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國際分類中F27B通用的爐窯和C22B冶金技術領域。主要特征是由爐壁(101)、爐襯(102)組成封閉的鼓風爐(1)與窯壁(201)、窯襯(202)、窯室(203)組成的冷凝窯(2),通過氣道(105、205)對接構成冶煉設備的整體結構。礦料在鼓風爐(1)中1400~1500℃時產生爐氣B,進入冷凝窯(2)中,又于多個窯室(203)中按不同溫區,冷凝回收鋅、鉛、銅、銀等有價金屬?;竟に嚵鞒蹋旱V料予熱焙燒-入爐-冶煉-氣化-冷凝-回收-產品。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簡單易操作,體積小功能大,適應范圍廣等特點。特別適合于從低品位氧化鋅礦石或非礦石(礦渣、煙塵、廢料等)材料中提取鋅等有價金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到國際分類中F27B通用的爐窯和C22B冶金
尤其是用鼓風爐連接冷凝窯的設備,提煉鋅等有色金屬的方法。
技術介紹
鼓風爐煉鋅已經是成熟的公知技術。大多采用在燒結機上進行燒結焙燒的方法,使硫化礦石變成氧化礦石,然后入鼓風爐冶煉。而且,不能對低品位的氧化鋅礦石直接進行冶煉,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檢索到的99232376.2“密閉式煉鋅爐”是由鼓風爐和電弧爐構成。耗能大已成為現實問題。以及99808931.1“在立式鉛鋅鼓風爐設備中按鉛鋅鼓風爐工藝生產鋅的方法以及該立式鉛鋅鼓風爐設備,”公開了將含煤載體和鋅的細粒粉塵混合物吹入IS-立式爐的下部區的方法。此法在制作鋅的細粒粉塵上有一定的難度。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體積小功能大,原料范圍廣、又環保的設備,以及用該設備提煉鋅等有色金屬的方法。主要的技術方案是由爐壁(101)、爐襯(102)組成封閉的鼓風爐(1)與窯壁(201)、窯襯(202)、窯室(203)組成的冷凝窯(2),通過氣道(105、205)對接構成冶煉設備的整體結構。礦料在鼓風爐(1)中冶煉形成爐氣B,通過氣道(105、205)進入冷凝窯(2)中,又于多個窯室(203)中按不同的溫區、冷凝回收鋅等有色金屬?;竟に嚵鞒痰V料予熱焙燒-入爐-冶煉-氣化-冷凝-回收-產品。鼓風爐(1)上端連接加料斗(104),具有予熱焙燒功能,氧化礦料直接入爐,硫化礦料予熱焙燒后入爐,予熱焙燒溫度700℃,來自鼓風爐冶煉時的余熱。冶煉是在1400~1500℃的鼓風爐(1)中進行,熱風A是通過外接空壓機和熱風爐經熱風噴頭(103)送入爐中。鼓風爐(1)的下方四周設置了8~38支熱風噴頭(103)。礦石經冶煉所產生的混合氣體即爐氣B,是穩定在1050~1100℃內,經氣道(105、205)進入冷凝窯(2)中。冷凝窯(2)中設4~8個首選6個窯室(203),每個窯室下方配備一支轉子(206),轉子的葉輪拋撒鉛霧鉛雨形成屏幕和爐氣B的回轉通道。冷凝窯(1)的溶池(209)中注入鉛液,鉛液在溶池中的高度為150~210mm,鉛液溫度在450~500℃之間,用U型溫度調節器(208)來控制。爐氣B在最后一個窯室(203)變成尾氣C,出口溫度不低于400℃。最后一個窯室上部設置尾氣C排放管(207),并與空氣凈化器,煙塵收集器相連接。由此,本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簡單易操作,體積小功能大,適應范圍廣的特點。特別適合于從低品位的氧化鋅礦石或非礦石材料中提煉鋅等有色金屬。附圖及簡要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鼓風爐連接冷凝窯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冷凝窯窯室平面分布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圖2所示,制作鼓風爐1和冷凝窯2。鋼制外殼爐壁101,內襯耐火磚爐襯102,一側設氣道105,閘板106,爐頂上部連接具有予熱焙燒功能的加料斗104。由此組成全封閉的鼓風爐1結構。于爐體下方四周安裝8~38支熱風噴頭103。各熱風噴頭上下左右的距離為300~500mm之間,爐底至噴頭高度300~500mm。所有熱風噴頭均連接來自羅茨風機的壓縮空氣(風壓19.6~21kpa),經熱風爐加熱形成熱風A,送入爐內,使爐內溫度達到1400~1500℃。鋼制的予熱焙燒加料斗104,對氧化礦料要進行予熱,對硫化礦料還要進焙燒,然后加入鼓風爐1中冶煉。產生混合氧體即爐氣B。爐氣B在氣道105、205中溫度維持在1050~1100℃。冷凝窯2是窯壁201為鋼骨架,窯襯202為耐火磚,上頂由窯頂204封閉,形成回轉結構。如圖2所示,冷凝窯2由4~8個首選6個相通的窯室203組成,每個窯室配裝一臺轉子206,即六個轉子,分為六步冷凝。轉子206上的葉輪將鉛液拋撒成霧狀屏幕,封鎖爐氣B不該通過的彎道,而又吸收爐氣B中的鋅等有色金屬。溶池209中灌入鉛液,作為冷凝劑。