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醫用護理裝置
本技術涉及醫療設備
,尤其涉及一種醫用護理裝置。
技術介紹
基礎護理學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互滲透的一門綜合性的應用學科。護理學以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康復醫學以及與護理相關的社會、人文科學理論為基礎,形成其獨特的理論體系、應用技術和護理藝術,為人們生老病死這一生命現象的全過程提供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服務。醫用護理床是針對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危重病人和癱瘓病人的特殊需要而設計的,能隨意調節床的背部和腳部的角度。即使不能自理者,護理人員也可通過床邊的控制器進行操作,減少照顧病、殘患者的勞動強度。而目前的一些醫用護理床一般都具有抬背和翻身的功能。中國專利(公布號為CN204814544U)公開了一種多功能醫用護理床,包括護理床的床體,床體分設為背部區域、臀部區域和腿部區域,臀部區域內的床體上鉸接有側翻身板,側翻身板之間的槽孔內設有升降板,升降板的下端面上固定連接有第一支撐桿,第一支撐桿固定連接在第一驅動軸上,第一驅動軸通過支架鉸接在床體上,第一驅動軸上固定有第一連桿,第一連桿的一端與第二連桿的一端鉸接在一起,第二連桿的另一端鉸接在滑動板上,滑動板的兩側插接在槽軌內,槽軌通過支架固定連接在床體上,所述第一連桿與第二連桿的鉸接處鉸接有第一驅動桿,第一驅動桿與第一搖手機構的伸縮桿通過萬向接頭鉸接在一起,第一搖手機構固定在床體上。它增設坐便器的功能,同時能在護理床上方便舒適的上廁所。但是該專利至少具有以下缺陷:該專利無法有效幫助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檢查和護理操作,具有一定的功能缺陷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醫用護理裝置,至少包括床體(1),其特征在于,/n所述床體(1)設置有至少一個護欄(2),所述護欄(2)上設置有能夠放置檢測儀器的物品放置架(3),其中:/n所述護欄(2)上設置有第一滑槽(21),所述第一滑槽(21)按照卡合的方式與第一滑塊(22)彼此之間滑動連接,所述第一滑塊(22)遠離所述第一滑槽(21)的一端通過轉動裝置(4)與所述物品放置架(3)彼此之間轉動連接,/n在所述第一滑塊(22)相對于所述第一滑槽(21)滑動的情況下,所述物品放置架(3)能夠按照相對于所述護欄(2)移動的方式相對于所述床體(1)移動。/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醫用護理裝置,至少包括床體(1),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體(1)設置有至少一個護欄(2),所述護欄(2)上設置有能夠放置檢測儀器的物品放置架(3),其中:
所述護欄(2)上設置有第一滑槽(21),所述第一滑槽(21)按照卡合的方式與第一滑塊(22)彼此之間滑動連接,所述第一滑塊(22)遠離所述第一滑槽(21)的一端通過轉動裝置(4)與所述物品放置架(3)彼此之間轉動連接,
在所述第一滑塊(22)相對于所述第一滑槽(21)滑動的情況下,所述物品放置架(3)能夠按照相對于所述護欄(2)移動的方式相對于所述床體(1)移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護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裝置(4)至少包括棘爪(41)、棘輪(42)和連接桿(43),其中:
所述棘爪(41)通過所述連接桿(43)與所述第一滑塊(22)彼此之間固定連接,所述棘輪(42)與所述物品放置架(3)彼此之間固定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醫用護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在醫護人員順時針轉動所述物品放置架(3)的情況下,所述物品放置架(3)能夠按照所述棘輪(42)相對于所述棘爪(41)順時針轉動的方式相對于所述護欄(2)順時針轉動。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醫用護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體(1)至少包括床板(11)、第一支撐架(12)、第二支撐架(13)、活動部(14)和底架(16),所述第一支撐架(12)的一端與所述底架(16)彼此之間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架(12)遠離所述底架(16)的一端與所述床板(11)彼此之間轉動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架(13)的一端與所述底架(16)彼此之間轉動連接,遠離所述底架(16)的所述第二支撐架(13)一端通過所述活動部(14)與所述床板(11)彼此之間活動連接。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醫用護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動部(14)處于固定狀態的情況下,所述第一支撐架(12)能夠與所述第二支撐架(13)形成穩定的支撐部;
在所述活動部(14)處于活動狀態的情況下,所述第二支撐架(13)能夠按照朝向和/或遠離所述第一支撐架(12)的方式滑動;
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宏,方虹,姜燕,
申請(專利權)人:貴陽市第四人民醫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貴州;5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