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包括由光電耦合器,反相器,雙穩態電路,與非門,方波振蕩器,試驗按鈕,轉平光按鈕,光字牌組成的閃光報警電路和由脈沖記憶電路,定時復歸電路,啟動電路,方波發生器,緩沖器,間頻振蕩器,放大器,音響輸出電路組成音響報警電路。電路先進,體積小,投資少,信號容量大,可靠性高,通用性好,可廣泛用于變電設備的中央信號報警。(*該技術在200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技術與保護電路裝置有關,尤其與當變電設備發生事故時發出音響和閃光信號的裝置有關。傳統的發電廠和變電站的中央信號裝置,采用電磁式沖擊繼電器為核心,由于起動脈沖電流大,限制了信號的重復動作的容量。接線復雜,故障率高,投資大,而且不能直接提供給變電站微機監控或調度自動化系統的接口。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采用電子集成元件,體積小、投資少、信號容量大、可靠性高、壽命長,通用性強的中央信號裝置。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信號從X端進入光電耦合器1后,一路輸出送到脈沖記憶器9去啟動音響裝置,同時輸出低電平送至反相器2,經反相器2反相后分兩路送出,一路送到雙穩態電路3,使雙穩態電路3作好使光字牌8轉為平光的準備,另一路送到與非門4,與非門4另一輸入端接受方波振蕩器5送出的方波頻率控制,與非門4的輸出隨方波頻率驅動光字牌8閃光,轉平光按鈕7可使雙穩態電路3翻轉輸出低電平,光字牌8即由閃光轉為亮平光,有證驗按鈕6接光電耦合器1,可使其導通輸出低電平,使光字牌8閃光,當信號消失后,光電耦合器1不導通,此時光電耦合器1輸出高電平送至反相器2,經反相器2反相后輸出低電平,分兩路送出,一路去觸發雙穩態電路3,使雙穩態電路3輸出高電平,另一路送到與非門4,使其截止,與非門4此時也輸出高電平,使光字牌8熄滅,當信號經光電耦合器1送到脈沖記憶電路9以后,輸出高電平一路送到定時復歸電路10,定時復歸電路10起動,經約20秒鐘后,自動復歸為原始工作狀態,并同時發出反饋電流送到脈沖記憶電路9,使脈沖記憶電路也自動復歸為原始工作狀態,解除整個音響裝置的動作,另一路送到啟動電路11,啟動電路11分兩路送出信號,一路輸送到一個微型繼電器,另一路輸送到音頻振蕩器14,方波發生器12產生的4比1占空比,周期約1秒的方波,緩沖器13把方波發生器12送來的方波整形為三角波,并送到音頻振蕩器14,把音頻信信號調制成隨三角波形起伏變化的信號,但音頻振蕩器的起振受啟動電路11控制,調制后的音頻信號送到放大器15,經放大后送到音響輸出電路16,通過喇叭發出高低起伏變化的音頻聲響信號,作為事故信號,若將M、N短接,喇叭發出斷續音響故障警告信號。本技術的光電耦合器1由限流電阻R1和集成塊GD組成,R1一端接自信號源X端,另一端接GD的1腳,GD的2腳接脈沖記憶器9的脈沖變壓器SY端,GD的5腳接反相器YF1的輸入端,GD的4腳接地,GD的6腳接到試驗按鈕6中的二極管D1的負極端上,雙穩態電路3由偏置電阻R3,R4和集成塊IC1組成,R3一端接+15V電源,另一端接IC1的2腳,與非門YF2的其中一個輸入端,反相器YF1的輸出端上,電阻R4的一端接在按鈕PGA和IC1的6腳上,另一端接地,集成塊IC的4、8腳接+15V電源,1腳接地,7腳為輸出端,接在YF2的輸出端和光字牌GB的內電阻R上,偏置電阻R3,R4為IC1的下、下偏置電阻,為IC1提供偏置電壓,集成塊IC1的7腳初始狀態是輸出高電平,當IC1的6腳為高電平時,IC1翻轉,7腳輸出低電平,當IC1的2腳為低電平時,IC1翻轉,7腳輸出高電平,電阻R5、R6,電容C1,集成塊IC2組成方波振蕩器,IC2的3腳接YF2的另一輸入端,試按鈕6一端接在+15V電源上,另一端接限流電阻R2,轉平光按鈕7一端接+15V電源,另一端接集成塊IC1的6腳和電阻R4,光字牌一端接+15V電源,另一端接與非門YF2的輸出端和集成塊IC1的7腳,脈沖記憶電路由脈沖變壓器MB,限流電阻R7,R8,脈沖通路用二極管D2,D3,開關三極管BG1,BG2,集電極電阻R9,R10,集成塊IC3,IC3的退耦電阻R11,退耦電容C2,輸出限流電阻R12組成,脈沖變壓器MB的初級線圈Sy端接光電耦合器的2腳,另一端接信號負電源,MB的次級線圈的正輸出端接限流電阻R7上,R7的另一端接BG1的基極和二極管D2的負極端上,MB的另一輸出端接BG2的基極和二極管D3的負極端上,三極管BG1,BG2的e腳和二極管D2,D3的正極接地,電阻R9一端接在+15V電源上,另一端接在BG1的集電極和集成塊IC3的10腳上,電阻R10的一端接在+15V電源上,另一端接在三極管BG2的集電極和集成塊IC3的5腳和IC5的7腳上,退耦電阻R11一端接在+15V電源上,另一端接在退耦電容C2的+極和集成塊IC3的14腳上,C2的負極端