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用于吸痰器的集痰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24990522 閱讀: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4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吸痰器的集痰裝置,包括集痰瓶、螺紋套設在集痰瓶上的瓶蓋和固定在瓶蓋頂部的微型抽氣泵,所述集痰瓶內設有吸痰軟管,瓶蓋固定套設在吸痰軟管上,所述微型抽氣泵的抽氣端延伸至集痰瓶內并固定連接有豎管,集痰瓶內活動套設有圓擋板,圓擋板固定套設在吸痰軟管和豎管上,所述瓶蓋的一側頂部開設有矩形槽,且矩形槽內滑動套設有L形壓桿,L形壓桿遠離吸痰軟管的一側延伸至瓶蓋外。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設計合理,使用方便,便于將痰液吸取收集在集痰瓶內,停止吸痰工作時能夠自動對豎管進行封堵,達到對微型抽氣泵的抽氣端封堵,有效避免因集痰瓶傾倒造成痰液倒灌進微型抽氣泵內的現象,滿足使用需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用于吸痰器的集痰裝置
    本技術涉及醫療用具
    ,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吸痰器的集痰裝置。
    技術介紹
    對于危重病人、昏迷患者、氣管切開患者而言,由于無力咳痰,痰液極易阻塞呼吸道而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及時清除淤積痰液是病人盡快脫離生命危險的重要途徑之一,而在吸痰時需要用到吸痰器,吸痰器大都是利用負壓吸引的遠離實現吸痰,現有的吸痰器大都是由集痰瓶、吸痰軟管和抽氣泵組成,集痰瓶是吸痰器上對痰液進行收集的裝置。現有的用于吸痰器的集痰裝置,其不便于在吸痰工作完成后自動對抽氣泵的抽氣端進行封堵,造成使用后放置時因無意碰倒或放置傾斜造成痰液倒灌進抽氣泵內,給下次使用帶來極大的不便,不能滿足使用需求,因此我們提出了用于吸痰器的集痰裝置用于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用于吸痰器的集痰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用于吸痰器的集痰裝置,包括集痰瓶、螺紋套設在集痰瓶上的瓶蓋和固定在瓶蓋頂部的微型抽氣泵,所述集痰瓶內設有吸痰軟管,瓶蓋固定套設在吸痰軟管上,所述微型抽氣泵的抽氣端延伸至集痰瓶內并固定連接有豎管,集痰瓶內活動套設有圓擋板,圓擋板固定套設在吸痰軟管和豎管上,所述瓶蓋的一側頂部開設有矩形槽,且矩形槽內滑動套設有L形壓桿,L形壓桿遠離吸痰軟管的一側延伸至瓶蓋外,瓶蓋的一側粘接固定有第一銅塊,L形壓桿遠離吸痰軟管的一側內壁上粘接固定有第二銅塊,瓶蓋的頂部一側固定連接有蓄電池,所述蓄電池的正極通過導線與微型抽氣泵電性連接,蓄電池的負極通過導線與第二銅塊電性連接,微型抽氣泵通過導線與第一銅塊電性連接,所述豎管遠離吸痰軟管的一側內壁上活動接觸有擋塊,且擋塊的一側延伸至豎管外,集痰瓶內設有位于圓擋板上方的L形細桿,且L形細桿的一端延伸至豎管內并與擋塊的另一側固定連接,L形細桿的頂端延伸至矩形槽內并與L形壓桿的頂部內壁固定連接,所述L形細桿的一側內壁與豎管之間固定連接有同一個彈簧,集痰瓶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把手。優選的,所述矩形槽的底部內壁上開設有矩形孔,且矩形孔的前側內壁和后側內壁分別與L形細桿的前側和后側滑動連接。優選的,所述圓擋板的頂部開設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側壁與吸痰軟管的外側粘接固定,第二通孔的側壁與豎管的外側粘接固定。優選的,所述豎管的一側內壁上開設有穿孔,且穿孔的側壁與擋塊的外側滑動連接。優選的,所述豎管的另一側內壁上開設有方孔,且方孔的側壁與L形細桿的外側滑動連接。優選的,所述瓶蓋側壁上設置有內螺紋,集痰瓶的外側設置有與內螺紋相嚙合的外螺紋。優選的,所述第一銅塊、微型抽氣泵、蓄電池和第二銅塊依次構成一個回路。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集痰瓶、瓶蓋、吸痰軟管、微型抽氣泵、豎管、圓擋板、矩形槽、L形壓桿、第一銅塊、第二銅塊、擋塊、L形細桿、彈簧、矩形孔與把手相配合,用拎著把手那只手的大拇指按壓L形壓桿向左移動,L形壓桿通過L形細桿帶動擋塊向左移動并對彈簧壓縮,L形壓桿還帶動第二銅塊向左移動,當第二銅塊與第一銅塊接觸時,此時微型抽氣泵通電運行并通過豎管對集痰瓶內進行抽氣,使得集痰瓶內產生負壓并形成對吸痰軟管進行抽吸,吸痰軟管將痰液抽取至集痰瓶內,吸痰完成后,放松對L形壓桿的按壓力,此時處于壓縮狀態的彈簧復位并通過L形細桿帶動擋塊向右回移對豎管封堵,L形細桿還通過L形壓桿帶動第二銅塊與第一銅塊分離,斷電微型抽氣泵停止。