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3D建筑打印頭的水平行走裝置,包括行走平臺和兩個支撐體,行走平臺底面設行走輪,支撐體頂面設有導軌,行走平臺底面還設有電機,電機位于兩個支撐體之間,電機的兩側設有兩個齒輪,支撐體上安裝有多個固定座,兩排固定座分別與各自的一個齒條連接,兩個齒條分別與一個齒輪嚙合,兩個齒輪轉動時沿各自齒條長度方向的移動速度相同,使行走平臺能夠沿兩個導軌水平移動,所有固定座均通過各自的螺栓擰設在支撐體的側壁上,支撐體的側壁上沿豎直方向開設有多個用于擰設螺栓的螺孔,使所有固定座的位置均能沿豎直方向進行調節,以便于齒條進行找正,從而保證運動的水平度和傳動精度,保證3D建筑打印的質量。
A horizontal walking device for 3D printing head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3D建筑打印頭的水平行走裝置
本技術涉及3D建筑打印頭行走裝置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3D建筑打印頭的水平行走裝置。
技術介紹
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通常是采用數字技術材料打印機來實現的,在打印的過程中,由3D打印頭負責對物料直接進行打印成型。在3D建筑打印中,而為了打印成具有不同外形的建筑,需要3D建筑打印頭在打印的過程中能夠實現X、Y、Z三個垂直坐標軸向的移動,并且保證足夠的精度。目前,3D建筑打印頭的水平行走和豎直提升通常分別采用獨立的設備,先將3D建筑打印頭放置在3D建筑打印平臺上,由水平行走裝置帶動其沿水平的X軸方向和Y軸方向行走,再由提升裝置帶動3D建筑打印平臺沿Z軸方向升降運動?,F有的3D建筑打印頭水平行走裝置,通常采用鏈條和鏈輪的鏈傳動配合驅動打印平臺行走,但3D建筑打印頭的水平行走距離一般較長,導致鏈傳動的傳動精度下降,在較長的距離中也難以保證運動方向的水平度,使3D建筑打印頭難以在長距離水平行走中保持平穩、精確的運動狀態,導致3D建筑打印的質量降低,難以滿足3D建筑打印高質量并且大型化的發展趨勢。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現有的3D建筑打印頭行走裝置難以保證3D建筑打印頭長距離平穩、精確行走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用于3D建筑打印頭的水平行走裝置。本技術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3D建筑打印頭的水平行走裝置,包括一個用于放置打印頭的行走平臺、以及兩個用于配合放置并供行走平臺水平移動的支撐體,兩個支撐體沿長度方向并列平行設置,行走平臺位于兩個支撐體上方,行走平臺的底面兩側分別設有一組行走輪,兩個支撐體的頂面均沿其長度方向設有一個導軌,兩個導軌均水平設置且高度相同,用于分別供各自的一組行走輪滾動;行走平臺底部安裝有一個電機,電機位于兩個支撐體之間,電機朝向兩個支撐體的兩側分別通過聯軸器連接有一個傳動軸,兩個傳動軸均為水平設置且軸線重合,行走平臺的底面連接有兩塊立板,兩個傳動軸分別貫穿各自的一個立板,并通過立板上安裝的軸承座和軸承進行支撐;兩個傳動軸貫穿立板的一端均套裝有一個齒輪,兩個支撐體相對的側壁上均連接有多個固定座,同一個支撐體上的多個固定座沿支撐體的長度方向成排設置,兩排固定座分別與各自的一個齒條連接,兩個齒條均沿支撐體的長度方向設置并與各自的一個齒輪嚙合,兩個齒輪轉動時沿各自齒條長度方向的移動速度相同,使行走平臺能夠沿兩個導軌水平移動;所有固定座均通過各自的螺栓擰設在支撐體的側壁上,支撐體的側壁上沿豎直方向開設有多個用于擰設螺栓的螺孔,使所有固定座的位置均能沿豎直方向進行調節,以便于齒條進行找正。優選的,所述支撐體為矩形體焊接框架結構。優選的,所述行走平臺為矩形平板結構,行走平臺的底面四角均通過螺栓連接有一個行走輪,行走輪的外圓周上開設有與導軌匹配的凹槽。