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發動機的裝配方法以及發動機組成比例

    技術編號:24794631 閱讀: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22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發動機的裝配方法以及發動機。該發動機的裝配方法發動機包括:具有活塞孔的活塞、曲軸、調節元件、連桿、壓縮比調節機構,調節元件包括第一和第二分體,第一和第二分體具有第一和第二分體孔,連桿具有第一和第二連桿孔,壓縮比調節機構用于調節活塞在氣缸缸孔內的位置,壓縮比調節機構包括偏心軸和控制桿,控制桿具有第一和第二控制桿孔;裝配方法包括:將活塞銷穿設活塞孔和第一連桿孔、將連桿銷穿設第二連桿孔與第一分體孔、將控制桿銷穿設第一控制桿孔與第二分體孔、將第一分體與第二分體相固定以將第一分體與第二分體安裝在連桿頸上。根據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發動機的裝配方法,通過合理安排裝配步驟,可使發動機的裝配精度提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發動機的裝配方法以及發動機
    本專利技術涉及汽車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發動機的裝配方法以及發動機。
    技術介紹
    發動機的壓縮比是指活塞運動到下止點時的氣缸容積與活塞運動到上止點時的燃燒室容積之比。現有發動機大多數為固定壓縮比發動機,燃油燃燒效率低、經濟性差、排放高。隨著可變壓縮比技術的發展,發動機開始增加壓縮比調節機構,通過改變活塞上止點位置等方式改變燃燒室容積,從而改變壓縮比。現有的發動機裝配方法復雜,耗時較長,且發動機內各零件之間的運動可靠性較差,此外,各零件之間鉸鏈接處較多,固有的機構累積公差較大,面臨壓縮比調節精度不足的問題,且壓縮比調節機構的驅動軸裝配精度較低,影響壓縮比調節精度,且易影響發動機的NVH性能。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旨在提出一種發動機的裝配方法,簡單、方便,裝配精度較高。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發動機的裝配方法,所述發動機包括:活塞,所述活塞適于在所述發動機的氣缸缸孔內運動,所述活塞的一端設置有與活塞銷配合的活塞孔;曲軸,所述曲軸的主軸頸可轉動地設置在所述發動機的缸體上;調節元件,所述調節元件包括:第一分體和第二分體,所述第一分體和所述第二分體套設在所述曲軸的連桿頸上,所述第一分體設置有與連桿銷配合的第一分體孔,所述第二分體設置有與控制桿銷配合的第二分體孔;連桿,所述連桿連接在所述活塞與所述調節元件之間,所述連桿的第一端設置有與所述活塞銷配合的第一連桿孔,所述連桿的第二端設置有與所述連桿銷配合的第二連桿孔;壓縮比調節機構,所述壓縮比調節機構用于調節所述活塞在所述氣缸缸孔內的位置,所述壓縮比調節機構包括:偏心軸和控制桿,所述控制桿連接在所述調節元件與所述偏心軸之間,所述控制桿的第一端設置有與所述控制桿銷配合的第一控制桿孔,且所述控制桿的第二端設置有與所述偏心軸配合的第二控制桿孔;所述裝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將所述活塞銷穿設所述活塞孔和所述第一連桿孔;S2:將所述連桿銷穿設所述第二連桿孔與所述第一分體孔;S3:將所述控制桿銷穿設所述第一控制桿孔與所述第二分體孔;S4:將所述第一分體與所述第二分體相固定,以將所述第一分體與所述第二分體安裝在所述連桿頸上。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S4在所述S1、所述S2、所述S3之后進行,所述S1、所述S2、所述S3的先后順序不限制。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分體與所述第二分體中的每一個均具有“U”形臂,在所述S2中,所述連桿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分體的“U”形臂的“U”形空間中;在所述S3中,所述控制桿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分體的“U”形臂的“U”形空間中,所述連桿銷和所述控制桿銷中的每一個均與對應所述“U”形臂上的安裝孔過盈配合。具體地,每個所述“U”形臂包括:前臂和后臂,所述前臂上開設有前臂安裝孔,所述后臂上開設有后臂安裝孔,所述前臂安裝孔、所述后臂安裝孔的中心軸線對齊。