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腸胃外科臨床用腸胃液減壓裝置,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包括抽液管、收集機構、手動抽液機構、自動抽液機構和支撐機構,抽液管套接在收集機構一端,收集機構固定在支撐機構上,手動抽液機構卡合在收集機構上方,手動抽液機構和收集機構內部連通,自動抽液機構固定在支撐機構上,自動抽液機構與收集機構套接。通過收集機構、手動抽液機構和自動抽液機構,在對患者抽取腸胃液進行腸胃液減壓時,通過手動抽液機構和自動抽液機構相互配合,可以實現不同速率對腸胃液以及腸胃內的氣體進行抽取,使醫務人員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對抽取腸胃液的量進行調整,通過收集機構的設置,方便對抽出的氣體進行處理。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腸胃外科臨床用腸胃液減壓裝置
本技術涉及醫療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種腸胃外科臨床用腸胃液減壓裝置。
技術介紹
腸胃液時人體消化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純凈的腸胃液是一種無色透明的酸性液體,pH值約為0.9~1.5,正常成人每日胃液分泌量約1.5~2.5L,但是在人體的某些器官發生病變時,會使得腸胃液的分泌量增高,從而影響腸胃內部的壓強,從而使得患者出現腹痛、腹脹等狀況,目前并沒有相應的腸胃液減壓裝置,因此需要提供一種腸胃外科臨床用腸胃液減壓裝置。現有技術中存在一種腸胃液減壓裝置,其專利號為:CN108355180A,具體公開了一種腸胃外科臨床用腸胃液減壓裝置,包括箱體,所述箱體的內部設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設在第二隔板的下方,所述第一隔板的下方設有增壓泵,所述第二隔板的上方設有負壓泵,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間設有儲液盒,所述增壓泵和負壓泵分別通過管道與儲液盒連接,所述儲液盒的側面設有進液管和排液管,所述進液管和排液管均貫穿并延伸至箱體的外側,本腸胃外科臨床用腸胃液減壓裝置,通過對負壓泵的工作進行控制,從而減小儲液盒內部的壓強,從而通過與進液管連接的管道對患者的腸胃液進行抽取,由此達到減壓的效果,同時流量傳感器的設置便于對每次的抽取量進行測量。在抽取腸胃液的同時,會將腸胃內部的氣體同時抽出,同時氣體中還會攜帶酸性懸浮液滴,該裝置只能對液體進行處理,但無法對腸胃內抽出的氣體進行有效處理,同時該裝置的儲液盒更換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腸胃外科臨床用腸胃液減壓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腸胃液抽取時無法對抽出氣體進行處理以及儲液盒更換不便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腸胃外科臨床用腸胃液減壓裝置,包括抽液管、收集機構、手動抽液機構、自動抽液機構和支撐機構,所述抽液管套接在所述收集機構一端,所述收集機構固定在所述支撐機構上,所述手動抽液機構卡合在所述收集機構上方,所述手動抽液機構和所述收集機構內部連通,所述自動抽液機構固定在所述支撐機構上,所述自動抽液機構與所述收集機構套接,所述自動抽液機構和所述收集機構內部連通。進一步,所述抽液管的一端設有過濾嘴,所述過濾嘴和所述抽液管通過螺紋連接,所述過濾嘴和所述抽液管之間設有密封墊。進一步,所述收集機構包括分離箱、管套和存液箱,所述分離箱卡合在所述支撐機構頂部,所述存液箱放置在所述收集機構底部位置,所述分離箱和所述存液箱通過管道連接,所述分離箱和所述存液箱管道接縫處安裝有管套。進一步,所述手動抽液機構包括抽氣筒、過濾盒、濾棉和吸附包,所述過濾盒連接所述分離箱和所述抽氣筒,所述吸附包放置在所述過濾盒內,所述濾棉設有兩個,兩個所述濾棉分別設置在所述過濾盒的內頂部和內底部。進一步,所述自動抽液機構包括吸附盒、氣泵和支架,所述吸附盒連接所述氣泵和所述分離箱,所述氣泵安裝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支撐機構頂部。進一步,所述支撐機構底部設有多個滾軸,多個所述滾軸等間距安裝在所述支撐機構上,所述滾軸的軸線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支撐機構頂部設有卡緊框。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設置有收集機構、手動抽液機構和自動抽液機構,在對患者抽取腸胃液進行腸胃液減壓時,通過手動抽液機構和自動抽液機構相互配合,可以實現不同速率對腸胃液以及腸胃內的氣體進行抽取,通過手動抽液機構的設置可以使醫務人員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對抽取腸胃液的量進行調整,通過收集機構的設置,可以將抽取的腸胃液和氣體進行分離,方便對抽出的氣體進行處理。