鉛液在溶池中高度150~210mm,鉛液溫度設定在450~500℃之間,用U形溫度調節器208來控制。爐氣B到達最后一個窯室203時,鋅等有色金屬含量甚微,已變成尾氣C。此時出口溫度不能低于400℃,這樣才能保證窯內的工作溫度。一窯室的頂部連接尾氣排氣管207,另外連接著空氣凈化器和煙塵收集器。窯室底部設置馬頭口,及時收集溢出的金屬液體。該鼓風爐和冷凝窯除提煉鋅外,還兼得銀、銅、鉛等其他有價金屬。權利要求1.一種,是由爐壁、爐襯、窯壁、窯襯等組成,其特征在于由爐壁(101)、爐襯(102)組成封閉的鼓風爐(1)與窯壁(201)、窯襯(202)、窯室(203)組成的冷凝窯(2),通過氣道(105、205)對接構成冶煉設備的整體結構;礦料在鼓風爐(1)中冶煉產生爐氣B,通過氣道(105、205)進入冷凝窯(2)中,又于多個窯室(203)中按不同溫區,冷凝回收鋅等有色金屬;基本工藝流程礦料予熱焙燒-入爐-冶煉-氣化-冷凝-回收-產品。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鼓風爐(1)上端連接具有予熱焙燒功能的加料斗(104),氧化礦料真接入爐,硫化礦料予熱焙燒后入爐,予熱焙燒溫度700℃,產生于鼓風爐冶煉時的余熱。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冶煉是在1400~1500℃的鼓風爐(1)中進行,熱風A是通過外接空壓機和熱風爐經熱風噴頭(103)送入爐中。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鼓風爐(1)的下方四周設置了8~38支熱風噴頭(103),各噴頭上下左右的距離為300~500mm,爐底至噴頭高度300~500mm。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礦石經冶煉所產生的混合氣體即爐氣B,是穩定在1050~1100℃內,經氣道(105、205)進入冷凝窯(2)中。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冷凝窯(2)中設4~8個首選6個窯室(203),每個窯室下方有1支轉子(206),由轉子上的葉輪拋撒鉛霧鉛雨,形成屏幕和爐氣B的回轉通道。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凝窯(2)的溶池(209)中注有鉛液,鉛液在溶池中的高度是150~210mm,鉛液溫度在450~500℃之間,用U型溫度調節器(208)控制。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爐氣B在最后一個窯室(203)變成尾氣C,尾氣出口溫度不低于400℃。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在最后一個窯室上部設置尾氣C排放管(207),并與空氣凈化器、煙塵收集器相連接。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國際分類中F27B通用的爐窯和C22B冶金
主要特征是由爐壁(101)、爐襯(102)組成封閉的鼓風爐(1)與窯壁(201)、窯襯(202)、窯室(203)組成的冷凝窯(2),通過氣道(105、205)對接構成冶煉設備的整體結構。礦料在鼓風爐(1)中1400~1500℃時產生爐氣B,進入冷凝窯(2)中,又于多個窯室(203)中按不同溫區,冷凝回收鋅、鉛、銅、銀等有價金屬。基本工藝流程礦料予熱焙燒-入爐-冶煉-氣化-冷凝-回收-產品。本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簡單易操作,體積小功能大,適應范圍廣等特點。特別適合于從低品位氧化鋅礦石或非礦石(礦渣、煙塵、廢料等)材料中提取鋅等有價金屬。文檔編號C22B19/00GK1884595SQ200610091018公開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11日 優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鼓風爐連接冷凝窯的設備提煉鋅等有色金屬的方法,是由爐壁、爐襯、窯壁、窯襯等組成,其特征在于:由爐壁(101)、爐襯(102)組成封閉的鼓風爐(1)與窯壁(201)、窯襯(202)、窯室(203)組成的冷凝窯(2),通過氣道(1 05、205)對接構成冶煉設備的整體結構;礦料在鼓風爐(1)中冶煉產生爐氣B,通過氣道(105、205)進入冷凝窯(2)中,又于多個窯室(203)中按不同溫區,冷凝回收鋅等有色金屬;基本工藝流程:礦料予熱焙燒-入爐-冶煉-氣 化-冷凝-回收-產品。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玉通,李南江,
申請(專利權)人:李玉通,李南江,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11[中國|北京]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