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漂浮式河道測繪用定點裝置,包括固定板、推進器、氣嘴和鉛錘,所述固定板的外側連接有側板,且側板的外側固定安裝有推進器,所述固定板的下方安裝有隔板,所述氣囊的頂端連接有凸出與固定板的頂面的氣嘴,所述固定板的頂端中部安裝有連接桿,所述連接盤的頂端安裝有安裝座,所述安裝槽的內側連接有夾持板,所述隔板的內側設置有位于固定板的下方的密封板,所述卷軸的外側連接有連接繩,且連接繩的底端安裝有鉛錘,所述連接繩的外側設置有位于卷軸的下方的限位環。該漂浮式河道測繪用定點裝置,便于保證整體裝置的穩定性,便于對標桿進行穩定的夾持作業,便于保證測繪作業的快速進行。
A floating fixed-point device for river surveying and mapping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漂浮式河道測繪用定點裝置
本技術涉及測繪相關
,具體為一種漂浮式河道測繪用定點裝置。
技術介紹
河道的測繪作業,是一件比較繁瑣的測繪工程作業,在進行實際測繪過程中,偶爾需要在河道的內部設置標點,進行測繪作業,因此就需要定點裝置進行輔助測繪使用;但是現有技術背景下的定點裝置,在進行使用時,不便于保證裝置的穩定性,不利于保證標桿的穩定,從而不便于保證測繪作業的快速進行,因此,我們提出一種漂浮式河道測繪用定點裝置,以便于解決上述中提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漂浮式河道測繪用定點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提出的目前的定點裝置,在進行使用時,不便于保證裝置的穩定性,不利于保證標桿的穩定,從而不便于保證測繪作業的快速進行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漂浮式河道測繪用定點裝置,包括固定板、推進器、氣嘴和鉛錘,所述固定板的外側連接有側板,且側板的外側固定安裝有推進器,所述固定板的下方安裝有隔板,且隔板的外側設置有位于固定板的下方的氣囊,所述氣囊的頂端連接有凸出與固定板的頂面的氣嘴,所述固定板的頂端中部安裝有連接桿,且連接桿的上方設置有連接盤,所述連接盤的頂端安裝有安裝座,且安裝座的內部開設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的內側連接有夾持板,且夾持板的外側連接有夾持桿,所述隔板的內側設置有位于固定板的下方的密封板,且密封板的外側轉動連接有卷軸,所述卷軸的外側連接有連接繩,且連接繩的底端安裝有鉛錘,所述連接繩的外側設置有位于卷軸的下方的限位環,且限位環的外側連接有拉桿。優選的,所述固定板與側板之間構成“工”字形結構,且固定板與側板之間為一體化結構,并且推進器對稱安裝在該一體化結構的左右兩側。優選的,所述連接桿與連接盤之間的連接方式為螺紋連接,且連接盤呈圓臺形結構。優選的,所述安裝座與夾持桿之間的連接方式為螺紋連接,且夾持桿的頂端貫穿安裝座與夾持板固定連接,并且夾持板呈圓形結構。優選的,所述卷軸與連接繩之間纏繞連接,且連接繩貫穿限位環與鉛錘相連接,并且限位環位于固定板的中部正下方。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漂浮式河道測繪用定點裝置,便于保證整體裝置的穩定性,便于對標桿進行穩定的夾持作業,便于保證測繪作業的快速進行;1.通過氣嘴對氣囊進行充放氣,便于適用于不同的河流使用,便于保證高度,且便于通過推進器對該裝置進行移動,以便于進行隔空操作,不用測繪人員下河作業;2.通過夾持桿與安裝座之間的螺紋連接,便于通過夾持板對標桿進行夾持固定,以便于保證標桿的穩定性,從而便于進行測繪使用;3.通過卷軸對連接繩進行收放卷,從而便于使得鉛錘下垂,從而便于通過鉛錘與河底的接觸,保證對該裝置的拉緊,進而便于保證該裝置的穩定性,易愛斌與快速測繪使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正面剖切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側面剖切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固定板和側板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限位環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中:1、固定板;2、側板;3、推進器;4、隔板;5、氣囊;6、氣嘴;7、連接桿;8、連接盤;9、安裝座;10、安裝槽;11、夾持板;12、夾持桿;13、密封板;14、卷軸;15、連接繩;16、鉛錘;17、限位環;18、拉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4,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漂浮式河道測繪用定點裝置,包括固定板1、側板2、推進器3、隔板4、氣囊5、氣嘴6、連接桿7、連接盤8、安裝座9、安裝槽10、夾持板11、夾持桿12、密封板13、卷軸14、連接繩15、鉛錘16、限位環17和拉桿18,固定板1的外側連接有側板2,且側板2的外側固定安裝有推進器3,固定板1的下方安裝有隔板4,且隔板4的外側設置有位于固定板1的下方的氣囊5,氣囊5的頂端連接有凸出與固定板1的頂面的氣嘴6,固定板1的頂端中部安裝有連接桿7,且連接桿7的上方設置有連接盤8,連接盤8的頂端安裝有安裝座9,且安裝座9的內部開設有安裝槽10,安裝槽10的內側連接有夾持板11,且夾持板11的外側連接有夾持桿12,隔板4的內側設置有位于固定板1的下方的密封板13,且密封板13的外側轉動連接有卷軸14,卷軸14的外側連接有連接繩15,且連接繩15的底端安裝有鉛錘16,連接繩15的外側設置有位于卷軸14的下方的限位環17,且限位環17的外側連接有拉桿18。