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海綿鐵散熱體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包括:配料混合、裝填模具、模壓成型、還原燒結等工序。所用原料有氧化鐵皮或氧化鐵泥、草稈、鐵屑等,原料經模壓成型后,在電爐中還原燒結,形成海綿鐵散熱體,散熱體的構成中,除鐵外,還包括原料中粉料之間存在著的微孔以及原料中草稈被燒掉后留下的細小的孔道,散熱體的散熱面積很大,散熱效率高,海綿鐵以廢物代替優質鋼、鋁、銅材等,節省資源,散熱體可安裝成多種熱交換器,尤其是暖氣片,工藝簡單便于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該技術在201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換熱器部件及其制造方法。換熱器中用量較大的是暖氣片,除此以外還有太陽能熱水器等,目前暖氣片中,一類是鑄鐵片,散熱較穩定,價格適中,但強度不高,且接頭多易漏,采用稀土材料后強度有所改進,但仍不適用于高層建筑,還有一類是全鋼片,一種是在鋼管上串上一片片散熱鐵片,一種是在鋼板上壓槽為水道,成品為板式結構,優點是外觀整齊,接頭少,承壓能力較好,但價格高,約比鑄鐵高50%,板式的表面積太小,散熱差,熱得快,涼的快,散熱不穩定,因而鋼制片至今仍不能完全取代鑄鐵片。總之,現有各類暖氣片的性能都各有優缺點。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這種散熱體散熱面積大,換熱效果好,散熱體利用廢舊材料,成本低,工藝簡單,設備投資少。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海綿鐵散熱體的構成中,除鐵外,還包括原料中粉料之間存在著的微孔以及由草稈或其他有機物或無機物燒掉后留下的細小的孔道。海綿鐵散熱體的制造方法包括配料混合、裝填模具、模壓成形、還原燒結等工序a.配料混合將氧化鐵粉、草稈或其他有機物或無機物、鐵屑或金屬屑(顆粒)、碳酸鈣粉干混均勻,加入廢機油繼續混勻,所得混合物稱為主料;b.裝填模具將上述主料裝入模具;c.模壓成形模具上加放上模板,全部推入油壓機,邊振動邊加壓,壓到所需的密度和形狀;d.還原燒結將壓形制品裝入爐,爐內通氫氣加熱還原。除草稈外,所述的有機物、無機物有樹枝、石蠟等可燃燒掉的物質,原料中各組份的配比可根據需要而定,有機物等可燒掉物質用量太大,影響強度,一般用量小于20%(重量),指與氧化鐵、鐵屑總量相比,機油作為粘合劑,用量小于8%。所用的金屬屑中,鐵屑最便宜,一般采用鐵屑,海綿鐵散熱體的形狀、大小按用途不同而設定。以下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附圖說明圖1海綿鐵散熱體結構示意2一種海綿鐵散熱暖氣片結構示意3圖2的左視4一種海綿鐵散熱暖氣片結構示意5圖4的左視圖實施例1將軋鋼廠得到的氧化鐵皮粉碎到60目,氧化鐵泥脫水過篩,草稈切成6mm長,并揚篩去草葉,機加工鐵屑破碎過篩成小于2mm的顆粒,上述材料用太陽能或加熱烘干,氧化鐵(包括鐵皮、鐵泥)與鐵屑顆粒總量中,鐵屑用量大于50%,草稈5~8%,再加入2%碳酸鈣粉(140目),將這些料放入混料機干混均勻后,加入少量廢機油繼續混勻,成為主料,然后在模具的定位槽口里放入鋼管,再將上述主料裝入模具內,并攤勻,該模具由耐熱鑄鐵制成,并適當機加工修整。在模具上加放上模板,全部推入油壓機,壓到所需的密度和形狀,加壓時要邊振動邊加壓,使管下的粉料均勻,所用壓力為300~500kg/cm2,將壓形制品裝爐,在密封電爐中以氫氣還原加熱,于是氧化鐵等還原為金屬鐵,在加熱時,草稈被燒掉留下細小的孔道,另外,各粉料之間存在著細微孔道。在模具中也可預設孔和槽。總之海綿鐵由于這些結構,海綿鐵的表面積比鋼串片大許多片。圖1中,〔1〕還原的金屬鐵,〔2〕粒料之間存在著的微孔,〔3〕草稈或其他有機物、無機物燒掉后留下的細小孔道。圖2、圖3中,〔4〕為介質流通管,在制造時與鐵屑等原料一起裝入模具,并經加壓成形,還原燒結成為一體,結合緊密,〔5〕為散熱體,〔6〕為散熱體上的溝槽。圖4、圖5中,〔7〕介質流通管,〔8〕為散熱體,〔9〕為散熱體上的溝槽,兩種管體串、并聯焊接,可制成任何需要的暖氣片。本專利技術優點本專利技術利用廢物代替優質鋼、鋁、銅材,節省資源,成本低,海綿鐵主體比串片散熱體的材料價低,只有 1/20 ,本散熱體散熱表面積大,耐壓性能好,其用于暖氣片時,與鑄鐵片、串片鋼片、壓槽鋼片相比其定性結果見表1。權利要求1.一種海綿鐵散熱體,其特征在于散熱體的構成中,除鐵外,還包括原料中粉料之間存在著的微孔以及由草稈或其他有機物或無機物燒掉后留下的細小的孔道。2.一種制造權利要求1所述海綿鐵散熱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配料混合、裝填模具、模壓成形、還原燒結等工序。a.將氧化鐵粉、草稈或其他有機物或無機物、鐵屑或金屬屑、碳酸鈣粉干混均勻,加入廢機油繼續混勻,所得混合物稱為主料。b.裝填模具將上述主料裝入模具。c.模壓成形模具上加放上模板,全部推入油壓機,邊振動邊加壓,壓到所需的密度和形狀。d.還原燒結將壓形制品裝入爐,爐內通氫氣加熱還原。3.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海綿鐵散熱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對應于氧化鐵粉、鐵屑的總量,草稈的用量<20%(重量百分),機油<8%(重量百分)。全文摘要一種。制造方法包括配料混合、裝填模具、模壓成型、還原燒結等工序。所用原料有氧化鐵皮或氧化鐵泥、草稈、鐵屑等,原料經模壓成型后,在電爐中還原燒結,形成海綿鐵散熱體,散熱體的構成中,除鐵外,還包括原料中粉料之間存在著的微孔以及原料中草稈被燒掉后留下的細小的孔道,散熱體的散熱面積很大,散熱效率高。海綿鐵以廢物代替優質鋼、鋁、銅材等,節省資源,散熱體可安裝成多種熱交換器,尤其是暖氣片,工藝簡單便于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文檔編號F28F21/08GK1057800SQ91104518公開日1992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1991年7月8日 優先權日1991年7月8日專利技術者孔凱旋 申請人:孔凱旋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海綿鐵散熱體,其特征在于散熱體的構成中,除鐵外,還包括原料中粉料之間存在著的微孔以及由草*或其他有機物或無機物燒掉后留下的細小的孔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孔凱旋,
申請(專利權)人:孔凱旋,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11[中國|北京]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