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醫療用醫療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均安裝有萬向輪,所述第一軸套的右端設有罩體,所述罩體的內壁頂部安裝有醫療燈,所述罩體的頂部設有照明組件。該醫療用醫療燈,通過底座、萬向輪、豎筒、豎桿、第一軸套、罩體、醫療燈和照明組件的配合,使得該裝置在使用時,可向任意方向橫移延伸,且光照角度可根據使用情況進行調節,同時對使用環境的要求低,適用范圍更廣,且醫療燈的光照范圍和強度可根據使用需要進行調節,通過底座、萬向輪、豎筒、豎桿、第一軸套、罩體、醫療燈和調節組件的配合,使得該裝置在使用時,使用者可通過握持把手進行圓周運動即可對醫療燈的高度進行調節,且單手操作即可。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醫療用醫療燈
本技術涉及醫療燈
,具體為一種醫療用醫療燈。
技術介紹
醫療燈是醫療器械中的一種,醫療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間接用于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體外診斷試劑及校準物、材料以及其他類似或者相關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計算機軟件等。現有技術中的醫療用醫療燈,在使用時,不可向任意方向橫移延伸,且光照角度不可根據使用情況進行調節,對使用環境的要求高,適用范圍窄,且醫療燈的光照范圍和強度不可根據使用需要進行調節,進而降低使用實用性和靈活性,同時對醫療燈的高度進行調節時,無法實現單手操作,降低使用便捷性,不具有自鎖功能,調節后的穩固程度差,進而降低使用安全性和穩定性,不方便人們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醫療用醫療燈,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現有技術中的醫療用醫療燈,在使用時,不可向任意方向橫移延伸,且光照角度不可根據使用情況進行調節,對使用環境的要求高,適用范圍窄,且醫療燈的光照范圍和強度不可根據使用需要進行調節,進而降低使用實用性和靈活性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醫療用醫療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均安裝有萬向輪,所述底座的頂部固接有豎筒,所述豎筒的頂部間隙配合有豎桿,所述豎桿的外壁上方轉動連接有第一軸套,所述第一軸套的右端設有罩體,所述罩體的內壁頂部安裝有醫療燈,所述罩體的頂部設有照明組件;所述照明組件包括橫筒、橫桿、橡膠塊、滾珠座、滾珠、螺桿、套環、第二軸套、橡膠柱、拉桿和反光板;所述橫筒的左端與第一軸套的右端固定連接,所述橫筒的內壁間隙配合有橫桿,所述橫桿的左端卡接有橡膠塊,所述橡膠塊的外壁與橫筒的內壁過盈配合,所述橫桿的底部右側固接有滾珠座,所述滾珠座的內壁過盈配合有滾珠,所述滾珠的底部固接有螺桿,所述螺桿的底部與罩體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螺桿的外壁螺紋連接有套環,所述套環的外壁固接有第二軸套,所述第二軸套的外側設有橡膠柱,所述橡膠柱的外壁與罩體的頂部外側預設通槽過盈配合,所述橡膠柱的頂部與第二軸套的外壁通過拉桿活動連接,所述橡膠柱的底部均固接有反光板。優選的,所述橡膠柱關于罩體呈環形等距分布。優選的,所述橫筒與橫桿構成滑動結構。優選的,所述反光板由支板內部均勻噴涂高強反光漆制成。優選的,所述豎筒的右側上方設有調節組件;所述調節組件包括方殼、蝸桿、支桿、把手、蝸輪、圓桿和齒槽;所述方殼的左端與豎筒的右端上方相連通,所述方殼的右端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蝸桿,所述蝸桿的右端固接有支桿,所述支桿的右端固接有把手,所述蝸桿的底部嚙合連接有蝸輪,所述蝸輪的正面通過圓桿與方殼的內壁轉動連接,所述蝸輪的左端通過齒槽與豎桿的右端嚙合連接。優選的,所述齒槽與蝸輪的齒牙形狀相契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醫療用醫療燈結構科學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過底座、萬向輪、豎筒、豎桿、第一軸套、罩體、醫療燈和照明組件的配合,使得該裝置在使用時,可向任意方向橫移延伸,且光照角度可根據使用情況進行調節,同時對使用環境的要求低,適用范圍更廣,且醫療燈的光照范圍和強度可根據使用需要進行調節,進而大大提升該裝置使用實用性和靈活性。通過底座、萬向輪、豎筒、豎桿、第一軸套、罩體、醫療燈和調節組件的配合,使得該裝置在使用時,使用者可通過握持把手進行圓周運動即可對醫療燈的高度進行調節,且單手操作即可,提升使用便捷性,同時蝸輪蝸桿結構具有自鎖功能,大大提升調節后的穩固程度,提升使用安全性和穩定性,進而方便人們使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方殼、把手和支桿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中第一軸套、豎桿和橫筒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1中罩體、照明燈和滾珠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底座,2、萬向輪,3、豎筒,4、豎桿,5、第一軸套,6、罩體,7、照明組件,701、橫筒,702、橫桿,703、橡膠塊,704、滾珠座,705、滾珠,706、螺桿,707、套環,708、第二軸套,709、橡膠柱,710、拉桿,711、反光板,8、調節組件,801、方殼,802、蝸桿,803、支桿,804、把手,805、蝸輪,806、圓桿,807、齒槽,9、醫療燈。