進一步地,所述連桿銷與所述控制桿銷中的每一個均具有大徑端和小徑端,所述大徑端的外徑大于所述小徑端的外徑,所述大徑端和所述小徑端的中心軸線對齊,且所述連桿銷與所述控制桿銷中的每一個的中心軸線與對應所述“U”形臂的安裝孔的中心軸線對齊。進一步地,所述連桿銷與所述控制桿銷中的每一個的大徑端與對應的所述前臂安裝孔過盈配合,所述連桿銷與所述控制桿銷中的每一個的小徑端與對應的所述后臂安裝孔過盈配合。可選地,所述小徑端與對應的所述后臂安裝孔的過盈量大于所述大徑端與對應的所述前臂安裝孔的過盈量。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在所述S2中,所述第二連桿孔與所述連桿銷的小徑端間隙配合;在所述S3中,所述第一控制桿孔與所述控制桿銷的小徑端間隙配合。進一步地,在所述S2和所述S3中,將所述后臂的背離所述前臂的一側墊在壓裝工作平臺上。具體地,在所述S2中,先將所述連桿銷的小徑端經所述第一分體的前臂安裝孔裝入所述第二連桿孔和所述第一分體的后臂安裝孔,再將所述連桿銷的大徑端裝入所述第一分體的前臂安裝孔;在所述S3中,先將所述控制桿銷的小徑端經所述第二分體的前臂安裝孔裝入所述第一控制桿孔和所述第二分體的后臂安裝孔,再將所述控制桿銷的大徑端裝入所述第二分體的前臂安裝孔。可選地,所述連桿的第二端設置有連桿壓裝凸臺,所述連桿壓裝凸臺凸出所述連桿第二端的外表面,以使所述連桿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一分體的“U”形臂之間無間隙,且所述連桿壓裝凸臺超出所述第一分體外輪廓3mm-10mm;所述控制桿的第一端設置有控制桿壓裝凸臺,所述控制桿壓裝凸臺凸出所述控制桿第一端的外表面,以使所述控制桿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分體的“U”形臂之間無間隙,且所述控制桿壓裝凸臺超出所述第二分體外輪廓3mm-10mm。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發動機的裝配方法還包括S5:將所述第一分體繞所述連桿銷轉動,以使所述第一分體位于所述活塞的直徑范圍內,所述S5在所述S4之前,且在所述S1和所述S2之后。進一步地,所述S5與所述S4之間,還包括S6:將所述第一分體、所述活塞、所述連桿的組合件自氣缸缸孔頂部放入,以使所述第一分體的曲軸半孔環抱所述連桿頸。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偏心軸包括:驅動軸和偏心輪,所述偏心輪設置在所述驅動軸上,所述裝配方法還包括S7:將所述偏心輪安裝在所述第二控制桿孔內。可選地,所述S7在所述S4之后。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曲軸具有多個連桿頸,每個連桿頸上設置有一個調節元件,每個調節元件與連桿、控制桿相連,每個控制桿的第二控制桿孔內均設置有一個偏心輪,所述S7之后還包括S8:使用工藝芯軸矯正所有偏心輪的位置。可選地,所述工藝芯軸的直徑小于所述驅動軸的直徑,且直徑差值為10mm-20mm。具體地,所述S8之后還包括S9:將所述驅動軸逐步穿設所有所述偏心輪,所述工藝芯軸逐步退出。進一步地,所述驅動軸上設置有驅動軸孔,所述偏心輪上設置有偏心輪孔,所述S9之后還包括S10:傳動銷穿設所述驅動軸孔和所述偏心輪孔,以將所述偏心輪固定在所述驅動軸上。可選地,所述驅動軸上開設有驅動軸油孔,所述偏心輪上開設有偏心輪油孔,所述偏心輪油孔與所述驅動軸油孔連通,所述驅動軸為空心驅動軸,所述驅動軸的空心結構形成潤滑油道,所述驅動軸油孔與所述空心結構連通。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發動機的裝配方法具有以下優勢: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發動機的裝配方法,通過合理安排裝配步驟,可使發動機的裝配精度提高;使用工藝芯軸,可提高裝配精度和裝配效率;采用組合式的偏心軸,可提高整體的結構剛度,提高壓縮比控制精度。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發動機,使用上述的發動機的裝配方法裝配而成。附圖說明構成本專利技術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本專利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是活塞、連桿、調節元件、曲軸、壓縮比調節機構的裝配示意圖;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發動機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動機包括:/n活塞(1),所述活塞(1)適于在所述發動機的氣缸缸孔內運動,所述活塞(1)的一端設置有與活塞銷(A)配合的活塞孔(11);/n曲軸(4),所述曲軸(