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研磨丸加工用篩選裝置,包括殼體、頂蓋、進料斗、支撐板、第一連桿、第一活動板、排料管、彈簧、傳動桿、凸輪、驅動電機、弧形板、第二連桿、第二活動板、篩筒、篩孔、接料盒、收集管、下料斗、提升機和提升管。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合理,通過驅動電機帶動傳動桿轉動,傳動桿帶動兩個凸輪旋轉,兩個凸輪推動配合連接的兩個弧形板移動,兩個弧形板分別帶動第一活動板與第二活動板通過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轉動,第一活動板與第二活動板分別擠壓對應一側的彈簧,第一活動板通過轉軸與第一連桿與支撐板產生擺動,第二活動板通過第二連桿和轉軸與第一活動板產生擺動,從而加速第一活動板和第二活動板內部的篩筒對原料的篩選。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研磨丸加工用篩選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篩選裝置,具體是一種研磨丸加工用篩選裝置,屬于研磨丸生產設備應用
技術介紹
研磨丸顧名思義為鍛造產品,亦稱高錳鋼丸,使用高錳鋼絲高速切割成圓柱體,然后再進行導角磨圓的一種產品;無空,無龜裂,不破碎,它的消耗形狀由大到小直至顆粒小到原顆粒的3/10時,才由拋丸機抽塵系統或分離設備清走,完成它整個使用壽命周期,是鋼絲切丸的新品種,即將鋼絲切割成長度與直徑相等的圓柱體的鋼絲切丸后再進行研磨,去除其棱角使其成球珠體。這樣的產品同時具備鑄鋼丸和鋼絲切丸的優點:可均勻拋磨、不傷工件、不易破裂、耐磨度高循環拋磨的壽命長。目前研磨丸是汽摩等配件精加工的主流金屬研磨材料,在研磨丸的加工過程中,需要對研磨丸進行篩選,現有的研磨丸生產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很難快速便捷的對不同規格型號的研磨丸進行篩選,不同規格型號的研磨丸進行篩選時,需要人工不停的將原料反復投入進行篩選,工作效率極低。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研磨丸加工用篩選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研磨丸加工用篩選裝置。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一種研磨丸加工用篩選裝置,包括殼體以及篩選裝置和加速裝置;所述篩選裝置包括鉸鏈鉸接在殼體頂端的頂蓋,所述頂蓋的內部固定連接進料斗,所述殼體的內部固定連接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兩側通過轉軸轉動連接第一連桿的一端,所述第一連桿的另一端通過轉軸轉動連接第一活動板的一端,所述殼體的一端側壁安裝有提升機;所述加速裝置包括安裝在殼體內部的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套接傳動桿,所述傳動桿的一端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支撐板的底端一側。優選的,所述第一活動板的兩側均通過轉軸轉動連接第二連桿的一端,所述第二連桿的另一端通過轉軸轉動連接第二活動板的兩側。優選的,所述第一活動板與第二活動板的一端均固定連接弧形板,所述第一活動板與第二活動板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彈簧的一端,所述彈簧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殼體的內壁。優選的,所述第一活動板與第二活動板的內部均固定連接有篩筒,所述篩筒的底部開有若干個等距分布的篩孔,所述篩筒的底部連通下料斗,所述第二活動板底部的下料斗連通接料盒,所述接料盒的一端連通收集管。優選的,所述第一活動板與第二活動板內部的篩筒一側均連通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一端連通提升機,所述提升機的輸出端連通提升管,所述提升管的一端連通進料斗。優選的,所述傳動桿的一端套接兩個凸輪,兩個所述凸輪分別配合連接第一活動板一端的弧形板與第二活動板一端的弧形板。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通過原料順著進料斗落入第一活動板頂部的篩筒內,經過篩筒的初步篩選從篩孔落入第一活動板內部的下料斗內,第一活動板內部的下料斗將初步篩選的原料輸送至第二活動板內部的篩筒內,第二活動板內部的篩孔對初步篩選的原料再次進行篩選,篩選過后的原料從第二活動板內部的下料斗落入接料盒內。2、通過驅動電機帶動傳動桿轉動,傳動桿帶動兩個凸輪旋轉,兩個凸輪推動配合連接的兩個弧形板移動,兩個弧形板分別帶動第一活動板與第二活動板通過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轉動,第一活動板與第二活動板分別擠壓對應一側的彈簧,第一活動板通過轉軸與第一連桿與支撐板產生擺動,第二活動板通過第二連桿和轉軸與第一活動板產生擺動,從而加速第一活動板和第二活動板內部的篩筒對原料的篩選,通過第一活動板和第二活動板內部篩筒連通的排料管對篩選出的原料進行收集,通過提升機和提升管將原料從新輸送至進料斗內,從而對原料進行反復篩選,提高篩選的效率和篩選質量。