如圖1、圖2和圖3中固定板1與側板2之間構成“工”字形結構,且固定板1與側板2之間為一體化結構,并且推進器3對稱安裝在該一體化結構的左右兩側,便于進行該裝置的移動,連接桿7與連接盤8之間的連接方式為螺紋連接,且連接盤8呈圓臺形結構,便于進行防水,便于拆卸。如圖1中安裝座9與夾持桿12之間的連接方式為螺紋連接,且夾持桿12的頂端貫穿安裝座9與夾持板11固定連接,并且夾持板11呈圓形結構,便于對標桿進行穩定的夾持,卷軸14與連接繩15之間纏繞連接,且連接繩15貫穿限位環17與鉛錘16相連接,并且限位環17位于固定板1的中部正下方,便于鉛錘16下垂,便于保證穩定性。工作原理:在使用該漂浮式河道測繪用定點裝置時,首先如圖1和圖2中通過氣嘴6對氣囊5進行充氣,以便于該裝置在河道內部的漂浮,將標桿卡合安裝在安裝槽10的內部,通過夾持桿12與安裝座9之間的螺紋連接,通過夾持板11對標桿進行夾持,然后將連接盤8螺紋連接在連接桿7的頂部進行工作使用,通過安裝在該裝置固定板1的后側的信號接收裝置,對該裝置進行控制,通過推進器3對該裝置進行推動,以便于使得該裝置移動到適合使用的位置,通過密封板13的內部的電機啟動,使得卷軸14對連接繩15進行放卷,以便于使得鉛錘16下垂,從而使得鉛錘16扎入河底,從而對該裝置進行固定,以便于穩定進行測繪作業,且連接繩15貫穿限位環17的內部,同時限位環17位于固定板1的中部正下方,便于保證鉛錘16的位置位于正中,從而保證該裝置穩定,以進行測繪,反向操作即可進行收納,這就是該漂浮式河道測繪用定點裝置的整個工作過程,本說明書中未作詳細描述的內容屬于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公知的現有技術。本技術使用到的標準零件均可以從市場上購買,異形件根據說明書的和附圖的記載均可以進行訂制,各個零件的具體連接方式均采用現有技術中成熟的螺栓、鉚釘、焊接等常規手段,機械、零件和設備均采用現有技術中,常規的型號,加上電路連接采用現有技術中常規的連接方式,在此不再詳述。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漂浮式河道測繪用定點裝置,包括固定板(1)、推進器(3)、氣嘴(6)和鉛錘(16),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外側連接有側板(2),且側板(2)的外側固定安裝有推進器(3),所述固定板(1)的下方安裝有隔板(4),且隔板(4)的外側設置有位于固定板(1)的下方的氣囊(5),所述氣囊(5)的頂端連接有凸出與固定板(1)的頂面的氣嘴(6),所述固定板(1)的頂端中部安裝有連接桿(7),且連接桿(7)的上方設置有連接盤(8),所述連接盤(8)的頂端安裝有安裝座(9),且安裝座(9)的內部開設有安裝槽(10),所述安裝槽(10)的內側連接有夾持板(11),且夾持板(11)的外側連接有夾持桿(12),所述隔板(4)的內側設置有位于固定板(1)的下方的密封板(13),且密封板(13)的外側轉動連接有卷軸(14),所述卷軸(14)的外側連接有連接繩(15),且連接繩(15)的底端安裝有鉛錘(16),所述連接繩(15)的外側設置有位于卷軸(14)的下方的限位環(17),且限位環(17)的外側連接有拉桿(18)。/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漂浮式河道測繪用定點裝置,包括固定板(1)、推進器(3)、氣嘴(6)和鉛錘(16),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外側連接有側板(2),且側板(2)的外側固定安裝有推進器(3),所述固定板(1)的下方安裝有隔板(4),且隔板(4)的外側設置有位于固定板(1)的下方的氣囊(5),所述氣囊(5)的頂端連接有凸出與固定板(1)的頂面的氣嘴(6),所述固定板(1)的頂端中部安裝有連接桿(7),且連接桿(7)的上方設置有連接盤(8),所述連接盤(8)的頂端安裝有安裝座(9),且安裝座(9)的內部開設有安裝槽(10),所述安裝槽(10)的內側連接有夾持板(11),且夾持板(11)的外側連接有夾持桿(12),所述隔板(4)的內側設置有位于固定板(1)的下方的密封板(13),且密封板(13)的外側轉動連接有卷軸(14),所述卷軸(14)的外側連接有連接繩(15),且連接繩(15)的底端安裝有鉛錘(16),所述連接繩(15)的外側設置有位于卷軸(14)的下方的限位環(17),且限位環(17)的外側連接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大鵬,
申請(專利權)人:王大鵬,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