優選的,兩個立板的中部均與同一個電機安裝板連接,所述電機固定在電機安裝板上。優選的,兩個立板的底部均與同一個底板連接,以便于兩個立板對傳動軸進行定位。優選的,行走平臺的底面還連接有加強筋板,加強筋板與兩個立板均固定連接。優選的,兩個齒輪的尺寸相同,兩個齒條的尺寸也相同。優選的,兩個齒條的齒面均朝下設置,齒條與多個固定座均通過螺栓連接。優選的,兩排固定座的數量相同,同一排中任意相鄰兩個固定座之間的水平距離均相等。優選的,支撐體的側壁上沿豎直方向的相鄰兩個螺孔邊沿之間的距離不大于5厘米。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提供的用于3D建筑打印頭的水平行走裝置,將傳動方式由現有采用的鏈傳動改為了傳動精度更高的齒輪齒條配合傳動,并且是在電機的兩側各設置了一個組齒輪齒條傳動,使兩組輪齒條傳動能夠具有相同的運動速度,并且兩側的齒條都是通過多個固定座與支撐體連接,而所有固定座都是通過螺栓擰設在支撐體上,支撐體上預先沿豎直方向開設了多個螺孔,使所有固定座的豎直位置都能夠進行調節,所以在初始安裝以及后續的使用過程中,都能夠方便的對齒條進行找正,即使支撐體發生變形、或者發生地面不平等各種不利情況,本技術也能在較長的運動距離中保證齒條的水平度和傳動精度,保證3D建筑打印的質量,滿足3D建筑打印高質量并且大型化的發展趨勢。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主視示意圖;圖2為圖1的俯視示意圖,圖中對行走輪、電機、聯軸器、傳動軸和齒輪采用透視視角示出;圖3為圖1中A處的放大示意圖。圖中標記:1、打印頭,2、行走平臺,3、支撐體,4、行走輪,5、導軌,6、電機,7、聯軸器,8、傳動軸,9、立板,10、軸承座,11、軸承,12、齒輪,13、齒條,14、固定座,15、電機安裝板,16、底板,17、加強筋板。具體實施方式參見附圖,具體實施方式如下:一種用于3D建筑打印頭的水平行走裝置,包括一個用于放置打印頭1的行走平臺2、以及兩個用于配合放置并供行走平臺2水平移動的支撐體3,兩個支撐體3均為矩形體焊接框架結構,兩個支撐體3沿長度方向并列平行設置,行走平臺2位于兩個支撐體3上方,行走平臺2為矩形平板結構,行走平臺2的底面四角均通過螺栓連接有一個行走輪4,兩個支撐體3的頂面均沿其長度方向設有一個導軌5,兩個導軌5均水平設置且高度相同,行走輪4的外圓周上開設有與導軌5匹配的凹槽,行走輪4壓設在導軌5上并能沿導軌5滾動。行走平臺2底部安裝有一個電機6,電機6位于兩個支撐體3之間,兩個立板9的中部均與同一個電機安裝板15連接,電機6固定在電機安裝板15上,電機6朝向兩個支撐體3的兩側分別通過聯軸器7連接有一個傳動軸8,兩個傳動軸8均為水平設置且軸線重合,行走平臺2的底面連接有兩塊立板9,兩個傳動軸8分別貫穿各自的一個立板9,并通過立板9上安裝的軸承座10和軸承11進行支撐,兩個立板9的底部均與同一個底板16連接,以便于兩個立板9對傳動軸8進行定位,行走平臺2的底面還連接有加強筋板17,加強筋板17與兩個立板9均固定連接,進一步提升了裝置的強度。兩個傳動軸8貫穿立板9的一端均套裝有一個齒輪12,兩個支撐體3相對的側壁上均連接有多個固定座14,同一個支撐體3上的多個固定座14沿支撐體3的長度方向成排設置,兩排固定座14分別與各自的一個齒條13連接,兩個齒條13均沿支撐體3的長度方向設置并與各自的一個齒輪12嚙合,兩個齒輪12的尺寸相同,兩個齒條13的尺寸也相同,所以兩個齒輪12轉動時沿各自齒條13長度方向的移動速度相同,使行走平臺2能夠沿兩個導軌5水平移動。