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六角鉛筆的自動化上漆裝置
本技術涉及學生用具
,尤其是一種六角鉛筆的自動化上漆裝置。
技術介紹
鉛筆是一種用來書寫以及繪畫素描專用的筆類,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其中,繪畫素描的鉛筆分為諸多類型;按照筆芯的硬度來定的,從軟到硬分別為6B、5B、4B、3B、2B、B、HB、H、2H、3H、4H、5H、6HB,BLACK黑度,HARD硬度,B數越多鉛筆就越黑越軟,H數越多就越硬顏色越淺,HB是中間的,目前大部分鉛筆為六角形狀且鉛筆上漆均勻并根據鉛筆類型進行印花標記,鉛筆不上漆就使用容易臟、且外觀不夠美觀,不上漆鉛筆有刺時容易使學生受傷,而現有的鉛筆上漆存在油漆效率低、上漆不均勻的缺點,因此亟需研發一種能使鉛筆上漆均勻、快速上漆、使鉛筆更加美觀的上漆裝置,因此有待改善。公告號CN206567150U的一種學習用鉛筆上漆裝置,通過第一電機轉動帶動第一轉軸轉動,第一轉軸轉動帶動第一皮帶輪、平皮、第二皮帶輪、第三轉軸、拇指氣缸同時轉動,拇指氣缸轉動使需要上漆的鉛筆轉動,然后海綿擦過鉛筆,使油漆粘在鉛筆上,鉛筆轉動能使鉛筆全部沾滿油漆。但該裝置只能對鉛筆進行單一上色,不能對不同款鉛筆進行印花標記,因此有待改善。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缺點提供一種六角鉛筆的自動化上漆裝置,本技術結構設計合理,電機通過第一齒輪帶動第二齒輪轉動,進而通過兩連桿帶動過濾板左端上下左右晃動,既保證藥液的過濾,又避免濾渣堵塞漏孔,且當連桿帶動濾板左端下移時,L型擋板脫離卡槽,濾渣沿卡槽滑至濾渣盒內。r>本技術解決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六角鉛筆的自動化上漆裝置,包括底座、第一支撐座、第二支撐座、第三支撐座、工字型滑塊和上漆裝置,所述底座左端的中間設置有十字開口槽且十字開口槽內卡接有墨盤,所述墨盤上端設置有海綿且其右上端設置有第一凹槽,更換墨盤便于更換顏料,第一凹槽用于承接上漆過程中滴落顏料,所述十字開口槽前后兩端的中間均固接有第一支撐座且第一支撐座內側上端均鉸接有工字型滑塊,所述第一凹槽左上端的前后兩側均固接有第二支撐座且兩第二支撐座上端中間插接有第三轉軸,所述底座右上端的前后兩側均固接有第三支撐座且第三支撐座從下到上依次設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上漆裝置由電機、第一轉軸、主動撥盤、機架、圓銷、從動槽輪、第二轉軸、六角凹槽、六角彈性固定塊、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三連桿、第四連桿、第五連桿、印板、滑槽和第三轉軸組成,所述底座前后兩端的右側均固接有L型支撐座且L型支撐座內端上側固接有電機,所述電機內側的輸出軸上固接有第一轉軸且第一轉軸前端穿過第一通孔固接有第一連桿,所述第三支撐座與電機之間的第一轉軸上固接有主動撥盤且主動撥盤右端的外凸鎖止弧上固接有機架,所述機架右端內側固接有圓銷且圓銷卡接在從動槽輪的內凹鎖止弧內,所述從動槽輪中間內側固接有第二轉軸且第二轉軸內側穿過第二通孔設置有六角凹槽,且六角凹槽內固接有六角彈性固定塊,所述第一連桿左側內端鉸接有第二連桿且第二連桿內側的左下端鉸接有第三連桿,所述第三連桿的另一端固接在第三轉軸的外端且第二支撐座內側的第三轉軸上固接有第四連桿,所述第四連桿內側的上端鉸接在第五連桿右側的外端且兩第五連桿的右端固接有印板,電機帶動主動撥盤每轉動1周,帶動從動槽輪轉動1/6周,同時第一轉軸帶動第一連桿轉動,進而在第二連桿、第三連桿、第四連桿、第五連桿和滑槽的的共同作用下帶動印板向下蘸取顏料并向右對鉛筆進行上漆,實現“一蘸一印”,所述印板右端面中間設置有T型卡槽且T型卡槽內卡接有模子,方便更換印花的模子,所述第五連桿的左側設置有滑槽且工字型滑塊卡接在滑槽內,所述L型支撐座的上端固接有電池盒且電池盒的上端固接有開關,所述電機、開關和電池盒三者之間電性連接。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撐座和第二支撐座位于同一直線上且第三支撐座位于第一支撐座前側,既起到支撐作用,又避免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三連桿、第四連桿和第五連桿間的轉動相互干涉。本技術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結構設計合理,電機通過主動撥盤帶動從動槽輪轉動,進而在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三連桿、第四連桿和第五連桿的共同作用下帶動印板“一蘸一印”,且通過更換模子來更換鉛筆的印漆,解決了了涂抹不均勻和更換印花不便的問題。附圖說明附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技術底座的結構示意圖。附圖3為本技術第三支撐座、第二轉軸和從動槽輪的連接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1~3對本技術做以下詳細說明。