋雨水進入電箱,電箱外殼30的底部有接地口22和接地片23,工棚9頂部有避雷針8,可以防護其漏電和電擊,底座1底部有防水墊27,可以防止電箱受潮,進而影響用電;當電箱受外力影響時,通過第二固定塊29、第一螺桿15和防滑墊16控制電箱的穩定性,電箱兩側均設置有第二固定塊29,第二固定塊29與底座1焊接在一起,第一螺桿15通過第二固定塊29內部的螺紋,加緊電箱外殼30,使其固定,電箱內殼31與電箱外殼30通過第一固定塊10連接在一起,電箱外殼30與L型組件28,兩側接觸部分均勻的設置有第一墊塊4,使其電箱外殼30受力均勻,這樣共同起到穩定電箱的作用,當電箱溫度過高時,感溫器6,會提示溫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帶防護結構的配電箱,包括底座(1)、L型組件(28)和抽風機(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設置有防水墊(27),所述底座(1)頂部的內側開設有兩個滑槽(2),每個滑槽(2)的內側滑動設有兩個滑塊(26),每個滑塊(26)的頂部皆設有L型組件(28),位于同一個滑槽(2)內的兩個滑塊(26)相互遠離的一側均設有與底座(1)頂部固定安裝的第二固定塊(29),所述第二固定塊(29)上水平螺紋套裝有第一螺桿(15),位于同一個水平直線的兩個第一螺桿(15)相互靠近的一側設置有與L型組件(28)緊密接觸的防滑墊(16),四個L型組件(28)的內側共同放置有同一個電箱外殼(30),位于所述電箱外殼(30)的內側設有電箱內殼(31),所述電箱內殼(31)內側的頂部設置有感溫器(6),所述電箱外殼(30)的頂部安裝有抽風機(7),所述電箱外殼(30)的底部設置有第一進線口(17),所述第一進線口(17)的一側設置有接地片(23),所述電箱內殼(31)的內側設置有第一把手(12),該第一把手(12)的兩側設置有噴繪在電箱內殼(31)上的熒光標志(25),底座(1)頂部的兩側設置有第一支撐桿(13),該第一支撐桿(13)的兩側分別設有與底座(1)頂部固定安裝的固定支架(3),所述第一支撐桿(13)的上方設置有緊固手柄(11),該緊固手柄(11)的頂部設有第二支撐桿(14),兩個第二支撐桿(14)的頂端設置有同一個工棚(9),工棚(9)的頂端設置有避雷針(8)。/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帶防護結構的配電箱,包括底座(1)、L型組件(28)和抽風機(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設置有防水墊(27),所述底座(1)頂部的內側開設有兩個滑槽(2),每個滑槽(2)的內側滑動設有兩個滑塊(26),每個滑塊(26)的頂部皆設有L型組件(28),位于同一個滑槽(2)內的兩個滑塊(26)相互遠離的一側均設有與底座(1)頂部固定安裝的第二固定塊(29),所述第二固定塊(29)上水平螺紋套裝有第一螺桿(15),位于同一個水平直線的兩個第一螺桿(15)相互靠近的一側設置有與L型組件(28)緊密接觸的防滑墊(16),四個L型組件(28)的內側共同放置有同一個電箱外殼(30),位于所述電箱外殼(30)的內側設有電箱內殼(31),所述電箱內殼(31)內側的頂部設置有感溫器(6),所述電箱外殼(30)的頂部安裝有抽風機(7),所述電箱外殼(30)的底部設置有第一進線口(17),所述第一進線口(17)的一側設置有接地片(23),所述電箱內殼(31)的內側設置有第一把手(12),該第一把手(12)的兩側設置有噴繪在電箱內殼(31)上的熒光標志(25),底座(1)頂部的兩側設置有第一支撐桿(13),該第一支撐桿(13)的兩側分別設有與底座(1)頂部固定安裝的固定支架(3),所述第一支撐桿(13)的上方設置有緊固手柄(11),該緊固手柄(11)的頂部設有第二支撐桿(14),兩個第二支撐...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永有,
申請(專利權)人:福州永虹電力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