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AGV小車的二次定位裝置,包括:車體,分別安裝在所述車體底部的第一導向組件、第二導向組件、第三導向組件,安裝在地面上的導向支架;所述導向支架上設置有第一導向槽、第二導向槽、第三導向槽;所述第一導向組件的外徑小于所述第二導向組件的外徑,所述第二導向組件的外徑小于所述第三導向組件的外徑;所述第一導向槽的寬度小于所述第二導向槽的寬度,所述第二導向槽的寬度小于所述第三導向槽的寬度;所述第一導向組件與所述第一導向槽相匹配,所述第二導向組件與所述第二導向槽相匹配,所述第三導向組件與所述第三導向槽相匹配。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對AGV小車進行二次定位,有效提高定位的精確度,從而提高AGV小車的實用性。
A secondary positioning device of AGV car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AGV小車的二次定位裝置
本技術涉及AGV小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AGV小車的二次定位裝置。
技術介紹
AGV小車是一種裝備有自動導引裝置,能夠沿規定的導引路徑行駛,具有安全保護及各種移栽功能的運輸車,由于其快捷方便等優點而被廣泛應用于車間、倉庫、機場、物流等場所。現有技術中的AGV小車,采用兩輪差速的驅動方式,通過磁條定位、二維碼慣性定位、激光定位等方式進行定位,定位的精度一般在±10mm左右。然而對于一些定位精度要求較高(0.5mm~1mm左右)的場所,采用上述定位方式是無法滿足的,也無法進行二次導航定位,導致AGV小車的定位精度無法達到要求,降低AGV小車的實用性。因此,現有技術存在缺陷,需要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AGV小車的二次定位裝置,解決現有技術中,AGV小車無法進行二次定位,導致定位精度無法達到要求,降低AGV小車的實用性的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AGV小車的二次定位裝置,包括:車體,分別安裝在所述車體底部的第一導向組件、第二導向組件、第三導向組件,安裝在地面上的導向支架;所述導向支架上設置有第一導向槽、第二導向槽、第三導向槽;所述第一導向組件的外徑小于所述第二導向組件的外徑,所述第二導向組件的外徑小于所述第三導向組件的外徑;所述第一導向槽的寬度小于所述第二導向槽的寬度,所述第二導向槽的寬度小于所述第三導向槽的寬度;所述第一導向組件與所述第一導向槽相匹配,所述第二導向組件與所述第二導向槽相匹配,所述第三導向組件與所述第三導向槽相匹配。導向支架固定在AGV小車預設停放位置的底面上,AGV小車靠近預設停放位置時,車體向前移動,第一導向組件依次經過第三導向槽、第二導向槽進入第一導向槽,第二導向組件經過第三導向槽進入第二導向槽,第三導向組件進入第三導向槽,第一導向組件、第二導向組件、第三導向組件分別進入第一導向槽、第二導向槽、第三導向槽后,由于相互匹配,第一導向組件、第二導向組件、第三導向組件無法向前繼續移動,進一步的對車體產生拉動力,阻止車體向前移動,完成AGV小車移動過程中的二次定位,在原有磁條定位、兩維碼慣性定位、激光定位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定位,有效提高定位的精確度,從而提高AGV小車的實用性。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導向組件包括:第一導向柱,與所述第一導向柱一端連接的第一導向軸承;所述第二導向組件包括:第二導向柱,與所述第二導向柱一端連接的第二導向軸承;所述第三導向組件包括:第三導向柱,與所述第三導向柱一端連接的第三導向軸承。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導向柱的外徑小于所述第二導向柱的外徑,所述第二導向柱的外徑小于所述第三導向柱;所述第一導向軸承的外徑小于所述第二導向軸承的外徑,所述第二導向軸承的外徑小于所述第三導向軸承的外徑。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導向軸承與所述第一導向槽相匹配,所述第二導向軸承與所述第二導向槽相匹配,所述第三導向軸承與所述第三導向槽相匹配。第一導向軸承、第二導向軸承、第三導向軸承的外徑依次增大,同時第一導向槽、第二導向槽、第三導向槽的寬度依次增大,滿足二次定位過程中精確定位的需求。進一步地,所述導向支架的一側設置有安裝塊,所述導向支架通過螺釘與所述安裝塊固定連接。導向支架與安裝塊固定連接,并通過安裝塊安裝在預設停止位置所對應的地面上。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導向軸承、第二導向軸承、第三導向軸承的外徑分別為:42mm、47mm、52mm。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導向軸承、第二導向軸承、第三導向軸承均為深溝球軸承。進一步地,所述導向支架還設置有二維碼窗口。二維碼窗口所對應的底面上設置設置有二維碼,AGV小車通過二維碼進行定位。采用上述方案,本技術提供一種AGV小車的二次定位裝置,通過將導向支架固定在AGV小車預設停放位置的底面上,AGV小車靠近預設停放位置時,車體向前移動,第一導向組件依次經過第三導向槽、第二導向槽進入第一導向槽,第二導向組件經過第三導向槽進入第二導向槽,第三導向組件進入第三導向槽,第一導向組件、第二導向組件、第三導向組件分別進入第一導向槽、第二導向槽、第三導向槽后,由于相互匹配,第一導向組件、第二導向組件、第三導向組件無法向前繼續移動,進一步的對車體產生拉動力,阻止車體向前移動,完成AGV小車移動過程中的二次定位,在原有磁條定位、兩維碼慣性定位、激光定位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定位,有效提高定位的精確度,從而提高AGV小車的實用性。