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的新方法,在基底防滲層(3)之上施工有由梯形透水攔擋堤(1)縱橫交錯、自下而上分層疊加而成的框格狀矩形方框,在最下層梯形透水攔擋堤(1)的底部縱向水平方向布置有收集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滲濾液的濾水管(2),濾水管(2)通過導水管(10)與滲濾液收集處理池聯通;在矩形方框的框格內分層堆存有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在堆滿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最上層矩形方框之上施工有地表阻隔層(5)。本發明專利技術應用于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貯存和處置,在確保貯存、處置過程和最終封場后滿足安全和環保要求的同時,貯存、處置的效率和物料管理水平顯著增強。
A new method of storage and disposal of general industrial solid wast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的新方法
本專利技術屬于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處理處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貯存、處置方法,特別適用于第Ⅱ類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含有機物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也可以用于貯存、處置城市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河道污泥,在確保貯存、處置過程和最終封場后滿足安全和環保要求的同時,實現低成本、便捷、分區、有序的貯存及處置,同時為后期資源再利用做好必要準備。
技術介紹
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是企業的重要設施,主要用于一般工業固體廢物非永久性和永久性集中堆放場所。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是企業的重要安全環保設施,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安全、高效、低成本、環保的貯存和處置對于企業正常運行和取得良好效益有重要現實意義。目前我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處置過程中,容易形成松散邊坡、亂堆濫放、無防滲防揚塵、二次污染等問題,處置過程形成安全危險源和環境污染源,處置后不利于后期的資源開發利用。目前因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總量較大、類別混雜、干濕不均,使得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后容易發生各種安全環保問題,同時后期固廢資源化取料帶來較大難度,低成本、便捷、分區、有序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及處置方法對確保企業正常生產、保護環境、降本增效和后期資源開發利用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實際應用中發現,現有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處置方法存在如下問題:(1)處置設施落后:沒有系統考慮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物料的多樣性、含水量的差異性、物理化學性質的離散型,處置堆填方法和設施落后,增加了貯存難度和處置成本。<br>(2)處置方法的安全性較差:現有處置方法容易形成危險源、安全隱患,處置過程容易發生車輛傷害、設備傾覆、邊坡小范圍坍塌等問題。(3)后期資源再利用不便利:現有處置方法沒有系統考慮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物料的多樣性和后期資源開發利用需要,各種固體廢物混雜無序堆填,給后期資源再利用帶來了不便利性和增加成本。(4)可能存在二次污染: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貯存場地沒有高效、系統的收集滲濾液,如防滲層破損可能污染周邊土壤及水體。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技術存在的安全性差、貯存成本高、各種固體廢物混雜無序堆填、后續利用不便等難題,而提供一種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的新方法,應用于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貯存和處置,在確保貯存、處置過程和最終封場后滿足安全和環保要求的同時,實現低成本、便捷、分區、有序的貯存及處置且便于后續開發利用。為實現本專利技術的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一種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的新方法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的新方法,根據所要貯存、處置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特性、產生量、堆排計劃,就近選擇合適的貯存、處置場所,對選擇的貯存、處置場所的原始地表進行清理,在原始地表之上鋪設基底防滲層,并采用以下步驟實施:1)基底防滲層鋪設完成后,施工第一層由梯形透水攔擋堤縱橫交錯構成的框格狀矩形方框,所述的梯形透水攔擋堤采用廢石或硬化形態建筑垃圾材料(廢石、廢磚、廢棄砼、廢砌塊等)堆筑而成,梯形透水攔擋堤的頂部寬度為機械車輛行走所需寬度,梯形透水攔擋堤的坡度為廢石或硬化形態建筑垃圾材料的自然安息角;在第一層層梯形透水攔擋堤的底部縱向水平方向埋設有收集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滲濾液的濾水管,濾水管通過導水管與滲濾液收集處理池聯通,濾水管收集的滲濾液通過導水管排至場地外的滲濾液收集處理池內;按類別、含水率和物理性質差異分區在梯形透水攔擋堤形成的框格狀矩形方框內進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填筑;2)在第一層框格狀矩形方框內填滿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后,在第一層框格狀矩形方框之梯形透水攔擋堤的基礎上再自下而上依次施工第二層框格狀矩形方框、第三層、……、第n層框格狀矩形方框,并先后在每層框格狀矩形方框內按類別、含水率和物理性質差異分區依次進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填筑,循環進行;框格狀矩形方框的層數n、每層的厚度及框格的尺寸、數量按需要堆存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堆填進度安排而定;3)在最上層矩形方框堆滿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后,對表面進行平整,在平整后的表面之上施工地表阻隔層。當堆存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中含有有機組份時,還需在梯形透水攔擋堤內的垂直方向布設有供有機廢氣排放的導氣花管。