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鋼化玻璃制備技術領域,尤其為一種輕質復合結構鋼化玻璃制備工藝,包括鋼化玻璃主體,所述鋼化玻璃主體的表面固定粘合有韌性層,所述韌性層的表面固定粘合有防腐層。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韌性層的粘合,使得在進行使用的時候有效的提高了整個結構的韌性,從而避免了因受力過大導致結構發生損壞,通過防腐層的粘合有效的提高了整個結構的防腐能力,從而避免了在長時間使用下因外界腐蝕導致結構發生損壞,通過石英砂和阻燃協調劑的使用,有效的提高了整個結構的耐熱阻燃能力,避免了在高溫情況下結構發生自燃和融化的情況,從而影響正常的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輕質復合結構鋼化玻璃制備工藝
本專利技術涉及鋼化玻璃制備
,具體為一種輕質復合結構鋼化玻璃制備工藝。
技術介紹
鋼化玻璃由于具有較高機械強度、優良耐溫急變性、良好的安全性等優點,使得其被廣泛應用與汽車、建筑等行業;在進行使用的時候,阻燃效果差,導致在進行使用的時候,容易因外界溫度過高,從而導致結構本身發生燃燒,導致損壞;在進行使用韌性較差,容易在受擊發生損壞的時候直接裂開,從而造成安全隱患;在長時間使用下,容易因外界腐蝕導致材料發生損壞,影響材料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輕質復合結構鋼化玻璃制備工藝,解決了阻燃效果差、韌性較差和因外界腐蝕導致材料發生損壞提出的問題。(二)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輕質復合結構鋼化玻璃,包括鋼化玻璃主體,所述鋼化玻璃主體的表面固定粘合有韌性層,所述韌性層的表面固定粘合有防腐層。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鋼化玻璃主體包括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的原料:碎玻璃100~400份、石英砂20~80份、玻璃粉6~12份、防腐劑1~4份、消泡劑3~6份、粘合劑6~12份、有機硅烷膠體6~12份、增塑劑3~6份、防水劑1~4份、阻燃協效劑3~6份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韌性層包括聚氨酯層,所述聚氨酯層的表面固定粘合有有機硅層。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防腐層包括環氧樹脂薄膜,所述環氧樹脂薄膜的表面固定粘合有磷化耐痛蝕涂層,所述磷化耐痛蝕涂層的表面固定粘合有聚四氟乙烯涂層。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防腐層的表面固定粘有防水層,所述防水層為聚苯乙烯材質構成。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增稠劑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阻燃協效劑為氫氧化鋁、氫氧化鎂、硼酸鋅、硼酸鈦、硼酸鈣、鋁酸鋅、草酸鋁中的至少一種。一種輕質復合結構鋼化玻璃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S1、將玻璃粉、防腐劑和消泡劑加入到環氧樹脂中,然后放入到攪拌機中進行混合,攪拌3-5分鐘后得到混合液,放置到一邊靜置10~30min備用;S2、將碎玻璃和石英砂放入到粉碎機中進行粉碎,然后對其進行攪拌,使得其混合均勻,并在進行攪拌的時候加入增稠劑,攪拌后得到粘稠液,使其保證在恒溫狀態靜止10~30min備用;S3、將S2中混合后的材料和混合液進行攪拌,然后加入到熔化池中進行熔化,配合料先在熔化池中熔化,將其加熱到200℃,然后通過澄清爐對其進行澄清,從而得到玻璃液;S4、根據要生產出的玻璃的厚度,選擇相應數量的拉邊機,并對各對拉邊機的速度和角度以及壓入深度進行設定,然后利用拉邊機對玻璃帶進行成型,得到玻璃膠體;S5、然后通過退火爐進行退火,使得進口溫度較高,然后逐步升高,再緩慢降溫直至達到允許的取出溫度,在退火后根據需要對其進行冷加工或者熱加工,得到所需要的鋼化玻璃主體;S6、通過壓合機將韌性層、防腐層和防水層通過粘合劑粘合到鋼化玻璃主體的表面,從而提高了鋼化玻璃主體的抗拉伸,阻燃和防水效果。(三)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輕質復合結構鋼化玻璃制備工藝,具備以下有益效果:該輕質復合結構鋼化玻璃制備工藝,通過韌性層的粘合,使得在進行使用的時候有效的提高了整個結構的韌性,從而避免了因受力過大導致結構發生損壞,通過防腐層的粘合有效的提高了整個結構的防腐能力,從而避免了在長時間使用下因外界腐蝕導致結構發生損壞,通過石英砂和阻燃協調劑的使用,有效的提高了整個結構的耐熱阻燃能力,避免了在高溫情況下結構發生自燃和融化的情況,從而影響正常的使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韌性層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防腐層結構示意圖。圖中:1、鋼化玻璃主體;2、韌性層;201、聚氨酯層;202、有機硅層;3、防腐層;301、環氧樹脂薄膜;302、磷化耐痛蝕涂層;303、聚四氟乙烯涂層;4、防水層。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實施例1請參閱圖1-3,本專利技術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輕質復合結構鋼化玻璃,包括鋼化玻璃主體1,鋼化玻璃主體1的表面固定粘合有韌性層2,韌性層2的表面固定粘合有防腐層3。