4)的主軸頸(41)可轉動地設置在所述發動機的缸體上;/n調節元件(3),所述調節元件(3)包括:第一分體(31)和第二分體(32),所述第一分體(31)和所述第二分體(32)套設在所述曲軸(4)的連桿頸(42)上,所述第一分體(31)設置有與連桿銷(B)配合的第一分體孔(311),所述第二分體(32)設置有與控制桿銷(D)配合的第二分體孔(321);/n連桿(2),所述連桿(2)連接在所述活塞(1)與所述調節元件(3)之間,所述連桿(2)的第一端設置有與所述活塞銷(A)配合的第一連桿孔(21),所述連桿(2)的第二端設置有與所述連桿銷(B)配合的第二連桿孔(22);/n壓縮比調節機構(7),所述壓縮比調節機構(7)用于調節所述活塞(1)在所述氣缸缸孔內的位置,所述壓縮比調節機構(7)包括:偏心軸(6)和控制桿(5),所述控制桿(5)連接在所述調節元件(3)與所述偏心軸(6)之間,所述控制桿(5)的第一端設置有與所述控制桿銷(D)配合的第一控制桿孔(51),且所述控制桿(5)的第二端設置有與所述偏心軸(6)配合的第二控制桿孔(52);/n所述裝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nS1:將所述活塞銷(A)穿設所述活塞孔(11)和所述第一連桿孔(21);/nS2:將所述連桿銷(B)穿設所述第二連桿孔(22)與所述第一分體孔(311);/nS3:將所述控制桿銷(D)穿設所述第一控制桿孔(51)與所述第二分體孔(321);/nS4:將所述第一分體(31)與所述第二分體(32)相固定,以將所述第一分體(31)與所述第二分體(32)安裝在所述連桿頸(42)上。/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發動機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動機包括:
    活塞(1),所述活塞(1)適于在所述發動機的氣缸缸孔內運動,所述活塞(1)的一端設置有與活塞銷(A)配合的活塞孔(11);
    曲軸(4),所述曲軸(4)的主軸頸(41)可轉動地設置在所述發動機的缸體上;
    調節元件(3),所述調節元件(3)包括:第一分體(31)和第二分體(32),所述第一分體(31)和所述第二分體(32)套設在所述曲軸(4)的連桿頸(42)上,所述第一分體(31)設置有與連桿銷(B)配合的第一分體孔(311),所述第二分體(32)設置有與控制桿銷(D)配合的第二分體孔(321);
    連桿(2),所述連桿(2)連接在所述活塞(1)與所述調節元件(3)之間,所述連桿(2)的第一端設置有與所述活塞銷(A)配合的第一連桿孔(21),所述連桿(2)的第二端設置有與所述連桿銷(B)配合的第二連桿孔(22);
    壓縮比調節機構(7),所述壓縮比調節機構(7)用于調節所述活塞(1)在所述氣缸缸孔內的位置,所述壓縮比調節機構(7)包括:偏心軸(6)和控制桿(5),所述控制桿(5)連接在所述調節元件(3)與所述偏心軸(6)之間,所述控制桿(5)的第一端設置有與所述控制桿銷(D)配合的第一控制桿孔(51),且所述控制桿(5)的第二端設置有與所述偏心軸(6)配合的第二控制桿孔(52);
    所述裝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所述活塞銷(A)穿設所述活塞孔(11)和所述第一連桿孔(21);
    S2:將所述連桿銷(B)穿設所述第二連桿孔(22)與所述第一分體孔(311);
    S3:將所述控制桿銷(D)穿設所述第一控制桿孔(51)與所述第二分體孔(321);
    S4:將所述第一分體(31)與所述第二分體(32)相固定,以將所述第一分體(31)與所述第二分體(32)安裝在所述連桿頸(42)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在所述S1、所述S2、所述S3之后進行,所述S1、所述S2、所述S3的先后順序不限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體(31)與所述第二分體(32)中的每一個均具有“U”形臂,在所述S2中,所述連桿(2)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分體(31)的“U”形臂的“U”形空間中;在所述S3中,所述控制桿(5)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分體(32)的“U”形臂的“U”形空間中,所述連桿銷(B)和所述控制桿銷(D)中的每一個均與對應所述“U”形臂上的安裝孔過盈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發動機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U”形臂包括:前臂和后臂