兩個齒條13的齒面均朝下設置,齒條13與多個固定座14均通過螺栓連接,兩排固定座14的數量相同,同一排中任意相鄰兩個固定座14之間的水平距離均相等,且所有固定座14均通過各自的螺栓擰設在支撐體3的側壁上,支撐體3的側壁上沿豎直方向開設有多個用于擰設螺栓的螺孔,支撐體3的側壁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用于3D建筑打印頭的水平行走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用于放置打印頭(1)的行走平臺(2)、以及兩個用于配合放置并供行走平臺(2)水平移動的支撐體(3),兩個支撐體(3)沿長度方向并列平行設置,行走平臺(2)位于兩個支撐體(3)上方,行走平臺(2)的底面兩側分別設有一組行走輪(4),兩個支撐體(3)的頂面均沿其長度方向設有一個導軌(5),兩個導軌(5)均水平設置且高度相同,用于分別供各自的一組行走輪(4)滾動;/n行走平臺(2)底部安裝有一個電機(6),電機(6)位于兩個支撐體(3)之間,電機(6)朝向兩個支撐體(3)的兩側分別通過聯軸器(7)連接有一個傳動軸(8),兩個傳動軸(8)均為水平設置且軸線重合,行走平臺(2)的底面連接有兩塊立板(9),兩個傳動軸(8)分別貫穿各自的一個立板(9),并通過立板(9)上安裝的軸承座(10)和軸承(11)進行支撐;/n兩個傳動軸(8)貫穿立板(9)的一端均套裝有一個齒輪(12),兩個支撐體(3)相對的側壁上均連接有多個固定座(14),同一個支撐體(3)上的多個固定座(14)沿支撐體(3)的長度方向成排設置,兩排固定座(14)分別與各自的一個齒條(13)連接,兩個齒條(13)均沿支撐體(3)的長度方向設置并與各自的一個齒輪(12)嚙合,兩個齒輪(12)轉動時沿各自齒條(13)長度方向的移動速度相同,使行走平臺(2)能夠沿兩個導軌(5)水平移動;/n所有固定座(14)均通過各自的螺栓擰設在支撐體(3)的側壁上,支撐體(3)的側壁上沿豎直方向開設有多個用于擰設螺栓的螺孔,使所有固定座(14)的位置均能沿豎直方向進行調節,以便于齒條(13)進行找正。/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3D建筑打印頭的水平行走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用于放置打印頭(1)的行走平臺(2)、以及兩個用于配合放置并供行走平臺(2)水平移動的支撐體(3),兩個支撐體(3)沿長度方向并列平行設置,行走平臺(2)位于兩個支撐體(3)上方,行走平臺(2)的底面兩側分別設有一組行走輪(4),兩個支撐體(3)的頂面均沿其長度方向設有一個導軌(5),兩個導軌(5)均水平設置且高度相同,用于分別供各自的一組行走輪(4)滾動;
行走平臺(2)底部安裝有一個電機(6),電機(6)位于兩個支撐體(3)之間,電機(6)朝向兩個支撐體(3)的兩側分別通過聯軸器(7)連接有一個傳動軸(8),兩個傳動軸(8)均為水平設置且軸線重合,行走平臺(2)的底面連接有兩塊立板(9),兩個傳動軸(8)分別貫穿各自的一個立板(9),并通過立板(9)上安裝的軸承座(10)和軸承(11)進行支撐;
兩個傳動軸(8)貫穿立板(9)的一端均套裝有一個齒輪(12),兩個支撐體(3)相對的側壁上均連接有多個固定座(14),同一個支撐體(3)上的多個固定座(14)沿支撐體(3)的長度方向成排設置,兩排固定座(14)分別與各自的一個齒條(13)連接,兩個齒條(13)均沿支撐體(3)的長度方向設置并與各自的一個齒輪(12)嚙合,兩個齒輪(12)轉動時沿各自齒條(13)長度方向的移動速度相同,使行走平臺(2)能夠沿兩個導軌(5)水平移動;
所有固定座(14)均通過各自的螺栓擰設在支撐體(3)的側壁上,支撐體(3)的側壁上沿豎直方向開設有多個用于擰設螺栓的螺孔,使所有固定座(14)的位置均能沿豎直方向進行調節,以便于齒條(13)進行找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3D建筑打印頭的水平行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申繼軍,李志遠,張濤,霍亮,戢文占,李國友,藺喜強,陳歡歡,胡林峰,申明遠,方弟勇,王璇,張世舉,
申請(專利權)人:中建二局洛陽機械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