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高機動雷達天線罩搭建載車及其天線罩系統,所述雷達天線罩搭建載車包括機械臂系統、卷揚機構和伺服機構,所述機械臂系統包括主臂、中臂和前臂,所述主臂、中臂和前臂依次連接,所述伺服機構設置在主臂、中臂和前臂上并控制機械臂系統的運行,所述主臂、中臂和前臂均為內部中空,當天線罩未搭建時,天線罩存放于機械臂系統的中空內部,所述吊繩一端與天線罩頂端相接,另一端由卷揚機控制收放。本發明專利技術架設/撤收時無需配備吊車,架設/撤收效率高,且對架設/撤收環境的要求低;該天線罩系統將薄膜罩體、機械臂裝置、增壓與供電裝置集成在一個載車平臺上,集成度高、機動性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高機動雷達天線罩搭建載車及其天線罩系統
本專利技術屬于雷達系統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高機動雷達天線罩搭建載車及其天線罩系統。
技術介紹
天線罩是雷達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雷達天線提供了全天候的工作環境。天線罩具有防護和透波雙重功能,一方面使天線免受暴雨、強風、鹽霧等外部環境的侵襲,保障天線精度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為天線提供電磁波發射、接收的電磁透波窗口。隨著雷達工作頻率的提高、陣面口徑的擴大、陣面精度的提升以及高機動性的要求,需要一種大型高機動球形天線罩,能夠隨時隨地為雷達提供穩定可靠的工作環境。目前常見的球形天線罩從結構形式上有三種類型,一種是剛性殼體天線罩,其采用若干片A型或C型夾層結構形式的面板拼裝而成;一種是空間桁架天線罩,其采用自行支撐結構設計,主要由金屬桁架、中樞及薄膜組成;一種是充氣式天線罩,其采用膜材整體焊接形成罩體,并在四周用壓板固定于氣密的平臺,內部充氣。以上的幾種球形天線罩的架設/撤收過程均很復雜,需要大型吊裝設備,安裝周期長,工作量大。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新型高機動的雷達搭建系統,通過載車運輸搭建天線罩所需的配套設施,且降低了架設所需的要求。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高機動雷達天線罩搭建載車及其天線罩系統,所述高機動雷達天線罩搭建載車包括機械臂系統、卷揚機構和伺服機構,所述機械臂系統包括主臂、中臂和前臂,所述主臂、中臂和前臂依次連接,所述伺服機構設置在主臂、中臂和前臂上并控制機械臂系統的運行,所述主臂、中臂和前臂均為內部中空,當天線罩未搭建時,天線罩存放于機械臂系統的中空內部,所述前臂的末端設有供天線罩出入的開口,所述卷揚機構包括卷揚機和吊繩,所述吊繩一端與天線罩頂端相接,另一端由卷揚機控制收放。進一步的,所述高機動雷達天線罩搭建載車還包括充氣系統,所述充氣系統包括主充氣線路和輔助充氣線路。進一步的,所述機械臂系統的中空內部設有便于天線罩移動的滾筒。進一步的,所述主臂和中臂之間設有第一柔性關節,所述中臂和前臂之間設有第二柔性關節。進一步的,所述高機動雷達天線罩搭建載車還包括增壓裝置與供電裝置。進一步的,所述高機動雷達天線罩搭建載車還包括供油系統。還提供了一種天線罩搭建系統,所述天線罩搭建系統包括薄膜罩體和地面基座,所述薄膜罩體包括柔性介質薄膜、充氣環、裙邊、充氣門、鎖扣,所述薄膜罩體的頂端與吊繩相連,所述鎖扣均勻分布在薄膜罩體的底部外圈,并可與地面基座配合固定,所述裙邊密鋪在柔性介質薄膜的底部,所述充氣門與主充氣線路相連。進一步的,所述充氣環設置在柔性介質薄膜的內部底圈,所述充氣環與輔助充氣線路相連。進一步的,所述柔性介質薄膜的底部外圈設有繩邊。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1、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天線罩架設、撤收時間長、配套設施多、機動性差的缺點,通過載車與天線罩系統相配合,實現了高機動性、架設要求低的優點。2、通過在機械臂系統的中空內部設置便于天線罩移動的滾筒,避免了天線罩在收納和釋放過程中的剮蹭、卡位等問題的出現,更方便天線罩的收納和釋放,使整個機械臂系統更穩定。3、通過在天線罩內部設置充氣環,通過雙層充氣使天線罩內部氣密性更好。4、天線罩系統將薄膜罩體收納在隨車的機械臂裝置中,架設/撤收時無需配備吊車,架設/撤收效率高,且對架設/撤收環境的要求低;5、該天線罩系統將薄膜罩體、機械臂裝置、增壓與供電裝置集成在一個載車平臺上,集成度高、機動性強;6、該天線罩薄膜罩體與地面/環墻錨固便捷,對架設/撤收過程所需的人力要求低,對基建要求低;7、該天線罩透波區域均為柔性介質薄膜,相較于空間桁架式天線罩、剛性殼體天線罩,天線罩主體厚度薄、透波性好,對雷達增益、指向精度等電性能影響小。附圖說明圖1為一種高機動雷達天線罩搭建載車及其天線罩搭建系統組成示意圖;圖2為機械臂裝置組成示意圖;圖3為機械臂裝置展開狀態示意圖;圖4為薄膜罩體示意圖;圖5為薄膜罩體錨固與密封示意圖;圖6為充氣系統示意圖;圖7為天線罩搭建系統運輸狀態示意圖;圖8~圖13為架設過程示意圖;圖中所示:1、機械臂系統;3、主臂;4、中臂;5、前臂;6、卷揚機;7、伺服機構;8、吊繩;9、主充氣線路;10、輔助充氣線路;11、滾筒;13、第一柔性關節;14、第二柔性關節;15、薄膜罩體;16、地面基座;17、柔性介質薄膜;18、充氣環;19、裙邊;20、充氣門;21、鎖扣;繩邊22。