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高溫間接回轉式電阻爐,主要由爐體、驅動爐管旋轉的驅動機構、底座、支承傳動裝置、冷卻裝置及電氣控制系統組成,所述爐體由外殼、保溫層及位于其內腔的爐管組成,所述爐管由支承傳動裝置支撐,爐管外側設置有電加熱元件,該電加熱元件設置于保溫層和爐管間,爐體的外殼上對應于爐膛的底部開有電阻絲安裝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加熱元件為電阻絲,該電阻絲元件全部布置在回轉窯爐膛的底部,分二層或多層布置,各電阻絲層交錯布置,這樣既保證了單位面積內的功率密度,防止了電阻絲長期處于過熱狀態,維修時可以在不降溫停爐的狀況下通過電阻絲安裝窗口進行更換。大大縮短電熱元件的更換時間,給用戶帶來了極大的方便。(*該技術在2016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回轉式電阻爐,尤其是一種高溫間接加熱回轉式電阻爐。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高溫間接回轉式電阻爐主要用于固體粒狀、粉狀物料的焙燒及回火處理,主要由帶有進出料口的爐體、驅動爐體內爐管旋轉的驅動機構、傾角可調的底座、支承傳動裝置、冷卻裝置及電氣控制系統組成,所述爐體由外殼、保溫層及位于其內腔并沿其軸線設置的爐管組成,所述爐管穿過爐體內的爐腔并由支承傳動裝置支撐,爐管外側設置有電加熱元件,該電加熱元件設置于保溫層和爐管間,爐體的外殼上對應于爐膛的底部開有電阻絲安裝窗口。該加熱裝置的回轉窯的工作溫度范圍為900~1150℃。現有技術中,電加熱裝置采用以下二種方式1、選用電阻絲材料作為發熱元件,將電阻絲元件布置在回轉窯爐膛的底部和兩側面,從三個方向對爐管進行加熱。其缺點是,當電阻絲元件損壞后,要降溫停爐后才能更換,更換好后要重新升溫,浪費時間,浪費能源,維修不便。2、選用硅碳棒作為發熱元件,將硅碳棒元件全部布置在回轉窯爐膛的底面,從底部對回轉窯的爐管進行加熱。其缺點是硅碳棒壽命短,成本高,熱效率低,能耗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提供一種維修方便的高溫間接回轉式電阻爐。本技術的專利技術思路如下選用電阻絲材料作為發熱元件,將電阻絲元件全部布置在回轉窯爐膛的底部,從底部對回轉窯的爐管進行加熱,維修時可以在不降溫停爐的狀況下通過電阻絲安裝窗口進行更換。本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一種高溫間接回轉式電阻爐,主要由帶有進出料口的爐體、驅動爐體內爐管旋轉的驅動機構、傾角可調的底座、支承傳動裝置、冷卻裝置及電氣控制系統組成,所述爐體由外殼、保溫層及位于其內腔并沿其軸線設置的爐管組成,所述爐管穿過爐體內的爐腔并由支承傳動裝置支撐,爐管外側設置有電加熱元件,該電加熱元件設置于保溫層和爐管間,爐體的外殼上對應于爐膛的底部開有電阻絲安裝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加熱元件為電阻絲,該電阻絲元件全部布置在回轉窯爐膛的底部。本技術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維修時可以在不降溫停爐的狀況下通過電阻絲安裝窗口進行更換。大大縮短電熱元件的更換時間,給用戶帶來極大方便。并能降低電熱元件的使用成本,節約能源費用。方便地實現了專利技術目的。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所述電阻絲分二層或多層布置。該技術方案可保證單位面積內的功率密度,同時防止了電阻絲長期處于過熱狀態,有助于電阻絲壽命的延長,這可以減少維修次數。再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所述電阻絲各層交錯布置,即每排電阻絲總是布置其他層的電阻絲排的間隙處。該技術方案提高了熱效率,同時防止了部分電阻絲長期處于過熱狀態。附圖說明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細說明附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A-A向示意圖。