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運行模式的切換裝置及電子設備,電子設備運行模式的切換裝置設置在電子設備本體和殼體之間,其包括:凸輪,設置在電子設備的轉軸上,可繞所述轉軸轉動;滑動觸桿,設置在所述殼體上,可沿軸向滑動,在所述凸輪轉動時,所述凸輪抵頂所述滑動觸桿,使得所述滑動觸桿滑動抵頂一模塊開關,從而觸動與該模塊開關對應的電子設備運行模式。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電子設備運行模式的切換裝置結構簡單,通過凸輪抵頂滑動觸桿滑動而抵頂一模塊開關,從而觸動與該模塊開關對應的電子設備運行模式,電子設備應用該電子設備運行模式的切換裝置時,不會占用顯示屏端的尺寸空間,易于安裝和拆卸,功能穩定,提升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A switch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for operation mode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電子設備運行模式的切換裝置及電子設備
本技術實施例涉及電子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子設備運行模式的切換裝置及電子設備。
技術介紹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電子設備例如筆記本的使用要求越來越高,當前極致窄邊框的設計已然成為一種趨勢。現有筆記本的合蓋休眠與開蓋喚醒是通過磁鐵感應實現的,磁鐵與傳感器分別置在系統端與顯示屏端。設置在顯示屏端的磁鐵或是傳感器,會占據顯示屏端的尺寸空間,基于當前極致窄邊框的設計趨勢以及系統布局的位置限制,顯示屏的尺寸需求越來越大,要求磁鐵或是傳感器的尺寸越來越小,而這會造成磁場的磁通量偏弱等問題,休眠觸發不穩定,這就限制了超輕超薄且極致窄邊框的電子設備的發展。綜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種新的電子設備運行模式的切換裝置,其設計和使用能不受邊框寬窄的限制,以及如何提供一種應用該電子設備運行模式的切換裝置的電子設備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運行模式的切換裝置及電子設備,在不占據電子設備顯示屏端尺寸的同時,還能保證電子設備運行模式切換的穩定性,改善用戶使用感受。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運行模式的切換裝置,設置在電子設備本體和殼體之間,所述電子設備運行模式的切換裝置包括:凸輪,設置在電子設備的轉軸上,可繞所述轉軸轉動;滑動觸桿,設置在所述殼體上,可沿軸向滑動,在所述凸輪轉動時,所述凸輪抵頂所述滑動觸桿,使得所述滑動觸桿滑動抵頂一模塊開關,從而觸動與該模塊開關對應的電子設備運行模式。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殼體上設有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所述第一擋板和所述第二擋板上設有相應的導向結構供所述滑動觸桿放置,以引導所述滑動觸桿沿軸向方向前后滑動。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滑動觸桿呈框架結構,其兩條長邊置入所述第一擋板和所述第二擋板相應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滑動觸桿上設有彈性裝置,所述滑動觸桿包括遠端和觸動端,所述觸動端為靠近所述模塊開關的一端,所述遠端為遠離所述模塊開關的一端,所述彈性裝置一端抵頂于所述遠端,另一端抵頂于所述第二擋板,在所述凸輪抵頂所述滑動觸桿向所述模塊開關方向滑動時,所述彈性裝置處于壓縮狀態,為所述滑動觸桿恢復初始位置提供回復力。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彈性裝置包括固定桿和彈簧,所述固定桿設置在所述遠端上,所述彈簧套設在所述固定桿上,其一端抵靠于所述固定桿與所述遠端的連接處,另一端抵頂于所述第二擋板。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彈性裝置設為彈片,所述彈片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設置在所述遠端上,所述自由端設為U形,抵頂于所述第二擋板。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彈片與所述滑動觸桿為一體成型的結構。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殼體上設有支撐件,所述支撐件設為Z字形,其包括第一端、連接部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別固定在所述殼體和電子設備的本體上,所述連接部位于所述第二擋板與所述模塊開關之間,所述連接部上開有貫通孔,所述滑動觸桿穿設于所述貫通孔中,可沿軸向方向前后滑動。本技術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電子設備,包括如上所述的電子設備運行模式的切換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實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術實施例的電子設備運行模式的切換裝置通過凸輪抵頂滑動觸桿滑動而抵頂一模塊開關,從而觸動與該模塊開關對應的電子設備運行模式,電子設備應用該電子設備運行模式的切換裝置時,不會占用顯示屏端的尺寸空間,易于安裝和拆卸,功能穩定,提升了用戶的使用體驗。