如圖1~3所示,本技術包括底座1、第一支撐座3、第二支撐座4、第三支撐座5、工字型滑塊6和上漆裝置,所述底座1左端的中間設置有十字開口槽1-1且十字開口槽1-1內卡接有墨盤2,所述墨盤2上端設置有海綿2-1且其右上端設置有第一凹槽1-2,更換墨盤2便于更換顏料,第一凹槽1-2用于承接上漆過程中滴落顏料,所述十字開口槽1-1前后兩端的中間均固接有第一支撐座3且第一支撐座3內側上端均鉸接有工字型滑塊6,所述第一凹槽1-2左上端的前后兩側均固接有第二支撐座4且兩第二支撐座4上端的中間插接有第三轉軸8-16,所述底座1右上端的前后兩側均固接有第三支撐座5且第三支撐座5從下到上依次設置有第一通孔5-1和第二通孔5-2,所述上漆裝置由電機8、第一轉軸8-1、主動撥盤8-2、機架8-3、圓銷8-4、從動槽輪8-5、第二轉軸8-6、六角凹槽8-7、六角彈性固定塊8-8、第一連桿8-9、第二連桿8-10、第三連桿8-11、第四連桿8-12、第五連桿8-13、印板8-14、滑槽8-15和第三轉軸8-16組成,所述底座1前后兩端的右側均固接有L型支撐座7且L型支撐座7內端上側固接有電機8,所述電機8內側的輸出軸上固接有第一轉軸8-1且第一轉軸8-1前端穿過第一通孔5-1固接有第一連桿8-9,所述第三支撐座5與電機8之間的第一轉軸8-1上固接有主動撥盤8-2且主動撥盤8-2右端的外凸鎖止弧上固接有機架8-3,所述機架8-3右端內側固接有圓銷8-4且圓銷8-4卡接在從動槽輪8-5的內凹鎖止弧內,所述從動槽輪8-5中間內側固接有第二轉軸8-6且第二轉軸8-6內側穿過第二通孔5-2設置有六角凹槽8-7,且六角凹槽8-7內固接有六角彈性固定塊8-8,方便固定鉛筆,所述第一連桿8-9左側內端鉸接有第二連桿8-10且第二連桿8-10內側的左下端鉸接有第三連桿8-11,所述第三連桿8-11的另一端固接在第三轉軸8-16的外端且第二支撐座4內側的第三轉軸8-16上固接有第四連桿8-12,所述第四連桿8-12內側的上端鉸接在第五連桿8-13右側的外端且兩第五連桿8-13的右端固接有印板8-14,電機8帶動主動撥盤8-2每轉動1周,帶動從動槽輪8-5轉動1/6周,同時第一轉軸8-1帶動第一連桿8-9轉動,進而在第二連桿8-10、第三連桿8-11、第四連桿8-12、第五連桿8-13和滑槽8-15的的共同作用下帶動印板8-14向下蘸取顏料并向右對鉛筆進行上漆,實現“一蘸一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六角鉛筆的自動化上漆裝置,包括底座、第一支撐座、第二支撐座、第三支撐座、工字型滑塊和上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左端的中間設置有十字開口槽且十字開口槽內卡接有墨盤,所述墨盤上端設置有海綿且其右上端設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十字開口槽前后兩端的中間均固接有第一支撐座且第一支撐座內側上端均鉸接有工字型滑塊,所述第一凹槽左上端的前后兩側均固接有第二支撐座且兩第二支撐座上端中間插接有第三轉軸,所述底座右上端的前后兩側均固接有第三支撐座且第三支撐座從下到上依次設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上漆裝置由電機、第一轉軸、主動撥盤、機架、圓銷、從動槽輪、第二轉軸、六角凹槽、六角彈性固定塊、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三連桿、第四連桿、第五連桿、印板、滑槽和第三轉軸組成,所述底座前后兩端的右側均固接有L型支撐座且L型支撐座內端上側固接有電機,所述電機內側的輸出軸上固接有第一轉軸且第一轉軸前端穿過第一通孔固接有第一連桿,所述第三支撐座與電機之間的第一轉軸上固接有主動撥盤且主動撥盤右端的外凸鎖止弧上固接有機架,所述機架右端內側固接有圓銷且圓銷卡接在從動槽輪的內凹鎖止弧內,所述從動槽輪中間內側固接有第二轉軸且第二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六角鉛筆的自動化上漆裝置,包括底座、第一支撐座、第二支撐座、第三支撐座、工字型滑塊和上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左端的中間設置有十字開口槽且十字開口槽內卡接有墨盤,所述墨盤上端設置有海綿且其右上端設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十字開口槽前后兩端的中間均固接有第一支撐座且第一支撐座內側上端均鉸接有工字型滑塊,所述第一凹槽左上端的前后兩側均固接有第二支撐座且兩第二支撐座上端中間插接有第三轉軸,所述底座右上端的前后兩側均固接有第三支撐座且第三支撐座從下到上依次設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上漆裝置由電機、第一轉軸、主動撥盤、機架、圓銷、從動槽輪、第二轉軸、六角凹槽、六角彈性固定塊、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三連桿、第四連桿、第五連桿、印板、滑槽和第三轉軸組成,所述底座前后兩端的右側均固接有L型支撐座且L型支撐座內端上側固接有電機,所述電機內側的輸出軸上固接有第一轉軸且第一轉軸前端穿過第一通孔固接有第一連桿,所述第三支撐座與電機之間的第...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