圖中各序號分別為1、底座;2、支承;3、爐體;4、電阻絲加熱元件;5、爐管;6、冷卻裝置;7、驅動機構;8、保溫層;9、電阻絲安裝窗口;10、外殼;具體實施方式參見附圖1,本技術實施例中,高溫間接回轉式電阻爐主要由帶有進出料口的爐體3、驅動爐體內爐管5旋轉的驅動機構7、傾角可調的底座1、支承傳動裝置2、冷卻裝置6及電氣控制系統(圖中未標示)組成,所述爐體3由外殼10、保溫層8及位于其內腔并沿其軸線設置的爐管5組成,所述爐管穿過爐體內的爐腔并由支承2支撐,爐管5的下側并位于回轉窯爐膛的底部設置有電阻絲加熱元件4,該電加熱元件設置于保溫層和爐管間,爐體的外殼10上對應于爐膛的底部開有電阻絲安裝窗口9,所述電阻絲分二層布置,電阻絲各層間交錯布置,即每排電阻絲總是布置其他層的電阻絲排的間隙處。本技術既保證了單位面積內的功率密度,又防止了電阻絲長期處于過熱狀態,維修時可以在不降溫停爐的狀況下通過電阻絲安裝窗口9進行更換,更換極為方便。權利要求1.一種高溫間接回轉式電阻爐,主要由帶有進出料口的爐體、驅動爐體內爐管旋轉的驅動機構、傾角可調的底座、支承傳動裝置、冷卻裝置及電氣控制系統組成,所述爐體由外殼、保溫層及位于其內腔并沿其軸線設置的爐管組成,所述爐管穿過爐體內的爐腔并由支承傳動裝置支撐,爐管外側設置有電加熱元件,該電加熱元件設置于保溫層和爐管間,爐體的外殼上對應于爐膛的底部開有電阻絲安裝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加熱元件為電阻絲,該電阻絲元件全部布置在回轉窯爐膛的底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溫間接回轉式電阻爐,其特征在于所述電阻絲分二層或多層布置。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溫間接回轉式電阻爐,其特征在于所述電阻絲各層交錯布置,即每排電阻絲總是布置其他層的電阻絲排的間隙處。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高溫間接回轉式電阻爐,主要由爐體、驅動爐管旋轉的驅動機構、底座、支承傳動裝置、冷卻裝置及電氣控制系統組成,所述爐體由外殼、保溫層及位于其內腔的爐管組成,所述爐管由支承傳動裝置支撐,爐管外側設置有電加熱元件,該電加熱元件設置于保溫層和爐管間,爐體的外殼上對應于爐膛的底部開有電阻絲安裝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加熱元件為電阻絲,該電阻絲元件全部布置在回轉窯爐膛的底部,分二層或多層布置,各電阻絲層交錯布置,這樣既保證了單位面積內的功率密度,防止了電阻絲長期處于過熱狀態,維修時可以在不降溫停爐的狀況下通過電阻絲安裝窗口進行更換。大大縮短電熱元件的更換時間,給用戶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文檔編號F27B7/00GK2867240SQ20062006907公開日2007年2月7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26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26日專利技術者卞武揚, 喬中奇 申請人:卞武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溫間接回轉式電阻爐,主要由帶有進出料口的爐體、驅動爐體內爐管旋轉的驅動機構、傾角可調的底座、支承傳動裝置、冷卻裝置及電氣控制系統組成,所述爐體由外殼、保溫層及位于其內腔并沿其軸線設置的爐管組成,所述爐管穿過爐體內的爐腔并由支承傳動裝置支撐,爐管外側設置有電加熱元件,該電加熱元件設置于保溫層和爐管間,爐體的外殼上對應于爐膛的底部開有電阻絲安裝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加熱元件為電阻絲,該電阻絲元件全部布置在回轉窯爐膛的底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卞武揚,喬中奇,
申請(專利權)人:卞武揚,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2[中國|江蘇]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