具體的,鋼化玻璃主體1包括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的原料:碎玻璃100份、石英砂20份、玻璃粉6份、防腐劑1份、消泡劑3份、粘合劑6份、有機硅烷膠體6份、增塑劑3份、防水劑1份、阻燃協效劑3份。具體的,韌性層2包括聚氨酯層201,聚氨酯層201的表面固定粘合有有機硅層202。具體的,防腐層3包括環氧樹脂薄膜301,環氧樹脂薄膜301的表面固定粘合有磷化耐痛蝕涂層302,磷化耐痛蝕涂層302的表面固定粘合有聚四氟乙烯涂層303。具體的,防腐層3的表面固定粘有防水層4,防水層4為聚苯乙烯材質構成。具體的,增稠劑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具體的,阻燃協效劑為氫氧化鋁、氫氧化鎂、硼酸鋅、硼酸鈦、硼酸鈣、鋁酸鋅、草酸鋁中的至少一種。一種輕質復合結構鋼化玻璃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S1、將玻璃粉、防腐劑和消泡劑加入到環氧樹脂中,然后放入到攪拌機中進行混合,攪拌3-5分鐘后得到混合液,放置到一邊靜置10~30min備用;S2、將碎玻璃和石英砂放入到粉碎機中進行粉碎,然后對其進行攪拌,使得其混合均勻,并在進行攪拌的時候加入增稠劑,攪拌后得到粘稠液,使其保證在恒溫狀態靜止10~30min備用;S3、將S2中混合后的材料和混合液進行攪拌,然后加入到熔化池中進行熔化,配合料先在熔化池中熔化,將其加熱到200℃,然后通過澄清爐對其進行澄清,從而得到玻璃液;S4、根據要生產出的玻璃的厚度,選擇相應數量的拉邊機,并對各對拉邊機的速度和角度以及壓入深度進行設定,然后利用拉邊機對玻璃帶進行成型,得到玻璃膠體;S5、然后通過退火爐進行退火,使得進口溫度較高,然后逐步升高,再緩慢降溫直至達到允許的取出溫度,在退火后根據需要對其進行冷加工或者熱加工,得到所需要的鋼化玻璃主體1;S6、通過壓合機將韌性層2、防腐層3和防水層4通過粘合劑粘合到鋼化玻璃主體1的表面,從而提高了鋼化玻璃主體1的抗拉伸,阻燃和防水效果。本實施例中通過對材料的配比進行改變,使得可以根據使用的情況,調節其抗腐蝕能力,以便適應不同環境的需要。實施例2請參閱圖1-3,本專利技術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輕質復合結構鋼化玻璃,包括鋼化玻璃主體1,鋼化玻璃主體1的表面固定粘合有韌性層2,韌性層2的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輕質復合結構鋼化玻璃,包括鋼化玻璃主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鋼化玻璃主體(1)的表面固定粘合有韌性層(2),所述韌性層(2)的表面固定粘合有防腐層(3)。/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輕質復合結構鋼化玻璃,包括鋼化玻璃主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鋼化玻璃主體(1)的表面固定粘合有韌性層(2),所述韌性層(2)的表面固定粘合有防腐層(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輕質復合結構鋼化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鋼化玻璃主體(1)包括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的原料:碎玻璃100~400份、石英砂20~80份、玻璃粉6~12份、防腐劑1~4份、消泡劑3~6份、粘合劑6~12份、有機硅烷膠體6~12份、增塑劑3~6份、防水劑1~4份、阻燃協效劑3~6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輕質復合結構鋼化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韌性層(2)包括聚氨酯層(201),所述聚氨酯層(201)的表面固定粘合有有機硅層(20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輕質復合結構鋼化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層(3)包括環氧樹脂薄膜(301),所述環氧樹脂薄膜(301)的表面固定粘合有磷化耐痛蝕涂層(302),所述磷化耐痛蝕涂層(302)的表面固定粘合有聚四氟乙烯涂層(303)。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輕質復合結構鋼化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層(3)的表面固定粘有防水層(4),所述防水層(4)為聚苯乙烯材質構成。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輕質復合結構鋼化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劑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
7.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郝嵩,
申請(專利權)人:揚州恒泰玻璃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