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圖1為本技術正視圖;圖2為本技術整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第一活動板、篩筒、篩孔和弧形板的位置示意圖。圖中:1、殼體,2、頂蓋,3、進料斗,4、支撐板,5、第一連桿,6、第一活動板,7、排料管,8、彈簧,9、傳動桿,10、凸輪,11、驅動電機,12、弧形板,13、第二連桿,14、第二活動板,15、篩筒,16、篩孔,17、接料盒,18、收集管,19、下料斗,20、提升機,21、提升管。具體實施方式為使得本技術的技術目的、特征、優點能夠更加的明顯和易懂,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下面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非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請參閱圖1-3所示,一種研磨丸加工用篩選裝置,包括殼體1以及篩選裝置和加速裝置;所述篩選裝置包括鉸鏈鉸接在殼體1頂端的頂蓋2,所述頂蓋2的內部固定連接進料斗3,所述殼體1的內部固定連接支撐板4,所述支撐板4的兩側通過轉軸轉動連接第一連桿5的一端,所述第一連桿5的另一端通過轉軸轉動連接第一活動板6的一端,所述殼體1的一端側壁安裝有提升機20,篩選更加快速高效;所述加速裝置包括安裝在殼體1內部的驅動電機11,所述驅動電機11的輸出端套接傳動桿9,所述傳動桿9的一端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支撐板4的底端一側,提高篩選速率,便于原料的快速循環篩選。所述第一活動板6的兩側均通過轉軸轉動連接第二連桿13的一端,所述第二連桿13的另一端通過轉軸轉動連接第二活動板14的兩側,結構更加合理,便于連接;所述第一活動板6與第二活動板14的一端均固定連接弧形板12,所述第一活動板6與第二活動板14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彈簧8的一端,所述彈簧8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殼體1的內壁,結構更加合理,便于連接;所述第一活動板6與第二活動板14的內部均固定連接有篩筒15,所述篩筒15的底部開有若干個等距分布的篩孔16,所述篩筒15的底部連通下料斗19,所述第二活動板14底部的下料斗19連通接料盒17,所述接料盒17的一端連通收集管18,結構更加合理,便于連接;所述第一活動板6與第二活動板14內部的篩筒15一側均連通排料管7,所述排料管7的一端連通提升機20,所述提升機20的輸出端連通提升管21,所述提升管21的一端連通進料斗3,結構更加合理,便于連接;所述傳動桿9的一端套接兩個凸輪10,兩個所述凸輪10分別配合連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研磨丸加工用篩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1)以及篩選裝置和加速裝置;/n所述篩選裝置包括鉸鏈鉸接在殼體(1)頂端的頂蓋(2),所述頂蓋(2)的內部固定連接進料斗(3),所述殼體(1)的內部固定連接支撐板(4),所述支撐板(4)的兩側通過轉軸轉動連接第一連桿(5)的一端,所述第一連桿(5)的另一端通過轉軸轉動連接第一活動板(6)的一端,所述殼體(1)的一端側壁安裝有提升機(20);/n所述加速裝置包括安裝在殼體(1)內部的驅動電機(11),所述驅動電機(11)的輸出端套接傳動桿(9),所述傳動桿(9)的一端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支撐板(4)的底端一側。/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研磨丸加工用篩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1)以及篩選裝置和加速裝置;
所述篩選裝置包括鉸鏈鉸接在殼體(1)頂端的頂蓋(2),所述頂蓋(2)的內部固定連接進料斗(3),所述殼體(1)的內部固定連接支撐板(4),所述支撐板(4)的兩側通過轉軸轉動連接第一連桿(5)的一端,所述第一連桿(5)的另一端通過轉軸轉動連接第一活動板(6)的一端,所述殼體(1)的一端側壁安裝有提升機(20);
所述加速裝置包括安裝在殼體(1)內部的驅動電機(11),所述驅動電機(11)的輸出端套接傳動桿(9),所述傳動桿(9)的一端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支撐板(4)的底端一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研磨丸加工用篩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動板(6)的兩側均通過轉軸轉動連接第二連桿(13)的一端,所述第二連桿(13)的另一端通過轉軸轉動連接第二活動板(14)的兩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研磨丸加工用篩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動板(6)與第二活動板(14)的一端均固定連接弧形板(12),所述第一活動板(6)與第二活動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昌龍,
申請(專利權)人:合肥鑫德金屬制品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