本技術設計合理,使用方便,便于將痰液吸取收集在集痰瓶內,停止吸痰工作時能夠自動對豎管進行封堵,達到對微型抽氣泵的抽氣端封堵,有效避免因集痰瓶傾倒造成痰液倒灌進微型抽氣泵內的現象,滿足使用需求。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提出的用于吸痰器的集痰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提出的用于吸痰器的集痰裝置的A部分結構示意圖。圖中:1集痰瓶、2瓶蓋、3吸痰軟管、4微型抽氣泵、5豎管、6圓擋板、7矩形槽、8L形壓桿、9第一銅塊、10第二銅塊、11擋塊、12L形細桿、13彈簧、14矩形孔、15把手。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參照圖1-2,用于吸痰器的集痰裝置,包括集痰瓶1、螺紋套設在集痰瓶1上的瓶蓋2和固定在瓶蓋2頂部的微型抽氣泵4,集痰瓶1內設有吸痰軟管3,瓶蓋2固定套設在吸痰軟管3上,微型抽氣泵4的抽氣端延伸至集痰瓶1內并固定連接有豎管5,集痰瓶1內活動套設有圓擋板6,圓擋板6固定套設在吸痰軟管3和豎管5上,瓶蓋2的一側頂部開設有矩形槽7,且矩形槽7內滑動套設有L形壓桿8,L形壓桿8遠離吸痰軟管3的一側延伸至瓶蓋2外,瓶蓋2的一側粘接固定有第一銅塊9,L形壓桿8遠離吸痰軟管3的一側內壁上粘接固定有第二銅塊10,瓶蓋2的頂部一側固定連接有蓄電池,蓄電池的正極通過導線與微型抽氣泵4電性連接,蓄電池的負極通過導線與第二銅塊10電性連接,微型抽氣泵4通過導線與第一銅塊9電性連接,豎管5遠離吸痰軟管3的一側內壁上活動接觸有擋塊11,且擋塊11的一側延伸至豎管5外,集痰瓶1內設有位于圓擋板6上方的L形細桿12,且L形細桿12的一端延伸至豎管5內并與擋塊11的另一側固定連接,L形細桿12的頂端延伸至矩形槽7內并與L形壓桿8的頂部內壁固定連接,L形細桿12的一側內壁與豎管5之間固定連接有同一個彈簧13,集痰瓶1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把手15,本技術設計合理,使用方便,便于將痰液吸取收集在集痰瓶1內,停止吸痰工作時能夠自動對豎管5進行封堵,達到對微型抽氣泵4的抽氣端封堵,有效避免因集痰瓶1傾倒造成痰液倒灌進微型抽氣泵4內的現象,滿足使用需求。本技術中,矩形槽7的底部內壁上開設有矩形孔14,且矩形孔14的前側內壁和后側內壁分別與L形細桿12的前側和后側滑動連接,圓擋板6的頂部開設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側壁與吸痰軟管3的外側粘接固定,第二通孔的側壁與豎管5的外側粘接固定,豎管5的一側內壁上開設有穿孔,且穿孔的側壁與擋塊11的外側滑動連接,豎管5的另一側內壁上開設有方孔,且方孔的側壁與L形細桿12的外側滑動連接,瓶蓋2側壁上設置有內螺紋,集痰瓶1的外側設置有與內螺紋相嚙合的外螺紋,第一銅塊9、微型抽氣泵4、蓄電池和第二銅塊10依次構成一個回路,本技術設計合理,使用方便,便于將痰液吸取收集在集痰瓶1內,停止吸痰工作時能夠自動對豎管5進行封堵,達到對微型抽氣泵4的抽氣端封堵,有效避免因集痰瓶1傾倒造成痰液倒灌進微型抽氣泵4內的現象,滿足使用需求。工作原理:吸痰時,將吸痰軟管3插入痰液位置后,為方便使用,可以用拎著把手15那只手的大拇指按壓L形壓桿8向左移動,L形壓桿8通過L形細桿12帶動擋塊11向左移動并對彈簧13壓縮,隨著擋塊11移開,此時豎管5下方的部分與微型抽氣泵4的抽氣端連通,L形壓桿8向左移動時還帶動第二銅塊1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用于吸痰器的集痰裝置,包括集痰瓶(1)、螺紋套設在集痰瓶(1)上的瓶蓋(2)和固定在瓶蓋(2)頂部的微型抽氣泵(4),所述集痰瓶(1)內設有吸痰軟管(3),瓶蓋(2)固定套設在吸痰軟管(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抽氣泵(4)的抽氣端延伸至集痰瓶(1)內并固定連接有豎管(5),集痰瓶(1)內活動套設有圓擋板(6),圓擋板(6)固定套設在吸痰軟管(3)和豎管(5)上,所述瓶蓋(2)的一側頂部開設有矩形槽(7),且矩形槽(7)內滑動套設有L形壓桿(8),L形壓桿(8)遠離吸痰軟管(3)的一側延伸至瓶蓋(2)外,瓶蓋(2)的一側粘接固定有第一銅塊(9),L形壓桿(8)遠離吸痰軟管(3)的一側內壁上粘接固定有第二銅塊(10),瓶蓋(2