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無人機4G喊話掛載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24463727 閱讀: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7:48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無人機4G喊話掛載,其結構包括外殼、安裝板、電機、擺動機構、連接裝置、揚聲器和無人機主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了一個外殼,外殼內部通過擺動機構和連接裝置與揚聲器進行連接,在需要使用揚聲器時,通過控制電機驅動擺動機構,通過擺動機構將揚聲器從外殼內進行伸出,進行喊話使用,且在使用后,控制電機驅動擺動裝置帶動揚聲器擺動收縮至外殼內,對揚聲器進行收納,避免無人機進行下降時容易造成底部的揚聲器損壞,增加對揚聲器的防護效果。

    A UAV 4G call mount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無人機4G喊話掛載
    本技術涉及無人機
    ,具體涉及一種無人機4G喊話掛載。
    技術介紹
    當發生火災,混亂的場面和嘈雜的聲音,使得地面的指揮意圖很難傳達給高層被困人員時,無人機搭載空中喊話器可以更好讓高層被困人員聽到地面指揮聲音,有利于穩定民眾情緒,提高疏散效率,較大程度上避免出現踩踏等惡性事件的發生,因此,需要一種安裝至無人機的4G喊話掛載,通過4G達到穩定以及更好進行語音傳輸。喊話掛載一般將揚聲器安裝在無人機底部,增加信號接收效果,但無人機在進行下落時,地面不平整時,使揚聲器容易與地面上的凸起物接觸,導致揚聲器容易造成損壞。
    技術實現思路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不足,現提出一種無人機4G喊話掛載,解決了現有技術的喊話掛載一般將揚聲器安裝在無人機底部,但無人機在進行下落時,地面不平整時,使揚聲器容易與地面上的凸起物接觸,導致揚聲器容易造成損壞的問題。(二)技術方案本技術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本技術提出了一種無人機4G喊話掛載,包括外殼,安裝板,用于對外殼與無人機進行連接;電機,用于對擺動機構進行驅動;擺動機構,用于對揚聲器進行位置控制;連接裝置,用于對擺動機構與揚聲器進行連接;進一步的,所述安裝板設置有兩個,且分別設置與外殼左右兩側頂部;進一步的,所述電機外側設置有防水罩。進一步的,所述外殼左右兩側頂部與安裝板相互焊接,所述外殼前端右側安裝有電機,所述電機后端的輸出軸伸入至外殼內與擺動機構進行連接,所述擺動機構底端與連接裝置相互焊接,所述連接裝置左側通過螺栓與揚聲器相互鎖固,所述外殼頂部通過安裝板與無人機相互鎖固。進一步的,所述擺動機構由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固定轉軸、光桿、轉軸和套管組成,所述電機后端的輸出軸貫穿第一連桿左端與第二連桿一端相互插接,且第二連桿另一端通過轉軸與套管進行轉動連接,所述第一連桿右端和光桿呈交匯點,且固定轉軸貫穿第一連桿和光桿的交匯點,所述第一連桿和光桿右端沿固定轉軸進行轉動,所述套管套接在光桿外側,且套管沿光桿進行滑動,所述光桿底端與連接裝置相互焊接。進一步的,所述連接裝置由第一支撐板、連接桿、第一螺栓、固定板、第二螺栓和4G網絡模塊組成,所述連接桿橫向貫穿第一支撐板,所述第一螺栓后端伸入至第一支撐板內與連接桿進行螺紋鎖固,所述連接桿左端伸入至固定板內,且第二螺栓后端伸入至固定板內與連接桿相互鎖固,所述固定板左側中部安裝有4G網絡模塊,所述固定板左端外側通過螺栓與揚聲器相互鎖固。進一步的,所述光桿表面呈光滑狀,且套管內壁與光桿貼合。進一步的,所述外殼底部呈鏤空狀,且外殼底部寬度大于揚聲器寬度三厘米。進一步的,所述第二連桿逆時針轉動時,揚聲器完全伸入至外殼內。進一步的,所述轉軸前端頂部設置有一限位板,且該限位板的長度大于第二連桿與轉軸連接處的通。進一步的,所述電機采用型號為M315-401系列微型電機,體型小,但轉動力度大。進一步的,所述光桿的材質采用45號鋼。(三)有益效果本技術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為解決現有技術的喊話掛載一般將揚聲器安裝在無人機底部,但無人機在進行下落時,地面不平整時,使揚聲器容易與地面上的凸起物接觸,導致揚聲器容易造成損壞的問題,本技術通過設置了一個外殼,外殼內部通過擺動機構和連接裝置與揚聲器進行連接,在需要使用揚聲器時,通過控制電機驅動擺動機構,通過擺動機構將揚聲器從外殼內進行伸出,進行喊話使用,且在使用后,控制電機驅動擺動裝置帶動揚聲器擺動收縮至外殼內,對揚聲器進行收納,避免無人機進行下降時容易造成底部的揚聲器損壞,增加對揚聲器的防護效果。附圖說明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技術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外殼內部結構剖面圖;圖3為本技術的連接裝置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的連接裝置內部結構俯視剖面圖;圖5為本技術的外殼安裝結構示意圖。圖中:外殼-1、安裝板-2、電機-3、擺動機構-4、連接裝置-5、揚聲器-6、無人機主體-7、第一連桿-41、第二連桿-42、固定轉軸-43、光桿-44、轉軸-45、套管-46、第一支撐板-51、連接桿-52、第一螺栓-53、固定板-54、第二螺栓-55、4G網絡模塊-56。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請參閱圖1、圖2、圖3、圖4和圖5,本技術提供一種無人機4G喊話掛載:包括外殼1,安裝板2,用于對外殼1與無人機7進行連接;電機3,用于對擺動機構4進行驅動;擺動機構4,用于對揚聲器6進行位置控制;連接裝置5,用于對擺動機構4與揚聲器6進行連接;其中,所述安裝板2設置有兩個,且分別設置與外殼1左右兩側頂部;其中,所述電機3外側設置有防水罩。其中,所述外殼1左右兩側頂部與安裝板2相互焊接,所述外殼1前端右側安裝有電機3,所述電機3后端的輸出軸伸入至外殼1內與擺動機構4進行連接,所述擺動機構4底端與連接裝置5相互焊接,所述連接裝置5左側通過螺栓與揚聲器6相互鎖固,所述外殼1頂部通過安裝板2與無人機7相互鎖固。