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熱風干燥器,包括爐膛、進出風口,出煙口,所述干燥器具有多層直徑不同的環形風道,外層風道內層壁8下部與第二層風道下端相通,第二層風道的內層壁為爐膛內壁,第二層風道上端一周通過金屬管和第三風道的底端相通,第三環形風道的上端一周通過金屬管和最內層的風道上端相通,內層風道的底部和出風管相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體積小,結構簡單,成本低且使用方便。(*該技術在201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干燥設備,主要涉及一種對物質干燥的熱風干燥器。目前對物質干燥的方式主要有紅外線干燥裝置(即電加熱裝置),暖氣干燥裝置(即鍋爐供熱干燥裝置),熱風干燥裝置(熱風爐供熱)。采用紅外線干燥裝置由于電價高,企業生產成本較高,干燥效率低;暖氣干燥裝置采用的鍋爐及其配套設備價格高,燃煤量大、污染大;熱風爐雖然干燥效率高,但設備體積大,價格昂貴,大多數中小型私營、個體企業不愿使用。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體積小,結構簡單,成本低且使用方便的熱風干燥器。本技術的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它包括爐膛、爐條、落渣口及帶有法蘭盤的進風口、出風口和出煙口,所述干燥器具有多層直徑不同的環型風道,外層風道的外壁層為干燥器殼體,進風口設置在外層風道一側的上部,外層風道的內層壁的下部和第二層環形風道下端相通,第二層風道的內層壁為爐膛內壁,第二層環形風道上端一周通過金屬管和第三層環形風道的底端相通,外層環形風道的內層壁和第三層環形風道的外層壁形成煙道通出煙口,第三層環形風道的上端一周通過金屬管和最內層風道的上端相通,內層風道的底部呈園弧形封頭位于爐膛正上方,內層風道的底部和出風管相通,內層風道的外層壁與第三層風道的外層壁形成煙道通出煙口。在與進風口相對的外層環形風道的底部一側設置一安全口,以避免爐內壓力過高。由上所述,本技術由于多層直徑不同的環形風道通過金屬管有序地聯通起來,形成相互隔絕的空氣和煙氣通道,使空氣能在與煙氣隔絕的情況下按設計的路程流動,空氣在流動的同時被金屬壁逐級預熱后加熱。由于涼風在干燥器中變為熱風的行程長,與金屬壁接觸面積大,熱量交換充分,使得出口風溫均勻且易控制,依風量大小和燃料使用多少控制出風溫在50℃-280℃之間;因外層環形風道的低溫空氣的隔熱作用,使熱風干燥器的金屬外壁溫度較低(一般不超過30℃)減少了熱能損失;由于干燥器的環形風道由內外兩層金屬材料制成,其熱傳遞速度快,熱能轉換效率高,氣溫能快速升高;干燥器采用立式結構,占地少,一般不超過一平方米,重量輕,制造成本低,熱風清潔,適用于各類涂布、復合、印刷生產線,以及食品、醫藥、建材、耐火材料等需要烘干和風干的企業。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空氣及煙氣流程示意圖。圖中所示本技術為立式結構包括爐膛、爐條15、落渣口11,燃料口10,帶有法蘭盤的進風口1、出風口8及出煙口12,所述干燥器具有多層直徑不同的環形風道,環形風道由內外兩層金屬材料制成,由外向內依次為外層風道2,第二層風道3,第三層風道4,內層風道5,外層風道2的外層壁為干燥器的殼體,進風口1設置在外層風道2一側的上部,外層風道2的內層壁下方與第二層環形風道3下端相通,第二層風道3的內層壁為爐膛內壁,爐膛內壁一周設置有耐火襯16。第二層環形風道3上端的一周通過金屬管13和第三層環形風道4的底端相通,外層環形風道2的內層壁和第三層環形風道4的外層壁之間形成煙道17通出煙口12;第三層環形風道4的上端一周通過金屬管14和最內層的風道5上端連通,內層風道5的底部為圓弧形封頭6,其位于爐膛的正上方,內層風道5的底部與為出風管7相通;在內層風道5的外層壁與第三層風道4的外層壁之間形成煙道17通出煙口12。出風管7與出風口8連通,在與進風口1相對的外層風道2的底部一側設置一安全口9。