)的頂部一側固定連接有蓄電池,所述蓄電池的正極通過導線與微型抽氣泵(4)電性連接,蓄電池的負極通過導線與第二銅塊(10)電性連接,微型抽氣泵(4)通過導線與第一銅塊(9)電性連接,所述豎管(5)遠離吸痰軟管(3)的一側內壁上活動接觸有擋塊(11),且擋塊(11)的一側延伸至豎管(5)外,集痰瓶(1)內設有位于圓擋板(6)上方的L形細桿(12),且L形細桿(12)的一端延伸至豎管(5)內并與擋塊(11)的另一側固定連接,L形細桿(12)的頂端延伸至矩形槽(7)內并與L形壓桿(8)的頂部內壁固定連接,所述L形細桿(12)的一側內壁與豎管(5)之間固定連接有同一個彈簧(13),集痰瓶(1)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把手(15)。/n...

    【技術特征摘要】
    1.用于吸痰器的集痰裝置,包括集痰瓶(1)、螺紋套設在集痰瓶(1)上的瓶蓋(2)和固定在瓶蓋(2)頂部的微型抽氣泵(4),所述集痰瓶(1)內設有吸痰軟管(3),瓶蓋(2)固定套設在吸痰軟管(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抽氣泵(4)的抽氣端延伸至集痰瓶(1)內并固定連接有豎管(5),集痰瓶(1)內活動套設有圓擋板(6),圓擋板(6)固定套設在吸痰軟管(3)和豎管(5)上,所述瓶蓋(2)的一側頂部開設有矩形槽(7),且矩形槽(7)內滑動套設有L形壓桿(8),L形壓桿(8)遠離吸痰軟管(3)的一側延伸至瓶蓋(2)外,瓶蓋(2)的一側粘接固定有第一銅塊(9),L形壓桿(8)遠離吸痰軟管(3)的一側內壁上粘接固定有第二銅塊(10),瓶蓋(2)的頂部一側固定連接有蓄電池,所述蓄電池的正極通過導線與微型抽氣泵(4)電性連接,蓄電池的負極通過導線與第二銅塊(10)電性連接,微型抽氣泵(4)通過導線與第一銅塊(9)電性連接,所述豎管(5)遠離吸痰軟管(3)的一側內壁上活動接觸有擋塊(11),且擋塊(11)的一側延伸至豎管(5)外,集痰瓶(1)內設有位于圓擋板(6)上方的L形細桿(12),且L形細桿(12)的一端延伸至豎管(5)內并與擋塊(11)的另一側固定連接,L形細桿(12)的頂端延伸至矩形槽(7)內并與L形壓桿(8)的頂部內壁固定連接,所述L形細桿(12)的一側內壁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建風陳娟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艾比思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久久精品| 中文无码vs无码人妻| 91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丝袜|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欧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电影| 熟妇人妻无码xxx视频| 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国产无遮挡无码视频免费软件|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播放免费|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免费无码黄网站在线看| 亚洲色偷拍区另类无码专区|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 在线观看无码AV网址|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 日韩av无码免费播放| 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天堂ⅴ无码亚洲道久久| 久久AV高清无码| 日日摸日日踫夜夜爽无码| 亚洲AV无码欧洲AV无码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 国产三级无码内射在线看|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在线精品自拍无码|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热久久无码av|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无码| 亚洲欧洲av综合色无码| julia无码人妻中文字幕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