其中,所述擺動機構4由第一連桿41、第二連桿42、固定轉軸43、光桿44、轉軸45和套管46組成,所述電機3后端的輸出軸貫穿第一連桿41左端與第二連桿42一端相互插接,且第二連桿42另一端通過轉軸45與套管46進行轉動連接,所述第一連桿41右端和光桿44呈交匯點,且固定轉軸43貫穿第一連桿41和光桿44的交匯點,所述第一連桿41和光桿44右端沿固定轉軸43進行轉動,所述套管46套接在光桿44外側,且套管46沿光桿44進行滑動,所述光桿44底端與連接裝置5相互焊接。其中,所述連接裝置5由第一支撐板51、連接桿52、第一螺栓53、固定板54、第二螺栓55和4G網絡模塊56組成,所述連接桿52橫向貫穿第一支撐板51,所述第一螺栓53后端伸入至第一支撐板51內與連接桿52進行螺紋鎖固,所述連接桿52左端伸入至固定板54內,且第二螺栓55后端伸入至固定板54內與連接桿52相互鎖固,所述固定板54左側中部安裝有4G網絡模塊56,所述固定板54左端外側通過螺栓與揚聲器6相互鎖固。其中,所述光桿44表面呈光滑狀,且套管46內壁與光桿44貼合,有利于使套管46沿光桿44外壁進行滑動。其中,所述外殼1底部呈鏤空狀,且外殼1底部寬度大于揚聲器6寬度三厘米,有利于使揚聲器6通過外殼1底部進行伸出和收縮。其中,所述第二連桿42逆時針轉動時,揚聲器6完全伸入至外殼1內,有利于對揚聲器6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無人機4G喊話掛載,包括外殼(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n安裝板(2),用于對外殼(1)與無人機(7)進行連接;/n電機(3),用于對擺動機構(4)進行驅動;/n擺動機構(4),用于對揚聲器(6)進行位置控制;/n連接裝置(5),用于對擺動機構(4)與揚聲器(6)進行連接;/n其中,所述安裝板(2)設置有兩個,且分別設置與外殼(1)左右兩側頂部;/n其中,所述電機(3)外側設置有防水罩。/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無人機4G喊話掛載,包括外殼(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安裝板(2),用于對外殼(1)與無人機(7)進行連接;
    電機(3),用于對擺動機構(4)進行驅動;
    擺動機構(4),用于對揚聲器(6)進行位置控制;
    連接裝置(5),用于對擺動機構(4)與揚聲器(6)進行連接;
    其中,所述安裝板(2)設置有兩個,且分別設置與外殼(1)左右兩側頂部;
    其中,所述電機(3)外側設置有防水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人機4G喊話掛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1)左右兩側頂部與安裝板(2)相互焊接,所述外殼(1)前端右側安裝有電機(3),所述電機(3)后端的輸出軸伸入至外殼(1)內與擺動機構(4)進行連接,所述擺動機構(4)底端與連接裝置(5)相互焊接,所述連接裝置(5)左側通過螺栓與揚聲器(6)相互鎖固,所述外殼(1)頂部通過安裝板(2)與無人機(7)相互鎖固。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無人機4G喊話掛載,其特征在于:所述擺動機構(4)由第一連桿(41)、第二連桿(42)、固定轉軸(43)、光桿(44)、轉軸(45)和套管(46)組成,所述電機(3)后端的輸出軸貫穿第一連桿(41)左端與第二連桿(42)一端相互插接,且第二連桿(42)另一端通過轉軸(45)與套管(46)進行轉動連接,所述第一連桿(41)右端和光桿(44)呈交匯點,且固定轉軸(43)貫穿第一連桿(41)和光桿(44)的交匯點,所述第一連桿(41)和光桿(44)右端沿固定轉軸(43)進行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春燕
    申請(專利權)人:福州浩海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久|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 | 色综合无码AV网站|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熟妇无码久久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无码高潮| 亚洲综合最新无码专区| 91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 人妻少妇乱子伦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亚洲av午夜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国产aⅴ激情无码久久久无码|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专口| 中文字幕AV中文字无码亚|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高清| 97在线视频人妻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99|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入口|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小说|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无码毛片免费看| 无码h黄肉3d动漫在线观看| 色综合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 无码丰满熟妇一区二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黑人| 亚洲AV综合永久无码精品天堂| 亚洲人AV在线无码影院观看| 亚洲综合无码无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偷拍| av无码久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蜜桃AV无码免费看永久| 日本无码WWW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无码色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