當熱風干燥器2工作時,涼風沿圖2所示的流程箭頭18流動,涼風由進風口1進入外層金屬環形風道2,經其內壁預熱后通過其內層壁的底部進入到第二層環形風道3中預熱,然后經過其上端一周的金屬管13進入第三層環形風道4中預熱,后經過其上端一周的金屬管14進入最內層環形風道5中預熱,經內層風道5底部的封頭6加熱后,風溫升到最高,由出風管7送到出風口8,即可進入指定區域進行干燥。如圖2所示,燃料在爐膛燃燒時,生產的煙氣沿圖中流程箭頭19由煙道17通過煙囪排出,同時余熱通過煙道周邊的金屬壁將風道中的空氣預熱。權利要求1.一種熱風干燥器,包括爐膛、爐條(15)、落渣口(11),帶有法蘭盤的進風口(1)、出風口(8)及出煙口(12),其特征在于具有多層直徑不同的由內外兩層金屬材料構成的環形風道,外層風道(2)的外層壁為殼體,進風口(1)設置在外層風道(2)一側的上部,外層風道(2)的內層壁下方與第二層環形風道(3)下端相通,第二層風道(3)的內層壁為爐膛內壁,第二層環形風道(3)上端的一周通過金屬管(13)和第三層環形風道(4)的底端相通,外層環形風道(2)的內層壁和第三層環形風道(4)的外層壁之間形成煙道(17)通出煙口(12),第三層環形風道(4)的上端一周通過金屬管(14)和最內層的風道(5)的上端連通,內層風道(5)的底部為圓弧形封頭(6),其位于爐膛的正上方,內層風道(5)的底部和出風管(7)相通,在內層風道(5)的外層壁與第三層風道(4)的外層壁之間形成煙道(17)通過煙口(1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風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在與進風口(1)相對的外層環形風道(2)的底部一側設置一安全口(9)。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熱風干燥器,包括爐膛、進出風口,出煙口,所述干燥器具有多層直徑不同的環形風道,外層風道內層壁8下部與第二層風道下端相通,第二層風道的內層壁為爐膛內壁,第二層風道上端一周通過金屬管和第三風道的底端相通,第三環形風道的上端一周通過金屬管和最內層的風道上端相通,內層風道的底部和出風管相通,本技術體積小,結構簡單,成本低且使用方便。文檔編號F24H3/08GK2463751SQ01201529公開日2001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01年1月18日 優先權日2001年1月18日專利技術者楊民, 曹學斌, 許博偉 申請人:偃師市博達工貿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熱風干燥器,包括爐膛、爐條(15)、落渣口(11),帶有法蘭盤的進風口(1)、出風口(8)及出煙口(12),其特征在于:具有多層直徑不同的由內外兩層金屬材料構成的環形風道,外層風道(2)的外層壁為殼體,進風口(1)設置在外層風道(2)一側的上部,外層風道(2)的內層壁下方與第二層環形風道(3)下端相通,第二層風道(3)的內層壁為爐膛內壁,第二層環形風道(3)上端的一周通過金屬管(13)和第三層環形風道(4)的底端相通,外層環形風道(2)的內層壁和第三層環形風道(4)的外層壁之間形成煙道(17)通出煙口(12),第三層環形風道(4)的上端一周通過金屬管(14)和最內層的風道(5)的上端連通,內層風道(5)的底部為圓弧形封頭(6),其位于爐膛的正上方,內層風道(5)的底部和出風管(7)相通,在內層風道(5)的外層壁與第三層風道(4)的外層壁之間形成煙道(17)通過煙口(12)。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民,曹學斌,許博偉,
申請(專利權)人:偃師市博達工貿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41[中國|河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