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總線模塊的外殼上罩
本技術涉及總線模塊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總線模塊的外殼上罩。
技術介紹
電氣保護外殼指的是防止觸電的保護性外殼,主要用于安全防護?,F有的CAN總線模塊的電氣保護外殼結構比較簡單,在整體安裝施工操作時不容易進行定位,主板繼電器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降低了使用壽命,缺少系統工作狀態指示,各個模塊的地址數據設定不方便,功能比較單一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種用于總線模塊的外殼上罩,解決總線模塊安裝不便和防護不夠的問題。根據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一種用于總線模塊的外殼上罩,包括注塑一體式設計的左右側動力用強電端子罩、前端指示燈罩、撥碼開關設置窗和控制回路端子罩,還包括主板繼電器防護罩、后部環抱卡箍、設備安裝固定孔和主板安裝固定孔,所述后部環抱卡箍的前側連接有所述左右側動力用強電端子罩,所述左右側動力用強電端子罩的后端向內部凹陷,所述左右側動力用強電端子罩的前端連接有所述前端指示燈罩,所述前端指示燈罩的左側連接有所述撥碼開關設置窗,所述撥碼開關設置窗的右側連接有所述主板繼電器防護罩,所述主板繼電器防護罩的高度高于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所述主板繼電器防護罩和后部環抱卡箍之間通過弧形的肋板連接,所述前端指示燈罩的兩端設有所述主板安裝固定孔,所述主板安裝固定孔的外側設有所述設備安裝固定孔,所述前端指示燈罩的前側連接有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的高度高于所述左右側動力用強電端子罩,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的左右兩端向內側傾斜。本技術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用于總線模塊的外殼上罩,包括注塑一體式設計的左右側動力用強電端子罩(1)、前端指示燈罩(2)、撥碼開關設置窗(3)和控制回路端子罩(4),其特征是:還包括主板繼電器防護罩(5)、后部環抱卡箍(6)、設備安裝固定孔(7)和主板安裝固定孔(8),所述后部環抱卡箍(6)的前側連接有所述左右側動力用強電端子罩(1),所述左右側動力用強電端子罩(1)的后端向內部凹陷,所述左右側動力用強電端子罩(1)的前端連接有所述前端指示燈罩(2),所述前端指示燈罩(2)的左側連接有所述撥碼開關設置窗(3),所述撥碼開關設置窗(3)的右側連接有所述主板繼電器防護罩(5),所述主板繼電器防護罩(5)的高度高于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4),所述主板繼電器防護罩(5)和后部環抱卡箍(6)之間通過弧形的肋板連接,所述前端指示燈罩(2)的兩端設有所述主板安裝固定孔(8),所述主板安裝固定孔(8)的外側設有所述設備安裝固定孔(7),所述前端指示燈罩(2)的前側連接有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4),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4)的高度高于所述左右側動力用強電端子罩(1),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4)的左右兩端向內側傾斜。/n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1.一種用于總線模塊的外殼上罩,包括注塑一體式設計的左右側動力用強電端子罩(1)、前端指示燈罩(2)、撥碼開關設置窗(3)和控制回路端子罩(4),其特征是:還包括主板繼電器防護罩(5)、后部環抱卡箍(6)、設備安裝固定孔(7)和主板安裝固定孔(8),所述后部環抱卡箍(6)的前側連接有所述左右側動力用強電端子罩(1),所述左右側動力用強電端子罩(1)的后端向內部凹陷,所述左右側動力用強電端子罩(1)的前端連接有所述前端指示燈罩(2),所述前端指示燈罩(2)的左側連接有所述撥碼開關設置窗(3),所述撥碼開關設置窗(3)的右側連接有所述主板繼電器防護罩(5),所述主板繼電器防護罩(5)的高度高于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4),所述主板繼電器防護罩(5)和后部環抱卡箍(6)之間通過弧形的肋板連接,所述前端指示燈罩(2)的兩端設有所述主板安裝固定孔(8),所述主板安裝固定孔(8)的外側設有所述設備安裝固定孔(7),所述前端指示燈罩(2)的前側連接有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4),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4)的高度高于所述左右側動力用強電端子罩(1),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4)的左右兩端向內側傾斜。
技術研發人員:呂國利,
申請(專利權)人:河北中瑞丸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北;1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