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變電站新型多功能驅鳥投光燈,屬于驅鳥投光燈技術領域。變電站新型多功能驅鳥投光燈,包括伸縮支撐柱,所述伸縮支撐柱上轉動連接有下轉動塊、上轉動塊,所述下轉動塊上固定連接有扇片,所述上轉動塊、下轉動塊上滑動連接有滑動塊,所述滑動塊上轉動連接有中心軸,所述中心軸上固定連接有雙面反光鏡,所述中心軸上固定連接有第二齒輪,所述伸縮支撐柱上固定連接有第一齒輪,所述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相匹配,所述中心軸的下端固定連接有限位件,所述滑動塊上固定連接有與限位件相匹配的擋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提高驅散鳥類時反光效果,提高了反光范圍,且適用于白天與黑夜,驅散效果好,結構簡單。
New multifunctional bird driving floodlight in Substation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變電站新型多功能驅鳥投光燈
本技術涉及驅鳥投光燈
,尤其涉及變電站新型多功能驅鳥投光燈。
技術介紹
變電站是指電力系統中對電壓和電流進行變換,接受電能及分配電能的場所,在發電廠內的變電站是升壓變電站,其作用是將發電機發出的電能升壓后饋送到高壓電網中。若有鳥類在變電站中飛馳或休息,易于變電站中的線路等相貼,易損傷鳥類,不便于保護環境,且易使變電站發生故障,進而影響變電站的工作效率,因此有必要在變電站中設立驅鳥裝置。現有的驅鳥方法有超聲波、光照等,超聲波對鳥類的損傷大,且成本高,現有的光照驅鳥多是使用反光鏡,反光效果不好,且到夜間則無法進行驅鳥。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而提出的變電站新型多功能驅鳥投光燈。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變電站新型多功能驅鳥投光燈,包括伸縮支撐柱,所述伸縮支撐柱上轉動連接有下轉動塊、上轉動塊,所述下轉動塊上固定連接有扇片,所述上轉動塊、下轉動塊上滑動連接有滑動塊,所述滑動塊上轉動連接有中心軸,所述中心軸上固定連接有雙面反光鏡,所述中心軸上固定連接有第二齒輪,所述伸縮支撐柱上固定連接有第一齒輪,所述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相匹配,所述中心軸的下端固定連接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與雙面反光鏡的方向相同,所述滑動塊上固定連接有與限位件相匹配的擋板,所述滑動塊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電動伸縮桿,所述第二電動伸縮桿固定連接在伸縮支撐柱上,所述下轉動塊上固定連接有探照燈。優選的,所述下轉動塊上固定連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滑動塊的下端,所述擋板與限位件相匹配。優選的,所述伸縮支撐柱內設有第一電動伸縮桿,所述伸縮支撐柱上套接有彈簧。優選的,所述雙面反光鏡的個數為6-14個。優選的,所述伸縮支撐柱上設有太陽能電池板,所述太陽能電池板與探照燈、第一電動伸縮桿、第二電動伸縮桿相匹配。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提供了變電站新型多功能驅鳥投光燈,具備以下有益效果:1、該變電站新型多功能驅鳥投光燈,使用者在使用時,在白天時,通過太陽能電池板可以儲存電能,通過10組雙面反光鏡提高了反光效果,進而提高了驅鳥的效果;在起風時,風力會帶動扇片轉動,進而帶動下轉動塊、上轉動塊轉動,進而通過滑動塊帶動雙面反光鏡繞伸縮支撐柱轉動,同時,中心軸上的第二齒輪與第一齒輪嚙合,使得中心軸能夠轉動,進而通過中心軸帶動雙面反光鏡轉動,使得雙面反光鏡能夠對多個角度進行反光驅散,進而提高了反光時的驅散效果;在黑夜時,太陽能電池板會使得探照燈照亮,且會帶動第二電動伸縮桿伸長,使得滑動塊滑動,通過固定板能夠提高滑動塊滑動的穩定性,進而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分離,通過擋板會帶動限位件轉動,使得雙面反光鏡與探照燈垂直,進而使得探照燈能夠對鳥類進行驅散;通過第一電動伸縮桿能夠改變伸縮支撐柱的長度,進而提高可以驅散鳥類的范圍,通過彈簧能夠使得在調節完成后伸縮支撐柱的長度后的穩定性;該裝置中未涉及部分均與現有技術相同或可采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本技術能夠提高驅散鳥類時反光效果,提高了反光范圍,且適用于白天與黑夜,驅散效果好,結構簡單。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提出的變電站新型多功能驅鳥投光燈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提出的變電站新型多功能驅鳥投光燈的雙面反光鏡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提出的變電站新型多功能驅鳥投光燈的限位件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提出的變電站新型多功能驅鳥投光燈的圖1中A部分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伸縮支撐柱;101、第一電動伸縮桿;102、彈簧;103、太陽能電池板;104、探照燈;105、第一齒輪;2、下轉動塊;2001、上轉動塊;201、扇片;202、固定板;203、擋板;204、第二電動伸縮桿;3、滑動塊;301、中心軸;302、雙面反光鏡;303、第二齒輪;304、限位件。