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復合式路面的接縫體及一種復合式路面,本申請的復合式路面的接縫體和混凝土板塊構成復合式路面的基層,所述接縫體的兩側設置有對稱的卯頭,所述混凝土板塊的一側設置有與接縫體卯頭對應的榫槽,所述卯頭和榫槽構成混凝土板塊接縫處的活動伸縮結構。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替代現有技術中采用傳力桿鋼筋作為接縫處板塊的傳力桿,使接縫處受力形式從鋼筋抗剪切轉換成混凝土斜面受壓,提高接縫傳荷能力和增強結構穩定性,提高預防基層反射裂縫的能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復合式路面的接縫體及復合式路面
本公開涉及道路工程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復合式路面的接縫體和復合式路面。
技術介紹
溫縮裂縫與反射裂縫是剛柔復合式路面常見病害。傳統混凝土道路基層為現澆成型,在道路混凝土板橫斷位置預埋傳力桿,接縫處板塊之間依靠傳力桿傳遞垂直荷載,傳力桿一端與水泥混凝土板固定,另一端在鋼筋外涂瀝青,作為滑動端。當溫差產生沿著道路縱向的應力時,將使傳力桿的滑動端發生伸縮位移,而鋼筋在接縫處仍能保持傳荷能力。當水泥混凝土板罩面之后,由于溫度、荷載、土基沉降的作用,使接縫兩側的板塊沉降不均及接縫寬度的變化容易在混凝土板在橫向接縫處產生反射裂縫。不僅影響路面的美觀和行車舒適性,也降低路面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本公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復合式路面的接縫體及一種復合式路面,替代現有技術中采用傳力桿鋼筋作為接縫處板塊的傳力桿,使接縫處受力形式從鋼筋抗剪切轉換成混凝土斜面受壓,提高接縫傳荷能力和增強結構穩定性,提高預防基層反射裂縫的能力。為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復合式路面的接縫體,所述接縫體和混凝土板塊構成復合式路面的基層,所述接縫體的兩側設置有對稱的卯頭,所述混凝土板塊的一側設置有與接縫體卯頭對應的榫槽,所述卯頭和榫槽構成混凝土板塊接縫處的活動伸縮結構。進一步地,所述接縫體的整體為啞鈴狀的薄板,所述薄板斷面左右兩側均有梯形卯頭,所述左右兩側梯形卯頭的短邊的中點連線與接縫體上下邊緣平行。進一步地,所述接縫體的每側設置有單個或多個卯頭。進一步地,所述接縫體或混凝土板塊中的一個采用的是預制無機結合料,另一個采用的是現澆成型的無機結合料。進一步地,采用預制無機結合料的接縫體或混凝土板的側面涂有具有變形特性的高分子涂層。進一步地,所述高分子涂層主要由聚氨酯、纖維、橡膠粉中的一項或多項組成。根據本申請的另一個實施例,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復合式路面,所述復合式路面的基層由混凝土板塊和本申請任一項所述的接縫體構成。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接縫體的卯頭能夠與混凝土板塊的榫槽配合形成類似混凝土面板接縫處所用的傳力桿結構,替代了現有技術中的傳力桿鋼筋,榫槽作為容納卯頭以及提供卯頭伸縮的空間,能夠增加傾斜面的抗剪能力,并與斜面協同作用聯合傳遞荷載。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細節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開。附圖說明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所作的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申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圖1為本申請一個實施例的剛柔復合式路面的接縫體立體圖;圖2為本申請一個實施例的剛柔復合式路面的接縫體俯視圖;圖3為本申請一個實施例的剛柔復合式路面的接縫體正視圖;圖4為本申請一個實施例的剛柔復合式路面的接縫體側視圖;圖5為本申請一個實施例的剛柔復合式路面的噴涂高分子涂層且與混凝土板塊相結合的接縫體的示意圖;圖6為本申請一個實施例的剛柔復合式路面的接縫體按照X型拼裝的示意圖;圖7為本申請一個實施例的剛柔復合式路面的接縫體按照方格網式結構鋪裝的示意圖;圖8為本申請一個實施例的剛柔復合式路面的接縫體拼裝成的基層示意圖圖;圖9為本申請一個實施例的接縫體式剛柔復合式路面整體結構斷面圖;附圖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圖標記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結構。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在本公開使用的術語是僅僅出于描述特定實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開。在本公開和所附權利要求書中所使用的單數形式的“一種”、“所述”和“該”也旨在包括多數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義。還應當理解,本文中使用的術語“和/或”是指并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聯的列出項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組合。