具體實施方式目前常見的球形天線罩從結構形式上有三種類型,一種是剛性殼體天線罩,其采用若干片A型或C型夾層結構形式的面板拼裝而成;一種是空間桁架天線罩,其采用自行支撐結構設計,主要由金屬桁架、中樞及薄膜組成;一種是充氣式天線罩,其采用膜材整體焊接形成罩體,并在四周用壓板固定于氣密的平臺,內部充氣。以上的幾種球形天線罩的架設/撤收過程均很復雜,需要大型吊裝設備,安裝周期長,工作量大。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天線罩搭建過程中出現的架設/撤收時間長、配套設施多、機動性差的缺點,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高機動性雷達天線罩搭建載車及其天線罩系統,如圖1所示,該系統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即天線罩搭建載車和天線罩搭建系統,其中天線罩搭建載車用于運輸天線罩搭建系統,并為天線罩搭建系統提供相應的搭建設備、供電設備和充氣設備。如圖2~圖3所示,所述天線罩搭建載車上設有用于搭建天線罩的機械臂系統1,所述機械臂系統1包括包括主臂3、中臂4和前臂5,所述主臂3、中臂4和前臂5依次連接,所述主臂3和中臂4之間設有第一柔性關節13,所述中臂4和前臂5之間設有第二柔性關節14。伺服機構6設置在主臂3、中臂4和前臂5上并控制機械臂系統1的運行,所述主臂3、中臂4和前臂5均為內部中空,當天線罩未搭建時,天線罩存放于機械臂系統1的中空內部。所述機械臂系統1的中空內部設有便于天線罩移動的滾筒11。天線罩搭建載車上還設有卷揚機構,所述卷揚機構包括卷揚機6和吊繩8,所述吊繩8一端與天線罩頂端相接,另一端由卷揚機6控制收放。當卷揚機6控制薄膜罩體15的收放時,薄膜罩體15通過滾筒11來回移動。天線罩搭建載車上還設有充氣系統,所述充氣系統包括主充氣線路9和輔助充氣線路10。所述主充氣線路9通過充氣門20為薄膜罩體充氣,所述輔助充氣線路10為充氣環8充氣。載車上還包括增壓裝置、供電裝置和供油系統。如圖4至圖7所示,所述天線罩搭建系統包括薄膜罩體15和地面基座16,所述薄膜罩體15包括柔性介質薄膜17、充氣環18、裙邊19、充氣門20、鎖扣21,所述薄膜罩體15的頂端與吊繩8相連,所述鎖扣21均勻分布在薄膜罩體15的底部外圈,并可與地面基座16配合固定,所述裙邊19密鋪在柔性介質薄膜17的底部,所述充氣門20與主充氣線路9相連。所述充氣環18設置在柔性介質薄膜17的內部底圈,所述充氣環18與輔助充氣線路10相連。通過設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高機動雷達天線罩搭建載車,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械臂系統(1)、卷揚機構和伺服機構(7),所述機械臂系統(1)包括主臂(3)、中臂(4)和前臂(5),所述主臂(3)、中臂(4)和前臂(5)依次連接,所述伺服機構(6)設置在主臂(3)、中臂(4)和前臂(5)上并控制機械臂系統(1)的運行,所述主臂(3)、中臂(4)和前臂(5)均為內部中空,當天線罩未搭建時,天線罩存放于機械臂系統(1)的中空內部,所述前臂(5)的末端設有供天線罩出入的開口,所述卷揚機構包括卷揚機(6)和吊繩(8),所述吊繩(8)一端與天線罩頂端相接,另一端由卷揚機(6)控制收放。/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機動雷達天線罩搭建載車,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械臂系統(1)、卷揚機構和伺服機構(7),所述機械臂系統(1)包括主臂(3)、中臂(4)和前臂(5),所述主臂(3)、中臂(4)和前臂(5)依次連接,所述伺服機構(6)設置在主臂(3)、中臂(4)和前臂(5)上并控制機械臂系統(1)的運行,所述主臂(3)、中臂(4)和前臂(5)均為內部中空,當天線罩未搭建時,天線罩存放于機械臂系統(1)的中空內部,所述前臂(5)的末端設有供天線罩出入的開口,所述卷揚機構包括卷揚機(6)和吊繩(8),所述吊繩(8)一端與天線罩頂端相接,另一端由卷揚機(6)控制收放。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高機動雷達天線罩搭載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充氣系統,所述充氣系統包括主充氣線路(9)和輔助充氣線路(1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高機動雷達天線罩搭載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械臂系統(1)的中空內部設有便于天線罩移動的滾筒(1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高機動雷達天線罩搭建載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臂(3)和中臂(4)之間設有第一柔性關節(13),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唐寶富,顧葉青,戴蘇亞,劉炳輝,劉滋錦,張凱軍,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