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護理床,包括床體以及設于所述床體上可繞橫軸傾轉的活動床板,所述活動床板包括沿床體橫向布置且依次縱向鉸接的頭部活動板、背部活動板、臀部活動板以及腿部活動板,所述活動床板下設有液壓泵站和活動油缸以實現所述活動床板的升降開合,所述床體的頭尾設有齒輪軌跡板和液壓馬達箱,所述齒輪軌跡板與套筒組件嚙合,所述液壓馬達箱帶動所述套筒組件以實現所述套筒組件在所述齒輪軌跡板上的運動。上述護理床不僅采用安全保障性強的液壓驅動,而且具有豐富的護理模式,能夠讓老人快樂自我養老、自我護理,直接替代了專業護理人員的工作,減輕了家人的負擔。
A nursing bed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護理床
本技術涉及醫學護理和養老護理
,特別涉及一種護理床。
技術介紹
隨著國內老齡化的日益加重和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加,年輕子女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照顧護理老人,因此原本在醫療機構中常見的護理床作為一種協助護理的設備,也逐步走進了每個家庭。常見的護理床按照驅動方式分類包括兩種,分別為電動護理床和手動護理床。在電動護理床中,需要針對行動不便、長期臥床的老人設計諸如排便、翻身等功能,以替代一部分護理人員的工作負擔。但是,現有的電動護理床存在許多不足,例如功能模式單一,護理人員仍然存在較大的工作負擔;電動護理床大量使用電力驅動,一但發生漏電對于老人傷害極大,安全保障低;老人在護理床上不能夠單獨實現諸如洗澡等活動,需要護理人員的幫助。因此,如何能夠提供一種具有安全保障并且功能模式豐富以使得老人能夠快樂自我養老和自我護理的護理床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護理床,不僅采用安全保障性強的液壓驅動,而且具有豐富的護理模式,能夠讓老人快樂自我養老、自我護理,直接替代了專業護理人員的工作,減輕了家人的負擔。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護理床,包括床體以及設于所述床體上可繞橫軸傾轉的活動床板,所述活動床板包括沿所述床體橫向布置且依次縱向鉸接的頭部活動板、背部活動板和臀部活動板,腿部活動板相對所述頭部活動板設于所述床體的另一端,所述活動床板下設有液壓泵站和活動油缸以實現所述活動床板的升降開合,所述床體的橫向兩端設有齒輪軌跡板和液壓馬達箱,所述齒輪軌跡板與套筒組件嚙合,所述液壓馬達帶動所述套筒組件以實現所述套筒組件在所述齒輪軌跡板上的運動。優選地,所述頭部活動板包括縱向鉸接的第一頭部活動板和第二頭部活動板,所述臀部活動板包括橫向鉸接的第一臀部活動板和第二臀部活動板,所述腿部活動板包括縱向鉸接的第一腿部活動板、第二腿部活動板和第三腿部活動板。優選地,所述活動床板還包括設于所述床體兩側的活動側板。優選地,所述活動油缸包括用以實現所述活動床板升降開合的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所述第一油缸設于所述第一頭部活動板下側并與所述第二頭部活動板相連;第二油缸設于所述背部活動板下側并與所述第二頭部活動板相連;所述第三油缸設于所述背部活動板下側的所述床體上并與所述背部活動板相連。優選地,所述活動油缸還包括第五油缸、第六油缸、第八油缸和第九油缸,所述第五油缸設于所述臀部活動板下側并與所述臀部活動板相連;所述第六油缸設于所述第一腿部活動板下側并與所述臀部活動板相連;所述第八油缸設于所述第二腿部活動板下側并與所述第一腿部活動板相連;所述第九油缸設于所述第三腿部活動板下側并與所述第二腿部活動板相連。優選地,所述活動油缸包括用以實現所述活動側板繞橫軸的翻轉的第四油缸以及設于所述床體用以實現蓋物的升起的第七油缸。優選地,所述齒輪軌跡板包括分別設于所述活動側板橫向兩端的第一床側軌跡板和第二床側軌跡板,所述套筒組件設于所述第一床側軌跡板和所述第二床側軌跡板之間。優選地,所述齒輪軌跡板還包括設于所述床體橫向兩端的第一環形軌跡板和第二環形軌跡板;當所述活動側板翻轉九十度時,所述第一床側軌跡板與所述第一環形軌跡板相連、所述第二床側軌跡板與所述第二環形軌跡板相連以實現所述套筒組件在所述第一環形軌跡板和所述第二環形軌跡板之間的運動。優選地,所述活動床板下側設有旋轉架,所述旋轉架與第一液壓馬達齒輪嚙合相連以實現所述活動床板繞橫軸的傾轉。優選地,還包括設于所述床體上側的洗刷喂食箱,所述洗刷喂食箱通過第三液壓馬達與支撐桿相連,所述支撐桿通過第二液壓馬達與所述床體相連。相對于上述
技術介紹
,本技術所提供的護理床包括床體以及設于床體上的活動床板,可繞橫軸傾轉的活動床板包括沿床體橫向布置且依次縱向鉸接的頭部活動板、背部活動板和臀部活動板,腿部活動板相對頭部活動板設于床體的另一端,活動床板下側的床體上設有液壓泵站和活動油缸以實現活動床板的升降開合,床體的橫向兩端設有齒輪軌跡板和液壓馬達,套筒組件與齒輪軌跡板嚙合并由液壓馬達箱驅動在齒輪軌跡板上運動以實現對被護理者的護理,該護理床通過設置可傾轉的活動床板以實現被護理者的轉身需求,通過多塊活動床板的相鄰端鉸接以實現活動床板的繞軸轉動,通過在多塊可繞軸轉動的活動床板下側設置活動油缸以實現活動床板的升降開合,通過在床體的橫向兩端設置齒輪軌跡板以實現套筒組件在床體上的運動,通過在床體上運動的套筒組件以滿足被護理者不同的護理需求。