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請的技術方案,在描述本申請的技術方案之前,對相關技術在此進行進一步描述。水泥混凝土在剛柔復合式道路工程中通常被作為基層主要材料,其是由多種材料組成的非勻質復合材料,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在道路工程中溫度變形是引起混凝土結構產生表面裂縫、深層裂縫和貫穿裂縫的主要原因。而裂縫為空氣與水進入混凝土提供了通道,易使混凝土發生碳化腐蝕,降低結構整體性、耐久性。混凝土溫度變形的大小可用溫度變形系數(也稱線性膨脹系數)表示。根據相關學術研究普通混凝土的溫度變形系數一般在10×10-6/℃左右,變化范圍大約為6×10-6/℃~13×10-6/℃。同時,混凝土板塊尺寸越大、工作環境溫差越大,產生的溫度應力越大,越容易產生基層開裂。傳統混凝土道路基層為現澆成型,在道路混凝土板橫斷位置預埋傳力桿,接縫處板塊之間依靠傳力桿傳遞垂直荷載,傳力桿一端與水泥混凝土板固定,另一端在鋼筋外涂瀝青,是滑動端。當溫差產生沿著道路縱向的應力時,將使傳力桿的滑動端發生伸縮位移,而鋼筋在接縫處仍能保持傳荷能力。當水泥混凝土板罩面之后,由于溫度、荷載、土基沉降的作用,使接縫兩側的板塊沉降不均及接縫寬度的變化容易在混凝土板在橫向接縫處產生反射裂縫。不僅影響路面的美觀和行車舒適性,也降低路面使用壽命。傳統混凝土基層成型工藝繁瑣,使用鋼材、延長工期、增加能源消耗。另外,混凝土板塊尺寸越大,積累的溫縮應力越大。可以通過減小混凝土板塊尺寸來減小單個板塊承擔的溫縮應力和應變量,傳統道路基層混凝土板塊頂部平面面積在14平方米至22.5平方米之間。較大的板塊尺寸,溫度應力大,更容易發生溫縮開裂。接下來,對本申請的技術方案進行描述。在描述本申請的接縫體之前,為了更好地了解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請先參考圖9,圖9為本申請一個實施例的接縫體式剛柔復合式路面整體結構斷面圖。如圖9所示,本申請的接縫體式剛柔復合式路面的道路基層可以由接縫體1和混凝土板塊2組成。其中,接縫體1和混凝土板塊2中可以任選其一預制,所謂預制,即干法成型,而另一個則可現澆成型,即濕法成型。也即,由于接縫體1和混凝土板塊2為相互配合的結構,兩者的制造工藝可以互換,混凝土板與接縫體之一均可作為預制件,并且,預制件可以作為現澆件的模板使用。所述接縫體1和混凝土板塊2的材料可以都為無機結合料,例如采用混凝土或砂漿等。另外,接縫體1和混凝土板塊2預制與填充的先后順序也可互換,均能獲得本申請道路基層的結構。優選地,接縫體1和混凝土板塊2只選擇其中之一預制形成預制件,例如先預制混凝土板塊,在預制件的側面涂有高分子涂層,例如涂有復合式耐候涂層3,也即本申請的接縫體式剛柔復合式路面的道路基層可以由接縫體1和混凝土板塊2以及復合式耐候涂層3組合構成。該涂層具有一定變形能力,一方面使混凝土板塊2與接縫體1的界面具有一定的柔性,減弱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復合式路面的接縫體,所述接縫體和混凝土板塊構成復合式路面的基層,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縫體的兩側設置有對稱的卯頭,所述混凝土板塊的一側設置有與接縫體卯頭對應的榫槽,所述卯頭和榫槽構成混凝土板塊接縫處的活動伸縮結構。/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復合式路面的接縫體,所述接縫體和混凝土板塊構成復合式路面的基層,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縫體的兩側設置有對稱的卯頭,所述混凝土板塊的一側設置有與接縫體卯頭對應的榫槽,所述卯頭和榫槽構成混凝土板塊接縫處的活動伸縮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接縫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縫體的整體為啞鈴狀的薄板,所述薄板斷面左右兩側均有梯形卯頭,所述左右兩側梯形卯頭的短邊的中點連線與接縫體上下邊緣平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接縫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縫體的每側設置有單個或多個卯頭。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接縫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縫體或混凝土板塊中的一個采用的是預制無機結合料,另一個采用的是現澆成型的無機結合料。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接縫體,其特征在于,采用預制無機結合料的接縫體或混凝土板的側面涂有具有變形特性的高分子涂層。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高,戰宏宇,李敬成,高爽,杜艷韜,高文君,吳云香,劉微,甘麗梅,
申請(專利權)人:長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吉林;2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