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基礎護理床板,包括一鋼制的框架,在所述框架的內側焊接有一圓形的內框架,所述框架的內側,以及所述框架和所述內框架之間均焊接有彈簧鋼材質的內桿,所述內桿水平設置,在所述框架的內側焊接有支撐人體用的第一鋼絲網,所述內框架的內側位置處加工有階梯面,在所述階梯面上加工有一環形的導向槽,所述導向槽與所述內框架之間同軸設置,在所述內框架的內側設置有一活動框架,所述活動框架的底部環形設置有多個鋼球,所述鋼球配合在所述導向槽內,并且鋼球可沿著所述導向槽進行轉動,在所述活動框架的上、下表面處均設置有第一階梯面,通過所述第一階梯面焊接有支撐患者用的第二鋼絲網;本產品可以幫助患者實現身體轉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基礎護理床板
本技術涉及一種基礎護理床板。
技術介紹
在對患者進行身體的基礎護理時,我們鼓勵患者每日進行泡腳,通過泡腳可以活絡身體血液,減少長期臥床造成的身體僵硬的情況,同時有助于患者的身體恢復,但是針對長期臥床的患者,起身較為不便,并且部分患者無法接收大幅度的身體移動,這就讓簡單的泡腳也成為了奢望。針對上述情況,我們針對病床原先的木質床板進行了改造,提供了一種可以幫助患者實現身體轉動的基礎護理床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以幫助患者實現身體轉動的基礎護理床板。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基礎護理床板,包括一鋼制的框架,在所述框架的內側焊接有一圓形的內框架,所述框架的內側,以及所述框架和所述內框架之間均焊接有彈簧鋼材質的內桿,所述內桿水平設置,在所述框架的內側焊接有支撐人體用的第一鋼絲網,所述內框架的內側位置處加工有階梯面,在所述階梯面上加工有一環形的導向槽,所述導向槽與所述內框架之間同軸設置,在所述內框架的內側設置有一活動框架,所述活動框架的底部環形設置有多個鋼球,所述鋼球配合在所述導向槽內,并且鋼球可沿著所述導向槽進行轉動,在所述活動框架的上、下表面處均設置有第一階梯面,通過所述第一階梯面焊接有支撐患者用的第二鋼絲網。優選地,所述第一鋼絲網的絲徑為0.25mm~0.35mm。優選地,所述第二鋼絲網的絲徑為0.45mm~0.65mm。優選地,所述活動框架的外側邊緣與所述內框架的內邊緣之間的間隙控制在1mm~3mm。優選地,上層所述第二鋼絲網與所述活動框架的上端面齊平,并且上層的所述第二鋼絲網與所述第一鋼絲網處于同一水平面上。優選地,所述框架的外側邊緣處圓滑過渡。本產品在使用時,需要準備特制的床墊,床墊的中間位置處準備一個對應活動框架的小床墊,小床墊是可單獨旋轉的。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產品在使用時,護理人員只需要幫助患者起身,患者坐在第二鋼絲網的上方,通過第二鋼絲網進行支撐,通過旋轉所述活動框架,可以幫助患者側身,便于患者泡腳,本產品的結構較為簡單,成本較為低廉,適合推廣使用。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技術的俯視圖;圖2為框架與內框架配合狀態下的俯視圖;圖3為A-A處剖視圖;圖4為內框架與活動框架的配合示意圖;圖5為活動框架的仰視圖。具體實施方式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本說明書(包括任何附加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征中的一個例子而已。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一端”、“另一端”、“外側”、“上”、“內側”、“水平”、“同軸”、“中央”、“端部”、“長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此外,在本技術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在本技術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套接”、“連接”、“貫穿”、“插接”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如圖1至圖5所示的一種基礎護理床板,包括一鋼制的框架1,在所述框架1的內側焊接有一圓形的內框架2,所述框架1的內側,以及所述框架1和所述內框架2之間均焊接有彈簧鋼材質的內桿3,所述內桿3水平設置,在所述框架1的內側焊接有支撐人體用的第一鋼絲網4,所述內框架2的內側位置處加工有階梯面201,在所述階梯面201上加工有一環形的導向槽211,所述導向槽211與所述內框架2之間同軸設置,在所述內框架2的內側設置有一活動框架5,所述活動框架5的底部環形設置有多個鋼球511,所述鋼球511配合在所述導向槽211內,并且鋼球511可沿著所述導向槽211進行轉動,在所述活動框架5的上、下表面處均設置有第一階梯面512,通過所述第一階梯面512焊接有支撐患者用的第二鋼絲網6。本技術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所述第一鋼絲網4的絲徑為0.25mm。本技術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所述第二鋼絲網6的絲徑為0.45mm~0.65mm。本技術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所述活動框架5的外側邊緣與所述內框架2的內邊緣之間的間隙控制在2mm。本技術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上層所述第二鋼絲網6與所述活動框架2的上端面齊平,并且上層的所述第二鋼絲網6與所述第一鋼絲網4處于同一水平面上。本技術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所述框架1的外側邊緣處圓滑過渡。本產品在使用時,需要準備特制的床墊,床墊的中間位置處準備一個對應活動框架的小床墊,小床墊是可單獨旋轉的。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產品在使用時,護理人員只需要幫助患者起身,患者坐在第二鋼絲網的上方,通過第二鋼絲網進行支撐,通過旋轉所述活動框架,可以幫助患者側身,便于患者泡腳,本產品的結構較為簡單,成本較為低廉,適合推廣使用。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基礎護理床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鋼制的框架,在所述框架的內側焊接有一圓形的內框架,所述框架的內側,以及所述框架和所述內框架之間均焊接有彈簧鋼材質的內桿,所述內桿水平設置,在所述框架的內側焊接有支撐人體用的第一鋼絲網,所述內框架的內側位置處加工有階梯面,在所述階梯面上加工有一環形的導向槽,所述導向槽與所述內框架之間同軸設置,在所述內框架的內側設置有一活動框架,所述活動框架的底部環形設置有多個鋼球,所述鋼球配合在所述導向槽內,并且鋼球可沿著所述導向槽進行轉動,在所述活動框架的上、下表面處均設置有第一階梯面,通過所述第一階梯面焊接有支撐患者用的第二鋼絲網。/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礎護理床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鋼制的框架,在所述框架的內側焊接有一圓形的內框架,所述框架的內側,以及所述框架和所述內框架之間均焊接有彈簧鋼材質的內桿,所述內桿水平設置,在所述框架的內側焊接有支撐人體用的第一鋼絲網,所述內框架的內側位置處加工有階梯面,在所述階梯面上加工有一環形的導向槽,所述導向槽與所述內框架之間同軸設置,在所述內框架的內側設置有一活動框架,所述活動框架的底部環形設置有多個鋼球,所述鋼球配合在所述導向槽內,并且鋼球可沿著所述導向槽進行轉動,在所述活動框架的上、下表面處均設置有第一階梯面,通過所述第一階梯面焊接有支撐患者用的第二鋼絲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礎護理...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隋玉靜,
申請(專利權)人:隋玉靜,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