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前”、“后”、“左”、“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實施例:參照圖1-4,變電站新型多功能驅鳥投光燈,包括伸縮支撐柱1,伸縮支撐柱1上轉動連接有下轉動塊2、上轉動塊2001,下轉動塊2上固定連接有扇片201,上轉動塊2001、下轉動塊2上滑動連接有滑動塊3,滑動塊3上轉動連接有中心軸301,中心軸301上固定連接有雙面反光鏡302,中心軸301上固定連接有第二齒輪303,伸縮支撐柱1上固定連接有第一齒輪105,第一齒輪105與第二齒輪303相匹配,中心軸301的下端固定連接有限位件304,限位件304與雙面反光鏡302的方向相同,滑動塊3上固定連接有與限位件304相匹配的擋板203,滑動塊3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電動伸縮桿204,第二電動伸縮桿204固定連接在伸縮支撐柱1上,下轉動塊2上固定連接有探照燈104。下轉動塊2上固定連接有固定板202,固定板202位于滑動塊3的下端,擋板203與限位件304相匹配。伸縮支撐柱1內設有第一電動伸縮桿101,伸縮支撐柱1上套接有彈簧102。雙面反光鏡302的個數為6-14個。伸縮支撐柱1上設有太陽能電池板103,太陽能電池板103與探照燈104、第一電動伸縮桿101、第二電動伸縮桿204相匹配。使用者在使用時,在白天時,通過太陽能電池板103可以儲存電能,通過10組雙面反光鏡302提高了反光效果,進而提高了驅鳥的效果;在起風時,風力會帶動扇片201轉動,進而帶動下轉動塊2、上轉動塊2001轉動,進而通過滑動塊3帶動雙面反光鏡302繞伸縮支撐柱1轉動,同時,中心軸301上的第二齒輪303與第一齒輪105嚙合,使得中心軸301能夠轉動,進而通過中心軸301帶動雙面反光鏡302轉動,使得雙面反光鏡302能夠對多個角度進行反光驅散,進而提高了反光時的驅散效果;在黑夜時,太陽能電池板103會使得探照燈104照亮,且會帶動第二電動伸縮桿204伸長,使得滑動塊3滑動,通過固定板202能夠提高滑動塊3滑動的穩定性,進而第一齒輪105與第二齒輪303分離,通過擋板203會帶動限位件304轉動,使得雙面反光鏡302與探照燈104垂直,進而使得探照燈104能夠對鳥類進行驅散;通過第一電動伸縮桿101能夠改變伸縮支撐柱1的長度,進而提高可以驅散鳥類的范圍,通過彈簧102能夠使得在調節完成后伸縮支撐柱1的長度后的穩定性;本技術能夠提高驅散鳥類時反光效果,提高了反光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變電站新型多功能驅鳥投光燈,包括伸縮支撐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支撐柱(1)上轉動連接有下轉動塊(2)、上轉動塊(2001),所述下轉動塊(2)上固定連接有扇片(201),所述上轉動塊(2001)、下轉動塊(2)上滑動連接有滑動塊(3),所述滑動塊(3)上轉動連接有中心軸(301),所述中心軸(301)上固定連接有雙面反光鏡(302),所述中心軸(301)上固定連接有第二齒輪(303),所述伸縮支撐柱(1)上固定連接有第一齒輪(105),所述第一齒輪(105)與第二齒輪(303)相匹配,所述中心軸(301)的下端固定連接有限位件(304),所述限位件(304)與雙面反光鏡(302)的方向相同,所述滑動塊(3)上固定連接有與限位件(304)相匹配的擋板(203),所述滑動塊(3)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電動伸縮桿(204),所述第二電動伸縮桿(204)固定連接在伸縮支撐柱(1)上,所述下轉動塊(2)上固定連接有探照燈(104)。/n
【技術特征摘要】
1.變電站新型多功能驅鳥投光燈,包括伸縮支撐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支撐柱(1)上轉動連接有下轉動塊(2)、上轉動塊(2001),所述下轉動塊(2)上固定連接有扇片(201),所述上轉動塊(2001)、下轉動塊(2)上滑動連接有滑動塊(3),所述滑動塊(3)上轉動連接有中心軸(301),所述中心軸(301)上固定連接有雙面反光鏡(302),所述中心軸(301)上固定連接有第二齒輪(303),所述伸縮支撐柱(1)上固定連接有第一齒輪(105),所述第一齒輪(105)與第二齒輪(303)相匹配,所述中心軸(301)的下端固定連接有限位件(304),所述限位件(304)與雙面反光鏡(302)的方向相同,所述滑動塊(3)上固定連接有與限位件(304)相匹配的擋板(203),所述滑動塊(3)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電動伸縮桿(204),所述第二電動伸縮桿(204)固定連接在伸縮支撐柱(1)上,所述下轉動塊(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力,
申請(專利權)人:張力,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