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護理墊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多功能醫用護理墊,包括無紡布,所述無紡布的內部安裝有高吸水性樹脂層,所述高吸水性樹脂層的底部連接有防水層,所述無紡布的兩端均安裝有松緊帶,兩個所述松緊帶遠離無紡布的一端底部均固定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遠離松緊帶的一端安裝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的內部開設有滑槽,且固定桿的一側安裝有支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將固定柱與夾板夾持在病床的邊框處,而后擰動調節旋鈕使其松動,之后推動夾板使支腿在滑槽內滑動,從而減小固定柱與夾板之間的距離,然后通過擰緊調節旋鈕固定裝置,進而有效的對無紡布進行固定繃緊,防止病人移動時褶皺脫離。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多功能醫用護理墊
本技術屬于護理墊
,具體涉及一種多功能醫用護理墊。
技術介紹
護理墊是一種由PE膜、無紡布、絨毛漿、高分子等材質制成的衛生用品,主要用于醫院手術、婦科檢查、產婦護理、幼兒看護、癱瘓病人大小便失禁、婦女經期時候使用,護理墊根據用途的不同,所叫的名稱也不同,用于嬰幼兒使用的護理墊被稱為是隔尿墊,用于產婦護理的護理墊被稱為是產褥墊,用于婦女經期使用的護理墊被稱為是經期小床墊。在專利號為CN201721749342.9的中國專利中,公開了一種多功能醫用護理墊,該專利描述到“通過綁帶表面的按扣與扣孔卡嵌,可以將護理墊固定在病床兩側,避免護理墊在使用時歪動”,但在使用時患者移動容易使按扣從扣孔中滑落,實際固定效果差,且不易找到支撐點進行捆綁,另外,該專利通過防滑墊表面的按摩粒對病人與護理墊接觸部分進行按摩,但由于按摩粒無法活動長時間抵壓容易使病人疼痛,不僅無法起到按摩效果,還會加劇病人的痛苦。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功能醫用護理墊,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裝置的固定效果差,以及按摩粒無法起到按摩效果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多功能醫用護理墊,包括無紡布,所述無紡布的內部安裝有高吸水性樹脂層,所述高吸水性樹脂層的底部連接有防水層,所述無紡布的兩端均安裝有松緊帶,兩個所述松緊帶遠離無紡布的一端底部均固定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遠離松緊帶的一端安裝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的內部開設有滑槽,且固定桿的一側安裝有支腿,所述支腿延伸至固定桿內部的一端與滑槽相連接,且支腿與固定桿之間旋合連接有調節旋鈕,所述支腿遠離固定桿的一端安裝有夾板。優選的,所述無紡布的內部兩端靠近高吸水性樹脂層的上方開設有腔槽,所述腔槽的內部底端安裝有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的頂部固定有固定墊,所述固定墊的頂端安裝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遠離固定墊的一端延伸至無紡布的外部,且連接桿與無紡布的連接處開設有通孔。優選的,所述夾板的頂部安裝有橡膠墊,所述橡膠墊的外壁開設有防滑槽。優選的,所述連接桿的頂部安裝有塑膠突刺,且連接桿呈圓柱狀結構。優選的,所述固定桿的底部安裝有防滑墊,且防滑墊的外壁圓滑無凸起。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術通過將固定柱與夾板夾持在病床的邊框處,而后擰動調節旋鈕使其松動,之后推動夾板使支腿在滑槽內滑動,從而減小固定柱與夾板之間的距離,然后通過擰緊調節旋鈕固定裝置,進而有效的對無紡布進行固定繃緊,防止病人移動時褶皺脫離。(2)本技術通過連接桿帶動固定墊下移,使固定墊與無紡布相互擠壓復位彈簧,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能夠使連接桿不斷地在通孔內上下移動,從而對病人起到按摩的效果,進而促進血液循環。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無紡布的俯視圖;圖3為圖1中A部的放大圖;圖4為圖2中B部的放大圖;圖中:1-防滑墊;2-固定桿;3-滑槽;4-松緊帶;5-無紡布;6-高吸水性樹脂層;7-防水層;8-橡膠墊;9-調節旋鈕;10-支腿;11-夾板;12-連接桿;13-塑膠突刺;14-通孔;15-復位彈簧;16-腔槽;17-固定墊;18-固定柱。