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斗桿結構及工程機械,涉及工程機械技術領域。斗桿結構包括本體、潤滑結構、前支承、中支承、后支承、第一連接管、第二連接管及第三連接管,潤滑結構安裝在本體上,前支承安裝在本體的一端,后支承安裝在本體的另一端,中支承設置在本體上,潤滑結構具有潤滑通道,潤滑通道包括第一潤滑孔、第二潤滑孔及第三潤滑孔,第一潤滑孔通過第一連接管與前支承連通,第二潤滑孔通過第二連接管與中支承連通,第三潤滑孔通過第三連接管與后支承連通。在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實施例中,潤滑油通過潤滑結構分別流向前支承、中支承及后支撐,能夠將前支承、中支承及后支撐進行集中潤滑,提高了用于加注潤滑油的便捷性。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斗桿結構及工程機械
本專利技術涉及工程機械
,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斗桿結構及工程機械。
技術介紹
在挖掘機施工過程中工作裝置各部件(動臂、斗桿、鏟斗)連接的鉸點相互轉動頻次高、鉸點力大,各鉸點處軸套和軸之間需要加注潤滑油脂以減少摩擦降低磨損。目前,斗桿處各鉸點大部分是點對點潤滑,用戶在注油時需要逐點進行潤滑,操作不方便。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斗桿結構及工程機械,其能夠將前支承、中支承及后支撐進行集中潤滑,提高了用于加注潤滑油的便捷性。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可以這樣實現(xiàn):第一方面,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斗桿結構,所述斗桿結構包括:本體、潤滑結構、前支承、中支承、后支承、第一連接管、第二連接管及第三連接管,所述潤滑結構安裝在所述本體上,所述前支承安裝在本體的一端,所述后支承安裝在所述本體的另一端,所述中支承設置在所述本體上,所述潤滑結構具有潤滑通道,所述潤滑通道包括第一潤滑孔、第二潤滑孔及第三潤滑孔,所述第一潤滑孔通過所述第一連接管與所述前支承連通,所述第二潤滑孔通過所述第二連接管與所述中支承連通,所述第三潤滑孔通過所述第三潤滑孔與所述后支承連通。在本專利技術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潤滑通道包括第一段及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與所述第二段呈夾角設置,所述第二段與所述第一連接管、所述第二連接管及所述第三連接管中的其中一個連接。在本專利技術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段與所述第二段相互垂直。在本專利技術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段朝向所述本體的頂板設置,所述第二段朝向所述本體的側板設置,所述頂板與所述側板相互連接。在本專利技術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斗桿結構還包括連接塊及第四連接管,所述連接塊安裝在所述本體上,所述連接塊上設置有第一連接孔,所述潤滑通過包括第四潤滑孔,所述第四潤滑孔通過所述第四連接管與所述第一連接孔連接,所述第一連接孔用于與鏟斗油缸連接。在本專利技術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斗桿結構還包括第五連接管,所述連接塊具有第二連接孔,所述潤滑通道包括第五潤滑孔,所述第五潤滑孔通過所述第五連接管與所述第二連接孔連接,所述第二連接孔用于與斗桿油缸連接。在本專利技術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本體的頂板上設置有固定口,所述連接塊安裝在所述固定口內,使所述連接塊部分伸入至所述本體內部。在本專利技術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潤滑結構安裝在本體的頂板上。在本專利技術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連接管、所述第二連接管及所述第三連接管固定在所述本體的內部的側板上。第二方面,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工程機械,所述工程機械包括上述的斗桿結構。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有益效果:斗桿結構包括本體、潤滑結構、前支承、中支承、后支承、第一連接管、第二連接管及第三連接管,潤滑結構安裝在本體上,前支承安裝在本體的一端,后支承安裝在本體的另一端,中支承設置在本體上,潤滑結構具有潤滑通道,潤滑通道包括第一潤滑孔、第二潤滑孔及第三潤滑孔,第一潤滑孔通過第一連接管與前支承連通,第二潤滑孔通過第二連接管與中支承連通,第三潤滑孔通過第三連接管與后支承連通。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潤滑結構的第一潤滑孔通過第一連接管與前支承連通,潤滑結構的第二潤滑孔通過第二連接管與中支承連通,潤滑結構的第三潤滑孔通過第三連接管與后支撐連通。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潤滑油通過潤滑結構分別流向前支承、中支承及后支撐,能夠將前支承、中支承及后支撐進行集中潤滑,提高了用于加注潤滑油的便捷性。