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護理床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護理床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活動油缸安裝位置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護理床的洗澡模式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中護理床的正視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防水布筒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脫衣筒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洗具筒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熱風筒的結構示意圖;圖10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水管筒的結構示意圖;圖11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護理床的坐起模式的結構示意圖;圖12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護理床的洗腳模式的結構示意圖;圖13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護理床的洗頭模式的結構示意圖;圖14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護理床的洗刷或喂食模式的結構示意圖;圖15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護理床的排便模式的結構示意圖;圖16為圖15中護理床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17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分向裝置;圖18為圖16中臀部活動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其中:11-第一頭部活動板、12-第二頭部活動板、13-背部活動板、14-第一臀部活動板、1451-旋轉樞軸、1452-傾轉縱軸、15-第二臀部活動板、16-第一腿部活動板、17-第二腿部活動板、18-第三腿部活動板、19-活動側板、20-洗刷喂食箱、21-排水管、22-排水槽、23-液壓泵站、24-排便器、25-齒輪軌跡板、2511-第一環形軌跡板、2512-第二環形軌跡板、2521-第一床尾軌跡板、2522-第二床尾軌跡板、2531-第一床頭軌跡板、2532-第二床頭軌跡板、2541-第一床側軌跡板、2542-第二床側軌跡板、261-第一液壓馬達箱、262-第二液壓馬達箱、263-第三液壓馬達箱、27-支撐桿、28-防水布、29-旋轉架、30-護欄、31-水管筒、311-水管筒馬達、312-水管筒擋板、313-水管筒齒輪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護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體以及設于所述床體上可繞橫軸傾轉的活動床板,所述活動床板包括沿所述床體橫向布置且依次縱向鉸接的頭部活動板、背部活動板(13)和臀部活動板,腿部活動板相對所述頭部活動板設于所述床體的另一端,所述活動床板下設有液壓泵站(23)和活動油缸以實現所述活動床板的升降開合,所述床體的橫向兩端設有齒輪軌跡板(25)和液壓馬達箱,所述齒輪軌跡板(25)與套筒組件嚙合,所述液壓馬達箱帶動所述套筒組件以實現所述套筒組件在所述齒輪軌跡板(25)上的運動。/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護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體以及設于所述床體上可繞橫軸傾轉的活動床板,所述活動床板包括沿所述床體橫向布置且依次縱向鉸接的頭部活動板、背部活動板(13)和臀部活動板,腿部活動板相對所述頭部活動板設于所述床體的另一端,所述活動床板下設有液壓泵站(23)和活動油缸以實現所述活動床板的升降開合,所述床體的橫向兩端設有齒輪軌跡板(25)和液壓馬達箱,所述齒輪軌跡板(25)與套筒組件嚙合,所述液壓馬達箱帶動所述套筒組件以實現所述套筒組件在所述齒輪軌跡板(25)上的運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頭部活動板包括縱向鉸接的第一頭部活動板(11)和第二頭部活動板(12),所述臀部活動板包括橫向鉸接的第一臀部活動板(14)和第二臀部活動板(15),所述腿部活動板包括縱向鉸接的第一腿部活動板(16)、第二腿部活動板(17)和第三腿部活動板(18)。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床板還包括設于所述床體兩側的活動側板(19)。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油缸包括用以實現所述活動床板升降開合的第一油缸(51)、第二油缸(52)和第三油缸(53),所述第一油缸(51)設于所述第一頭部活動板(11)下側并與所述第二頭部活動板(12)相連;第二油缸(52)設于所述背部活動板(13)下側并與所述第二頭部活動板(12)相連;所述第三油缸(53)設于所述背部活動板(13)下側的所述床體上并與所述背部活動板(13)相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油缸還包括第五油缸(55)、第六油缸(56)、第八油缸(58)和第九油缸(59),所述第五油缸(55)設于所述臀部活動板下側并與所述臀部活動板相連;所述第六油缸(56)...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長生,謝洲彤,劉東杰,
申請(專利權)人:謝長生,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南;4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