進一步地,所述的基底防滲層由粘土保護層、復合土工膜、粘土保護層按自下而上順序組合構成。進一步地,所述的復合土工膜采用HDPE復合土工膜為佳,HDPE復合土工膜型號為200g/1.5mm/200g,遇到特殊情況可增加土工材料厚度或調整土工材料型號。進一步地,所述的地表阻隔層按自下而上為粘土阻隔層、壤土覆蓋層,在地表阻隔層的表層播撒草籽綠化或在壤土覆蓋層上栽種植物。更進一步地,所述的粘土保護層的厚度為25~40cm,所述的粘土阻隔層的厚度為28~40cm,所述的壤土覆蓋層的厚度為18~25cm;遇到特殊情況可增加相應的厚度。進一步優化的情況是,所述的導氣花管為UPVC導氣花管;所述的導水管采用UPVC導水管。更進一步優化的技術參數為:所述的單層梯形透水攔擋堤的垂直高度為1.5m~3.0m;所述的框格狀矩形方框的最大層數不超過十層,矩形方框平面尺寸在50m×50m~150m×150m之間,遇物理力學性質良好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物料,尺寸可進一步放大。所述的濾水管管徑根據進入場地物料含水量確定,開孔率>15%、抗壓強度>1.0MPa(覆蓋層厚度較大時提高管材抗壓強度要求)。所述的UPVC導氣花管、UPVC導水管抗壓強度>5.0MPa,管徑根據進入場地物料特征確定。本專利技術一種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的新方法采用以上技術方案后,具有下列積極效果:(1)該方法考慮了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物料物理性質的離散型,可分區貯存、處置固體廢物,針對性的布置排氣、排滲設施,降低貯存難度和處置成本,增強處置安全性。(2)該方法采用梯形透水攔擋堤可作為機械車輛行走道路和透水降滲結構使用,提升固體廢物堆置操作的安全性和增強堆置物料強度,有效避免車輛傷害、設備傾覆等事故的發生。(3)該方法考慮了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物料的多樣性,可實現分區貯存、處置固體廢物,平面分區尺寸可根據進場物料物理力學性質及數量進行靈活調整,有利于后期資源開發再利用。(4)該方法按“前擋后排”原則,在原始地表布置了可靠的防滲結構,堆場內布置了大比表面積的透水結構、排滲結構和滲濾液收集處理設施,能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物料的排滲固結,降低堆填物料的含水率、提升其穩定性,有效防止物料污染周邊土壤及水體。(5)該方法能方便在場地內均勻布置導氣結構,能較好貯存、處置含有機物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及時排除產生的氣體、降低堆存物料溫度,防止出現場地“冒泡”、“鼓脹”、“爆炸”現象。(6)該方法在最后一期固體廢物的貯存、處置完成后,地表布置了可靠的阻隔層并進行復墾、覆綠,防止后期雨水入滲和恢復場地生態環境。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的新方法,根據所要貯存、處置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特性、產生量、堆排計劃,選擇貯存、處置場所,對選擇的貯存、處置場所的原始地表進行清理,在原始地表之上鋪設基底防滲層(3),其特征在于還采用以下步驟實施:/n1)基底防滲層(3)鋪設完成后,施工第一層由梯形透水攔擋堤(1)縱橫交錯構成的框格狀矩形方框,所述的梯形透水攔擋堤(1)采用廢石或硬化形態建筑垃圾材料堆筑而成,梯形透水攔擋堤(1)的頂部寬度為機械車輛行走所需寬度,梯形透水攔擋堤(1)的坡度為廢石或硬化形態建筑垃圾材料的自然安息角;在第一層層梯形透水攔擋堤(1)的底部縱向水平方向埋設有收集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滲濾液的濾水管(2),濾水管(2)通過導水管(10)與滲濾液收集處理池聯通;按類別、含水率和物理性質差異分區在梯形透水攔擋堤(1)形成的框格狀矩形方框內進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填筑;/n2)在第一層框格狀矩形方框內填滿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后,在第一層框格狀矩形方框之梯形透水攔擋堤(1)的基礎上再自下而上依次施工第二層框格狀矩形方框、第三層、……、第n層框格狀矩形方框,并先后在每層框格狀矩形方框內按類別、含水率和物理性質差異分區依次進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填筑,循環進行;框格狀矩形方框的層數n、每層的厚度及框格的尺寸、數量按需要堆存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堆填進度安排而定;/n3)在最上層矩形方框堆滿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后,對表面進行平整,在平整后的表面之上施工地表阻隔層(5)。/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的新方法,根據所要貯存、處置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特性、產生量、堆排計劃,選擇貯存、處置場所,對選擇的貯存、處置場所的原始地表進行清理,在原始地表之上鋪設基底防滲層(3),其特征在于還采用以下步驟實施:
1)基底防滲層(3)鋪設完成后,施工第一層由梯形透水攔擋堤(1)縱橫交錯構成的框格狀矩形方框,所述的梯形透水攔擋堤(1)采用廢石或硬化形態建筑垃圾材料堆筑而成,梯形透水攔擋堤(1)的頂部寬度為機械車輛行走所需寬度,梯形透水攔擋堤(1)的坡度為廢石或硬化形態建筑垃圾材料的自然安息角;在第一層層梯形透水攔擋堤(1)的底部縱向水平方向埋設有收集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滲濾液的濾水管(2),濾水管(2)通過導水管(10)與滲濾液收集處理池聯通;按類別、含水率和物理性質差異分區在梯形透水攔擋堤(1)形成的框格狀矩形方框內進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填筑;
2)在第一層框格狀矩形方框內填滿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后,在第一層框格狀矩形方框之梯形透水攔擋堤(1)的基礎上再自下而上依次施工第二層框格狀矩形方框、第三層、……、第n層框格狀矩形方框,并先后在每層框格狀矩形方框內按類別、含水率和物理性質差異分區依次進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填筑,循環進行;框格狀矩形方框的層數n、每層的厚度及框格的尺寸、數量按需要堆存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堆填進度安排而定;
3)在最上層矩形方框堆滿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后,對表面進行平整,在平整后的表面之上施工地表阻隔層(5)。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的新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曾霄祥,申其鴻,劉濤,曹其光,黃廣黎,尹清海,
申請(專利權)人: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華唯金屬礦產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鋼集團馬鞍山礦院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