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主視角度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中A-A線的剖面圖;圖4為本技術支撐架、第一導向軸承、第二導向軸承、第三導向軸承的結構示意圖。其中:車體1、導向支架2、第一導向柱3、第二導向柱4、第三導向柱5、第一導向軸承6、第二導向軸承7、第三導向軸承8、第一導向槽9、第二導向槽10、第三導向槽11、安裝塊12、二維碼窗口13。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請參照圖1-圖4,本技術提供一種AGV小車的二次定位裝置,包括:車體1,分別安裝在所述車體1底部的第一導向組件、第二導向組件、第三導向組件,安裝在地面上的導向支架2;所述導向支架2上設置有第一導向槽9、第二導向槽10、第三導向槽11;所述第一導向組件的外徑小于所述第二導向組件的外徑,所述第二導向組件的外徑小于所述第三導向組件的外徑;所述第一導向槽9的寬度小于所述第二導向槽10的寬度,所述第二導向槽10的寬度小于所述第三導向槽11的寬度;所述第一導向組件與所述第一導向槽9相匹配,所述第二導向組件與所述第二導向槽10相匹配,所述第三導向組件與所述第三導向槽11相匹配。導向支架2固定在AGV小車預設停放位置的底面上,AGV小車靠近預設停放位置時,車體1向前移動,第一導向組件依次經過第三導向槽11、第二導向槽10進入第一導向槽9,第二導向組件經過第三導向槽11進入第二導向槽10,第三導向組件進入第三導向槽11,第一導向組件、第二導向組件、第三導向組件分別進入第一導向槽9、第二導向槽10、第三導向槽11后,由于相互匹配,第一導向組件、第二導向組件、第三導向組件無法向前繼續移動,進一步的對車體1產生拉動力,阻止車體1向前移動,完成AGV小車移動過程中的二次定位,在原有磁條定位、兩維碼慣性定位、激光定位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定位,有效提高定位的精確度,從而提高AGV小車的實用性。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導向組件包括:第一導向柱3,與所述第一導向柱3一端連接的第一導向軸承6;所述第二導向組件包括:第二導向柱4,與所述第二導向柱4一端連接的第二導向軸承7;所述第三導向組件包括:第三導向柱5,與所述第三導向柱5一端連接的第三導向軸承8。所述第一導向柱3的外徑小于所述第二導向柱4的外徑,所述第二導向柱4的外徑小于所述第三導向柱5;所述第一導向軸承6的外徑小于所述第二導向軸承7的外徑,所述第二導向軸承7的外徑小于所述第三導向軸承8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AGV小車的二次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車體,分別安裝在所述車體底部的第一導向組件、第二導向組件、第三導向組件,安裝在地面上的導向支架;所述導向支架上設置有第一導向槽、第二導向槽、第三導向槽;所述第一導向組件的外徑小于所述第二導向組件的外徑,所述第二導向組件的外徑小于所述第三導向組件的外徑;所述第一導向槽的寬度小于所述第二導向槽的寬度,所述第二導向槽的寬度小于所述第三導向槽的寬度;所述第一導向組件與所述第一導向槽相匹配,所述第二導向組件與所述第二導向槽相匹配,所述第三導向組件與所述第三導向槽相匹配。/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AGV小車的二次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車體,分別安裝在所述車體底部的第一導向組件、第二導向組件、第三導向組件,安裝在地面上的導向支架;所述導向支架上設置有第一導向槽、第二導向槽、第三導向槽;所述第一導向組件的外徑小于所述第二導向組件的外徑,所述第二導向組件的外徑小于所述第三導向組件的外徑;所述第一導向槽的寬度小于所述第二導向槽的寬度,所述第二導向槽的寬度小于所述第三導向槽的寬度;所述第一導向組件與所述第一導向槽相匹配,所述第二導向組件與所述第二導向槽相匹配,所述第三導向組件與所述第三導向槽相匹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AGV小車的二次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向組件包括:第一導向柱,與所述第一導向柱一端連接的第一導向軸承;所述第二導向組件包括:第二導向柱,與所述第二導向柱一端連接的第二導向軸承;所述第三導向組件包括:第三導向柱,與所述第三導向柱一端連接的第三導向軸承。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AGV小車的二次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向柱的外徑小于所述第二導向柱的外徑,...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甫成,龔志強,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瑞朗特防爆車輛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