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實施例的電子設備運行模式的切換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實施例的電子設備運行模式的切換裝置去除支撐件后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的電子設備運行模式的切換裝置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的電子設備運行模式的切換裝置處于觸動狀態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的另一個實施例的電子設備運行模式的切換裝置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的另一個實施例的電子設備運行模式的切換裝置處于觸動狀態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殼體;11-第一擋板;12-第二擋板;2-凸輪;3-滑動觸桿;31-遠端;32-觸動端;4-轉軸;5-模塊開關;6-彈性裝置;7-固定桿;8-彈簧;9-彈片;91-固定端;92-自由端;10-支撐件;101-第一端;102-連接部;103-第二端;104-貫通孔。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得本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術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無需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運行模式的切換裝置,如圖1和圖2所示,電子設備運行模式的切換裝置設置在電子設備本體(未示出)和殼體1之間,包括凸輪2和滑動觸桿3,凸輪2可套設在電子設備的轉軸4上,能夠隨顯示屏端(未示出)的開啟繞轉軸4轉動;滑動觸桿3設置在殼體1上,可沿軸向前后滑動,在凸輪2轉動時,凸輪2抵頂滑動觸桿3向前滑動,使得滑動觸桿3滑動抵頂模塊開關5,從而觸動與該模塊開關5對應的電子設備運行模式。也就是當用戶欲使電子設備切換進入該運行模式時,可合上電子設備的顯示屏端(未示出),此時凸輪2隨電子設備的顯示屏端的逐漸合上而繞轉軸4轉動,從而抵頂滑動觸桿3向前滑動,在電子設備的顯示屏端合至與電子設備主機(未示出)的角度為15°左右時,凸輪2的凸出部正好抵頂滑動觸桿3向前滑動至最大位置,此時滑動觸桿3滑動抵頂模塊開關5,從而觸動與該模塊開關5對應的運行模式,即電子設備切換進入該運行模式時,在電子設備的顯示屏端自上述角度繼續合上至完全合上時,電子設備保持此運行模式。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殼體1上設有第一擋板11和第二擋板12,第一擋板11和第二擋板12上設有相應的導向結構供所述滑動觸桿3放置,滑動觸桿3整體呈框架結構,該框架結構具體為滑動觸桿3的兩端和兩條長邊,兩端分別為遠端31和觸動端32,遠端31為遠離模塊開關5的一端,觸動端32為靠近模塊開關5及能觸動模塊開關5的一端,可在第一擋板11和第二擋板12相應的位置上設置合適的凹槽,滑動觸桿3的兩條長邊嵌入該凹槽中,并能沿軸向方向前后滑動。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3和圖4滑動觸桿3上設有彈性裝置6,彈性裝置6可設于滑動觸桿3框架結構內,其一端抵頂于遠端31,另一端抵頂于第二擋板12,在凸輪2抵頂滑動觸桿3向模塊開關5方向滑動時,彈性裝置6處于壓縮狀態,為滑動觸桿3恢復初始位置提供回復力。當用戶開啟電子設備顯示屏端時,凸輪2隨之繞轉軸4轉動,開啟至顯示屏端與電子設備主機的角度超過15°時,凸輪2凸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電子設備運行模式的切換裝置,設置在電子設備本體和殼體之間,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子設備運行模式的切換裝置包括:/n凸輪,設置在電子設備的轉軸上,可繞所述轉軸轉動;/n滑動觸桿,設置在所述殼體上,可沿軸向滑動,在所述凸輪轉動時,所述凸輪抵頂所述滑動觸桿,使得所述滑動觸桿滑動抵頂一模塊開關,從而觸動與該模塊開關對應的電子設備運行模式。/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子設備運行模式的切換裝置,設置在電子設備本體和殼體之間,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子設備運行模式的切換裝置包括:
凸輪,設置在電子設備的轉軸上,可繞所述轉軸轉動;
滑動觸桿,設置在所述殼體上,可沿軸向滑動,在所述凸輪轉動時,所述凸輪抵頂所述滑動觸桿,使得所述滑動觸桿滑動抵頂一模塊開關,從而觸動與該模塊開關對應的電子設備運行模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設備運行模式的切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上設有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所述第一擋板和所述第二擋板上設有相應的導向結構供所述滑動觸桿放置,以引導所述滑動觸桿沿軸向方向前后滑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設備運行模式的切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觸桿呈框架結構,其兩條長邊置入所述第一擋板和所述第二擋板相應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設備運行模式的切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觸桿上設有彈性裝置,所述滑動觸桿包括遠端和觸動端,所述觸動端為靠近所述模塊開關的一端,所述遠端為遠離所述模塊開關的一端,所述彈性裝置一端抵頂于所述遠端,另一端抵頂于所述第二擋板,在所述凸輪抵頂所述滑動觸桿向所述模塊開關方向滑動時,所述彈性裝置處于壓縮狀態,為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鄧松,
申請(專利權)人:合肥聯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