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可折疊收納的病床專用板,包括左墊板,所述左墊板的一側設置有右墊板,所述左墊板的一端設置有拼接槽,所述右墊板與左墊板連接的一端設置有拼接凸起,所述拼接凸起延伸至拼接槽內,所述拼接槽的兩端邊緣設置有連接槽,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設計了可以折疊的專用墊板,通過設計了左墊板和右墊板,并且在左墊板端部設計了拼接槽,右墊板端部設計了拼接凸起,拼接凸起邊緣的兩個連接耳與拼接槽邊緣的兩個連接槽通過轉軸轉動連接,可實現左墊板與右墊板的伸展和折疊,并且拼接槽與拼接凸起組合,使得左墊板只能朝一個方向轉動,可保證水平展開的墊板在使用時,不會出現彎折的情況。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可折疊收納的病床專用板
本技術屬于病床專用板
,具體涉及一種可折疊收納的病床專用板。
技術介紹
醫用病床也可稱為醫用床、醫療床、護理床等,是病人在醫院住院時使用的病床,主要使用場合有各大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醫用病床的分類有很多種,具體有以下分類方式:按材質分,可分為ABS醫用病床、全不銹鋼醫用病床、半不銹鋼醫用病床、全鋼制噴塑醫用病床等,現在的醫用病床長使用以后,病床中間會出現下凹的情況,對于一些有腰椎病的病人來說,躺著在上面非常不適應,現在一般都是使用一些尺寸匹配的墊板放置在病床上,保證足夠的支撐力,可是現在的墊板一般都較大,不方便折疊放置,并且現在的墊板鋪在病床上無法固定,病人躺在上面翻動時,墊板會出現滑動的情況,非常不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折疊收納的病床專用板,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折疊收納的病床專用板,包括左墊板,所述左墊板的一側設置有右墊板,所述左墊板的一端設置有拼接槽,所述右墊板與左墊板連接的一端設置有拼接凸起,所述拼接凸起延伸至拼接槽內,所述拼接槽的兩端邊緣設置有連接槽,所述拼接凸起的兩端邊緣與兩個連接槽連接處設置有連接耳,兩個所述連接耳與左墊板之間連接有轉軸,所述左墊板和右墊板的端部兩側均各設置有一個連通孔,所述連通孔頂部開口邊緣設置有限制槽,所述限制槽內設置有限制板,所述限制板連接有固定帶,所述固定帶的另一端穿過連通孔的底部開口,位于左墊板和右墊板同一側的兩個所述固定帶的另一端各設置有一個卡頭,位于左墊板和右墊板另一側的兩個所述固定帶的另一端各設置有一個卡座。優選的,所述限制槽的開口水平長度比連通孔的開口水平長度大2cm。優選的,所述轉軸的外表面相對于左墊板的內部固定設置有橡膠套,所述橡膠套的外表面設置有凸起,且凸起與左墊板孔徑內壁貼合。優選的,所述拼接槽的水平長度與拼接凸起的水平長度保持一致。優選的,所述轉軸的兩端各設置有一個限制圓盤,且限制圓盤的直徑比轉軸大15mm。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在本技術中設計了可以折疊的專用墊板,通過設計了左墊板和右墊板,并且在左墊板端部設計了拼接槽,右墊板端部設計了拼接凸起,拼接凸起邊緣的兩個連接耳與拼接槽邊緣的兩個連接槽通過轉軸轉動連接,可實現左墊板與右墊板的伸展和折疊,使用更加的靈活,減小占用的放置空間;并且拼接槽與拼接凸起組合,使得左墊板只能朝一個方向轉動,可保證水平展開的墊板在使用時,不會出現彎折的情況;在本技術中的左墊板和右墊板的端部兩側均分別一個卡頭和一個卡座,使得左墊板和右墊板在展開使用時,可通過兩隊卡頭和卡座卡合固定在病床上,保證固定牢固,病人躺在上面不會出現偏移的情況。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正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左墊板側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的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的左墊板和右墊板連接處俯視剖視結構示意圖;圖中:1、左墊板;2、右墊板;3、固定帶;4、卡頭;5、卡座;6、限制槽;7、連通孔;8、連接槽;9、拼接槽;10、轉軸;11、拼接凸起;12、連接耳;13、限制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至圖5,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可折疊收納的病床專用板,包括左墊板1,左墊板1的一側設置有右墊板2,左墊板1的一端設置有拼接槽9,右墊板