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炯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4,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醫療用醫療燈,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四角均安裝有萬向輪2,萬向輪2使得該裝置便于移動,底座1的頂部固接有豎筒3,豎筒3的頂部間隙配合有豎桿4,豎筒3對豎筒4起到導向作用,豎桿4的外壁上方轉動連接有第一軸套5,第一軸套5受力時可自轉,第一軸套5的右端設有罩體6,罩體6的內壁頂部安裝有醫療燈9,醫療燈9呈矩陣式排列,罩體6的頂部設有照明組件7。照明組件7包括橫筒701、橫桿702、橡膠塊703、滾珠座704、滾珠705、螺桿706、套環707、第二軸套708、橡膠柱709、拉桿710和反光板711,橫筒701的左端與第一軸套5的右端固定連接,橫筒701的內壁間隙配合有橫桿702,橫筒701與橫桿702構成滑動結構,橫筒701對橫桿702起到導向作用,橫桿702的左端卡接有橡膠塊703,橡膠塊703的外壁與橫筒701的內壁過盈配合,橡膠塊703用于增大橫桿702與橫筒701之間的摩擦,橫桿702的底部右側固接有滾珠座704,滾珠座704的內壁過盈配合有滾珠705,滾珠705受力時可在滾珠座704內任意轉動,滾珠705的底部固接有螺桿706,螺桿706的底部與罩體6的頂部固定連接,螺桿706的外壁螺紋連接有套環707,套環707的外壁固接有第二軸套708,套環707使得第二軸套708受力可轉動,第二軸套708的外側設有橡膠柱709,橡膠柱709的外壁與罩體6的頂部外側預設通槽過盈配合,罩體6使得橡膠柱709受力時可帶動反光板711轉動,橡膠柱709關于罩體6呈環形等距分布,使得反光板711可同時開合,橡膠柱709的頂部與第二軸套708的外壁通過拉桿710活動連接,拉桿710用于帶動橡膠柱709轉動,橡膠柱709的底部均固接有反光板711,反光板711由支板內部均勻噴涂高強反光漆制成,這樣設計可隨意調節光照范圍,提升光照強度。豎筒3的右側上方設有調節組件8,調節組件8包括方殼801、蝸桿802、支桿803、把手804、蝸輪805、圓桿806和齒槽807,方殼801的左端與豎筒3的右端上方相連通,方殼801的右端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蝸桿802,方殼801使得蝸桿802受力時可轉動,蝸桿802的右端固接有支桿803,支桿803的右端固接有把手804,把手804的外壁加工有磨紋,蝸桿802的底部嚙合連接有蝸輪805,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醫療用醫療燈,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四角均安裝有萬向輪(2),所述底座(1)的頂部固接有豎筒(3),所述豎筒(3)的頂部間隙配合有豎桿(4),所述豎桿(4)的外壁上方轉動連接有第一軸套(5),所述第一軸套(5)的右端設有罩體(6),所述罩體(6)的內壁頂部安裝有醫療燈(9),所述罩體(6)的頂部設有照明組件(7);/n所述照明組件(7)包括橫筒(701)、橫桿(702)、橡膠塊(703)、滾珠座(704)、滾珠(705)、螺桿(706)、套環(707)、第二軸套(708)、橡膠柱(709)、拉桿(710)和反光板(711);/n所述橫筒(701)的左端與第一軸套(5)的右端固定連接,所述橫筒(701)的內壁間隙配合有橫桿(702),所述橫桿(702)的左端卡接有橡膠塊(703),所述橡膠塊(703)的外壁與橫筒(701)的內壁過盈配合,所述橫桿(702)的底部右側固接有滾珠座(704),所述滾珠座(704)的內壁過盈配合有滾珠(705),所述滾珠(705)的底部固接有螺桿(706),所述螺桿(706)的底部與罩體(6)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螺桿(706)的外壁螺紋連接有套環(707),所述套環(707)的外壁固接有第二軸套(708),所述第二軸套(708)的外側設有橡膠柱(709),所述橡膠柱(709)的外壁與罩體(6)的頂部外側預設通槽過盈配合,所述橡膠柱(709)的頂部與第二軸套(708)的外壁通過拉桿(710)活動連接,所述橡膠柱(709)的底部均固接有反光板(711)。/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醫療用醫療燈,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四角均安裝有萬向輪(2),所述底座(1)的頂部固接有豎筒(3),所述豎筒(3)的頂部間隙配合有豎桿(4),所述豎桿(4)的外壁上方轉動連接有第一軸套(5),所述第一軸套(5)的右端設有罩體(6),所述罩體(6)的內壁頂部安裝有醫療燈(9),所述罩體(6)的頂部設有照明組件(7);
所述照明組件(7)包括橫筒(701)、橫桿(702)、橡膠塊(703)、滾珠座(704)、滾珠(705)、螺桿(706)、套環(707)、第二軸套(708)、橡膠柱(709)、拉桿(710)和反光板(711);
所述橫筒(701)的左端與第一軸套(5)的右端固定連接,所述橫筒(701)的內壁間隙配合有橫桿(702),所述橫桿(702)的左端卡接有橡膠塊(703),所述橡膠塊(703)的外壁與橫筒(701)的內壁過盈配合,所述橫桿(702)的底部右側固接有滾珠座(704),所述滾珠座(704)的內壁過盈配合有滾珠(705),所述滾珠(705)的底部固接有螺桿(706),所述螺桿(706)的底部與罩體(6)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螺桿(706)的外壁螺紋連接有套環(707),所述套環(707)的外壁固接有第二軸套(708),所述第二軸套(708)的外側設有橡膠柱(709),所述橡膠柱(709)的外壁與罩體(6)的頂部外側預設通槽過盈配合,所述橡膠柱(709)的頂部與第二軸套(708)的外壁通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菱,其他發明人請求不公開姓名,
申請(專利權)人:胡菱,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貴州;5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