其二,通過支撐機構底部多個滾軸的設置,通過多個滾軸的設置,使得存液箱在安裝和拆卸時,可以通過多個滾軸支撐存液箱進行移動,通過滾軸將存液箱和支撐機構之間的滑動摩擦轉化為滾動摩擦,從而減小存液箱移動時的阻力,便于對存液箱進行安裝和拆卸。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收集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手動抽液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支撐機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抽液管1,收集機構2,手動抽液機構3,自動抽液機構4,支撐機構5,過濾嘴101,分離箱201,管套202,存液箱203,抽氣筒301,過濾盒302,濾棉303,吸附包304,吸附盒401,氣泵402,支架403,滾軸501,卡緊框502。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顯示出的本技術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技術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技術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技術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同。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下面結合圖1至圖4所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腸胃外科臨床用腸胃液減壓裝置,包括抽液管1、收集機構2、手動抽液機構3、自動抽液機構4和支撐機構5,所述抽液管1套接在所述收集機構2一端,所述收集機構2固定在所述支撐機構5上,所述手動抽液機構3卡合在所述收集機構2上方,所述手動抽液機構3和所述收集機構2內部連通,所述自動抽液機構4固定在所述支撐機構5上,所述自動抽液機構4與所述收集機構2套接,所述自動抽液機構4和所述收集機構2內部連通。本技術的工作原理是:在對患者進行腸胃液減壓時,首先將抽液管1插入患者胃部,當腸胃內積液和脹氣較多時,自動抽液機構4工作,將腸胃液抽取至收集機構2內,通過自動抽液機構4的設置增加了腸胃液抽取的速率,減少了抽液管1在患者胃部的停留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腸胃外科臨床用腸胃液減壓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液管(1)、收集機構(2)、手動抽液機構(3)、自動抽液機構(4)和支撐機構(5),所述抽液管(1)套接在所述收集機構(2)一端,所述收集機構(2)固定在所述支撐機構(5)上,所述手動抽液機構(3)卡合在所述收集機構(2)上方,所述手動抽液機構(3)和所述收集機構(2)內部連通,所述自動抽液機構(4)固定在所述支撐機構(5)上,所述自動抽液機構(4)與所述收集機構(2)套接,所述自動抽液機構(4)和所述收集機構(2)內部連通。/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腸胃外科臨床用腸胃液減壓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液管(1)、收集機構(2)、手動抽液機構(3)、自動抽液機構(4)和支撐機構(5),所述抽液管(1)套接在所述收集機構(2)一端,所述收集機構(2)固定在所述支撐機構(5)上,所述手動抽液機構(3)卡合在所述收集機構(2)上方,所述手動抽液機構(3)和所述收集機構(2)內部連通,所述自動抽液機構(4)固定在所述支撐機構(5)上,所述自動抽液機構(4)與所述收集機構(2)套接,所述自動抽液機構(4)和所述收集機構(2)內部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腸胃外科臨床用腸胃液減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液管(1)的一端設有過濾嘴(101),所述過濾嘴(101)和所述抽液管(1)通過螺紋連接,所述過濾嘴(101)和所述抽液管(1)之間設有密封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腸胃外科臨床用腸胃液減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機構(2)包括分離箱(201)、管套(202)和存液箱(203),所述分離箱(201)卡合在所述支撐機構(5)頂部,所述存液箱(203)放置在所述收集機構(2)底部位置,所述分離箱(201)和所述存液箱(203)通過管道連接,所述分離箱(2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雨佳,
申請(專利權)人:德陽市人民醫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