2與左墊板1連接的一端設置有拼接凸起11,拼接凸起11延伸至拼接槽9內,拼接槽9的兩端邊緣設置有連接槽8,拼接凸起11的兩端邊緣與兩個連接槽8連接處設置有連接耳12,兩個連接耳12與左墊板1之間連接有轉軸10,為了方便左墊板1和右墊板2之間能夠實現轉動實現折疊,左墊板1和右墊板2的端部兩側均各設置有一個連通孔7,連通孔7頂部開口邊緣設置有限制槽6,限制槽6內設置有限制板13,限制板13連接有固定帶3,固定帶3的另一端穿過連通孔7的底部開口,位于左墊板1和右墊板2同一側的兩個固定帶3的另一端各設置有一個卡頭4,位于左墊板1和右墊板2另一側的兩個固定帶3的另一端各設置有一個卡座5,為了方便將左墊板1和右墊板2固定在病床上,避免病人躺在上面翻動導致偏移的情況。本實施例中,優選的,限制槽6的開口水平長度比連通孔7的開口水平長度大2cm,為了防止限制板13脫離,固定帶3與左墊板1和右墊板2脫離。本實施例中,優選的,轉軸10的外表面相對于左墊板1的內部固定設置有橡膠套,橡膠套的外表面設置有凸起,且凸起與左墊板1孔徑內壁貼合,為了保證左墊板1和右墊板2轉動折疊后可固定。本實施例中,優選的,拼接槽9的水平長度與拼接凸起11的水平長度保持一致,為了減小左墊板1與右墊板2之間的縫隙,保證人體的舒適性。本實施例中,優選的,轉軸10的兩端各設置有一個限制圓盤,且限制圓盤的直徑比轉軸10大15mm,為了防止轉軸10脫離。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術在使用時,可扳動左墊板1,使得左墊板1圍繞轉軸10轉動,直到左墊板1轉動至與右墊板2處于同一平面即可停止,然后將右墊板2帶有拼接凸起11的表面朝下,將左墊板1和右墊板2水平放置在病床上,然后將左墊板1兩側的固定帶3穿至床的底部,然后將卡頭4與卡座5卡合牢固即可,相同的原理,再將右墊板2兩側的固定帶3穿至床的底部,然后將另一個卡頭4與另一個卡座5卡合牢固即可,當人躺在水平的左墊板1和右墊板2上時,人體對左墊板1的端部有向下的重力,而右墊板2端部的對左墊板1連接的一端有一個支撐力,可以有效的防止左墊板1進一步轉動,并且保證左墊板1和右墊板2處于水平狀態。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技術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技術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可折疊收納的病床專用板,包括左墊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墊板(1)的一側設置有右墊板(2),所述左墊板(1)的一端設置有拼接槽(9),所述右墊板(2)與左墊板(1)連接的一端設置有拼接凸起(11),所述拼接凸起(11)延伸至拼接槽(9)內,所述拼接槽(9)的兩端邊緣設置有連接槽(8),所述拼接凸起(11)的兩端邊緣與兩個連接槽(8)連接處設置有連接耳(12),兩個所述連接耳(12)與左墊板(1)之間連接有轉軸(10),所述左墊板(1)和右墊板(2)的端部兩側均各設置有一個連通孔(7),所述連通孔(7)頂部開口邊緣設置有限制槽(6),所述限制槽(6)內設置有限制板(13),所述限制板(13)連接有固定帶(3),所述固定帶(3)的另一端穿過連通孔(7)的底部開口,位于左墊板(1)和右墊板(2)同一側的兩個所述固定帶(3)的另一端各設置有一個卡頭(4),位于左墊板(1)和右墊板(2)另一側的兩個所述固定帶(3)的另一端各設置有一個卡座(5)。/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折疊收納的病床專用板,包括左墊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墊板(1)的一側設置有右墊板(2),所述左墊板(1)的一端設置有拼接槽(9),所述右墊板(2)與左墊板(1)連接的一端設置有拼接凸起(11),所述拼接凸起(11)延伸至拼接槽(9)內,所述拼接槽(9)的兩端邊緣設置有連接槽(8),所述拼接凸起(11)的兩端邊緣與兩個連接槽(8)連接處設置有連接耳(12),兩個所述連接耳(12)與左墊板(1)之間連接有轉軸(10),所述左墊板(1)和右墊板(2)的端部兩側均各設置有一個連通孔(7),所述連通孔(7)頂部開口邊緣設置有限制槽(6),所述限制槽(6)內設置有限制板(13),所述限制板(13)連接有固定帶(3),所述固定帶(3)的另一端穿過連通孔(7)的底部開口,位于左墊板(1)和右墊板(2)同一側的兩個所述固定帶(3)的另一端各設置有一個卡頭(4),位于左墊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于利萍,王娟,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