,所述前臂上開設有前臂安裝孔,所述后臂上開設有后臂安裝孔,所述前臂安裝孔、所述后臂安裝孔的中心軸線對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發動機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銷(B)與所述控制桿銷(D)中的每一個均具有大徑端(94)和小徑端(95),所述大徑端(94)的外徑大于所述小徑端(95)的外徑,所述大徑端(94)和所述小徑端(95)的中心軸線對齊,且所述連桿銷(B)與所述控制桿銷(D)中的每一個的中心軸線與對應所述“U”形臂的安裝孔的中心軸線對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發動機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銷(B)與所述控制桿銷(D)中的每一個的大徑端(94)與對應的所述前臂安裝孔過盈配合,所述連桿銷(B)與所述控制桿銷(D)中的每一個的小徑端(95)與對應的所述后臂安裝孔過盈配合。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發動機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徑端(95)與對應的所述后臂安裝孔的過盈量大于所述大徑端(94)與對應的所述前臂安裝孔的過盈量。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發動機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所述第二連桿孔(22)與所述連桿銷(B)的小徑端(95)間隙配合;在所述S3中,所述第一控制桿孔(51)與所述控制桿銷(D)的小徑端(95)間隙配合。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發動機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和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渠娜劉濤劉俊杰張樹旻尹吉楊樂劉君宇鐘德華姜志永李文慶李紅政
    申請(專利權)人: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河北;1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 无码中文av有码中文av|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无码粉嫩小泬无套在线观看|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观看免费| 丰满熟妇乱又伦在线无码视频|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豆芽| 韩国免费a级作爱片无码|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无码人妻 | 狠狠躁狠狠爱免费视频无码 | 国产做无码视频在线观看浪潮|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mv| 久久国产加勒比精品无码| 热の无码热の有码热の综合|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四虎久久无码一级 | 在线观看免费无码专区|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韩国毛片| 亚洲色偷拍另类无码专区| 成人免费无码H在线观看不卡| 97在线视频人妻无码| 无遮掩无码h成人av动漫| 无码人妻丝袜在线视频| 少妇伦子伦精品无码STYLES| 中文字幕丰满乱孑伦无码专区| 无码乱码观看精品久久| 无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 无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国产99久久九九精品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久久精品日韩av无码|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无码日本电影一区二区网站| 日韩aⅴ人妻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AV无码精品| 最新国产精品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