接地,集成塊IC3的7腳接地,IC3的6腳為輸出端,接電阻R12,定時復歸電路10由電阻R14,電容C4,反向放電二極管D6,集成塊IC5組成,R14一端接R12,電阻R13,二極管D4,D6的負極端,R14的另一端接在電容C4的正極端和集成塊IC5的2、6腳上,IC5的4,8腳接+15V電源,IC5的1腳接地,IC5的7腳為輸出端,接在三極管BG2的C腳和IC3的5腳以及R10上,啟動電路由電阻R13,反向放電二極管D4,充電電容C3,集成塊IC4,監視用發光二極管GD1,繼電器TZJ,保護放電二極管D5組成,R13一端接R12,二極管D4的負極端,同時也接到R14和D6的負極端,R13另一端接D4的正端,充電電容C3和集成塊IC4的2、6腳上,IC4的1腳和電容C3另一端接地,IC4的4,8腳接+15V電源,TZJ兩端接放電二極管D5,D5的正極端接IC4的3腳,負極端接GD1的負極端,方波發生器由電阻R15,R16,電容C5,集成塊IC6,限流電阻R17,R18和發光二極管GD2組成,電阻R15一端接在+15V電源上,另一端接在電阻R16和集成塊IC6的7腳上,R16的另一端接IC6的2、6腳和電容C5的正極端,C5的負極端接地,IC6的4,8腳接+15V電源,IC6的1腳接地,IC6的3腳接電阻R17,R18,R17另一端接發光二極管GD2的負極,GD2的正極接+15V電源,R18的另一端接電容C6的負極和三極管BG3的基極,緩沖器13由電解電容C6,三極管BG3和電阻R19組成,電容C6正極接+15V電源,負極接三極管BG3的基極和電阻R18,電阻R19一端接+15V電源,另一端接三極管BG3的發射極,BG3的集電極接電阻R20,音頻振蕩器14由電阻R20,R21,電容C7及集成塊IC7組成,電阻R20另一端接R21和IC7的7腳,電阻21另一端接電容C7和集成塊IC7的2、6腳,電容C7的一端接地,IC7的4,8腳接+15V電源,IC7的1腳接啟動集成塊IC4的3腳,IC7的3腳接耦合電容C8的正極端,放大器由耦合電容C8,限流電阻R22,三極管BG4組成,電容C8正極端接音頻振蕩器IC7的輸出端3腳上,負極接到電阻R22上,R22另一端接三極管BG4的基極,BG4的發射極接地,BG4的集電極接音響輸出變壓器SCB的初級線圈,SCB的次級線圈接喇叭YS。當信號電流從X端送來后,經限流電阻R1送到光電耦合器GD的1腳,并同時通過GD的2腳送到脈沖記憶器6的脈沖變壓器的SY端,去啟動音響。此時光電耦合器GD的5腳輸出低電平送到反相器YF1的輸入端,信號經YF1反相后輸出高電平,分兩路送出,一路信號電流送到雙穩態電路集成塊IC1的2腳,由于IC1的2腳是高電平,不能使IC1翻轉,故IC1的7腳仍保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中央信號裝置,其特征在于信號從X端進入光電耦合器1后,一路輸出送到脈沖記憶器9去啟動音響裝置,同時輸出低電平送至反相器2,經反相器2反相后分兩路送出,一路送到雙穩態電路3,使雙穩態電路3作好使光字牌8轉為平光的準備,另一路送到與非門4,與非門4另一輸入端接受方波振蕩器5送出的方波頻率控制,與非門4的輸出隨方波頻率驅動光字牌8閃光,轉平光按鈕7可使雙穩態電路3翻轉輸出低電平,光字牌8即由閃光轉為亮平光,有證驗按鈕6接光電耦合器1,可使其導通輸出低電平,使光字牌8閃光,當信號消失后,光電耦合器1不導通,此時光電耦合器1輸出高電平送至反相器2,經反相器2反相后輸出低電平,分兩路送出,一路去觸發雙穩態電路3,使雙穩態電路3輸出高電平,另一路送到與非門4,使其截止,與非門4此時也輸出高電平,使光字牌8熄滅,當信號經光電耦合器1送到脈沖記憶電路9以后,輸出高電平一路送到定時復歸電路10,定時復歸電路10起動,經約20秒種后,自動復歸為原始工作狀態,并同時發出反饋電流送到脈沖記憶電路9,使脈沖記憶電路也自動復歸為原始工作狀態,解除整個音響裝置的動作,另一路送到啟動電路11,啟動電路11分兩路送出信號,一路輸送到一個微型繼電器,另一路輸送到音頻振蕩器14,方波發生器12產生的4比1占空比,周期約1秒的方波,緩沖器13把方波發生器12送來的方波整形為三角波,并送到音頻振蕩器14,把音頻信信號調制成隨三角波形起伏變化的信號,但音頻振蕩器的起振受啟動電路11控制,調制后的音頻信號送到放大器15,經放大后送到音響輸出電路16,通過喇叭發出高低起伏變化的音頻聲響信號,作為事故信號,若將M、N短接,喇叭發出斷續音響故障警告信號。...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昌林,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供電局,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51[中國|四川]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