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專利技術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圖1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的斗桿結構的第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的斗桿結構的第二視角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的斗桿結構的潤滑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的斗桿結構的連接塊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的斗桿結構的第三視角的結構示意圖。圖標:100-斗桿結構;110-本體;112-頂板;114-側板;116-固定口;120-潤滑結構;122-潤滑通道;1222-第一段;1224-第二段;124-第一潤滑孔;125-第二潤滑孔;126-第三潤滑孔;127-第四潤滑孔;128-第五潤滑孔;130-前支承;140-中支承;150-后支承;161-第一連接管;162-第二連接管;163-第三連接管;164-第四連接管;165-第五連接管;170-連接塊;172-第一連接孔;174-第二連接孔。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專利技術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專利技術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若出現(xiàn)術語“上”、“下”、“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或者是該專利技術產(chǎn)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專利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此外,若出現(xiàn)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區(qū)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結合。第一實施例請參閱圖1,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斗桿結構100,本實施例提供的斗桿結構100能夠將前支承130、中支承140及后支撐進行集中潤滑,提高了用于加注潤滑油的便捷性。請參閱圖1及圖2,在本實施例中,斗桿結構100包括:本體110、潤滑結構120、前支承130、中支承140、后支承150、第一連接管161、第二連接管162及第三連接管163,潤滑結構120安裝在本體110上,前支承130安裝在本體110的一端,后支承150安裝在本體110的另一端,中支承140設置在本體110上,潤滑結構120具有潤滑通道122,潤滑通道122包括第一潤滑孔124、第二潤滑孔125及第三潤滑孔126,第一潤滑孔124通過第一連接管161與前支承130連通,第二潤滑孔125通過第二連接管162與中支承140連通,第三潤滑孔126通過第三連接管163與后支承15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斗桿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本體、潤滑結構、前支承、中支承、后支承、第一連接管、第二連接管及第三連接管,所述潤滑結構安裝在所述本體上,所述前支承安裝在本體的一端,所述后支承安裝在所述本體的另一端,所述中支承設置在所述本體上,所述潤滑結構具有潤滑通道,所述潤滑通道包括第一潤滑孔、第二潤滑孔及第三潤滑孔,所述第一潤滑孔通過所述第一連接管與所述前支承連通,所述第二潤滑孔通過所述第二連接管與所述中支承連通,所述第三潤滑孔通過所述第三潤滑孔與所述后支承連通。/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斗桿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本體、潤滑結構、前支承、中支承、后支承、第一連接管、第二連接管及第三連接管,所述潤滑結構安裝在所述本體上,所述前支承安裝在本體的一端,所述后支承安裝在所述本體的另一端,所述中支承設置在所述本體上,所述潤滑結構具有潤滑通道,所述潤滑通道包括第一潤滑孔、第二潤滑孔及第三潤滑孔,所述第一潤滑孔通過所述第一連接管與所述前支承連通,所述第二潤滑孔通過所述第二連接管與所述中支承連通,所述第三潤滑孔通過所述第三潤滑孔與所述后支承連通。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斗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潤滑通道包括第一段及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與所述第二段呈夾角設置,所述第二段與所述第一連接管、所述第二連接管及所述第三連接管中的其中一個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斗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與所述第二段相互垂直。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斗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朝向所述本體的頂板設置,所述第二段朝向所述本體的側板設置,所述頂板與所述側板相互連接。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斗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戴建鑫,呂梁,孔繁繁,
申請(專利權)人:三一重機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