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圖4所示,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多功能醫用護理墊,包括無紡布5,通過無紡布5能夠使水分迅速向四周擴散,無紡布5的內部安裝有高吸水性樹脂層6,高吸水性樹脂層6的能夠有效的對擴散的水分進行吸收,其具有超高的吸水性能,能吸收自身成百上千倍的水,并且具有很好的貯水能力,從而防止病人的排泄物污染被褥,高吸水性樹脂層6的底部連接有防水層7,無紡布5的兩端均安裝有松緊帶4,兩個所述松緊帶4遠離無紡布5的一端底部均固定有固定柱18,所述固定柱18遠離松緊帶4的一端安裝有固定桿2,固定桿2的內部開設有滑槽3,且固定桿2的一側安裝有支腿10,支腿10延伸至固定桿2內部的一端與滑槽3相連接,且支腿10與固定桿2之間旋合連接有調節旋鈕9,支腿10遠離固定桿2的一端安裝有夾板11,首先將固定柱18與夾板11夾持在病床的邊框處,通過擰動調節旋鈕9使其松動,而后推動夾板11使支腿10在滑槽3內滑動,從而減小固定柱18與夾板11之間的距離,之后通過擰緊調節旋鈕9固定裝置,進而有效的對無紡布5進行固定繃緊,防止病人移動時褶皺脫離。進一步的,無紡布5的內部兩端靠近高吸水性樹脂層6的上方開設有腔槽16,腔槽16的內部底端安裝有復位彈簧15,復位彈簧15的頂部固定有固定墊17,固定墊17的頂端安裝有連接桿12,連接桿12遠離固定墊17的一端延伸至無紡布5的外部,且連接桿12與無紡布5的連接處開設有通孔14,當病人翻身移動時,通過連接桿12帶動固定墊17下移,使固定墊17與無紡布5相互擠壓復位彈簧15,在復位彈簧15的作用下能夠使連接桿12不斷地在通孔14內上下移動,從而對病人起到按摩的效果,進而促進血液循環。進一步的,夾板11的頂部安裝有橡膠墊8,橡膠墊8起到防滑穩固的作用,橡膠墊8的外壁開設有防滑槽。具體地,連接桿12的頂部安裝有塑膠突刺13,通過塑膠突刺13能夠更好的對病人皮膚處進行輕壓按摩,且連接桿12呈圓柱狀結構。具體地,固定桿2的底部安裝有防滑墊1,防滑墊1起到防護的作用,防止固定桿2底部的尖銳部分造成劃傷,且防滑墊1的外壁圓滑無凸起。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該技術在使用時,首先將無紡布5平鋪在病床上,使其位于病人的臀部位置處,而后通過拉動松緊帶4時無紡布5繃緊無褶皺,之后將松緊帶4一端的固定柱18與夾板11夾持在病床的邊框處,通過擰動調節旋鈕9使其松動,而后推動夾板11使支腿10在滑槽3內滑動,從而減小固定柱18與夾板11之間的距離,然后通過擰緊調節旋鈕9固定裝置,進而對無紡布5進行固定,在病人使用的過程中,病人病人分泌排泄的尿液等污物會直接流淌至無紡布5上,而無紡布5能夠使水分迅速向四周擴散,再被高吸水性樹脂層6吸收,高吸水性樹脂層6能夠有效的對擴散的水分進行吸收,其具有超高的吸水性能,能吸收自身成百上千倍的水,并且具有很好的貯水能力,從而防止病人的排泄物污染被褥,同時病人接觸連接桿12時,通過連接桿12帶動固定墊17下移,使固定墊17與無紡布5相互擠壓復位彈簧15,在復位彈簧15的作用下能夠使連接桿12不斷地在通孔14內上下移動,從而對病人起到按摩的效果,進而促進血液循環。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技術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多功能醫用護理墊,其特征在于:包括無紡布(5),所述無紡布(5)的內部安裝有高吸水性樹脂層(6),所述高吸水性樹脂層(6)的底部連接有防水層(7),所述無紡布(5)的兩端均安裝有松緊帶(4),兩個所述松緊帶(4)遠離無紡布(5)的一端底部均固定有固定柱(18),所述固定柱(18)遠離松緊帶(4)的一端安裝有固定桿(2),所述固定桿(2)的內部開設有滑槽(3),且固定桿(2)的一側安裝有支腿(10),所述支腿(10)延伸至固定桿(2)內部的一端與滑槽(3)相連接,且支腿(10)與固定桿(2)之間旋合連接有調節旋鈕(9),所述支腿(10)遠離固定桿(2)的一端安裝有夾板(11)。/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多功能醫用護理墊,其特征在于:包括無紡布(5),所述無紡布(5)的內部安裝有高吸水性樹脂層(6),所述高吸水性樹脂層(6)的底部連接有防水層(7),所述無紡布(5)的兩端均安裝有松緊帶(4),兩個所述松緊帶(4)遠離無紡布(5)的一端底部均固定有固定柱(18),所述固定柱(18)遠離松緊帶(4)的一端安裝有固定桿(2),所述固定桿(2)的內部開設有滑槽(3),且固定桿(2)的一側安裝有支腿(10),所述支腿(10)延伸至固定桿(2)內部的一端與滑槽(3)相連接,且支腿(10)與固定桿(2)之間旋合連接有調節旋鈕(9),所述支腿(10)遠離固定桿(2)的一端安裝有夾板(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醫用護理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紡布(5)的內部兩端靠近高吸水性樹脂層(6)的上方開設有腔槽(16)...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鄧麗,王青梅,陳大瓊,
申請(專利權)人:鄧麗,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貴州;5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